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哀悼基督》的雕像作品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極為普遍,我們通過中世紀的塑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塑像進行一個有趣的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歐洲文藝復興在藝術(shù)格局中影響十分顯著。
有著明顯哥特風格的這些《圣母哀悼基督》,雖然它保留了 人文主義和感性等其他哥特常見的特質(zhì),作品卻沒有了法國哥特藝術(shù)的細膩、優(yōu)美、柔和的特點。雕塑家捕捉了《圣母憐子像》中原始的悲劇性,表現(xiàn)了耶穌死亡的痛苦以及圣母對兒子去世的悲痛。耶穌的身體瘦小、滿是創(chuàng)傷。他側(cè)面的傷口大又深,仍在涌出鮮血。圣母身上表現(xiàn)的現(xiàn)實主義是哥特藝術(shù)的特點,但是耶穌卻是表現(xiàn)主義的風格:他身體的骨骼的特點強調(diào)了他的苦難和死亡。當時,歐洲人民正飽受瘟疫和饑荒之苦,上一個世紀的甜美、柔和的人像再也不能引起人民的共鳴。救世主耶穌和圣母痛苦的畫面對那些曾經(jīng)目睹家庭成員去世的人有著非常強烈的感染力。
米開朗基羅《圣母憐子》
我們再欣賞一下米開朗琪羅的《圣母憐子》。1498年《圣母憐子》雕像是為羅馬圣彼得大教堂而創(chuàng)作的。這是米開朗琪羅迄今為止最“可憐的”的作品,并且毫無疑問也是他最為人們熟知的作品。23歲的米開朗琪羅接受了法蘭西紅衣主教讓·德拉格羅拉的委托,用大理石制作《圣母憐子》雕像。一位名為雅各布·加利的羅馬紳士擔保了這個項目,并且確信這件《圣母憐子》雕像將是“羅馬有史以來最美麗的大理石作品”。米開朗琪羅在1498-1499年花了兩年時間完成這件“雄偉的雕塑”。作為一件他青年時期作品,這件《圣母憐子》雕像已經(jīng)顯示他的雕塑的雄偉壯大。由于圣母寬大衣服的作用,垂直方向的圣母和水平方向的圣子形成了非常平衡的金字塔形。死去的耶穌放松地躺在他母親的懷里,他母親驚人的年輕,以至于不像是他的母親,他采用這樣的手法,描繪了圣母的不同于他人的圣潔。米開朗琪羅創(chuàng)造了一件絕對完美的作品,基督身體的美和圣母臉龐的美映射著神性的光芒。然而疼痛是顯在的,圣母充滿了痛苦,但是她朝著躺在懷里的她兒子,顯出無可奈何,甚至是絲絲溫柔。羅馬圣彼得大教堂的《圣母憐子》雕像是米開朗琪羅唯一簽名的作品,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黃金時期的代表作,一切都是那么和諧、完美。
圣母與死去的基督
自從有了米開朗基羅的《圣母憐子》之后,再也沒有藝術(shù)家能超越米開朗基羅在該題材的作品。米開朗基羅的《圣母憐子》猶如高山仰止般的存在。米開朗基羅顯然是受中世紀藝術(shù)家的影響和啟發(fā),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再創(chuàng)造。人文主義精神重回作品之中,呈現(xiàn)出超越宗教憐愛的界限,表現(xiàn)了人世間大愛的力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