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載自舍得《《傷寒論》里胃部病癥的辨證論治《傷寒論》對胃腸道病癥的辨證論治+《傷寒論》脈癥合參的辨證思維》
里部病證,包括陽明病和太陰病,它們是胃腸道中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癥候群。陽明機能亢奮,太陰機能衰減,故陽明為實為熱,太陰為虛為寒。
第一節(jié) 陽明病類證
一、 陽明病
[主證]胃家實,發(fā)潮熱,自汗出,大便難。
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胃家”系指腸胃而言。“實”指病體為實,實有其物,并有一系列之實熱癥狀,故“胃家實”是本病的核心癥狀。“發(fā)潮熱”是實有其物(包括食、水、痰、血)積而不去,其中會有熱源物質(zhì),經(jīng)腸粘膜吸收入血液后,引起刺激性發(fā)熱?!白院钩觥保莾?nèi)部郁熱,熱蒸皮膚,腠理開泄,津液外泄的表現(xiàn)。汗出傷津,致使大便干結(jié)不下,而出現(xiàn)“大便難”。這些癥狀,均導(dǎo)源于“胃家實”,是胃家實的必然結(jié)果。故將“胃家實”列為核心癥。
[治療原則]急下存陰。
[主方及主藥]主方:大承氣湯
陽明病是內(nèi)熱致實,實則氣機不暢,故有熱,有食,有氣相互摻雜,治療則必須針鋒相對:一要涼藥清熱;二是排除蓄積之物;三要照顧機體健康。此作用只有大承氣湯擔(dān)之得當(dāng),故以大承氣湯做主方。
大黃性寒味苦,苦寒可以泄熱,它具有較強的攻下作用,可以“蕩滌腸胃,推陳致新”,瀉實,瀉熱。所以它可以擔(dān)當(dāng)起陽明病必須排的作用,這是其一。其二,大黃是苦寒藥,它又能擔(dān)負(fù)起陽明病必須瀉熱的作用。其三,本品經(jīng)抗菌試驗證明,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等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而腸道病則多由致病菌引起,故用之更妥。大黃瀉下之力雖大,然對于陽明病來說,瀉下不僅需要腸管收縮之力,而且又需要大量的液體稀釋蓄積物,此則大黃就嫌不足,必須有芒硝來幫助。芒硝含有硫酸鈉、鈣、鉀等成分,它們是不易腸壁吸收的物質(zhì),在腸內(nèi)可形成高滲鹽溶液,使腸道保持大量水分,以軟堅排便,助大黃瀉熱。枳實,厚樸為佐藥,腸內(nèi)容物蓄積,易發(fā)酵產(chǎn)氣,故用其消脹除滿。枳實主要成分是橙葉香油等,能增強腸胃節(jié)律蠕動,平痙攣健胃,厚樸含厚樸酚,揮發(fā)油等,可以排氣消脹。
[鑒別證治]陽明病為里熱實證。它是由于消化道內(nèi)有四種異源同性的有形物質(zhì)障礙,而發(fā)熱致實的,那么里熱實證是其共性,而異源同性的水、血、痰、食則是個性。因此,在臨床治療上,必須在注意共性治療的基礎(chǔ)上,注重研究每個有形物質(zhì)致病的個性,只有掌握了共性,又細(xì)察了個性,治療才能單刀直入,針鋒相對,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大承氣湯證
1、大承氣湯主證
原文: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jié)M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208)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2、大承氣湯重證
原文: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fā)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fā)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fā)潮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后服。(212)
詮釋:“潮熱”是陽明病的熱型,“手足澉然汗出”是大便硬的外證?!昂钩霾粣汉笔翘柌”斫馊肜锏闹刚鳌!懊}遲”為陽明病大承氣湯證之脈。吳人駒說:“一腹之中,上中下邪氣皆盛,證之全實者,其脈單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脈自漸出也。(《醫(yī)宗金鑒》)
3、大承氣湯適應(yīng)證
(1)潮熱,譫語,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
原文:二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fā)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220)
詮釋: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四證是大承氣湯四大適應(yīng)證,標(biāo)志著燥屎已經(jīng)形成。只要胃家有燥屎則可使用大承氣湯。
原文: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215)
詮釋:“胃中”只是體表定位,燥屎不在胃而在橫結(jié)腸。陽明病只要燥屎不升至模結(jié)腸,不影響飲食,同時也不會出現(xiàn)腹脹痛。
(2)汗出,潮熱,譫語,大便難
原文:汗出譫語,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fēng)也,須下者,過經(jīng)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217)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fā)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fā)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fā)汗宜桂枝湯。(240)
詮釋:大承氣湯證的“汗出,日晡所發(fā)熱”與54條“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之桂枝湯證有相似之處,故仲景特以“脈實”“脈浮虛”以資鑒別。同時汗出特點也不相同,參182條,陽明病外證為“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br>(3)心中懊惱而煩,腹?jié)M而痛,不大便
原文: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惱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238)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jié)M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也。(241)
正誤補缺:陽明病,下之后,六七日不大便,心中懊惱而煩,腹?jié)M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以新病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而成宿食故也,可攻,宜大承氣湯,損谷則愈。若下后,腹微滿,初頭礙,后必溏,不可攻之,宜梔子厚樸湯。
