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
對曰:“不能。”
子曰:“嗚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八佾·6章》)
這一章本來是十分好懂的,但對孔子最后發(fā)的感慨,注家們至今未作出準(zhǔn)確的闡釋,所以把孔子在這里表達的一個關(guān)于禮的重要思想給忽略了——埋沒了。
“旅”是指祭山之禮,按周禮規(guī)定,只有天子和諸侯才能在名山大川舉行這種祭禮,季氏只是大夫,竟“旅于泰山”,自是僭禮的表現(xiàn),所以孔子不滿,問當(dāng)時擔(dān)任季氏宰的學(xué)生冉有能不能加以阻止(“救”在這里是阻止義),聽了冉有回答說“不能”后,就發(fā)了這樣一句感嘆:“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這有個背景,那就是林放曾經(jīng)向孔子提問過“禮的根本、本質(zhì)是什么”的問題(見《八佾·4章》),所以這句感嘆的具體意思必定是:難道泰山(之神)會不如林放,竟想不到要問一下禮的本質(zhì)是什么嗎?言外之意是:泰山神是懂得禮的本質(zhì)的,它決不會接受這種非禮的祭獻,你季氏祭了也白祭,你的非禮僭越的意圖是不會得逞的。聯(lián)系到孔子關(guān)于“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的說法(見《為政·24章》),對于這個理解就更有信心。
因此,“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這句感嘆說明,孔子認(rèn)為,不僅對于獻禮者來說有個自己的獻禮是否符合禮的本質(zhì)的問題,對于被獻禮者即受禮的一方而言,也有個對于別人的敬獻是否可以一律接受的問題,即必須考慮他的敬獻是否符合禮制,是出于真實情感還是別有用心;如果明知不合禮制,就不能接受,否則,不僅是參與了這個違禮活動,更是在實際上支持、鼓勵非禮的行為。他的感嘆乃是以這個思想為邏輯前提和認(rèn)識基礎(chǔ)的。這個思想對我們太有啟發(fā)太有實際意義了。在今天,溜須拍馬者、阿諛奉承者、諂媚討好者,實在是太多了,但他們畢竟受到了譴責(zé),他們更不會以此自豪,往往是出于不得已,可能還經(jīng)常罵自己“不是人!”接受他們拍、阿、媚的人呢?則很少受到譴責(zé),那些人自己大概都心安理得,很以被人如此“敬”自己而沾沾自喜吧?宣傳孔子“懂禮的人不接受違禮的敬禮”這個教誨,對于認(rèn)識和克服這種現(xiàn)象,當(dāng)是大有幫助的。從事理上說,靠討好他人以謀私利的人,大多不是權(quán)勢者,甚至是可憐蟲,而有人向他討好的人,則肯定是至少擁有某方面優(yōu)勢的人。所以,如果只著眼于討好者的卑賤相而大加批評,對受恭維的人則因其似乎沒有令人生厭的表現(xiàn)而不予指責(zé),那是很不公平的,從深處說,乃是“與其傾向于弱者,寧可偏袒強者”的“媚上心理”在作怪。真正講禮、踐禮,是要以毫無私心為條件的啊!
但迄今未見有《論語》注家把孔子的這個重要思想明確地指點出來。楊伯峻這章的譯文是:“季氏要去祭祀泰山??鬃訉θ接姓f道:‘你不能阻止嗎?’冉有答道:‘不能?!鬃拥溃骸パ?!竟可以說泰山之神還不及林放[懂禮,居然接受這不合規(guī)矩的祭祀]嗎?’”他這完全是按字面直譯,自然不能顯示原文背景提供的意蘊,把孔子的重要觀點給埋沒了。
李零解此章時說:“這段話,背景可能是,季氏旅泰山,都是林放的餿主意,此舉不合于禮,孔子很生氣,說你們怎么什么都聽林放的,難道泰山還不如林放嗎?”這就更把全章的意思講反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