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陰中篇計十七法 一、大汗出,熱不去,內(nèi)拘急①,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原文353 鄭 論 按汗出熱不去,非外感之熱,乃元陽外出之熱也。汗過甚,血液虧,不能營養(yǎng)筋脈,故內(nèi)拘急,而四肢疼,況又下利而厥,此刻陽虛已極,大有欲脫之機,非大劑四逆,何能挽回? 【闡 釋】本條是真寒假熱之證。大汗出是陽亡于外,四肢疼,下列厥逆是寒盛于里。均是陰盛陽亡之證,故應以四逆湯急救回陽。誠如鄭氏所說;“此刻陽虛已極,大有欲脫之機,非大劑四逆,何能挽回”? 二、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原文354 鄭 論 按大汗、大下利而厥冷,皆陰陽兩脫之候,理應大劑四逆回陽,千古定論。 【闡 釋】大汗大下,均能傷陽,其亡津液,損陽氣一也,而致手足逆冷,陰陽兩脫之候也。鄭氏所說:“理應大劑四逆回陽,千古定論”為不謬。 三、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原文349 鄭 論 按脈促、厥逆,系陰寒阻滯之征,灸之是祛陰散寒之意;理實可從,不易之論也。 【闡 釋】手足厥逆,本當用四逆湯。因脈促當屬陽為陰阻,而非陽虛也,故可用灸法以運行陽氣。當灸“涌泉”,引血下趨,臟復而心力強,陽可不致外越。若厥而脈微者,則非用四逆湯不可。 四、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原文350 鄭 論 按滑脈主痰,滑而厥,誠濕痰閉束氣機,不能達于四肢也。此以為里有熱,而用白虎湯,果何所見也?當其時,口燥舌干歟?氣粗口渴飲冷歟?不然,何所見而必用此方,學者不可執(zhí)一,總要四面搜求里熱實據(jù),庶不致誤。 【闡 釋】厥有陽厥陰厥之別,陽厥必有汗出惡熱,煩渴等證,知其厥為熱深厥亦深之假象。但此僅無形之熱,宜清而不宜下,故用白虎湯以清里熱,里熱除則厥逆自解。鄭氏說:“總要四面搜求里熱實據(jù),庶不致誤”,乃經(jīng)驗之談,可為后學之助。 五、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jié)在胸中,心下滿而煩,而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①。原文355 鄭 論 按手足厥冷,乃寒結(jié)于胸,陽氣不能達于四末也。胸滿而不能食,中宮為寒所阻滯,運力微耳。原文主瓜蒂散以吐之,是為邪壅于上說法也。但此證乃寒邪阻滯,吐之能不更傷其中乎?以余拙見,理應大劑溫中醒脾為是。 【闡 釋】鄭氏謂:“此證乃寒邪阻滯,吐之能不更傷其中乎”?實則本條為痰飲食積壅塞胸中而厥冷,病在上焦,而中下焦無病,用瓜蒂散涌吐其胸中之邪,就是內(nèi)經(jīng)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療法則。筆者認為邪去正虛,然后以理中湯調(diào)養(yǎng)之。 六、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用)〔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①,必作利也。原文356 鄭 論 按厥而心下悸者,寒水凌于心下也,此以茯苓甘草湯,與理頗是,但其力薄,恐不勝任,莫若用苓桂術甘湯,重加附子為妥。 【闡 釋】水飲停蓄心下則悸,胸陽被遏而不達四末則厥.本條悸、厥之證,系水邪阻遏胸中之陽所致。茯苓甘草湯為治水飲之方,其證有心下悸,較五苓散證為輕。鄭氏認為此方力薄,恐不能勝任,主用苓桂術甘湯重加附子。筆者認為再加上肉 桂以化膀胱之氣,其效果更好。 七、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逆〕,下部脈不至①,咽喉不利②,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原文357 鄭 論 按經(jīng)大下脈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其陽虛之極已明甚。