詮釋:陽明病,本自汗出,醫(yī)更重發(fā)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203)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新病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解,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398)
上述陽明病大承氣湯證的形成為傷寒下后胃氣尚弱,食谷不化,形成燥屎。故民俗有“餓死的傷寒,撐死的痢疾”之說。
(4)小便不利,大便難,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
原文: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242)
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251)
詮釋:參203條“陽明病,本自汗出,醫(yī)更重發(fā)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當(dāng)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shù)少,以津液當(dāng)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北緱l講述了小便與大便的關(guān)系。《內(nèi)經(jīng)?經(jīng)脈別論》說:“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飲入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五精并行?!痹倏?79條“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fā)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庇纱丝芍?,陽明病的形成與水液代謝有密切關(guān)系,小便不利,水走胃腸燥屎不能形成。小便自利,水走膀胱,不能回流胃腸,大便則硬。
(5)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難,身微熱
原文: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承氣湯。(252)
詮釋:“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為里實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引起的病證,為越部證,只要攻除里實,病變即可自解,故曰:“無表里證”即非半表半里證。
(6)發(fā)熱,汗多,不大便
原文:陽明病,發(fā)熱汗多者,急下者,宜大承氣湯。(253)
詮釋:本證為大汗傷陰,燥屎內(nèi)結(jié)之證,須急下之,否則很快形成212條大承氣湯重證。
(7)腹?jié)M痛,不大便
原文:發(fā)汗不解,腹?jié)M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4)
詮解:“腹?jié)M痛”是燥屎升至模結(jié)腸的標(biāo)志,為陽明病急證,故須急下之,否則形成腸梗阻。
(8)口燥咽干,脈沉遲
原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0)
正誤補缺:陽明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脈沉遲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詮釋:“脈沉遲”為陽明病的大承氣湯證常脈,為燥屎內(nèi)結(jié),邪伏于里之象,如不識此,誤以為少陰病,則大錯特錯。
(9)自利清水,色純青,口干燥,脈沉遲
原文: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1)
正誤補缺:陽明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脈沉遲,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詮釋:本證為燥屎內(nèi)結(jié),熱結(jié)旁流之證,多為傷寒四五十天,不吃飯,只飲水,水伴膽汁沿燥屎間隙而下,故而形成自利清水,色純青。內(nèi)結(jié)之勢更盛,故須急下之。
(10)腹脹,不大便,脈沉遲
原文: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2)
正誤補缺:陽明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脈沉遲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詮釋:燥屎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病情危急,故宜急下之。
4、大承氣湯禁忌證
(1)表未解,不可攻下,先解表,后攻里。
原文: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44)
……若汗多,微發(fā)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208)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dāng)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之。(106)
詮釋:表證未解,攻下則引邪入里。
(2)太陰虛寒,胃中冷者,不可攻下
原文: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194)
正誤補缺:太陰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
原文: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204)
……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208)
詮釋:嘔,腹大滿皆為太陰虛證,治療必須兼顧虛實兩個面,方不至誤。“滿”與“脹”的區(qū)別在于滿為患者自覺癥狀,腹部柔軟,喜按。脹為他覺癥狀,腹部硬而拒按。
二、調(diào)胃承氣湯證
1、調(diào)胃承氣湯主證
原文:傷寒十三日,過經(jīng)譫語者,以有熱也,當(dāng)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dāng)硬,而反以下利,脈調(diào)和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dāng)微厥,今反和之,此為內(nèi)實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105)
