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胡希恕注:少陽病,即是半表半里的陽證,陽熱之邪,郁集于胸腹腔間,外不得出于表,內不得入于里,熱循孔道以上炎,則口苦、咽干、目眩三者,乃其必然的反應,以之為少陽病的有熱特征。
胡希恕按:半表半里為胸腹二大腔間,乃諸臟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于此體部,常誘使諸不同的臟器發(fā)病,為病相當復雜多變,不過若只是多熱的陽證,其熱必循孔道以上犯,則口苦、咽干、目眩即成為一般的證候反應,故為少陽病的概括特征。
264.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胡希恕注:少陽中風,即指太陽中風轉屬少陽而言者。兩耳無所聞、目赤者,亦同口苦、咽干、目眩一樣,亦皆熱邪充斥于胸腹腔間,上犯頭腦為證。
胸中滿而煩者,即胸脅苦滿而且心煩也。此本柴胡證,故不可吐下,若誤行吐下,徒虛其胃氣,亡津液,其結果更不止于心煩,還使其人悸而驚。
265.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
胡希恕注:太陽傷寒脈浮緊,弦細為少陽脈,傷寒脈變浮緊為弦細,雖頭痛發(fā)熱則已轉屬少陽病了。少陽病不可發(fā)汗,若誤為傷寒而發(fā)其汗,亡失津液,胃中燥必譫語,故謂此屬胃,此可與調胃承氣湯和其胃即愈。若不使胃和,則必進而煩躁且心悸也。
胡希恕按:上條述少陽不可吐下,此又說少陽不可發(fā)汗,可見少陽病的治療只有和之一法。
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胡希恕注:凡太陽病不解,而轉入少陽病者,則一般?,F(xiàn)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等證候表現(xiàn),若還未經(jīng)過吐、下等誤治,而脈沉緊者,則宜與小柴胡湯。
胡希恕按:前二條分就中風傷寒轉屬少陽病,而提出不可吐、下、發(fā)汗的禁忌,而本條又概括中風和傷寒,凡太陽病不解而轉入少陽者,對此提出一般的證和治,詳見太陽病篇小柴胡湯證,可參考。
267.若已吐、下、發(fā)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胡希恕注:上述的柴胡湯證,若已經(jīng)吐、下、發(fā)汗、溫針等誤治,而發(fā)譫語,并原有的柴胡湯證已罷,此為逆治的壞病,柴胡湯已不可與之,當詳審其所犯何逆,宜隨證以法治之。 268.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胡希恕注:太陽病脈浮,陽明病脈大,關上以候少陽,今浮大之脈俱上于關上,為三陽俱現(xiàn)的脈應,故謂三陽合病。熱困神昏,故但欲眠睡,津虛不守,故目合則汗。
胡希恕按:《金匱要略》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贝艘悦}位候病在表里的方法。簡言之,即寸以候表,尺以候里,關以候半表半里,今浮大脈上于關上,雖謂為三陽合病,其實浮、大均主熱主虛,而現(xiàn)于關上,正為少陽熱盛津虛之應,故重點仍在少陽,常以小柴胡加石膏湯治肺結核之盜汗屢驗,讀者可試之。
269.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胡希恕注:無大熱者,謂無太陽病的翕翕發(fā)熱、陽明病的不惡寒但惡熱、少陽病的往來寒熱等外現(xiàn)的諸熱證。無熱而躁煩者,當不是陽證的熱煩,而屬陰證的虛煩,故謂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270.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胡希恕注:傷寒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今傷寒三日,三日已盡依次當太陰受之,太陰病則腹?jié)M而吐,食不下,今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故知三陰不受邪。
胡希恕按:此為《內經(jīng)》六經(jīng)遞傳之說,不可信。通過實踐,病從表傳入半表半里,或直傳于里,或從半表半里再傳于里,均屬屢經(jīng)屢見的事實。若據(jù)上說,則陽明可傳少陽,太陰亦可傳少陽,不但無此事實,即書中亦未有此例,今出此豈不自相矛盾?或系晉人作偽,亦未可知。
馮世綸解讀:岳美中指出說:“《傷寒論》所論六經(jīng)與《內經(jīng)》迥異,強合一起只會越講越糊涂,于讀書臨證毫無益處?!币恍┳⒓艺J為《傷寒論》的六經(jīng)來自《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本條即附會其六經(jīng)遞傳之說,無論如何自圓其說,理亦難通。
271.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胡希恕注:陽證脈減為邪氣衰,故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為病欲已之候。
胡希恕按:此少陽脈小,乃統(tǒng)三陽而言,不應是專論少陽。
272.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少陽病證治結要 少陽病,即是半表半里的陽證,由于半表半里位于胸腹二大腔間,為諸臟器所在之地,若病邪充集于此體部,則往往導致某一臟器或某些臟器的異常反應,故無論少陽病或厥陰病,則證候的變化相當復雜,實遠非表里諸證所及,以是則不可能如表里為證那樣,做出一種比較概括的提綱,即以少陽病的口苦、咽干、目眩而論,則亦未免失之空泛,因為熱結于里的白虎湯證,亦有口苦、咽干、目眩為候,而少陽病若熱少者,反不一定即有口苦、咽干、目眩的出現(xiàn)。
故少陽病之辨,與其求之于正面,還不如求之于側面,更較正確。此即是說,凡陽性病證,若診其不屬于太陽病,同時又不屬于陽明病者,即可確斷為少陽病。
有關少陽病證治散見于各篇(都是為了說明方便),而本篇只提一小柴胡湯證,須知少陽病證并不只限于柴胡湯證,而且也不限于太陽病的轉屬,其自發(fā)的少陽病證反而更多,若前之梔子豉湯類、半夏瀉心湯類、黃芩湯類等,亦均是少陽病的法劑也。
馮世綸解讀:
胡希恕先生認為“由于半表半里為諸臟器所在之地,若病邪充集于此體部,則往往導致某一臟器或某些臟器發(fā)病,故其為證復雜多變”“而治劑亦以少陽為繁多也”。其所指是根據(jù)臨床觀察,不論是急性病還是慢性病,臨床所見以少陽方證為多,治用方藥以少陽為多,而不是僅指仲景書中出現(xiàn)的方證。
值得說明的是,胡希恕先生所舉梔子豉湯類、半夏瀉心湯類亦屬少陽有待商討,我們在《解讀張仲景醫(yī)學經(jīng)方六經(jīng)類方證》有探討,可資參考。
由三陽病的排列順序可知,在經(jīng)方發(fā)展過程中,我們的祖先,是先認識到表證治和里證治,而后認識到半表半里證治,更說明《傷寒論》的六經(jīng)不同于《內經(jīng)》的六經(jīng)。
小編按:本文摘自《經(jīng)方醫(yī)學:六經(jīng)八綱讀懂傷寒論》,版權所有歸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