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對自己還不夠了解。
縱觀歷史的長河,人類從未停止過對自我的探索,早在2000多年前,蘇格拉底和斐德羅討論關于“人的靈魂”的問題,學生柏拉圖做了筆記,他們認為人的靈魂有三重本質(zhì),為此還畫了一個圖,“一個騎手,駕馭著一輛由一黑一白兩匹帶著翅膀的馬拉著的戰(zhàn)車:黑色的馬代表欲望靈魂,白色的馬代表意志靈魂,而那個騎手,代表理性靈魂,他要駕馭著這兩匹神駒勇往直前?!?/p>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學著作《夢的解析》這本書中把這個類比應用到了心理學領域,也被更多人所知,他認為的完整的人格由三大部分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近現(xiàn)代隨著腦科學的高速發(fā)展,人類對大腦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而明朗,在1950年的時候,美國神經(jīng)生理學家Paul D. MacLean在他的The Triune Brain in Evolution書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腦理論 ”,它們分別是:“the reptilian complex,the limbic system,the neocortex?!?即:
爬行動物腦:腦干和小腦
哺乳動物腦:邊緣系統(tǒng)
人類腦:新腦皮層 。
爬行動物腦,顧名思義,就是從爬行動物那里繼承下來的部分,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最先出現(xiàn)的腦成分,它包括腦干和小腦,這個部分在腦內(nèi)一直保持活躍狀態(tài),即使在深度睡眠中,它也不會休息。
哺乳動物腦包括下丘腦、海馬體以及杏仁核。它是從哺乳動物遺傳下來的部分,它是情緒的運作中心。
第三層人體腦,是人類進化而來的獨一無二的大腦,可以不夸張地講一切的人類文明都建立在前腦額葉區(qū),它具有思考,判斷和創(chuàng)造等人的最高級功能。
所以說,蘇格拉底他們那幫人的直覺真的驚人的準確,能用哲學的視角來解釋這個復雜的大腦,而后人所做的不過是為他們提供了可說服力的理論依據(jù)罷了,所以,接下來的文字中,我也直接用了柏拉圖他們的類比:黑色的馬代表欲望,白色的馬代表情緒,而那個騎手,代表理性靈魂,他要駕馭著這兩匹神駒勇往直前。
而更好地了解這兩匹馬(欲望和情緒)和騎手(理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也就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
那塊棉花糖實驗,也就是斯坦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jīng)典實驗:
每次實驗時,屋子里只有一名學齡前兒童(4歲)和一名實驗者,孩子坐在小桌子前,桌子上只有一個盤子和一個搖鈴,盤子里有一塊棉花糖。實驗者對孩子說自己要到隔壁屋子“干活”,如果孩子想吃這塊棉花糖,就搖鈴,實驗者馬上會回來,孩子就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但是如果孩子能忍住不吃,一直等到實驗者“自己回來”,那么孩子可以吃兩塊棉花糖。
Walter Mischel 在他的書中提到,他通過這樣的訓練使 4 歲的孩子瞬間提高了自制力:“你把這張桌子想象成一個大畫框,這個盤子和這塊棉花糖都是畫中的東西,其實吃不到的……” 而另外一組小朋友卻沒有這樣的提醒。相對來看,把棉花糖想象成畫中之物的孩子,自控力要比沒有獲得提醒的孩子強出很多:原本只有不到 1/3 的孩子可以忍住,現(xiàn)在有 2/3 以上的孩子可以忍住。 仔細觀察那些不通過提醒就能忍住的孩子,他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騙自己“然后“轉(zhuǎn)移注意力”:站起來四處遛達,或者坐在桌子底下哼歌…… 而那些忍不住的孩子,幾乎共同的特征就是死盯著那塊棉花糖看,結(jié)果就是—誘惑顯得越來越大。
Walter Mischel 教授在他的書中沒有提到另外一個跟進實驗,2012 年,羅切斯特的研究人員做了這樣一個設定:
第一組孩子在進行棉花糖測試之前經(jīng)歷過一次被承諾卻未實現(xiàn)的情況,比如,有條件地答應給孩子一件禮物,后來條件滿足了卻沒有給孩子禮物;
第二組孩子在進行棉花糖測試之前經(jīng)歷過一次承諾被實現(xiàn)的情況,比如,有條件地答應給孩子一件禮物,后來條件滿足了,孩子就真的拿到了禮物。
結(jié)果怎樣呢?第二組孩子表現(xiàn)出的自制力比第一組孩子高 3 倍! 因為對第一組孩子來說,生活教育他們,“馬上吃掉”才是最佳策略,至于承諾的第二塊嘛,本來就不存在!
