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3.4 林放問禮之本①。子曰:“大哉問②!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③,寧戚④?!?/span>
【注釋】
① 林放:魯國人。 ② 與其易也:與其在儀式上辦得周到。易:把事情辦得周詳完備。 ③ 戚:內(nèi)心悲痛。
【語譯】
林放問禮的要義,孔子說:“好大而有意義的問題呀!禮節(jié)儀式與其奢侈,寧可節(jié)儉;與其過分周到,寧可在內(nèi)心保持悲戚?!?/span>
【解讀】
本章孔子談禮的根本。
依朱熹注:“禮貴得中,奢、易則過于文,儉、戚則不及而質(zhì),二者皆未合禮?!倍Y的根本是:適宜、恰當、和諧?!岸Y之用,和為貴。”達到文質(zhì)彬彬,文質(zhì)統(tǒng)一,符合“時中”、“執(zhí)兩用中”的標準十分困難。怎么辦?孔子只好將其標準降低:與其奢、易過于文,不若儉、戚不及而質(zhì);與其“文勝質(zhì)”而華麗,不如“質(zhì)勝文”而樸野。強調(diào)禮之實質(zhì),重內(nèi)容而輕形式。這是孔子關于“禮”的一個重要觀點。
“執(zhí)兩用中”而不能,則求其“質(zhì)勝文”。孔子采用了一個并列式雙重選擇復句,連用兩個“與其……,寧……”,既是平列對比,又是兩兩選一,句式工穩(wěn)嚴整,兩兩相對,和諧自然,用于這種與其過而文,不如不及而質(zhì)的選擇,十分貼切恰當。
【原文】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①,不如諸夏之亡也②?!?/span>
【注釋】
①夷狄:古時對邊疆民族的貶稱,東方的稱夷,北方的稱狄。這里是泛指?!、诓蝗纾翰患?。諸夏:華夏民族居住在中原一帶的各諸侯國。亡(wú):通“無”。
【語譯】
孔子說:“夷狄之邦有君王,還不如華夏諸邦沒有君主好啊!”
【解讀】
這一章從文義上看,是贊美中原地區(qū)文化的先進。據(jù)說,后來女真人打到山東時,曾對著孔子的像斥責他說了這句話,而孔子也確實有“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但是,就這段話來說,有相當多的學者認為,這是孔子對當時周天子勢力衰微所表達的感慨。既然文明程度不高的“夷狄”尚且知道要有君主,文化一向發(fā)達的中原地區(qū)反而無視天子,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原文】
3.6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謂冉有曰②:“女弗能救與③?”對曰:“不能?!弊釉唬骸皢韬簦≡^泰山不如林放乎④?”
【注釋】
①季氏:季孫氏,魯國的大夫。旅:祭山。按禮制只有天子、諸侯才有資格去祭祀泰山?!、谌接校盒杖?,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學生,小孔子29歲。當時為季氏家臣?!、叟和ā叭辍?,你。弗:不。救:糾正,勸阻。與:通“歟”,表疑問的語氣詞?!、茉壕?,難道,副詞。林放:魯國人。
【語譯】
季孫氏將去祭祀泰山??鬃訉θ接姓f:“這件事你不能匡救嗎?”冉有回答說:“不能?!笨鬃訃@息道:“唉!難道說這泰山神還不如林放(懂禮)嗎?”
【解讀】
孔子多次批評季氏,認為他們專權(quán)、違制、僭禮。
第一次批評他們不合“舞樂之禮”,“八佾舞于庭”。
第二次批評他們不合“宗廟之禮”,即“祭祖之禮”,“相維辟公,天子穆穆”。
本章(第三次)批評不合“郊社之禮”,即“祀天的郊禮和祭地的社禮”。禮制規(guī)定,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祭祀天地的資格,季氏僅僅是魯國的大夫,竟去祭祀泰山。
第四次批評是“褅祭之禮(見3.10節(jié)),”這一種祭祀分四季舉行,系天子之祭,是一種極為隆重的大祭之禮。
魯國在以季氏為首的三家攛掇下也沿用此例,由舞樂、祭祖、祭山到“褅祭”,他們的違禮行為一次比一次升級,一次比一次放肆。
孔子第一次批評用語使用了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兼反問的語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遙想當年老夫子氣得吹胡子瞪眼睛、怒不可遏、憤懣之極的情景。
第二次祭祖違禮時則用了一個反問句,“奚取於三家之堂?”語氣比第一次緩和多了。
第三次使用的是一個感嘆句,“嗚呼!”一個反問句?!霸^泰山不如林放乎?”林放尚知問“禮之本”。感嘆其無可奈何。第二次的反問句用“奚”,指責語氣明顯。第三次用“曾……乎”,則是一般性的反問,問問而已,似是仰天長嘆,與第二次相同,均是反問,但語氣輕重有別。
第四次批評,孔子既不感嘆,也不指責了,只是說從“褅祭”到“裸祭”,向受祭者獻酒時,一再違禮,我就不想看了,持沉默的態(tài)度。違禮程度愈重,批評愈輕,嘆息越重,直至沉默,沉默則是最高的輕蔑了。從怒斥到反問,由反問到感嘆,由感嘆到沉默,感嘆其僭禮,沉默無力救其既頹,可以想見,當年孔子痛心疾首之狀,也可見孔子無一時一刻不關注禮制的建立和維護禮制所作的努力?!爸洳豢蔀槎鵀橹!边@是孔子的一貫風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