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那樹》:“讀、悟、寫三步作文教學法”的理論和實踐

 “讀、悟、寫三步作文教學法”的理論和實踐

——以《那樹》為例談?wù)勅绾斡行Т蛲ㄩ喿x與寫作的通道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年第1-2期)

                                                              作者:張黎明

筆者從事基礎(chǔ)語文教學、教研工作三十多年,至今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在中學階段學了無數(shù)篇課文,從中學到大學讀了無數(shù)篇范文,按說應(yīng)該相應(yīng)地形成較好的寫作能力,然而為什么經(jīng)常會有媒體報道說,大學畢業(yè)生進入職場后連年終工作總結(jié)都不會寫呢?

經(jīng)過長時間反復(fù)的觀察和思考,筆者認為,如今很多人之所以寫作能力低下,有一個十分普遍卻一直被忽視的原因,那就是沒有真正處理好讀與寫的關(guān)系,閱讀與寫作常常處于分離狀態(tài),沒有充分從寫作的角度去研讀文本,未能有效地將閱讀能力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其實,這個問題早在中學語文課上就出現(xiàn)了,由于中學語文課基本上是以閱讀為主的,沒有真正能打通閱讀與寫作的通道,因而造成作文教學效率普遍低下,學生寫作水平得不到迅速提高。

筆者在長期的作文教學與寫作實踐中,逐漸摸索、體會出一條將閱讀能力有效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的基本思路和途徑,現(xiàn)將其概括、總結(jié)和命名為“讀、悟、寫三步作文教學法”,以就教于語文教學界各位方家及同行們。

一、對“讀、悟、寫三步作文教學法”基本內(nèi)涵的闡述

所謂“讀、悟、寫三步作文教學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從學習寫作的角度,通過讀、悟、寫三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交融的步驟,全面深入地理解一篇課文或范文,挖掘出其中的精彩和奧妙,從中受到重要而獨特的啟發(fā),實現(xiàn)對閱讀中所獲養(yǎng)分的充分吸收,最后催生出一篇屬于自己的文章來。其中“悟”就是感悟、領(lǐng)悟、頓悟,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讀與寫之間起著橋梁的作用,以改變長期以來讀與寫分離的狀態(tài)。下面分別對三個有機相連的環(huán)節(jié)和步驟作以闡述。

一讀:即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寫的是什么,應(yīng)該從一篇范文中具體學什么。常規(guī)性的閱讀,一般是按教材所確定的教學任務(wù)和目標,由教師引導學生基本弄懂課文寫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寫作意圖、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所包含的寫作方法、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等等即可。但這個僅著眼于閱讀本身、不向?qū)懽髯鲚^多的、深層次延伸的閱讀,正是造成讀與寫長期分離的根本原因,沒有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不利于學生將閱讀能力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而要有效地在讀與寫之間架起橋梁,真正實現(xiàn)讀與寫的高度融合,必須由教師指導學生超越常規(guī)性閱讀,從學習寫作的角度和目的去讀,也就是讓學生以一個“寫作者”的身份去讀。這就需要在讀的過程中,仔細揣摩作者是如何捕捉寫作靈感的,如何獲取并剪裁利用素材的,作者基本的寫作思路是什么,他在文章中想反映什么意圖,為了表達思想和情感,文章的層次和結(jié)構(gòu)是如何安排的,其中都使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文章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哪些特色,假如讓學生來寫類似內(nèi)容的文章,該如何去寫,等等。如果僅僅停留在閱讀本身,不去研究文章的構(gòu)思立意,去琢磨作者的藝術(shù)匠心,不把文章像認識一架機器一樣地拆開,弄清楚它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組成原理,那就不會真正學到有用的寫作方法。

二悟。即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而不那么寫,這樣寫的好處在哪里,不這樣寫的壞處又在哪里。“悟”是將讀與寫的通道打通的關(guān)鍵步驟,是將閱讀能力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的催化劑,沒有豐富、有效的思考,就沒有深入、奇妙的感悟,感悟的效率和質(zhì)量,決定讀與寫的能力和水平。學生只有在追根尋底的分析、思考中,才能切實感悟到文章的奧妙,在感悟中才能逐漸明白和掌握作文的方法。要從一篇文章中學到寫作方法,除了要弄明白文章中寫了些什么,還必須進一步了解作者是如何寫的,還有什么可能的寫法?這其中包含著什么樣的道理,否則就悟不到寫作的訣竅。因而,一定要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感悟,善于從一篇文章中歸納和總結(jié)出具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才能真正將閱讀能力轉(zhuǎn)化為寫作能力,也才能從中催生出一篇屬于自己的新文章。