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屬胃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248)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213)
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29)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正誤補缺:陽明病,譫語,汗出,蒸蒸發(fā)熱,大便硬者,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
詮釋:213條“小承氣湯主之”為錯簡,參29條“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
發(fā)汗后,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dāng)和胃氣,與調(diào)胃承氣湯。(70)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207)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改為調(diào)胃承氣湯)和之。(250)
詮釋:陽性病,汗清不解,燥屎還未完全形成,表現(xiàn)為胃氣不和時,使用調(diào)胃承氣湯。
三、桃核承氣湯證
原文:太陽病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dāng)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jié)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106)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dāng)微利。
詮釋:“熱結(jié)膀胱”與“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表述方法相同。膀胱,胃中都不是指臟腑本身,只是在體表投射區(qū),代表病位,膀胱即下焦小腹部位。
關(guān)于“熱結(jié)膀胱”的問題,歷代爭論很大。認(rèn)為是太陽病不解,遂經(jīng)瘀熱,結(jié)于膀胱,形成膀胱蓄血。這是六經(jīng)立論的依據(jù),但事實并非如此。這里的血不是蓄于膀胱,而是蓄于大腸,與桃核承氣湯作用部位是一致的。
出血為熱迫血行,同時也是泄熱自救。參46條在上可衄,本條在下可便。血出熱泄后,在里形成蓄血證,出現(xiàn)少腹急結(jié),病機仍然是陽明里實證。
四、抵當(dāng)湯與抵當(dāng)丸證
原文: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jié)胸,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dāng)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jīng),瘀熱在里故也,抵當(dāng)湯主之。(124)
水蛭(熬),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傷寒有熱,少腹?jié)M,應(yīng)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dāng)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dāng)丸。(126)
水蛭二十個(熬),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卒時當(dāng)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正誤補缺:傷寒有熱,表解已,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其人發(fā)狂,脈微而沉者,為有血也,下血乃愈,抵當(dāng)湯主之。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jīng),瘀熱在里故也。
詮釋:124、126兩條,是完全相同的兩個證,故把126條抵當(dāng)丸改為抵當(dāng)湯,合為一條?!疤栯S經(jīng),瘀熱在里”說明了經(jīng)絡(luò)參與了病邪傳變,但必須指出的是經(jīng)絡(luò)并非是太陽膀胱經(jīng),血也不是蓄在膀胱腑,而是蓄于大腸。
原文: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dāng)湯下之。(237)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jié),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dāng)湯主之。(125)
正誤補缺:陽明證,其人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本有久瘀血也,若身黃,脈沉結(jié),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證諦也,抵當(dāng)丸主之。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詮釋:兩條皆改為抵當(dāng)丸主之,是因為喜忘,身黃非短期所能形成,皆久瘀血?!巴枵呔徱?,湯者蕩也“,新病速取,久病緩攻。小便不利者,為無血。
五、大陷胸湯證
1、大陷胸湯主證
原文:傷寒六七日,結(jié)胸?zé)釋?,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135)
……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149)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煮一兩沸,內(nèi)甘遂煮,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詮釋:本證為水熱互結(jié)于胸脅,參136條:“傷寒十余日,……但結(jié)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jié)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弊C屬陽明病?!敖Y(jié)胸?zé)釋崱奔日f出了病位,也指明了病機,同時也含有“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三大主證。
2、大陷胸湯證與大柴胡湯證的鑒別
原文:傷寒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復(fù)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jié)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jié)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136)