至咽喉不利,氣化不宣也。吐膿血者,濁陰不降也。泄利不止者,下焦虛寒,不能收束也。法宜大劑回陽,陽回利止;手足溫,斯為合法。原文所主麻黃升麻湯,系太陽陽明發(fā)散之藥,并非厥陰所宜,大非其法,恐有錯誤。 【闡 釋】對于本條,歷代注家如柯韻伯、舒馳遠等均持否定態(tài)度.鄭氏認為此證“陽虛之極已明甚,法宜大劑回陽,陽回利止,手足溫,方為合法?!笔怯幸姷氐?。筆者認為此條方證不相符,原文后云“難治”,論中凡言難治,仲景多不出方,“麻黃升麻湯主之”一句,當系衍文。 麻黃升麻湯方(校補) 麻黃二兩半(去節(jié))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白術六銖 干姜六銖 石膏六銖(碎綿裹)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邪深入而陽內(nèi)陷,故以麻黃升麻配伍可以升舉下陷之寒濕而外散之;當歸以補血;黃芩以清膽火;知母石膏以清胃熱,所以止吐膿血也;萎蕤天冬以潤肺,所以利咽喉不利也;白術干姜芍藥桂枝茯苓甘草,所以解水分之寒濕,增營分之熱,而通利血脈也,但令水寒去而營熱增,手足之厥冷自解矣。此方藥味較多,方組復雜,而本條是陰陽兩竭的證候,方證不符,故錄之以侯高明。 八、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zhuǎn)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原文358 鄭 論 按少陰腹痛者,寒也。其氣下趨為欲自利,此刻尚未下也,急宜溫之,庶可無害。 【闡 釋】鄭氏曰:“此刻尚未下也,宜急溫之”。凡里陽虛陰寒盛,水谷之氣不能正常運行,腹中痛,急欲作自利。筆者常用大劑四逆湯加延胡索治之,圖功于未著也。 九、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鬲)〔格〕①,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原文359 鄭 論 按病既稱寒下,又經(jīng)醫(yī)誤下吐之,寒逆更甚,食入即吐,則中宮之氣逆而又逆,寒而愈寒也明甚。此刻理應溫中、降逆、回陽。原文主以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似非正論。況此證又無寒熱錯雜病情足征,何得以此方為主,恐有遺誤。 【闡 釋】其人本自寒下,又誤用寒藥,條中又無熱證,純陰無陽,且又指之曰寒格。若食入口即吐,是陰寒格陽,拒食不納,如此病情,應如鄭氏所說:“溫中、降逆、回陽,原文主以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似非正論”。然則如何治之,筆者認為可選用理中湯加附子、半夏,稍加黃連清胃熱可也。 干姜黃連黃岑人參湯方(校補) 干姜、黃連、黃岑、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黃連黃芩泄熱于上,則吐逆可除;干姜溫中助陽,則下利可止;人參以補胃氣。則陰陽升降復常,而寒熱格拒自愈。藥雖四味,有溫清并用,補泄兼施之功。對上熱下寒、上下格拒,食入即吐之胃腸炎治之有效。 十、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①,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②,下虛故也③。原文366 鄭 論 按下利清谷,脈現(xiàn)沉遲,其里寒甚矣。況面戴赤,身有微熱,誠元陽外越之候也。原文以為郁冒汗出解,脈證不孚,大非確論。此證所幸者未出汗,陽尚在軀殼,可招而回,今既汗出,則陽露于外,誠死機也。既知面赤下虛,何得妄云〔汗出而解〕?仲景當不說此。 【闡 釋】鄭氏說:“原文以為郁冒汗出而解,脈證不孚,大非確論”。蓋腎陽發(fā)露,則面赤而為戴陽。戴陽證為里陰盛而隔陽于上也。此時微陽僅存一線,最忌汗出,汗出而陽散矣,何得謂汗出而解也。誠不若于汗未出之際,急以通脈四逆湯挽之。 十一、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原文370 鄭 論 按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此陰盛逼陽于外之候,主以通脈四逆,誠不易之法也。 