相對于“讀”與“寫”這兩個實實在在的環(huán)節(jié),“悟”這個環(huán)節(jié)乍一看有些虛無縹緲,無所依托,因而很多老師和學生即使認識到“悟”的重要性,也往往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沒有把功夫做足做實。本教學法之所以在讀與寫之間特意加進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極力倡導老師要引導學生追本溯源,打破砂鍋問到底,力求將文本榨干吃盡,以求得到范文的真諦,之后據(jù)此醞釀、構(gòu)思和再造出自己的文章。對于一篇課文或范文的感悟、領(lǐng)悟,有時候可能是立竿見影的,即所謂頓悟;也有時候需要一段時間發(fā)酵才會有結(jié)果的,即所謂漸悟。當然,對于“悟”這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的把握,也不只是將其機械地限制在讀與寫之間進行,而是從整體上將其作為一種學習寫作的思維方式來把握,可以在閱讀之后、寫作之前集中時間和精力去“悟”,也可以隨時將“悟”滲透到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傊?,要在整個讀寫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悟”的意識,加大“悟”的分量,加深“悟”的程度,讓“悟”成為提高閱讀效率、掌握寫作奧妙的關(guān)鍵一步。

三寫。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去寫,即把讀到的、經(jīng)過思考、感悟而深刻領(lǐng)會的東西,自如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如果真正經(jīng)過“悟”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真正“悟”到一篇好文章,究竟是怎樣從作者的一點觸動、一絲靈感、一個閃念而開始產(chǎn)生出來的,之后再去醞釀或構(gòu)思、謀劃自己的文章,就顯得容易多了。至于寫一篇作文究竟如何開頭和收尾,中間如何過渡,如何突出重點或主題,如何運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等等,大多數(shù)老師在這方面的指導還是基本到位的,相關(guān)的課外輔導資料也是比較豐富的,由于不是本指導法所強調(diào)的重點內(nèi)容,這里不再贅述。

二、運用“讀、悟、寫三步作文教學法”學習《那樹》

【讀】

《那樹》/ 王鼎鈞

  那棵樹立在那條路邊上已經(jīng)很久很久了。當那路還只是一條泥濘的小徑時,它就立在那里;當路上駛過第一輛汽車之前,它就立在那里;當這一帶只有稀稀落落幾處老式平房時,它就立在那里。

  那樹有一點佝僂,露出老態(tài),但是堅固穩(wěn)定,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認識那棵樹的人都說,有一年,臺風連吹兩天兩夜,附近的樹全被吹斷,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樹屹立不動,而且據(jù)說,連一片樹葉都沒有掉下來。這真令人難以置信,據(jù)說,當這一帶還沒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陸上臺風緊急警報聲中,總有人到樹干上漩渦形的洞里插一柱香呢。

  那的確是一株堅固的大樹,霉黑潮濕的皮層上,有隆起的筋和縱裂的紋,像生鐵鑄就的模樣。幾丈以外的泥土下,還看出有樹根的伏脈。在夏天的太陽下挺著頸子急走的人,會像獵犬一樣奔到樹下,吸一口濃陰,仰臉看千掌千指托住陽光,看指縫間漏下來的碎汞。有時候,的確連樹葉也完全靜止。

  于是鳥來了,鳥叫的時候,幾丈外幼兒園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于是情侶止步,夜晚,樹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樹,那沉默的樹,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蔭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但是,這世界上還有別的東西,別的東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鋪過來,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公寓樓房一排一排挨過來。所有原來在地面上自然生長的東西都被鏟除,被連根拔起。只有那樹被一重又一重死魚般的灰白色包圍,連根須都被壓路機碾進灰色之下,但樹頂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襯托,綠得更深沉。公共汽車在樹旁插下站牌,讓下車的人好在樹下從容撐傘。入夜,毛毛細雨比貓步還輕,跌進樹葉里匯成敲響路面的點點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濕,也很有詩意。那樹被工頭和工務(wù)局里的科員端詳過計算過無數(shù)次,但他依然綠著。

