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8 21:49:48| 分類: 教學論文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一)
案例:《黃鶴樓送別》執(zhí)教:特級教師徐善俊
師:大家伙都了解我哪些情況?
生:你是個校長。
師:少了一個最關(guān)鍵的字,“副”。
生:聽說你是江蘇人。(江蘇徐州人)
生:你現(xiàn)在在上海教書。(不,我是為人家打工)
生:你姓徐。(對,我是徐州人,所以姓徐)
師:我的名字叫徐善俊,既善良又英俊。這是爺爺對我的殷切期望,可惜我辜負了爺爺,少了其中的一個字“俊”,說我“俊”,這是同學們對老師的尊敬。
師:現(xiàn)在感覺我這老頭怎么樣?
生1:我感覺你平易近人。
生2:你是一個和藹的老師。
生3:看得出來你很善良。
生4:我希望你能長得英俊一些。
師:我們是不是已經(jīng)成為朋友了,(是)那好,我們開始上課。
賞析:語文是母語的教育,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應該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徐老師在教學伊始,并不急于出示教學的內(nèi)容,而是與學生說起了自己,引領學生進行了一次很好的言語交際活動。在這樣的言語交際中,師生成了共同的信息收集者,學生們利用觀察和想象收集的是老師的種種,而教師則通過交流、分析收集到學生的語文學養(yǎng),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備備學生。在這樣的言語交際中,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再次凸顯與張揚,諸如:“少了一個最關(guān)鍵的字‘副’”,“是江蘇徐州人”,“不,我是個打工的”等等,這不僅僅在于獲得某個準確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口語水平得到鍛煉與提升,且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在這樣的言語交際中,師生是平等的對話者,老師好比學生,他們都共同用心去交流,去激活對方,有的只是彼此的真誠。學生也是老師,他們可以直言不諱地評論老師的優(yōu)劣,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要求我們教師,在這樣的言語交際中,師生的生命將得以無限拓展。他們還是身心的自由者,他們能說自己想說的話,他們能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見解,這里沒有思想的桎梏,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有的只是自由、直率和坦誠,有的只是碰撞、和諧與幽默。他們更是精神的快樂者,他們沒有緊張、恐懼感,沒有擔心和不安,在這里,聽不到教師對學生的訓斥、侮辱,教師時刻為學生取得點滴進步而由衷高興,快樂著彼此的快樂。
案例:《推敲》執(zhí)教:上海特級教師賈志敏
師:我們的祖先真聰明,發(fā)明了火約、指南針,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有趣的文字。比如說“木”字,在以前這樣寫“”,再比如“休”這個字,一個人正靠在樹木邊上,還有“步”字,以前是這樣寫的“”,兩個腳疊加在一起。
師:漢字有意思,詞語更有意思。如“左右”一詞,怎么理解?(生舉左手,生再舉右手)但如果將詞語放到句子里,“我左右不了你”,意思就大不相同了。再比如說“東西”一詞,哪些是東西呢?
生:語文書、教棒、粉筆……
師:老師是東西嗎?
生:你不是東西!
師:這不是罵人嗎?(生眾笑)
師:你看,漢語是多么有生命力呀!就連外國人也覺得漢語特別有意思。再如“斟”、“酌”,本來都是表示“倒酒”,但兩個字放在一起就表示“研究”的意思了。
師:再看一個“推”、“敲”。如果你要推門?(生演示)這需要手向前發(fā)出力;如果你要敲門,(生演示)這需要用手去撞擊。但“推敲”在一起時就表示“斟酌、研究”了。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推敲》這篇課文。
賞析:語文的學習重在一個“趣”字,教師教得有趣味,學生自然學得主動,學得活潑,學得趣味。賈老師教學伊始,并沒有急于出示課題,而是饒有興致地同學生話起了這有趣的中國漢字。從“木”到“休”,由“左右”至“東西”,學生時而點頭稱是,時而議論紛紛,時而捧腹大笑,時而精彩作答。這不僅讓學生們在享受愉悅的同時學到了許多的語文知識,而且還通過這樣的學習,增強了孩子與漢語言文化的親和力,與語文的親和力,并更加有意識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題————推敲、斟酌語言文字。可謂一舉三得。
語文的學習還重在“熏陶、感染”。在賈老師的課堂上,我們不僅可以聆聽到賈老師嚴肅但不乏情趣化的教學語言,可以直視到賈老師身體力行的教學行為,而且可以感受到賈老師對于語文教學所特有的情愫,也可以在賈老師對于學生的濃濃愛意中受到感染。而正是這些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才使得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chǎn)生了深而廣的影響。
案例:《天游峰的掃路人》執(zhí)教:山東特級教師支玉恒
師:同學們認識我嗎?
生點頭或小聲應答。
師:怎么有點拘束,敢說話嗎?
師:上課(生齊立)。
師:能隨機應變嗎?(能)
師:能對答如流嗎?(能)
師生對話。(略)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神采奕奕,天真可愛。
師:記住,上課發(fā)言的機會都是自己爭取的,人人都要爭取鍛煉的機會。
師:“天游峰的掃路人”,看我寫字。
賞析: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支老師一走近學生,一看到這些端坐在臺前略顯拘謹?shù)膶W生,支老師就試圖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做真正的學習主人。“機會是你自己爭取的,人人都要爭取鍛煉的機會”,學生們在這樣的課堂中定會積極探究,勇于思考并充分展現(xiàn)自我。
第二,在支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深切感受到語文資源與語文實踐無處不在。上課伊始,支老師就引領學生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口語交際。“能對答如流嗎?”“能隨機應變嗎?”學生們正是在支老師的循循善誘、積極鼓勵中,變得神采奕奕、天真可愛起來。這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的自信與勇氣,不僅錘煉了孩子的思維,更加是激活了孩子們對于語文學習沉睡已久的心靈。
案例:《只揀兒童多處行》執(zhí)教:江蘇省特級教師孫雙金
播放樂曲《春天在哪里》
師生和著音樂同唱樂曲。
師:春天來了,你們想到哪兒去找春天呢?
生交流。(略)
師:古代有個大詩人,寫了一句詩,就是講兒童找春天的:“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
師:你以為古人怎么看兒童找春天?
生交流。(略)
師:冰心奶奶怎么說找春天的呢?“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
師: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只揀兒童多處行》。
賞析:語文課堂應該追求一種美,一種滌蕩于學生心靈之間的美。孫老師的課堂上就創(chuàng)造了這種美感,活潑宜人的音樂,入情入境的領唱,恰到好處的跟唱。而這些美好的情境,使得學生們更容易陶醉于語文的課堂,也使他們對于語文的學習變得更加自信、樂觀起來。
語文課堂更應該追求一種平實。教師要實實在在教語文,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學生也要實實在在學語文,不浮于表層,杜絕“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孫老師的教學就非常注重其實效性,無論是播放樂曲,無論是出示古代詩句,他都能緊緊扣住文章的主體,并著力突出文章所需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即“為什么冰心奶奶只揀兒童多處行呢?”從而使得全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鮮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