詮釋:大柴胡湯證為小柴胡湯證與小承氣湯證的合證,病位涉及半表半里與里部,主證為發(fā)熱或往來寒熱,嘔不止,下利,心下急,心中痞硬,郁郁微煩,但頭汗出。與大陷胸湯證在病位與病證上都有相象之處,所不同的為大柴胡湯證為熱結(jié)在里,心下急,心中痞硬,但不痛。大陷胸湯證為水結(jié)在胸脅,為結(jié)胸?zé)釋崳南峦?,按之石硬。參條文103、165條大柴胡湯證。
3、大陷胸湯適應(yīng)證
原文:太陽病,重發(fā)汗而復(fù)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者,大陷胸湯主之。(137)
詮釋:本證為大陷胸湯證與調(diào)胃承氣湯證合證,即水食互結(jié)。由于大陷胸湯本身是具備瀉水,瀉食的雙重作用,故水食互結(jié)仍然使用大陷胸湯。
如果二證單一出現(xiàn)是不可混淆的,如尤在涇所言:“大陷胸與大承氣,其用有心下與胃中之分,以愚觀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謂,所云胃中者 ,正大小腸之謂也。胃為都會,水谷并居,清濁未分,邪氣入之,夾痰夾食,相結(jié)不解,則成結(jié)胸。大小腸者,精華已去,糟粕獨居,邪氣入之,但與穢物結(jié)成燥糞而已。大承氣專主腸中燥糞,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大承氣先煮枳樸后納大黃,大陷胸先煮大黃而后納諸藥。夫治上者制以緩,治下者治宜急,而大黃生則行速,熟則行遲,蓋即一物而其用又不同如此。”(《傷寒貫珠集?太陽篇下》)
4、大陷胸湯禁忌證
原文:結(jié)胸證,其脈浮大者 ,不可下,下之則死。
詮釋:陽明病脈常沉伏而遲,出現(xiàn)浮大數(shù)疾之脈皆胃氣衰敗之象,慎用攻下之法。如吳人駒說:“一腹之中,上下邪氣皆盛,證之全實者,其脈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脈自漸出也?!保ā夺t(yī)宗金鑒》)
六、大陷胸丸證
原文:結(jié)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131)
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兩味,內(nèi)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另搗甘遂沫一錢匕,白密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正誤補缺:陽明病,結(jié)胸?zé)釋?,脈沉而緊,項亦強,如柔痙狀,喘鳴迫塞,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宜大陷胸丸。
詮釋:大陷胸丸證為大陷胸湯證與葶藶大棗瀉肺湯合證。參《金匱要略》補入喘鳴迫塞。本證較大陷胸湯證病重而久,故以丸劑緩圖。
七、十棗湯證
原文:太陽中風(fēng),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152)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大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nèi)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正誤補缺:大青龍湯證,表解后,其人漐漐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詮釋:本條“太陽中風(fēng)”非12條之桂枝湯證而是38條之大青龍湯證?!跋吕麌I逆”與本證不符,去掉。
本證為皮水證與里水證合證,表解里未和的陽明病,“汗出不惡寒”是表解的標(biāo)志?!邦^痛”為越部證,由水氣上犯所致。
張隱庵說:“頭痛,表證也,然亦有在里者”。如“傷寒不大便五六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
詮釋:本方服后,副作用很大,上吐下瀉,丟鉀嚴(yán)重,容易導(dǎo)致心衰,故凡見數(shù)、澀脈者,皆不能使用。
八、蜜煎導(dǎo)方
原文:陽明病,自汗出,若發(fā)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nèi)竭,雖硬不可攻之,當(dāng)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dǎo)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dǎo)。(233)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銅器內(nèi),微火煎,當(dāng)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者。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dāng)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nèi)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方去之。疑非仲景意,己試甚良。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谷道內(nèi),如一食頃,當(dāng)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詮釋:本證為麻子仁丸重證,津液內(nèi)竭,不可用攻下法,當(dāng)因勢利導(dǎo),故曰導(dǎo)法。
九、瓜蒂散證
原文: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dāng)吐之,宜瓜蒂散。(166)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家,不可與瓜蒂散。
詮釋:“胸中有寒”漢朝時沒有痰字,借用寒字。痰飲停于胃中,因勢利導(dǎo),吐而越之。
第二節(jié) 太陰病類證
[主證]腹?jié)M,或吐或利,時腹冷痛。
第273條“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硬。”
這一條是太陰病原有的提綱。太陰本質(zhì)屬寒。其主要病理是腸胃功能降低,致水液滯留于腸胃,故出現(xiàn)腹?jié)M,這是一個代表性的癥狀,是核心證。胃腸道水液潴留,就是中醫(yī)稱之的濕,濕重,則脾為濕困,粘液水分化之不以,留之不去,泛溢于上,就要產(chǎn)生嘔吐;若濡滑于下,就要出現(xiàn)下利。且由于太陰虛寒,故常有“時腹冷痛”。
[治療原則]溫里健中。
[主方及主藥]主方:蒼術(shù)湯(即《金匱》甘草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