  計程車像饑蝗擁來。“為什么這兒有一棵樹呢?”一個司機喃喃。“而且是這么老這么大的樹?!背丝鸵侧?。在車輪揚起的滾滾黃塵里,在一片焦躁惱怒的喇叭聲里,那一片清陰不再有用處。公共汽車站搬了,搬進候車亭。水果攤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閑地停住的地方。幼兒園也要搬,看何處能屬于孩子。只有那樹屹立不動,連一片葉也不落下。那一蓬蓬葉子照舊綠,綠得很有問題。

  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它們的傳統(tǒng)是引頸受戮,即使是神話作家也不曾說森林逃亡。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無論風力多大。任憑頭上已飄過十萬朵云,地上疊過二十萬個腳印。任憑那在枝丫間跳遠的鳥族已換了五十代子孫,任憑鳥的子孫已棲息每一座青山。當幼苗長出來,當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說:“你綠在這里,綠著生,綠著死,死復(fù)綠?!卑?!所以那樹,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勞無功的貢獻,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這天,一個喝醉了的駕駛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對準樹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專家宣判那樹要償命。于是這一天來了,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這次屠殺安排在深夜進行,為了不影響馬路上的交通。夜很靜,像樹的祖先時代,星臨萬戶,天象莊嚴,可是樹沒有說什么,上帝也沒有。一切預(yù)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與樹為鄰的老太太偏說她聽見老樹嘆息,一聲又一聲,像嚴重的哮喘病。伐樹的工人什么也沒聽見,樹緩緩傾斜時,他們只發(fā)現(xiàn)一件事:本來藏在葉底下的那盞路燈格外明亮,馬路豁然開曠,像拓寬了幾尺。

  尸體的肢解和搬運連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見地上有碎葉,葉上的每一平方厘米仍綠著。它果然綠著生、綠著死。緩緩的,路面染上旭輝;緩緩的,清道婦一路揮帚出現(xiàn)。她們戴著斗笠,包著手臂,是樹的親戚。掃到樹根,她們圍著年輪站定,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風雨圖,估計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柴。一個說,昨天早晨,她掃過這條街,樹仍在,住在樹干里的螞蟻大搬家,由樹根到馬路對面,流成一條細細的黑河。她用作證的語氣說,她從沒見過那么多螞蟻,那一定是一個螞蟻國。她甚至說,有幾個螞蟻像蒼蠅一般大。她一面說,一面用掃帚劃出大移民的路線,汽車的輪胎幾次將隊伍切成數(shù)段,但秩序毫不紊亂。對著幾個睜大眼睛了的同伴,她表現(xiàn)出鄉(xiāng)村女子特有的豐富見聞。老樹是通靈的,它預(yù)知被伐,將自己的災(zāi)禍先告訴體內(nèi)的寄生蟲。于是弱小而堅韌的民族,決定遠征,一如當初它們遠征而來。每一個黑斗士離巢后,先在樹干上繞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這是那個鄉(xiāng)下來的清道婦說的。這就是落幕了,它們來參加樹的葬禮。

  兩星期后,根被挖走了,為了割下這顆生滿虬須的大頭顱,劊子手貼近它做了個陷阱,切斷所有的動脈靜脈。時間仍然是在夜間,這一夜無星無月,黑得像一塊仙草冰。他們帶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鎬來,帶工作燈來,人造的強光把舉鎬揮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樓的窗簾上,跳躍奔騰如巨無霸。汗水超過了預(yù)算數(shù),有人懷疑已死未朽之木還能頑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車輛改道,幾個以違規(guī)為樂的摩托車騎士跌進去,抬進醫(yī)院。不過這一切都過去了,現(xiàn)在,日月光華,周道如砥,已無人知道有過這么一棵樹,更沒人知道幾千條斷根壓在一層石子一層瀝青又一層柏油下悶死。

先讓學生將這篇課文通讀一遍,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所要揭示的問題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之后由教師引導學生,從學習寫作的角度進行細讀、研讀、悟讀,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

1.從小學到現(xiàn)在,我們學過哪些有關(guān)樹的課文?或者還讀過哪些寫樹的文章?這一類文章所寫的樹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如果讓我們?nèi)憰懗墒裁礃幼樱?/span>

2.課文所寫的這棵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圍繞這棵樹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作者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guān)系?給我們什么樣的思考和啟示?

3.你覺得作者所寫的只是一棵被砍伐的樹嗎?這棵樹的故事、命運還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文章反映的僅僅是環(huán)保問題嗎?還有沒有其他什么深意?

4.這篇課文在語言表達方面都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你能具體說說它們的特點嗎?主要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對于深化文章的主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有什么作用?