從這塊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你看了什么?
適當?shù)仳_自己,能夠有效地讓黑馬不亂來
轉(zhuǎn)移注意力也是另外的一個可操作的方法
我們的大腦喜歡feedback,當接收到的反饋是正反饋的時候,它會反過來促進我們的下一次”行動“
在得到的大師課梁寧《產(chǎn)品思維30講》的3講中講述了基本的生物性情緒,我簡單為你傳達一下文章精髓:
生物性情緒包含愉悅(被滿足)、不爽(不被滿足)、恐懼(邊界被觸犯)、憤怒(邊界被觸犯),后兩個情緒,每個人的體量不一樣,所以有時恐懼,有時憤怒
所謂的天分:
表現(xiàn)形式:有那么一件事情,讓你不厭其煩做下去,時間久了,就變成了所謂的天分。
內(nèi)在邏輯:你會對某些東西天生地敏感,它讓你感到愉悅,每次你投入大量時間在這里,它會持續(xù)給你滿足感,然后你不厭其煩又投入大量的時間…….
盡管她輕描淡寫地用一兩句話概括了天分這個事情,我卻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我反復問自己:有哪件事情,我可以不厭其煩地一直做下去?
有,還真有,我有“整潔”天生很敏感,也就是整潔使我愉悅,亂糟糟讓我感覺不爽。
為什么?這好像天生的,我從小就有這個現(xiàn)象,我的衣柜整整齊齊,我的房間每天必須收拾地井井有條,就連前兩天,我晚上拖地,我全身心地投入,等我反應過來,都已經(jīng)12點過了,我累嗎?有一點,不過好像我并不在意,看到房間干干凈凈,我看著舒服。
我在文章的開頭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會在道理都懂的情況下,不假思索地去做筆記”?這個問題應該拆解成兩個問題,“為什么記筆記?”以及“為什么道理都懂還不假思索?”
對于我來說,我為什么記筆記?幫助記憶?理順邏輯?對我而言都不是,我思考了很久,發(fā)現(xiàn)居然是因為看不慣它在書上居然是毫無規(guī)律東一個西一個,有的還沒有邏輯散落在各個地方,我本能地通過記筆記的方式把它們排列地整整齊齊,這樣,看著舒服。
在打掃衛(wèi)生那段經(jīng)歷中,我提及了一個現(xiàn)象:全身心投入乃至于忘記了時間。真的不是我表達地太過夸張,你仔細思考和觀察,你不厭其煩所做的事情真的會讓你達到忘我的境界,比如,這篇文章,我早上差不多將近六點起來寫,查閱了很多資料,寫到這兒是9點,我花了三個小時,中間我沒有休息,也沒有時不時拿起手機刷微信,我居然去燒壺水給自己喝都舍不得去,為什么?因為我受不了自己腦子居然不清楚,而寫作正是讓我的腦子清晰化有邏輯的過程,我天生的強迫癥是支撐我這么做的動力,這段描述真的一點都不夸張,我真的是舍不得去燒水,特別想一氣呵成,然后腦子頓時清晰的那個瞬間。
在得到專欄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有這么一段話:
在全神貫注地磨煉任何一項技能之時,元認知能力徹底放松,而注意力全部用來去感受每一個感官的刺激,進而調(diào)整自己的每個動作,甚至每個意識與理解,最終達到比前一刻更好的地步,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皮層更多的溝回形成,更多的動作變成“下意識即可完成”的動作……直至結(jié)束的那一瞬間,休息完畢且“精力充沛”的元認知能力再一次被激活,清楚地意識到剛才的一切,幸福感“突然而生”,又因為元認知能力的存在,那幸福感格外強烈。
metacognition: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thought processes.
即: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這下我終于知道了我去整理筆記這件事情是不假思索地完成了,因為”做筆記“這件事情也算作我的天分之一吧,當我全神貫注的時候,進入了忘我狀態(tài),我的大腦皮層居然“不工作”了,好可怕…….
道理懂得那么多,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正確的解釋不過是這樣: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機,情緒就是底層操作系統(tǒng),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還不大一樣,你后臺學習的知識技能,都是安裝在底層操作系統(tǒng)的一個個app,有時候你不是卻某個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統(tǒng),只能支撐你到這兒了。
從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講,其實很容易解釋,腦細胞的活躍需要大量的氧氣和血糖,“黑馬”、“白馬”、“騎手”,這三層腦的分布剛好是從里到外的,這樣的話,能量的供應也是由內(nèi)而外的,即血液(供給能量)從心臟先到第一層腦(欲望),再到第二層腦(情緒),最后才到達第三層腦(大腦皮層),所以當你突然受到驚嚇或情緒激動時,最里面兩層細胞先活躍起來,用掉了大量的能量,最外層處理理性大腦區(qū)域沒有能量供給,只能處于暫時休眠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腦一片空白”
從我的分享中,你還看到了什么?
