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人家》15
古代的游學即離開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到另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求學、游玩,當也包括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強等等。從戰(zhàn)國時期開始,游學就十分盛行,游學是古代常見的一種求學和教學的方式,孔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在游中問學教學,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傳道,演繹了精彩的人生。荀子亦然。
如此說來,游學的好處就不言而喻了。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币馑际钦f君子不要留戀故土,應該通過游學四方來增長見識,實現(xiàn)自己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一個人只待在一個地方讀死書,他的思想就會僵化,就會成為一只井底之蛙。
所以,孔子是最早意識到游學對一個人性格養(yǎng)成和知識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的人,于是他帶領眾弟子周游列國,開闊視野,增進學識,培養(yǎng)他們的毅力、品質及世界觀。他讓弟子們邊走邊學,邊學邊消化,邊消化邊實踐,這遠勝于坐在家中讀死書,因此,孔門中出了不少的能人、賢士。
另外,游學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夠很好地推銷自己,為日后“找工作”埋下伏筆??鬃印⒚献?、荀子等,他們周游列國,四處講學,除了宣傳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治國之道外,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引起統(tǒng)治者的注意,從而步入仕途,顯達一方。
古代的諸侯或權臣幾乎都有養(yǎng)士的習慣,比如,人們熟知的孟嘗君,手下就有上千的謀士,只要他聽說哪里有什么奇人異士,就會前去拜訪,并收為己用。古時候不像現(xiàn)在,可以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媒介宣傳自己,那時信息十分閉塞,只能通過游學來展示自己,結識達官貴人,并建立起人脈關系。對于沒有身份和背景的普通人士來說 ,游學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推銷方式。
荀子學問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與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fā)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tǒng)。現(xiàn)存的大部分荀子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等許多方面的內(nèi)容。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并且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
荀子的一生一不為權,二不為錢,他執(zhí)著地為解除從春秋到戰(zhàn)國,中華民族數(shù)百年分裂戰(zhàn)亂之苦,建立統(tǒng)一的中華封建帝國,奔走于列國諸侯之間,無論是受到尊崇,或是遭到誹謗、污蔑,他都矢志不移地為理想而奮斗。在他掌握了“治土一方”權力的時候,他認真實踐自己的政治主張。在他被罷官為民的時候,他著書立說,收徒授業(yè)。他既廣泛吸收其他學派所長,又敢于面對現(xiàn)實,撥亂反正,標新立異,發(fā)現(xiàn)真理并堅持真理,具有不屈不饒的始創(chuàng)精神。其實,荀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價值,荀子對儒學的貢獻,就在于他的“雜”,他的“異”。
荀子終生推行禮義治國,而且他的這個理論至今無人能超越。
今天的人們常說中國是“禮儀之邦”,其實更貼切的表達應該是“禮義之邦”。禮儀就是禮數(shù)而已,世界上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沒有禮數(shù)?禮義就不同,指的是禮數(shù)背后的文化系統(tǒng),而且是一整套的國家治理系統(tǒng)。中國自從出現(xiàn)國家,就確立了“以禮治國”的原則,按古人的說法,禮是用來“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究竟什么是禮?很少有人說清楚??鬃邮峭瞥缫远Y治國的,論語中“禮”字出現(xiàn)了74次,僅次于“仁”字,但孔子自始至終沒有給出一個明確定義,孔子只說了“不學禮,無以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克己復禮”之類大而泛之的話??鬃佑X得周禮最好,但孔子年輕時向老子“問禮”的時候,老子根本就看不起周禮,還給孔子訓斥一頓。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禮講清楚的人是荀子。荀子的學問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禮治”,以禮治國。他為此專門寫出“禮論”一文,系統(tǒng)地論述了禮治的根源、本質和運作方法。荀子確實是中國第一位禮學大師,他奠定了中國禮治思想的基礎,后人很難超越。
禮,說白了,就是人類生活的規(guī)則。動物生活有規(guī)則嗎?有,那是“叢林法則”。人類是高等動物,比叢林法則復雜,這就是禮。禮是怎么來的?如果按照孟子的說法,人性皆善,大家都去做“圣人”,禮就沒有必要。荀子不這么看,他發(fā)現(xiàn),人性皆惡,所以必須講規(guī)矩。很多人誤解了荀子,一說到人性皆惡,就想到大家都是壞蛋。其實,荀子說性惡,是說人人都有欲望:“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span>