總之,教師根據(jù)實際需要,從學習寫作的角度還可以再提一些相關(guān)的問題,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和感悟。

【悟】

在認真進行了通讀、精讀、悟讀之后,下面對這篇課文的特點作出具體的分析,看看會給我們學習寫作帶來哪些重要的啟示。

啟示之一:只有從平常中發(fā)現(xiàn)不平常,才能讓文章有新意、有深度。一棵長在道路中間妨礙交通的樹,由于引起了一場交通事故,便被人們給砍伐了。其實這樣的事,幾乎天天都在不同的地方發(fā)生著,人們對此早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但如果像新聞報道那樣,只流于表面化地將這件事寫出來,作為學生練筆自然可以,像本文作者這樣的文章大家,那樣寫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好文章的一個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于平常中出新奇,從人們司空見慣的事物或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有價值。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以一雙獨特的慧眼,發(fā)現(xiàn)了隱藏在伐樹這件普通事件后面的悲?。阂豢脼槿藗兡瞰I了很多的大樹,卻因為一個醉酒的駕駛者撞樹而亡,結(jié)果被宣判為死刑而遭到砍伐,這其中有多少值得人們思考和感慨的問題啊!由此我們可以悟出,一篇好文章能不能產(chǎn)生,關(guān)鍵是看作者能否看到日常生活現(xiàn)象后面的深層次矛盾,這樣才能觸發(fā)靈感,產(chǎn)生寫作的沖動。發(fā)現(xiàn)了平常事物背后的不平常,抓住了大有文章可做的東西,就等于找到了構(gòu)思立意的關(guān)鍵點、著力點,那么這篇文章未下筆就已完成了一半。本文作者正是敏銳地抓住了伐樹背后隱藏的一系列問題,大肆渲染,層層鋪陳,曲盡其妙,才繁衍出這樣一篇振聾發(fā)聵的文章來。

啟示之二:將樹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可以有效地寫出樹的精氣神。樹并不是人,但它卻是有生命的東西,要把它寫好、寫活、寫出彩來,就需要使用恰當?shù)乃囆g(shù)手法。本文作者正是將“那樹”當做一個有知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去寫,也就是通篇將其擬人化,因而便取得了十分突出的藝術(shù)效果。需要說明的是,擬人如果只是用來錘煉語言,那就是一種修辭手法;如果通篇采用擬人的手法來寫,那就屬于表現(xiàn)手法了。由于運用了擬人化的表現(xiàn)手法,我們所看到的樹便不再是一株植物,而是我們的一個同類,是一位無私奉獻的長者,甚至像一位忍辱負重的母親,一位受到侮辱和損害的流浪漢,最后竟然成為被人類荒謬地處以極刑的囚犯。作者通篇將大樹作為一個人來寫,讓讀者似乎聽到了她真實的呼吸,看到了她所經(jīng)歷的苦難,感受到她心中深重的痛苦,從而被大樹的悲劇命運所觸動、所震撼,忍不住要大聲質(zhì)問:她為人類做了那么多,為什么就沒有她的一塊立足之地呢?這樣的表達效果給予我們的啟發(fā)是,要將植物乃至沒有生命的事物寫得可感可知,寫出精氣神,采取擬人化表現(xiàn)手法不失為一個絕妙的好方法。

啟示之三:生動、簡練而新奇的語言,讓文章讀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本文語言方面的特點是十分搶眼的。首先,作者嫻熟、密集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如“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毛毛細雨比貓步還輕”,這是比喻的手法,既生動又形象,而且還富有詩意。再如“柏油路一里一里鋪過來,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公寓樓房一排一排挨過來”,這是排比的手法,把大樹所遭受的壓迫寫得驚心動魄。至于大量使用擬人的手法,就更不用說了。其次,長短句巧妙搭配,使句式靈活多樣,讀起來很有節(jié)奏感和音韻感。比如“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使用短句雖語言簡省,然而表達的思想感情卻非常豐富,能達到以少勝多的效果。再次,作者古文基礎(chǔ)十分扎實,喜歡化用文言來表達全新的意義。如“星臨萬戶,天象莊嚴”,“日月光華,周道如砥”,都是作者在現(xiàn)代語中適度穿插文言,體現(xiàn)出作者高超的造句技巧,讀起來另有一番風味??傮w來看,這篇文章在語言方面給我們的啟發(fā)是,無論多么好的思想、感情,都要通過語言一句一句地傳達,只有生動形象而又耐人尋味的句子,才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和美的享受。

