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三叟何以長壽?
應璩(190~252年),三國時曹魏文學家。他很注意普及養(yǎng)生長壽之道,特作《三叟》詩以廣流傳。詩云:
古有行道人,
陌上見三叟。
年各百歲余,
相與鋤禾秀。
住車問三叟,
何以得長壽?
上叟前致詞:
內中嫗貌丑。
中叟前致詞:
量腹節(jié)所受。
下叟前致詞:
夜臥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
所以能長久!
這首詩的大意是,古時候有個行走在路上的人,看見三位老人在揮鋤除草。聽說這三位老人年紀都過百歲了,于是停車下來,請教三老的長壽秘訣。那位年紀最大的老人回答:“老伴長得丑?!?/span>
接著第二位老人回答道:“吃飯定時定量而不過飽?!?/span>
第三位老人高聲朗朗地說道:“睡覺不蒙頭”。
這位路人聽了三位老人介紹的長壽秘訣,感慨萬分地說道:“重要啊重要,所以他們年壽都過百?!?/span>這首詩歌在中國養(yǎng)生史上,有著頗為重要的價值,對后世有極大的影響。尤其在民間流傳更為廣泛,而且有不少膾炙人口的養(yǎng)生詩歌都濫觴于此。如后來出現的《十叟長壽歌》,便是如此?!妒砰L壽歌》在應璩的《三叟》基礎上,更加全面地總結了長壽老人的養(yǎng)生經驗。近代的《十叟長壽歌》的形成過程也有一段佳話。據有關報道稱:1946年秋天在青島召開了一個“敬老會”,參加的長壽老人均系平民,沒有一個是達官顯貴。當時與會的徐檄先生很有感觸,于是就把這些尋常百姓的長壽經驗歸納出來,為了推廣,他以三國時代的《三叟》為范本,有感而發(fā),作了這首《十叟》詩,后經李威周改編而最終定稿。錄之如下:詩中的“糗”即是干糧,一般指炒熟的米或面等,泛指五谷雜糧;這首詩歌風格淳樸,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因此,受到人們普遍的歡迎。由于《十叟長壽歌》生動而精確的概括了防病、抗老、延年益壽的經驗,如不嗜煙酒、飲食清淡、適當勞動、安步當車、沐浴陽光、呼吸清新空氣、太極健身、早起早休、不求名利、胸懷坦蕩等,這些無疑也都是我們追求健康和長壽最實際的生活方式和保健之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