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關(guān)于外化式對話的注意事項。
要理解一個新的理論并非易事,進行實際操作也總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疏漏。外化式對話和其它的心理學模型之間可能出現(xiàn)混淆。有些學習其它心理學模型的人說,他們著實花了不少功夫來理解外化式對話與其他對話方式的不同。
有的人習慣了運用其他的心理學模式或者心理治療模式,通常希望得到對問題的一個明確診斷,他們可能會非常執(zhí)著地找到一個“唯一正確的外化程序”,這可能會干擾他們與來訪者之間的合作,妨礙治療關(guān)系的建立。
外化式對話不是隨意的日常交談,要做到得心應(yīng)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時還有很多可能存在的誤區(qū)。在這里簡要提出幾條需要注意的事項。
注意事項(1):外化不同于醫(yī)學診斷,不存在唯一正確的外化。
要外化的東西一定要契合當事人的真實體驗。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變化。
注意事項(2): 注意外化問題只是第一步,接著要豐富替代性故事。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只要我們把“壞東西”外化出來,那么“本性的”或者“天性的”好東西就可以閃光了。這個觀點所依據(jù)的傳統(tǒng)(人本主義)和敘事治療所依據(jù)的傳統(tǒng)(后結(jié)構(gòu)主義)差別很大。懷特等人曾經(jīng)反復地申明,他們不能同意人本主義者關(guān)于“人性善”的基本假設(shè)?!皦臇|西被外化之后好東西自然會呈現(xiàn),然后人就可以非常奇妙地從問題中解放出來”,這種信念可能是個陷阱。
有的治療師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一個正常人應(yīng)該追求好的方面,逃避壞的方面。但是如果來訪者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問題,并且非常希望擺脫問題的時候,那對治療師來說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來訪者本來就是“正常的”。比如一個人的問題是“自責”,而“能夠自責”往往被認為是改正問題的第一步,所以是好的。來訪者希望“擺脫自責”,這又是逃避責任,是不好的心理。那么心理治療如果是幫助人追求好的心理逃避壞的心理,那么就要維持來訪者的現(xiàn)狀。這樣就出現(xiàn)了一個悖論。
所以應(yīng)該了解,在敘事心理治療中即便是好的東西也可以被外化,如此才可以幫助人構(gòu)建和豐富更有價值的替代故事。不要混淆了人本主義的性善論和敘事治療的思路。不能認為外化了不好的東西,好的東西自然會出現(xiàn)。因為這樣一來,咨詢師有可能會忽略進一步豐富當事人生活中的新穎故事。
注意事項(3): 不要試圖把已經(jīng)外化出來的東西重新整合進治療過程
通常我們會分離出自我的某個方面,然后幫助當事人重新將它整合進個人自我。但是敘事治療師不是這樣做。建構(gòu)主義的敘事治療是反對本質(zhì)主義的,不相信存在著什么“完整的自我”。我們的自我認同是有很多故事組成的,這些故事不斷變化。所以沒有什么自我需要治療師去“整合”。
注意事項(4):作為咨詢師,經(jīng)常提醒我們自己檢視哪些是對問題的消極影響,哪些是對當事人理想的行動有幫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