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98)
增廣補正:得病六七日,病有傳變的可能,脈遲浮弱(脈浮主表,也主熱,這里當主熱,就是五苓散證的浮,可參考71、72條;遲、弱主津血不足,有“血弱氣盡”之意,可說明病有傳里的機轉),惡風寒、手足溫(參考278條,“傷寒(有發(fā)熱惡寒的證情)脈浮而緩(與這里說的脈遲浮弱相似),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陽明濕熱證)”,分明是在說這個病屬陽明濕熱(陽明病系在太陰)。由于陽明濕熱內(nèi)結,阻礙血行,所以脈遲弱,因陽明內(nèi)熱故脈浮,但陽明內(nèi)熱與濕糾結、為濕所阻不能順利外透,所以不能暢達于肌表而反惡風寒、只能透達四肢而手足溫。通常體溫最難達于四末(四肢的末端),一旦有寒,常是手足先現(xiàn)厥冷,此處雖惡寒,但手足卻溫,可見是里有真熱而表見假寒之證),此時當以五苓散之類的方劑治之,但醫(yī)者卻二三(再三)下之,此為誤治,導致不能食、脅下滿痛(柴胡藥證)、面目及身黃(參考十五·21條)、頸項強、小便難等一系列的小柴胡湯證的出現(xiàn),而且渴欲飲水但飲水不解渴、水喝多了還嘔吐,這時應該用茵陳五苓散(或茵陳五苓散合小柴胡湯)治之,但醫(yī)者卻只用小柴胡湯而不知兼顧其陽明濕熱的郁結,結果用藥后必然會出現(xiàn)里急后重(濕熱下注)、食谷則噦(胃氣不和。此證當為胃腸中水濕(實)、熱、虛、寒錯雜之證)的情形,這是因為病人本來是陽明濕熱證,應以渴、飲水而嘔的陽明濕熱證(茵陳五苓散證)為主證,柴胡證是副證,治病當抓主證,所以小柴胡湯不中與也(主要是指不能作為主方獨與)的緣故,與之仍屬誤治,由于主證始終未能解決,所以病情繼續(xù)出現(xiàn)變證而好不了(此時可以用茵陳五苓散之類的方劑據(jù)證變化以治,如仍可用茵陳五苓散合小柴胡湯治療)。
按:本條通過病例分析,說明五苓散和茵陳五苓散在臨床上的證情表現(xiàn)、小柴胡湯在臨床上的證情補充(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小柴胡湯型黃疸與茵陳五苓散型黃疸的異(渴、飲水而嘔)同(面目及身黃、小便難、脅下滿痛)、治病當抓主證的原則和重要性、小柴胡湯與茵陳五苓散(或五苓散)合方的原理等多項的內(nèi)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