【闡 釋】下利清谷,是陰寒內(nèi)盛;汗出而厥,是真陽外竭。此陰盛逼陽于外,虛陽欲脫的危癥。與少陰前篇16條的主要證狀相同,所不同的,此為汗出,彼為面色赤,但總是虛陽欲脫的現(xiàn)象,所以都用通脈四逆湯。 十二、下利(而)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原文362前段 鄭 論 按下利厥冷無脈,陽將盡也,灸之而溫,陽回也。灸之不溫,反見微喘者,陽將脫也,不死何待? 【闡 釋】此條乃陽氣衰微欲絕,陰寒邪氣充斥內(nèi)外,病 情已十分危急,當此時機,用湯藥來挽救其陽,恐怕是緩不濟急,所以用灸法急救,可灸關元、氣海二穴。除用灸法以外,亦可用白通加豬膽汁以回陽救急。 十三、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①,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原文368 鄭 論 按脈絕,手足厥冷,有時脈還,手足溫,陽尚未亡也;若脈不還,陽已盡矣,故知其必死。 【闡 釋】此條乃寒中厥陰的泄瀉,非久利也。惟暴注下利,津液驟然大泄,陽氣乍脫,故手足厥冷,脈一時隱伏不見。如此危證,非大劑四逆湯不可。并可外灸關元、氣海穴,以救欲絕之陽。 十四、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原文372 鄭 論 按下利,腹純是陽衰脹滿,,而陰氣上逆聚于中耳。身體疼痛,乃陰邪阻滯筋脈所致,并非外感身疼可比。外感者,必有風寒病形足征,若此故知其為陰寒阻滯無疑,法宜溫里,里寒得溫,脹滿與身疼,亦自滅亡。原文以先溫其里,后攻其表,溫里以四逆湯,實屬合法,攻表以桂枝湯,殊非正論,學者宜細察之。 【闡 釋】本條乃虛寒下利兼有表證的治法。鄭氏則解“身體疼痛乃陰邪阻滯筋脈所致,并非外感身疼可比,……攻表以桂枝湯,殊非正論”,是有見地的。但服四逆湯后,如下利止,脹滿除,而身體仍然疼痛,并有頭痛、項強、脈浮等表證,則桂枝湯又為對證之方。 十五、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原文364 鄭 論 按下利清谷,里寒之極也,原文不可攻表,此是正論。攻之必汗出脹滿,是教人不可妄攻也。攻之豈僅汗出脹滿可患哉? 【闡 釋】下利清谷是完谷不化,胃腸虛寒,里虛之征,縱有表證,不可誤汗,嚴重者可以虛脫,故鄭氏說:“攻之豈僅汗出脹滿可患哉?”故一切腹痛嘔泄諸證,嚴戒不可發(fā)汗。 十六、傷寒下利,日十馀行,脈反實者①,死。原文369 鄭 論 按下利之脈,大半微細,今見脈實,是脈不合病,邪甚正虛,恐難獲效,故決其死也。 【闡 釋】下利日十馀行,正氣甚虛,脈當沉微弱,今脈反實,是邪實,脈證不符,攻之不行,溫之則生燥,故決其死也。 十七、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今〕自愈。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令)〔今〕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數(shù),〔而)有微熱,汗出,(令)〔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原文360、367、361 鄭 論 按下利一證,以脈象求之,脈弱而渴,里有寒也,寒邪下泄,而津液不上潮,故口渴,有微熱者,是陰癥而得陽也,故曰自愈。脈數(shù)而渴,里有熱也,熱邪下行,熱傷津液,故口渴,邪脈相合,故曰自愈;設不差,而圊膿血,是馀熱未盡故也。至于下利脈數(shù),有微熱汗出,是氣機鼓動,有上升之機,故不利可自愈;設脈緊,緊為寒邪,寒伏于內(nèi),故為未解。 【闡 釋】本條在傷寒論中分列為三條。第一節(jié)從下利有微熱而渴至今自愈,指陰盛下利將愈的脈證;第二節(jié)從下利至有熱故也,指陽復自愈與陽復太過之便膿血證;第三節(jié)從下利脈數(shù)至為未解,指陰盛下利將愈的脈證及未解的脈象。鄭氏對此,詳為注釋,簡明扼要,故不贅述。 厥陰下篇計十法 一、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有)〔自〕澀者,必圊膿血。