啟示之四:多種文體形式融為一體,給文章增添了非凡的表現(xiàn)力。這一篇課文究竟屬于什么文體呢?大多數(shù)人都會認為,這是一篇典型的敘事散文。沒錯,因為它符合敘事散文的基本特點:以寫人、敘事為主。也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一篇小小說,因為它包含了小說的三要素:人物(被擬人化的樹)、情節(jié)、環(huán)境,尤其是情節(jié)十分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到緣起、發(fā)展、高潮及尾聲。其實,這樣說也有充足的理由。然而,可能還會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有關(guān)樹的寓言。仔細一品味,這個說法也不為錯,至少文中螞蟻搬家、為樹送葬那一段,就明顯地可以看出是一個寓言片斷。其實,各文體之間有時并沒有明確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不同的角度去劃分會得出不同的結(jié)果。這種情況給我們寫作上的啟示是,好文章一般都不會單純采用一種文體,而是廣泛吸收各種文體的長處,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各種表現(xiàn)手法,這樣才能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能夠給我們的啟發(fā),遠遠不限于以上四點,鑒于我們面對的是認知水平還不夠高的九年級學生,也限于本文的篇幅,其他方面就不再多說了。

【寫】

經(jīng)過前面“讀”與“悟”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和感悟,現(xiàn)在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進入到“寫”的階段了。請同學們借鑒本文在寫作方面的特點,以常見的花草樹木為對象寫一篇作文。寫作基礎(chǔ)較弱的同學,可以模仿本文去寫;基礎(chǔ)較好的同學,可以在模仿基礎(chǔ)上進行原創(chuàng),力爭寫出自己的特色?;ú輼淠颈旧頌槠匠V?,如果孤立地去狀物、寫景、抒情,一般不會寫出什么亮點和波瀾,一定要將其置于人類生活當中,寫出人和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矛盾乃至沖突,這樣就可能寫出新意、深意。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仔細觀察、深入思考,發(fā)現(xiàn)隱藏在平常背后的問題,從而找到構(gòu)思一篇好文章的關(guān)鍵點。

-END -


【作者簡介】

張黎明,生于1963年,甘肅省涇川縣人,1985年畢業(yè)于西北師大中文系。先后在甘肅平?jīng)鰩煼秾W校任語文教師、在甘肅省平?jīng)鍪薪逃纸萄惺胰沃袑W語文教研員共10多年;2003年起,先后在《新課程報》社擔任教研室主任、編輯部主任等職務(wù)共10多年。現(xiàn)為《新課程報·語文導刊》執(zhí)行主編。

主要經(jīng)歷和成就:

1.長期從事基礎(chǔ)語文教學工作,任教期間以輔導學生課外閱讀與寫作著稱,編寫出校本教材《時文賞析》,所輔導的學生多人多次在全國性作文大賽中獲得特等獎、一等獎等若干獎項;

2.長期從事基礎(chǔ)教育、教學研究尤其是中高考研究和輔導工作,先后在《甘肅教育》《西北師范學院學報》《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閱讀與寫作》《讀寫月報》《寫作》《語文教學之友》《教育時報》等相關(guān)報刊上發(fā)表各類教育、教學論文近百篇;

3.系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幾十年來堅持在工作之余進行寫作,累計在《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飛天》《散文》《散文百家》《讀者》《博覽群書》《臺港文學選刊》等國內(nèi)100多家報刊上,發(fā)表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等各類文學作品700多篇,先后出版散文集《瞬間的燦爛》、勵志類讀物《做個知本家》、長篇小說《前途無量》等著作。近年來致力于《紅樓夢》等古典名著研究;

4.在長期的教育、教學、教研、輔導、編輯、寫作以及讀書實踐中,針對學生盡管讀了不少書,到頭來仍然寫不好作文這一突出問題,逐漸摸索、體悟、總結(jié)、研發(fā)出一套可以有效解決由讀向?qū)戫樌D(zhuǎn)化的教學模式,即“讀、悟、寫三步作文教學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試行“取法課文”的作文教學法—趙思
崔靜藝:從作者視角探索文章寫作手法/福田表達語文專場簡訊(五)
韓振華:讀課文朱自清《匆匆》,學寫作
初中語文分階段目標作文教學法初探
巧用“讀寫聯(lián)動”策略提高中學生語文閱讀寫作能力的探討
語文教學四十法03“雙引”語文教學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