《傷寒論》敘述太陰病者共有八條,除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dāng)溫之,宜服四逆輩”之外,沒有提出方子來?!督饏T?五臟風(fēng)寒積聚病脈癥并治》云:“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shù)湯主之?!?br>蒼術(shù)建中燥濕:太陰病以虛寒為中心,由于吸收功能降低而水濕積留,治當(dāng)首先建中燥濕,建中燥濕以白術(shù)、蒼術(shù)為好,尤以蒼術(shù)之力最大,故將原方之白術(shù)改為蒼術(shù)(古代蒼白二術(shù)不分)做為主藥。蒼術(shù)芳香燥濕,長于建中燥濕,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腸道對水液的吸收功能,并借著茯苓的作用,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蒼術(shù)雖溫,但由于太陰病屬寒,而且常有吐利,使陽更虛,故僅用蒼術(shù)之溫是不夠的,必須配干姜以加強溫?zé)嶂α?。干姜溫中之力最強,故用之為副主藥。茯苓滲濕利水:茯苓含茯苓酸,β-茯苓糖等。它能抑制曲細(xì)尿管再吸收作用,并可阻止蛋白之排出,是最理想的滲濕藥。
[鑒別證治]太陰病雖本質(zhì)屬寒,而且呈現(xiàn)出一系列的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的現(xiàn)象,這一點是肯定的。但是同一病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上,以及發(fā)病的部位不同,所表現(xiàn)的形式還是有差別的。所以,在臨床上,不但要掌握總的原則 ,而且要分清病位、病證,分而治之。
一、理中湯證
1、理中湯主證
原文: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shù)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shù)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shù)。悸者,加茯苓二兩??视盟?,加術(shù),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shù)加附子一枚。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正誤補缺:霍亂,頭痛,身疼痛,自利不渴者,理中丸主之。
詮釋:本證為里部虛寒證,屬太陰病。以下利為主證。參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dāng)溫之,宜四逆輩?!?br>2、理中湯適應(yīng)證
原文: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396)
人參,白術(shù),甘草(炙),干姜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
詮釋:本證病久證輕,以丸藥緩圖之?!靶厣嫌泻睘橐话Y狀,即食道發(fā)涼,為胃中虛寒所致。參159條“理中者,理中焦”病情加重則發(fā)展為吳茱芋湯證,“干嘔,吐涎沫”。參378條。
二、桂枝加芍藥湯證
原文: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279)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姜三兩(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正誤補缺:本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詮釋:表虛誤下,衛(wèi)陽受傷,胃氣被伐,而致太陰虛寒證。桂枝湯中桂枝芍藥等量時,方劑作用在表,調(diào)和營衛(wèi)。芍藥倍桂枝時,引藥入里,主治太陰。
三、小建中湯證
1、小建中湯主證
原文: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dāng)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100)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芍藥六兩,生姜三兩(切),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詮釋:本方為桂枝加芍藥湯加飴糖而成。飴糖能延緩藥物作用時間,增強止痛效果。
2、小建中湯適應(yīng)證
原文: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102)
詮釋:“心中悸而煩”為少陰證。三陰之寒不分家,以小建中湯治少陰病輕重,雖針對性不強,但大法不謬。
四、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證
原文:發(fā)汗后,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66)
厚樸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正誤補缺:太陰病,吐利,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詮釋:本證為太陰病偏重于虛,主證為腹脹滿。
五、五苓散證
1、五苓散主證
原文: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
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shù)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詮釋:本證為太陰病,水液代謝失常,水飲內(nèi)停,不能轉(zhuǎn)輸而致。主證有:心下痞,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
五苓散證的形成與飲水有密切關(guān)系,太陽病,發(fā)汗后,脫水傷津,胃中干出現(xiàn)煩躁不得眠,口渴欲飲。這時只需少少與飲之,使胃氣得和,津液得充,則口渴,煩躁得解。如果大量飲水,由于病初愈,胃腸吸收功能較差,水不但不能被吸收輸布,反而更加抑制其吸水功能,造成蓄水證,加劇口渴,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微熱消渴,小便不利”的病機為:腸道蓄水,吸水功能被遏制,水不能被吸收利用,造成組織間缺水,刺激飲水中樞,形成口渴證,嚴(yán)重者則煩渴或消渴,口渴則飲水自救,引水越多,則越壓制胃物吸水功能,口渴愈甚,口渴越甚,大腦垂利分泌抗利尿素越多,抑制排尿,形成小便不利。組織間缺水,產(chǎn)熱增高,出現(xiàn)微熱脈浮等假象。
2、五苓散重證
原文:中風(fēng)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傷寒,汗出而渴,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73)
正誤補缺:傷寒發(fā)熱,汗出,六七日不解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诓豢剩南录抡?,有表里證,茯苓甘草湯主之。