原文363 鄭 論 按寸為陽,尺為陰,寸見浮數(shù),陽邪之征,尺見(?。沧浴碀?,血虛之驗。清膿血者,邪氣太盛,逼血下行耳。 【闡 釋】厥陰下利本屬虛寒,今脈反見浮數(shù),是陰病轉(zhuǎn)陽的脈象。本條陽復太過,由于邪無出路,熱不得泄,以致內(nèi)傷陰絡,血為熱蒸,腐化為膿,故大便膿血,亦即鄭氏所說:“清膿血者,邪氣太盛,逼血下行耳”。 二、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①;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不死。原文365 鄭 論 按下利一證,原有因寒、因熱、因濕、因膀胱失職、因中虛、因飲食、種種不一,總要認證分別陰陽實據(jù),學者一見,自有定法,若只見一脈而論證,未免不恰。況脈只數(shù)十端,而病有千萬,何得只憑脈一端立法?仲景當不若此,定有遺誤。 【闡 釋】下利一證,應如鄭氏所說:“總要認證分別陰陽實據(jù)”,對證用藥,無不立應。但僅憑一脈立說,玄渺難憑,不足為法。 三、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原文371 鄭 論 按下利而曰熱,法宜清熱,不獨白頭翁湯可治,學者總宜圓通,認理為要。 【闡 釋】下利而有各種熱性證狀的,稱為熱利,有別于寒利。下重則邪滯下焦,不獨白頭翁湯可治,應如鄭氏說“總宜圓通,認理為要。” 白頭翁湯(校補) 白頭翁二兩 黃柏三兩 黃連三兩 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白頭翁有清熱活血止腹痛;黃連、黃柏清濕熱,厚腸胃,瀉下焦之火;秦皮亦屬苦寒,有收澀之功。合之有清熱平肝止利之功 。本方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有特效;凡屬熱性下痢,無論腸炎痢疾療效都很高。 四、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原文373 鄭 論 按下利飲水,明是熱傷津液也,故以白頭翁湯清熱之劑主之。 【闡 釋】此條與上條同,凡屬清熱之劑,可隨宜選用,不可執(zhí)定白頭翁湯為是。 五、下利譫語者,(以)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主之)。原文374 鄭 論 按下利譫語一證,亦有虛實之不同,不得盡為有燥矢而用小承氣湯,但利有新久之分,譫語有虛實之異,務在臨時斟酌,于飲冷、飲熱、舌潤、舌干、小便清、黃,如此求之則得矣。 【闡 釋】用承氣湯之目的,是瀉陽明里實,而不是瀉厥陰之熱,本證所以列入厥陰篇中,一方面因為下利的辨證,連類而及,一方面因為病變源于厥陰,實際上病仍屬陽明。今下利而見譫語,主有燥屎,則下利為熱結(jié)旁流,譫語為里有實熱。里有實熱,用小承氣湯下其實熱,則下利自止。故鄭氏:“利有新、久之別,譫語亦有虛、實之異?!眲t治陽虛者,急當回陽止泄,以固其脫;若陰虛者,自當急下存陰”,斯為得矣。 六、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桅子(豆)豉湯。原文375 鄭 論 按下利過甚,中氣驟傷,陰陽不交,故見虛煩,用藥宜慎,不可執(zhí)一桅豉湯,為不可易,當細辨之。 【闡 釋】此承上節(jié)而來,乃厥陰下利后虛煩之證也,與上節(jié)之燥屎實邪迥別。與太陽汗、吐、下后,心中懊憹,虛煩不得眠;以及陽明下早,以致虛煩的機轉(zhuǎn)是一致的。故用桅豉湯以上清包絡胸膈之馀熱,下啟腎臟寒水之陰津,則正氣復而煩自去也。 七、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原文379 鄭 論 按嘔(而發(fā)熱,但嘔)有寒嘔、熱嘔之不同;發(fā)熱有外入、內(nèi)出之各別,不得統(tǒng)以小柴胡湯論,當辨明為是。 【闡 釋】關于嘔而發(fā)熱,鄭氏曰:“不得統(tǒng)以小柴胡湯論”,是正確的。如選用柴胡湯,必兼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等證,方為合法。 