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最常聽見的一句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不是錢?貌似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重要。不過它并不是只有在現(xiàn)在才那么重要,自打宋朝起,它的地位便舉足輕重。為什么,因為宋人說: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說到這七大件中的醬,你能聯(lián)想到的是什么?是果醬、面醬、肉醬、魚子醬、辣醬、豆瓣醬?在我的概念里,反正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醬,只要是黏糊糊的一坨,當然是可以調味的,都可以稱為醬。
醬在現(xiàn)代生活中并不是那么地重要,即使很長一段時間不吃醬,也沒什么。不過在古代醬可謂是烹飪界中的戰(zhàn)斗機。唐人柳王比說:孝悌忠信乃食之醢醬,豈可一日無哉!看,都把醬的地位上升到儒家孝悌忠信的高度,你說它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多重要咯。
不過關于醬,它也許遠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醬在《說文解字》里是:“醬,醢也,從肉酉”。這里看出來醬是用肉做成的,可以說古代的醬是一款美食而不是單純的調味品。是的,既然是用肉剁成醬,那當然很珍貴,所以在古代只有皇帝貴族、達官貴人才有機會品嘗,一般的老百姓,你們可以退下了。
雖然醬是極少部分上層人士才能享用,不過吃醬卻十分講究,吃燒雞是配上醢醬,燒魚放入魚子醬,燒甲魚時用醢醬,吃干肉片配用蟻卵醬,吃干肉粥是配用兔肉醬,吃熟糜肉片配用魚肉醬,吃魚片配用薺醬。孔子也說:“不得其醬,不食?!背酥v究吃,醬的種類也很多,周禮中記載的醬就有:麋肉醬、鹿肉醬、獐肉醬、田螺肉醬、蛤蜊肉醬、唇蛤肉醬、蟻子肉醬、魚肉醬、兔肉醬、雁鳥肉醬…
到了西漢,出了大事啦,豆醬出現(xiàn)了。它一出場,完美地秒殺了所有肉醬。豆醬的出現(xiàn)是以調味品的身份出現(xiàn)。豆豉的名稱也是這個時候出現(xiàn)的,所謂的豆豉就是利用黃豆和黑豆發(fā)酵而成的調味品。這時候的醬既有動物性原料制成,也有植物性原料制成。東漢出現(xiàn)了“清醬”,或許就是后世所稱之的“醬油”。
北魏時期,農業(yè)科學家賈思勰撰寫了一部農業(yè)科學典籍《齊民要術》,里面就有教人怎樣做醬的方法。聽說日本人的做醬方法就是從這里面學來的。
到了唐宋,醬的制作工藝日趨完善,不僅民間作醬,宮廷也開始作醬,唐代還專設制醬的部門“掌醯署”在宮中,醬在飲食調味中地位也越來越高,有人稱“醬者,百味之將帥。帥百味而行”。用醬來下飯,用酒來款客,這是唐人最平常的飲食舉措。杜甫詩云:“藉糟分汁滓,甕醬落提攜。
元明清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不同種類的醬及其具體的制作方法:小豆醬法、仙醬方、糯米醬方、急就醬、芝麻醬、造甜醬、造酒醬、造麩醬、烏梅醬、蠶豆醬、米醬法、做清醬法、辣椒醬、果仁醬等。
一直到了現(xiàn)代,醬雖是成為了尋常百姓家的都有的調味品,不過醬的光環(huán)已經褪去,那種“一日不可無醬“的景象不再出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