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季氏旅于泰山。
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
對曰:“不能?!?/span>
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鑿
[集解]馬曰:“旅,祭名也。禮,諸侯祭山川在其封內(nèi)者。今陪臣祭泰山,非禮也。冉有,弟子冉求,時(shí)仕于季氏。救,猶止也。”包曰:“神不享非禮。林放尚知問禮,泰山之神反不如林放邪?欲誣而祭之?!?/span>
[唐以前古注]皇疏:又譏季氏僭也。旅,祭名也。鄭注《周禮》云:“旅,非常祭也?!苯窦臼霞捞┥剑欠浅<?,故云旅也。泰山,魯之泰山也。禮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諸侯止祭其封內(nèi),大夫位非專封,則不得祭山川,而季氏亦僭祭魯泰山也。“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冉有,孔子弟子也。救,猶諫止也。時(shí)冉有仕季氏家,季氏濫祀,故孔子問冉有言汝既仕彼家,那不能諫止其濫祀乎。
大山在魯,魯君宜祭之耳。陪,重也。魯是天子臣,而季氏是魯臣,于天子為重臣,重臣而與天子倶祭名山,故為非禮也。
“對曰:不能?!比接袑鬃右?,不能謂季氏豪僭,雖諫不能止也。
“子曰:嗚呼!”孔子更說季氏之失,故先嘆而后言也。鳴呼,嘆也?!霸^泰山不如林放乎!”曾之言則也。乎,助語也??鬃釉唬骸傲址派心軉柖Y本,況泰山之神聰明正直,而合歆此非禮之祀也乎?!比羲祆Т朔嵌Y之食,則此神反不如林放也,既必?zé)o歆理,豈可誣罔而祭之乎,故云則可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朱子集注]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魯?shù)?。禮,諸侯祭封內(nèi)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時(shí)為季氏宰。救,謂救其陷于僭竊之罪。嗚呼,嘆辭。言神不享非禮,欲季氏知其無益而自止,又進(jìn)林放以厲冉有也。范氏曰:“冉有從季氏,夫子豈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輕絕人。盡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諫也。既不能正,則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誣,是亦教誨之道也?!?/span>
說者以為是季氏代魯公“旅”或季氏自己“旅”,禮所謂諸侯止祭其封內(nèi),此處之說季氏“旅”,恐怕就是季氏自己到泰山“旅”。集解、皇疏、集注皆以為是以林放能問禮之本而泰山不享非禮,集注更申之曰“進(jìn)林放以厲冉有”。不過李零提出一種解釋,似乎比較妥帖,他認(rèn)為林放可能是禮官,為季氏準(zhǔn)備了旅泰山的禮儀,因而云“泰山不如林放”。
《論語征》:古注以為僭,然觀其引林放,則孔子之譏在奢不在僭,必季氏為魯侯旅,而其行禮徒務(wù)美觀故爾。后儒每言及季氏,輒謂之僭,豈不泥乎?(此獨(dú)為一說,見程樹德《論語集釋》)
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