每個人都有天生讓你愉悅的點,在有些層面,它能夠幫助你變得更加優(yōu)秀(收拾屋子,寫作),而在另一些層面,它也許會出來給你搗蛋(記筆記),一旦它出來搗蛋了,后果很嚴重,因為我們的理智大腦居然不工作了,而且因為這是“忘我狀態(tài)”,非常深刻的描述居然是:你在錯誤的道路上高效地越走越遠。
想想嚇不嚇人?所以,也許你也可以拿出一張紙羅列出來那些讓你不厭其煩的事情,然后抓住背后讓你不厭其煩 的這些點,看看它在你的生活起了積極的作用還是消極的作用,重點關注那些對你產(chǎn)生消極作用的事情,解決它,這真的能夠讓你更加充分地認識你自己。
從我的分享中,如果你再深入思考一下,你還可以看到一個點:
如果我能夠充分利用好自己“不厭其煩”的那個點(比如我把”整潔“遷移到”腦子的整潔“上),那么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非常高,這就是破譯你的”天分“的密碼,天分竟然可以培養(yǎng)?實踐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前行的速度就像搭乘火箭那般飛快。
知道了“為什么我會在道理都懂的情況下,不假思索地去做筆記”?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后,更有價值的部分是:如何才能把自己從錯誤的軌道拉回來?
直面恐懼
還是回到梁寧《產(chǎn)品思維30講》的第四講中,她提到了:
恐懼來自于邊界被觸犯、對于人而言,邊界就是自己存在感的邊界
做產(chǎn)品呢,要么做一個讓人愉悅到爆爽的產(chǎn)品,要么做一個可以幫人抵御恐懼的產(chǎn)品
恐懼是一把雙刃劍,它會束縛一個人的手腳,它也會給予你很大的動力,關鍵在于你愿不愿意直面恐懼
對我們又有什么樣的啟發(fā)呢?
恐懼很重要,恐懼很重要,恐懼很重要?。?!
以我自己為例,整潔使我愉悅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我恐懼的點呢?我存在感的邊界被觸犯了?我的存在感呢?對我而言,我的存在感更多來源于:社會價值的存在感,”我希望自己變得很優(yōu)秀,我希望我在人群中與眾不同?!?這真的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在外人看來我總是那么好強,也許這來自于我從小從未被我的父母親認可過,我的父親從來不表揚我,初中那會兒我成績非常好,幾乎每次年級第一,當別人家的父親和我爸爸說你女兒學習成績真好的時候,我爸爸不屑一顧,輕描淡寫地說道:一般般。這也多么清晰地解釋了我之前提到的那個問題:“為什么我被我的英語老師訓練出了非凡的記憶力,而別人沒有”,也許來自于我渴望被認可的訴求,我對自我存在感太缺乏了,在 幾乎全班都想不出來,只有我一個人想出來了;在不止我一個人想出來的時候,我肯定是那個反應最快的。我說出答案的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與眾不同了,我被這個世界感知到了,我滿足了,然后我不厭其煩投入時間,然后我持續(xù)被滿足,形成了一個積極的反饋,不過說句難聽點,我就在刷存在感,不過似乎在心理學中,并沒有給予存在感這個詞很多的負面意思,這是一種正常的需求,扯遠了,回到正題。
所以,怎樣才能讓我不去記筆記呢,著眼于我的“恐懼”:我怕自己不被認可,我怕自己落后,我怕自己沒有成就,碌碌無為,于是在這件事情上,我應該告訴自己:
生命由時間構(gòu)成,整理筆記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都是固定的24小時,如果你花費時間在整理筆記上,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你的生命≈記筆記這件事情,改個變體:你生命的意義≈記筆記的意義,記筆記有意義嗎?完全出于強迫癥,沒有任何意義,想想你一輩子居然在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一事無成,多么可怕??!
如果我還是勤奮地在“錯誤的地方”記筆記,相當于我在錯誤的道路上高效地越走越遠,那么我高考理科的成績也許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就了(本來可以考更好的)
………….
