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一切眾生皆具清靜佛性。
自達摩至神秀所理解的佛性獨具的真心清靜心,此心本凈,而容易被外在的紅塵所染。如神秀的法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此為塵埃似的煩惱是外來的附屬的只要除去塵垢煩惱本性即可歸于清凈。
而惠能并不認(rèn)為本性與塵垢具有主客之分,而趨向于二者一元的。也就是說,所言的塵垢煩惱不是獨立于心性之外的東西,只是心的兩種情況,“煩惱即菩提”。也即惠能法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既然沒有這樣神圣的物件,還拂拭清除什么,真是畫蛇添足了。
惠能由“自心清凈”這先驗性善論為基點形成了“頓悟”的修煉法則。
佛學(xué)充滿思辨?;菽苁钦嬲\的質(zhì)樸的直言的實證的,他不被達摩的權(quán)威所遮掩,不被神秀的博學(xué)而屈就,他目不識丁卻聰明智慧無師自通。他不贊成打坐誦經(jīng),他崇尚頓悟,否定漸悟。
惠能的偈語品讀使我心里清澈很多:比如:“道由心悟,豈在坐也”;“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于理何益”;“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身臭骨頭,何為立功課。”;“自皈依”而不是“皈依他”;“智慧觀照,內(nèi)外明徹。若識本心,即本解脫”;“定慧猶如何等?如燈光。有燈即有光,無燈即無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心外無法,心外無佛”。
惠能以“不修為修,不證為證”解釋禪宗修煉的根本精神。
慧能頓悟說的理論基礎(chǔ)是人本覺的心性?;勰馨炎孕闹晕蚩醋魇怯拗欠彩サ姆忠八?。自性迷則愚則凡則是眾生,自性悟則智則圣則是佛。“覺體圓明” 和“理不可分”及“禪是心的整體”,此頓悟的闡述否定了支離破碎的漸悟的法理。
頓悟是直覺主義的主觀體驗,如“桶底子脫”比喻頓悟一覽無余的境界狀態(tài)。
頓悟不假漸修,融修于悟之中,頓悟頓修,頓修頓悟。所謂頓悟頓修,頓修頓悟,也就是慧能所尊崇的修而無修,不修而修的超然狀態(tài)。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這是慧能一脈的潛修法則,這是慧能大智慧的體現(xiàn)。
我感覺頓悟與漸悟是修煉方法的起始點,源頭。
從達摩至弘忍以至于神秀,都以坐禪攝心求凈為務(wù),從慧能始,對禪法做出了全新的解釋。由此派生的分歧和論爭以及實踐的方式方法理念追求將撲朔迷離。
品讀慧能的佛法,感覺是晦澀的平易,是高度抽象的意象紛呈。這是哲學(xué),是徹悟的洞悉,是從細(xì)微的無所不至彌漫于無際。好像武術(shù)詩詞歌賦都可以從這禪修的豐盈的干上生發(fā)而絢爛繽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