詮釋:水逆證是五苓散證重證,如發(fā)熱汗出,六七日不解而煩,心下悸,小便不利,此為心陽虛,水濕不能輸布而成。“表里證”為半表半里證代名詞,在《傷寒論》中有七處提到。參252、93、153、163、168、257,不是少陽病,便是少陰病。
3、五苓散適應(yīng)證
(1)霍亂病形成五苓散證
原文:霍亂,頭痛有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386)
(2)太陽病形成五苓散證
原文:發(fā)汗已,脈浮數(shù),煩渴者,五苓散主之。(72)
(3)陽明病形成五苓散證
原文:太陽病,寸緩關(guān)浮尺弱,其人發(fā)熱汗出,復(fù)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y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zhuǎn)屬陽明也。小便數(shù)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视嬎偕倥c之,但以法救之??收?,宜五苓散。(244)
六、桂枝去桂加在茯苓白術(shù)湯證
原文: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主之。(28)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切),白術(shù),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
正誤補缺: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大便難,此必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主之。
詮釋:服桂枝湯,或下之病仍不解,可知本證非桂枝證和陽明病。參照238條“腹微滿,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可知,本證使用下法為誤治,但必有大便難,故補入“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再參照174條“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shù)湯主之”桂枝對直腸部位有興奮作用,促進(jìn)吸水,今太陰病,大便難,初頭硬,后必溏,桂枝雖對太陰有利,但對排便不利,故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為越部證。
七、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證
原文: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主之。(67)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術(shù),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詮釋:本證為太陰病里虛寒證,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為濁氣上逆而致。身為振振搖由發(fā)汗傷陽,經(jīng)脈失養(yǎng)所致。參82條“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病機是一致的。皆發(fā)汗傷及經(jīng)筋所致?!端貑?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
八、旋復(fù)代赭湯證
原文: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fù)代赭湯主之。(161)
旋復(fù)花三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詮釋:本證為太陰病,胃氣上逆,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證。
九、吳茱萸湯證
1、吳茱萸湯主證
原文: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243)
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378)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正誤補缺:太陰病,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食谷欲嘔者,屬太陰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小柴胡湯主之。
詮釋:本證為里寒太陰病。參352條“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邦^痛”為越部證,由濁陰上犯而致。病在上焦,得湯反劇者,為小柴胡湯證,參266條“本太陽病不解,轉(zhuǎn)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2、吳茱萸湯適應(yīng)證
原文: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309)
正誤補缺:太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詮釋:里部陰寒極盛,影響表部則手足逆冷,影響半表半里部則煩躁欲死,皆為越部證。
十、桃花湯證
原文: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306)
少陰病,二三日到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307)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干姜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nèi)赤石脂方寸七,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正誤補缺:太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詮釋:本證屬太陰病虛寒證,病位在里部。參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真武湯主之”307條為錯簡,桃花湯證無腹痛,小便不利,故去掉。
十一、赤石脂禹余糧湯證
原文: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fù)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y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159)
赤石脂一斤,太一禹余糧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詮釋:本證為太陰病下焦虛寒證,門戶失約,滑脫不止,主證為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第三節(jié) 里部部證