你也可以結(jié)合”你的恐懼“和”你要做的事情“列舉出很多負面意義,動手去列一下,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嚇到你的大腦,于是當你不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它就會跑出來,讓你覺得焦慮。
其實來源于“我怕不被認可”的這個點上,所以,從小到大,我都是很勤奮學習的(恐懼是另外一種動力),只是勤奮都用到記筆記上面去了,看起來效率不高,所以我應該充分利用自己勤奮這個點,以及”不記筆記“,把勤奮花在該投入時間的地方,比如對于學習來說,最重要的是記憶、思考、行動和反思,倘若我在這些點上好好花時間,那簡直莫過于對自己最大的愛惜了,因為本質(zhì)上,是在給自己尋找利益最大化。
把自己從錯誤的軌道拉回來,還有一個辦法
重復
心理學上有兩個對立的概念,”意識“和”潛意識“,如果和我們的三層大腦相對應的話,我想更多的是潛意識對應著我們的黑馬(欲望)和白馬(情緒),而意識對應著我們的騎手(理智大腦)
對于記憶筆記這件事情,其實本質(zhì)上就是我的潛意識應用出錯的一次結(jié)果,這個比喻也許有點欠妥當,但我覺得也還算準確,因為潛意識告訴我:要整潔,結(jié)果我用錯地方了,花在了產(chǎn)能低的活動中,所以有沒有這么一個辦法,再在你的潛意識中植入新的概念?
我們潛意識里面已經(jīng)存在的東西,究竟是什么時候放到我們里面去的呢?在梁寧《產(chǎn)品思維30講》的第五講中談到了這個問題,簡單來說,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你童年的時候
那時候你少不更事,還沒有建立完備的認知體系,沒有辦法去辨別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時候它們就直接進入你的潛意識,成為你內(nèi)在感知的一部分
另外一種情況,聽上去有點懸,催眠
這個詞來自于德語,本意是”繞過防備“,市面上講催眠的書很多,你也可以找來看看,有一個很重要的催眠的方法:
重復,是非常重要的催眠。
所以,李開復講,重要的事情要講30遍。
當你想要把一個想法植入你的潛意識的時候,你可以反復重復這些正確的道理,反復浸泡到那種環(huán)境中,它真的會時不時跑出來提醒你,我有很深刻的這種感受,你也可以試試。
如何把我自己從錯誤的軌道拉回來,還有一個解決辦法是:
提高元認知能力
首先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一下它的構(gòu)造和生理基礎,畢竟,我們要遵從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拔苗助長和刻舟求劍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反復鍛煉我們的”肌肉“,即所謂我們的大腦,不過是在干一件事情,使我們大腦皮層的表面積增加,人的大腦皮層凹凸不平,有很多彎彎曲曲深淺不同的往下凹陷的凹槽和很多凸起的褶皺,分別叫做腦勾和腦回,表面積的增加意味著溝回的增加。
現(xiàn)在已有科學研究表明,人們可以通過”long-term meditation practice”來增加我們對大腦皮層表面積。(Meditation experie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ortical thickness http://t.cn/zOE2WPn)
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簡單的來講,就是某一剎那,你居然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錯的,而你感受到這一剎那的瞬間,就是你元認知能力在起作用,關于元認知,于是你還有疑問的可以看維基百科上的解釋: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acognition
我們怎樣讓我們的騎手更加強大,其實意味著如何讓我們擁有更強的元認知能力:
適當?shù)倪\動+充足的睡眠
這兩個方法其實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即如果有足夠多的能量從心臟源源不斷地供給到我們的大腦,它自然而然就能更加高效地工作
meditation
這個話題我就不深入闡述了,詳細的可以看這個鏈接
http://zhibimo.com/books/xiaolai/zuo-xiang-qi-cheng
學習
看書的時候,當作者告訴你一個和你之前想法不一致的想法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做的是:是的,ta說的挺有道理的,然后繼續(xù)看下去,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書本蓋上,思考一件事情:針對于這個問題,我之前是怎么想的,捋順一下你的思路,然后再翻開書,看作者的論證過程,進而通過對比找到自己之前的邏輯謬論,因為本質(zhì)上,元認知能力不就是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嗎?
