童年期情感忽視指的是一種由于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創(chuàng)傷。
和家庭暴力或是兒童虐待相比,情感忽視的表現(xiàn)形式極其隱秘。情感忽視的表現(xiàn)有多種形態(tài),例如:父母在情感上未能給孩子需要的支持,當孩子需要擁抱、安撫時,他們往往在關注自己的事情,沒有對孩子進行回應。然而他們本人就在孩子的身邊,但他們與孩子缺乏感情上的聯(lián)結。
情感忽視下的孩子得不到回應和反饋,他們發(fā)出的所有信號,他們的喜怒哀樂,都如同投進了深不可見的海底,沒有回音,沒有得到父母的反饋。
童年期情感忽視是由Jonice Webb博士所提出的概念。她將這種情感忽視與冷暴力區(qū)分開,認為這是監(jiān)護者未能及時地注意到兒童的心理需要,或未及時對這種需要作出反應的失職行為,而非是刻意的暴力,更不是足以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trauma)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這種情感忽視是一種長期的現(xiàn)象,很難有一個真正的事件來完整的概括,且時常受到忽視,因此,往往發(fā)現(xiàn)的時候,嚴格意義上的“童年”已經(jīng)結束很久。
孩子有與和別人建立情感聯(lián)系的需求,也有在受挫時尋求心理上的幫助的需求。而當這些需求被長期的拒絕或忽視時,孩子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感覺的情況下,就會盲目按照父母的安排行動,而同時,父母并不愿意為了這些安排中的錯誤負責,更不會理會孩子為了達成父母的目標所做出的努力。最后孩子只能在失落時告訴自己,一切情緒都是矯情。他們時常無法感知到自己真實的情緒,對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也時常表示懷疑。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不僅僅是指榜樣作用,亦是指孩子能從父母那里找得到回應和反饋。
忽視是對兒童最大的傷害!但實際上,兒童情感忽視的問題比我們想的要常見許多。
父母總是太忙而忽視兒童的感受。即使是察覺到孩子情緒上的異常,也會覺得是孩子小脾氣犯了,不予多加理會。很多父母覺得,他們的任務只是負責孩子的身體成長和督促學習,使得孩子健康長大并能順利完成學業(yè)。
缺少與孩子的交流,只是在孩子或者父母假期休息的時候,去聚餐或者旅游,來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當孩子長時間沒有收到父母回應,就會學著壓抑自己的情緒。
簡而言之,在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常常被感情忽視,他們將很難有安全感,也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么,很難看到自己的價值。
被忽視的孩子將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1、自我價值以及自尊缺陷
童年期情感忽視的人通常會表現(xiàn)出“低自尊”,一個人自尊以及自我價值的形成和你的家庭密切相關。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覺得自卑,得不到支持,很容易被打倒,氣餒,孤獨,喪失歸屬感。
2、表達障礙
無法明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更無法對外界表達出來。在意識到自己有對于愛、關懷和贊揚的需要時,覺得這是羞恥的,自己是不值得的,是需要被隱藏的。
3、感覺被剝奪,普遍的缺失感
在潛意識里,你總覺得自己缺乏了某些東西,但又難以名狀。你也有可能覺得自己的生活中缺乏各種東西:愛,樂趣,金錢等等。更極端的情況,可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空虛無意義。
4、抑郁
一直以來,抑郁都和喪失、剝奪感、需求不被滿足、低自尊、缺乏支持、無法明確的痛苦和失望等因素相關。
5、成癮行為
童年情感忽視會造成孩子對生活喪失控制感,因此,一些人會轉(zhuǎn)而從成癮行為中尋求慰籍,重獲控制感。
6、回避型依戀
與人親密會很不舒服,難以信任和依賴別人
7、假性親密關系
與伴侶缺乏真摯的情感交流,雙方處于和平有距離的關系中
容易造成情感忽視的12種父母
1、自戀型父母:自戀型父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們無法理解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更無法顧及孩子的感受。
2、專制型父母:許多專制型父母將孩子的順從等同于愛,他們不考慮孩子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3、放縱型父母:“放養(yǎng)式育兒”的父母,幾乎不會給孩子任何限制,但是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足夠反饋,很容易感到迷茫。
4、離異/喪偶型父母:他們常常只是拼命地應付生活,并且沉浸在離異或者喪偶的心理創(chuàng)傷中,常常忽視自己的孩子。
5、成癮型父母:當父母手機成癮、酒精依賴時,他們很容易忽視自己的孩子情緒和需求。這類孩子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形成焦慮情緒。
6、抑郁型父母:他們精神不振,對教育孩子的工作缺乏熱情和能量。孩子的成長常伴隨著這樣的感受:我必須是一個完美的孩子,以免讓父母覺得更糟。
7、工作狂父母:他們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之中,還向孩子傳達一個誤導性信息:人的情感不重要,成就和價值才重要。
8、照顧傷病家屬的父母:他們沒有精力照顧孩子的情緒和需要。
9、成就型/完美導向型父母:他們專注于孩子的成績,力求完美,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需要和情緒。
10、反社會型父母:他們無法和孩子感同身受。
11、孩子即父母:這類父母允許、鼓勵或者強迫他的孩子表現(xiàn)得像成年的家長一樣,而不是孩子。
12、“都是為了你好”型的父母:他們一切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他們并不真的了解孩子的感受。
為了避免兒童情感忽視,家長可以做哪些呢?
1、詢問孩子感受,當孩子表現(xiàn)出生氣、難過時,即時詢問孩子感受,而不是只給一個普通說法或是指責。
2、弄清孩子有情緒的原因,當知道孩子情緒波動的原因之后,并進一步詢問,弄清事情始末。當父母知道事情原委時,才能更好給與孩子幫助和支持。
3、表達慰藉,告訴孩子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父母永遠站在他的身后,保護他、支持他。
4、教會孩子不是所有事都是可控的,孩子必須很早的意識到,他不能控制一切,不應該成為挫敗和憤怒的來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