根據(jù)《傷寒論》第175條:“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似陽明病?!懊{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似太陰病,但又似是而非,寒熱虛實均不分明,難分陽明太陰,故為里部部病,里部的生姜瀉心湯證實為一個寒熱虛實錯綜的病證,陽明之熱積于胃,留而不去,胃氣上逆則現(xiàn)于干噫食臭此為實熱作崇。胃中瘀熱不除,而使脾不運化,脾氣不升,水飲不得四布而停于脅下,而見脅下有水氣,水阻氣道,氣機不暢則腹中雷鳴;水濕下泄而見下利,皆太陰虛寒之候也,寒熱分居,虛實相隔,使里部消化功能出現(xiàn)紊亂,必須健脾以和中,使脾氣得健,水飲得行,氣機暢達(dá),脾氣上升而水消利止,胃氣得降則食積可去,積聚之食去,胃氣下降則心下痞硬方解,干噫食臭得消,所選之方,非寒熱并用,清補并舉不得治愈。
方用生姜瀉心湯作主方,生姜半夏以溫胃散寒、燥濕降逆,使胃氣得降,積聚之食可消,黃連、黃芩苦寒以治胃脘之勢,使瘀積之熱得泄,人參、大棗健脾補氣,使脾氣上升,下利可止,水氣得輸,以治太陽之虛,干姜、甘草溫運胃陽,和調(diào)于中,使太陰之寒得溫,八藥并舉,四面為用,寒熱虛實混雜之證,盡得消、清、溫、補,溫清并用,消補相濟,建健脾和中之功。
[鑒別證治]
一、生姜瀉心湯證
原文: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157)
生姜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干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術(shù)加黃連。
詮釋:本證為里部寒熱錯雜,虛實并見的部證,以干噫食臭,心下痞硬,腹中雷鳴,下利為主證。
二、半夏瀉心湯證
原文: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它藥下之,柴胡湯證在者,復(fù)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心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149)
半夏半升(洗),黃芩,干姜,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正誤補缺:傷寒五六日,嘔而下利,腹中雷鳴,心下痞硬滿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詮釋:參《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惫恃a入。本證為生姜瀉心湯類證,不同點在于一為干噫食臭,一為嘔而不食。
三、甘草瀉心湯證
原文:傷寒中風(fēng),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fù)下,其痞益甚,此非結(jié)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158)
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干姜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正誤補缺: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此為胃中不和,胃氣虛,客氣上逆,甘草瀉心湯主之。
詮釋:本證之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為胃腸蠕動加快,食物下行過速所致,其味穢臭,與四逆湯證之下利清谷不同。
四、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
原文: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fù)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359)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正誤補缺:本自寒下,若食入口即吐,此為胃中不和,寒熱格拒,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詮釋:格則吐逆,格者吐逆之病名也。丹波元堅說:“然大旨不過本是胃虛膈熱,醫(yī)誤吐下,故熱搏于上,而冷甚于下也?!北咀C為里部寒熱格拒之證。
五、黃連湯證
原文: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173)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干姜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煞侵倬胺健?br>正誤補缺:傷寒解之后,胸中煩熱,胃中不和,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詮釋:本證為生姜瀉心湯類證。參157條“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兩方只一味之差,桂枝易生姜。
第四節(jié) 里部單、兼、合證
一、白頭翁湯證
原文: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371)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373)
白頭翁二兩,黃柏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詮釋:本證為陽明熱痢。
二、葛根黃芩黃連湯證
原文: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34)
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正誤補缺: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下利,若汗出而喘者,表未解也,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表解已,利下不止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詮釋:本證為表熱里熱合證,參照163條“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北緱l與163條錯簡。桂枝證誤下形成桂枝人參湯證,麻杏甘石湯證誤下協(xié)熱下利,形成葛根黃芩黃連湯證。
三、黃芩湯證和黃芩加半夏生姜湯證
原文: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172)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方: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兩半(一方三兩,切)
正誤補缺:熱利,腹中痛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詮釋:本證為里部陽明熱利證,參358條“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zhuǎn)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毖a入腹中痛。
