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人:
發(fā)布身邊發(fā)生的客家人、客家事!
關(guān)注梅州客家人微信號:mzkjr0753
讓我們一起傳播梅州客家文化!
美食香飄溢小城 不辭長作大埔人
這是大埔人的智慧和驕傲。美食有了故事,便立刻生動起來,讓人更加向往,同時,也更加便于傳頌。
薄餅
為大埔傳統(tǒng)美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清乾隆年間,在陜西任按察使的大埔百侯人楊纘緒,回家為母親祝壽。為孝敬母親,帶侍從家廚回大埔擺壽宴款待鄉(xiāng)親,其中有一道點心“薄餅”,不曾想母親頗喜食之。楊纘緒事假已到,要返回陜西,為了讓母親長期能吃到“薄餅”,便叫家廚留下,要他把“薄餅”手藝傳授給當?shù)卮迕?,后再返回任所?/p>
此項制作薄餅的技藝就在大埔百侯民間流傳,大埔人結(jié)合本地盛產(chǎn)的原料加以變化,改善口味,演變成今天的風(fēng)味小吃。
老鼠粄
其實大埔著名作家杜埃曾經(jīng)給這不好聽的粄,取過一個相當優(yōu)雅的名字:珍珠粄。不過,大埔群眾更愿意遵守歷史和傳統(tǒng),老鼠雖然不如珍珠優(yōu)雅和名貴,但大家習(xí)慣了,都認,以至于現(xiàn)在各街巷的招牌仍然大書特書“老鼠粄”。其實老鼠粄是一種粉,短短的有點像老鼠屎吧,所以得名。
筍 粄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載:“在北方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即現(xiàn)在“包餃子”,千百年來,餃子作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延成習(xí),流傳至今。新春佳節(jié)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
客家先民,從中原遷移到南方定居,他們也帶來中原飲食習(xí)慣,逢年過節(jié)都要包“餃子”,但定居到南方,當?shù)夭划a(chǎn)小麥,因而弄不到包餃子的面粉,聰明的客家人把當?shù)胤N植的山芋、薯根制成淀粉作面皮,用當?shù)厥a(chǎn)的竹筍、香菇以及肉料變通制成形似“餃子”的筍粄,而作為節(jié)日賀歲食品,這樣,筍粄就形成久負盛名的客家小吃。
鴨松羹
是大埔甜品小吃,在眾多客家小吃中,是保持最傳統(tǒng)、最古老的一項點心。羹菜是中國飲食中最為普遍的食饌,有著極其久遠的歷史。據(jù)史料記載,古人在很早以前就以木薯、山藥、芋頭這些含淀粉較多的原料為主體,配以其他果類制成甜食,增強羹汁的甜度,故名甜羹。南宋詩人陸游曾手烹甜羹,并數(shù)番寫詩謳頌,因而人稱“陸游甜羹”,南宋詩手刻卷23載有陸游《甜羹》詩,詩序中稱“以菘菜、山芋、薯菜、萊菔菜為主,不施醢醬,山庖珍烹也”。
大埔鴨松羹何以得名,據(jù)當?shù)乩弦惠厪N師稱,用鴨湯配以薯粉、甜果、酥糖等烹制而成,這些是傳說,無從考證。但其獨特制法已印證其源遠流長的食文化淵源。
憶子粄
它的得名有一段凄婉的故事。相傳在明代,大埔某地有一戶人家母親叫松嬸,兒子阿根武藝出眾,在鄭成功部下當一名水兵,漂洋過海到臺灣去鏟除倭寇、除暴安良,久未歸家。松嬸思念兒子,每逢中秋節(jié),就做了兒子愛吃的粄,擺在月下,對月思念。春去秋來,足足等了30年。
在一個中秋之夜,兒子突然回來,松嬸端上兒子最愛吃的粄,阿根接過母親手上的“粄食”,歡慶團圓,此粄因而得名“憶子粄”。
算盤子
算盤子也叫芋仔粄,是將竽仔煮熟后搓成泥,而后再捏成算盤的形狀。問過很多人,也翻過好些資料,關(guān)于這道小吃,似乎在背后沒有什么特別的故事。
不過這道小吃還是頗有講究的,過去的客家娘子既要下地干農(nóng)活,又要負責全家人的飲食,日子非常艱苦,而客家地區(qū)的物產(chǎn)品種較少,匱乏年代里客家娘子們練就了一種點石成金的本領(lǐng),她們在各種粗糧中想盡辦法變盡花樣讓家人能填肚,這就是芋仔粄等的發(fā)源。算盤子也是含著好意頭的:算了今年算明年,年年都要掙大錢。
企油餅
相傳大概一百年前,大埔茶陽太寧有一個鐘姓男子,以挑擔到茶陽賣農(nóng)產(chǎn)品維持一家生計,為省下午餐錢,他總是帶著自家做的餅,并且百吃不厭。有一天老鐘突發(fā)奇想,為何不順便把這餅做多一點,說不定大家也會像我一樣喜歡吃?
于是,他真的就做了一大堆,挑著去了茶陽趕集,并取名“企油餅”,有油有糖,那個年代的人不愛吃才怪,何況老鐘當時還是試營業(yè)階段,價格也便宜。于是,企油餅甫一面市即大受追捧。嘗到了甜頭,從此老鐘就改行專做企油餅生意,農(nóng)產(chǎn)品嘛,就全都改善自家伙食之用了。
待兒子長大,子承父業(yè),繼而又孫承子業(yè),如今企油餅已傳至第四代,工藝自然也大大提高和改良,成為大埔美食中一顆永不衰落的明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