其實,學習可以提高元認知能力,反過來,元認知能力的強弱也決定了你的學習能力,為什么呢?回顧一下我們做題目的情形,做題是我們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方式,一道題目對于我們來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做對了,做對了沒話說,就是這道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我們掌握了,做錯了呢?學校老師通常為做這么一件事情,講評思考過程和答案,然后我們在下面好像聽懂了,感慨自己當初居然沒有想到,下次做題還錯,why?因為前面提到的這種做法,我們把問題所有的焦點都放在了老師講評的思路去了,即“正確的思考過程”,而對于學習者而言,其實有更重要的焦點要關注:“自己錯誤的思考過程”,然后對比這兩個思考過程,找出自己是哪個地方想錯了,又或者哪個地方?jīng)]想明白,在這些點上花功夫,才算是功夫花在刀刃上不是么?,這對我們也有指導性的意義:學習新知識的時候,知識最終呈現(xiàn)的形態(tài)沒那么重要,這個知識是怎么推導而來的才最為關鍵。
反思
“正確地反思”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即
理順一下自己思考某件事情的思路和思考結(jié)果,整件事情的邏輯發(fā)展是怎么個走向
思考一下有沒有邏輯上謬誤,哪一步考慮欠妥,哪一步錯誤了,哪一步不必要……
如果有現(xiàn)成的正確的思考結(jié)果,細細體會這兩種思考方式的不一樣才叫反思,深入研究這兩種思考方式中”不同的點“才會讓你進步
我們比較少思考,又或者,在思考的時候,我們更多關注的不是對過程的感知,而是死死盯住結(jié)果本身。
后面兩種方法,其實本質(zhì)上是從元認知的定義出發(fā),即: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強化”正確思考“和”自己思考過程“的差異,來使我們的元認知得以鍛煉。
觀察一下它,這輛戰(zhàn)車有什么特點?
好像三者缺一不可,沒有兩匹馬,這戰(zhàn)車動不了
所以我在這篇文章中,我都沒有提及到”自制力“,為什么這個地方的”自制力“加了個引號呢,自制力,英文中叫做Self-control,如果你凡事都想著控制自己,甚至消滅自己的欲望的話,你肯定會失敗的,我們的大腦好像不喜歡讓我們感覺有危險或者痛苦的東西,你想著控制它,它察覺到危險,又,你要它做的這個事情讓它感覺痛苦,它自然而然罷工了。
有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事情真的是一項看起來”有點宏大“的事情,怎么辦?
循序漸進,慢慢來。就像馬拉松跑一樣,別一上來前一百米拼盡全力,到后面精力都沒有
把你的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完成了這些小目標記得給自己獎勵
既然不能想著控制它,那么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像成年人調(diào)教小孩子一樣,耐下性子教這兩匹馬,做對了要及時給予獎勵,做錯了也要學會包容它們,接受自己終究是不完美的事實
這輛戰(zhàn)車最好的狀態(tài)是什么?
直到哪天,騎手放開韁繩,這兩匹馬也能依靠慣性勇往直前,有沒有騎手存在也許沒有那么重要了。
心理學有個詞叫做”心理表征“,指的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jié)構(gòu),或具體或抽象。簡單舉個例子,就是起初你學會開車的時候,你表現(xiàn)得笨手笨腳的,離合、方向盤、什么時候掛擋你都還要想,因為那會兒只有你的騎手學會了開車,而當你開車開一段時間之后,那方向盤好像就長在你手上一樣,你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完成開車這件事情,其實這個過程就是:你的騎手教會了你的兩匹馬,即便沒有騎手,它倆因為之前經(jīng)過足夠多的訓練,也學會了開車。
如何讓自己達到心理表征這個境界呢?答案很簡單很簡單,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刻意練習。道理懂的那么多,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從生理上來看,單單騎手知道這個道理沒用,必須也教會兩匹馬這個道理;而從另一個角度望過去:不過是沒有去做或者重復的次數(shù)不夠多而已,就是馬云所說的”心力、腦力和體力“,光有心力和腦力還不夠,體力才最關鍵。
其實,如何和自己好好相處,更為深刻的描述應該是:騎手應該如何和兩匹馬相處。
首先,態(tài)度要擺端正,別想著消滅它們或者控制它們,騎手對待它們應該像成年人調(diào)教小孩子一樣,耐下性子教。
其次,當你決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花半天的時間,列出有這件事情的積極意義,以及沒有這件事情的負面意義(結(jié)合自身存在感),越多越好,然后你開始這樣做:
每天若干次,重復這件事情的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反復重復,讓它刻進潛意識
碰到它倆”不工作“的時候:你至少應該拒絕它們一次,然后每天拒絕若干次
找什么樣的理由拒絕它們呢?
適當?shù)仳_它們
這時候你應該告訴它們有關于這件事情的正面意義和負面意義,給它們?nèi)プ鲞@件事情的動力
做對了要及時給予獎勵,做錯了很正常,學會包容它們,接受自己終究是不完美的事實,要耐心,耐心,耐心。
有的時候你好像拒絕不了它們,怎么辦?
拖延滿足它們的想法
有的時候它們真的不想”工作“了
適當?shù)胤趴v它們玩一玩,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別老想著把它們管的死死的。
一不小心寫多了,謝謝你耐心地看到了這兒。
道理懂了那么多,為什么不去試一下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