這是荀子性惡論的要點。性惡論的“惡”其實就是人欲,欲望與生俱來,而且欲壑難填,是沒有邊界的,如果聽之任之,人群就你爭我奪,這個社會肯定會亂套。那怎么辦?靠圣人來定規(guī)則。
“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span>
這段話很重要。荀子說,為了避免社會混亂,先王于是制定了“禮義以分之”,即用恰當?shù)闹贫榷Y義,按照“名分”的標準,來滿足人群的欲望和需求。這已經(jīng)明確告訴你,禮是平等的,不可能每個人都一樣。不能搞什么“等貴賤,均貧富”的那一套理想?,F(xiàn)代人比較接受“多勞多得,按需分配”,誰的貢獻大,分配就越多。但是,“貢獻”怎么評估?荀子告訴你,按等級來確定。
怎樣劃等級?荀子說,先劃出三個等級,也就是“禮之三本”: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
天地是第一等級,沒有天地,人從哪里來?先祖是第二等級,沒有先祖,我們這些子孫從哪里來?君主是第三等級,沒有君主社會怎么管理?所以,荀子以為,禮治最基本的內(nèi)容,就是祭祀天地,尊奉先祖,推崇君主,三樣缺一不可。
有了這三個等級,祭祀之禮就有章可循。君主、諸侯、大夫、士只能按要求來祭祀,比如,郊外祭天是天子的權限,諸侯只能社祭,大夫、士只能祭祀路神。還有,君主祭祀七代祖先,諸侯祭祀五代祖先,擁有五十里封地的大夫可以祭祀三代的祖先,擁有三十里封地的士可以祭祀兩代的祖先,普通百姓不能建立祖廟祭祀祖先。如此等等,可以以此類推。但不管怎樣,一定要做到貴賤有別,長幼有序,絕對不能亂套。
荀子說,天子出行,場面最為隆重,不隆重不足以顯示一統(tǒng)天下的威嚴。天子乘坐寬闊的大輅車,用蒲席來舒適身體,用香草來滿足嗅覺,用涂金的橫木滿足視覺。天子龍旗上掛有九根飄帶,顯示天子的神氣,車輪上的臥犀、蹲虎,鮫魚皮制做的馬肚帶,絲織的車簾,車耳上龍圖,顯示天子威勢。還有,天子配備的馬匹必須訓練有素而且非常馴服,以保護天子的安全。以此類推。這就叫等級不同,待遇有別。
禮是很多種類的,所謂“經(jīng)禮三百,曲禮三千”。后人又區(qū)分五種類別的禮儀,即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荀子認為,這一切都圍繞生死大事展開。
“禮者,謹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span>
每一個人來到世上,都會經(jīng)歷生存與死亡,生是始,死是終,要始終如一,敬始慎終,才是君子之道,也是禮義的具體規(guī)定。有人認為生最重要,死了就一了百了,這是厚生薄死,是“奸人之道”,是邪惡之人才有的心態(tài),對待父母、上司絕對不可這樣。
荀子認為,一生只有一次,活著的時候,侍奉不忠厚恭敬,這叫做粗野;死去后,喪葬不忠厚恭敬,這叫做輕薄。所以,在喪禮中最能看出“忠臣孝子”的孝心和“忠誠度”。至于喪禮的規(guī)格,也必須講究,比如天子的棺槨有七層,諸侯五層,大夫三層,士二層,普通百姓的棺材一層,如此等等。
荀子還有其他論述,但他基本的觀點,就是強調禮是國家正常運轉的根本保證。無禮則國亂,有禮則國治。
荀子是個理論家,他說的禮治思想實際上是對戰(zhàn)國以前中國傳統(tǒng)國家治理實踐的總結,過去的政治家如周公本來就這么做了,但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荀子把它總結出來,本質上是強調權力、地位、財富、名聲等等的分配必須講究尊卑貴賤、等級差異。他說得很直接,很露骨。
暮秋的早晨,荀子踏上了征途。其實,從立秋開始,荀子就在做著一些必要的準備,他也有太多的不舍,舍不得碧彤,舍不得三個可愛的孩子,舍不得仁至義盡的慕青,更舍不得三墩這塊多情的土地。但是,他是荀子,他是學者,他心有政治主張,胸有治國方略,他要去向世人傳授這一切。他要離開,他要離開現(xiàn)在的這一切。
就像這立秋一樣,它是進入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這個節(jié)氣像是一座界碑,分割著夏與秋的纏綿。在一年的四季之中,秋是充滿哲理的一個季節(jié),它既有秋風蕭瑟的凄涼,又有金秋豐收的喜悅。它是萬物生長,到瓜熟蒂落的最高點,也是萬物蕭條,到花謝葉落的始發(fā)站。
初秋的景致,別有一番滋味,雖然樹林還滿是夏意,但已開始夾雜著淡淡的紅黃色,也許是一個邊角,也許是半片葉子。
秋天,因為晝夜溫差變大,清晨時分會有霧氣朦朧,水汽凝結在植物枝葉上,顆顆露珠晶瑩剔透。隨著天氣轉涼,寒蟬也開始鳴叫,仿佛在傳達著夏天即將過去的消息。
有人說,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澀,夏那么袒露, 冬那么清冷,秋天就像酒一樣,遍灑孤獨,熏得眾人皆醉。自然就怪不得文人的多情了,他們需要這樣悲壯,滄桑的氛圍:“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薄凹拍嗤┥钤海i清秋?!薄叭松糁蝗绯跻?,何事秋風悲畫扇?!?/span>
快樂的生活總是短暫的,終日凝眸的相思,最終也成了美好的回憶,轉眼即逝。殘缺的景象,將布滿眼簾,一榮,一枯,那是年月的生長,時光流逝的印記。秋季,是一個清爽的季節(jié),高秋天景遠,始見山水清,人間朝暮,葉落驚秋。
碧彤帶著孩子,慕青帶著家人們,還有荀子七年來在三墩的所有學子們。全都來到路口為荀子送行,碧彤神情有些凝重,但她沒有讓眼淚流出眼眶,她不能讓荀子看到她的眼淚,她更不能讓荀子看出她的不舍,那樣也許會讓荀子在與骨肉分離的時候選擇退卻,那將是對荀子最大的不尊重,在碧彤的意識里,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
慕青的不舍里有著太多的感謝,荀子的到來,讓他的主張得以實現(xiàn),也讓他能有幸結識荀子這樣的大學問家,也讓他見識了戰(zhàn)國時期一個學派的形成與發(fā)展。讓他更感欣慰的是,他將荀子留在三墩七年,這七年里,極大地提升了三墩的學術意識,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將三墩的人們由一個只知道種田種地打魚的村民改變成為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們。并得以千年傳承。
荀子的三個孩子還小,他們不知道父親這一去意味著什么,只是看熱鬧似的跟著送別的人群站在那里,不吵也不鬧,因為這是碧彤對他們教育的結果。
荀子身背簡單的行李,再次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周圍游列國的征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