四、小承氣湯證
1、小承氣湯主證
原文:陽明病,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214)
傷寒吐后,腹脹滿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249)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jié)M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208)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dāng)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詮釋:大承氣湯證脈為遲脈,如陽明病出現(xiàn)數(shù)疾之脈,為胃氣衰敗的表現(xiàn)。正如方有執(zhí)所說:“滑疾有不寧之象,不可不知?!?49條為錯簡,參213條“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眱蓷l方證恰好相反,故修正。小承氣湯證為陽明病兼太陰虛證,故爾小承氣湯多用于陽明病轉(zhuǎn)太陰虛的中間過程?;蛭笟獗咎摱纬申柮髯C者。
2、小承氣湯適應(yīng)證
(1)探試法
原文:……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zhuǎn)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與大承氣湯;若不轉(zhuǎn)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與五苓散;若其后發(fā)熱者,必大便復(fù)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zhuǎn)矢氣者,慎不可攻也。(209)
詮釋:小承氣湯為一中介方,屬陽明熱與太陰虛合證方,仲景辨不清是陽明引起的不大便,還是太陰引起的不大便時,則以小承氣湯測試,使用小承氣湯后,轉(zhuǎn)矢氣者為陽明病,不轉(zhuǎn)矢氣者為太陰病。什么為“轉(zhuǎn)矢氣”呢?一般認(rèn)為有氣從肛門排出即放屁。資料表明,轉(zhuǎn)是還,返回的意思。209條“腹中轉(zhuǎn)矢氣”腹中怎能放屁呢?實際上是服小承氣湯后,腸蠕動增強,推動腸中濁氣欲以肛門排出,行至燥屎處,阻塞不得出,復(fù)還腹中,移時再作,腸鳴有聲,如果是太陰病,腸中無燥屎形成,就沒有轉(zhuǎn)矢氣形成,服后則泄。
(2)慎用法
原文: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
詮釋:陽明病出現(xiàn)脈弱,煩躁,心下硬說明明兼有太陰虛的成份,攻下時,要十分慎重。
五、麻子仁丸證
原文: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氣之。(247)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樸一只(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正誤補缺:趺陽脈浮而澀,此為胃氣強,脾為約,小便數(shù),大便則硬,麻子仁丸主之。
詮釋:胃強脾約,胃熱腸燥,津液受傷,脾不為胃行其津浪,津液不能定期入胃中,大便則硬。參203條“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當(dāng)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shù)少,以津液當(dāng)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78條“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dāng)發(fā)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dāng)去故也。”由此兩條可以看出,脾主水液代謝,“脾家”是一個系統(tǒng),如胃家。功能正常,津液自還胃中,失常則不能還入胃中,形成大便硬。
第五節(jié) 里部的合并病
一、茵陳蒿湯證
原文:陽明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236)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煎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便當(dāng)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jié)M,黃從小便去也。
詮釋:陽明病黃疸證,臨床多見于黃疸型肝炎。
二、大柴胡湯證,
1、大柴胡湯主證
原文:傷寒發(fā)汗,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145)
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103)
柴胡半斤,黃苓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兩(切),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詮釋:小柴胡湯證兼里熱者,為大柴胡湯證?!端伪尽窡o大黃,《金匱要略》《時后方》《千金方》《外臺秘要》皆有大黃,從方劑來看,本方的主要作用在于治療半表半里證與陽明合病,當(dāng)加大黃。枳實、芍藥、大黃三味藥配合,瀉下作用極強,每日可達(dá)十五六次,缺一不可,可見中藥配伍的重要性。臨床多見于膽囊炎、胰腺炎。
2、大柴胡湯適應(yīng)證
原文:傷寒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復(fù)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136)
詮釋:本證為陽明病影響半表半里者。全方和解表里,通下里實。三部六病調(diào)胃湯即有本方化裁而來,臨床只要有聚關(guān)脈和陰明實即可使用,其瀉下作用不亞于大承氣湯。
三、柴胡加芒硝湯證
原文: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睙嵴?,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104)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姜一兩(切),半夏二十銖(本云,五枚,洗),大棗四枚(擘),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詮釋:本證為小柴胡湯證兼里實證。潮熱為陽明熱型,為燥屎內(nèi)結(jié)的外證,本證較大柴胡湯證輕,大柴胡湯為二陽合證,本方證為先表后里。臨床多見于膽石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