八、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原文377 鄭 論 按嘔而脈弱,虛寒上逆也;小便復利,身有微熱,真陽有外亡之機也;更加以厥,陰盛陽微也。故為難治,此際非大劑四逆不可。 【闡 釋】本條敘述陰盛陽虛,嘔逆的證治,鄭氏所按甚當。筆者再為之細析,胃中虛寒,則嘔而脈弱;下焦虛寒,故小便自利;陽氣浮于外,故身有微熱;陰寒據(jù)于里,故手足見厥。若陰盛格陽,陽氣將脫,此乃危候,故云“難治”?!半y治”并非不治,可用大劑四逆湯溫經(jīng)回陽以救之。 九、干嘔,吐涎沫①,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原文378 鄭 論 按嘔吐涎沫,而巔頂痛者,則是厥陰頭痛無疑,何也?厥陰脈會頂巔故也。條內(nèi)只言一頭痛,夫頭痛六經(jīng)皆有,不將巔頂指出,則厥陰之證,尚屬含糊,主以吳茱萸湯,一定不易之法。 【闡 釋】本論中用吳茱萸湯凡三見:一為陽明中篇15條,二為少陰前篇12條,三即本條。證狀雖有不同,而其為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則同。干嘔,吐涎沫,是肝胃寒邪挾濁陰之氣上逆,頭痛多在巔頂部位,為陰寒上逆之征。治以吳茱萸湯散寒止嘔,溫胃降逆,則諸癥自愈。筆者曾治一巔頂頭痛之患者,四肢冰涼,面容蒼白無神,食少,一身都痛,惡寒特甚,嘔吐涎沫,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經(jīng)年累月無效。余綜合分析,斷為厥陰頭痛。先服麻附細辛湯加味四劑,一身痛等有所減輕;繼服四逆湯以扶陽祛陰,惡寒等又有減輕;最后治以吳茱萸湯加附片,吐涎沫、頭痛諸癥悉愈,復以理中湯善其后。 十、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原文376 鄭 論 按嘔出癰膿,大半多屬熱壅于內(nèi),在厥陰篇中,用藥多居辛燥,故教人不治吐膿,蓋慎用辛燥之意也。 【闡 釋】厥陰寒盡陽回之后,陽熱太甚,傷及血分,下行則便膿血,上出則嘔癰膿。若強止其嘔,則膿不得出,反生他變。鄭氏曰:“在厥陰篇中,用藥多居辛燥,故教人不治吐膿,蓋慎用辛操之意也”。既禁辛燥之劑,其治當辛涼以開其結(jié),苦泄以排其膿,甘寒以養(yǎng)其正,使膿盡而嘔自止,可用排膿湯加味治之。 過經(jīng)不解計四法,附三陰經(jīng)后(據(jù)舒本校補) 一、太陽病,過經(jīng)十馀日①,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②,郁郁微煩者③,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原文103 鄭 論 按太陽過經(jīng)不解,延至十馀日,反二三下之,此際邪仍在太陽,方可云過經(jīng)不解。若是柴胡證,十余日后,邪仍在少陽,方可言過經(jīng)不解。此說一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病情,乃系太陰中宮不宣,陰邪上逆之象,若只據(jù)一嘔,而即云柴胡證仍在,殊屬不當??傄疅嵬鶃?,口苦、耳聾、喜嘔全在,用小柴胡湯,乃為恰切,不得草草了事。 【闡 釋】過經(jīng)不解計四條,他書俱載在太陽中篇,舒馳遠將此四條,附在三陰經(jīng)后,鄭氏從之。太陽病,過經(jīng)十 余日而不解,或為桂枝湯證,或為麻黃湯證,皆無可下之理,此際邪仍在太陽,故可云過經(jīng)不解。鄭氏辨過經(jīng)不解與其他注家隨文釋義不同,是有見地的。至論“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病情,乃系太陰中宮不宣,陰邪上逆”之征,則大柴胡湯不可用,法當溫中降逆散邪,理中湯加砂仁半夏治之。 大柴胡湯方(校補)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枳實四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①,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本方有柴胡、半夏、生姜之辛以解表,黃芩、芍藥、枳實、大黃之苦以滌除里熱,是兩解表里之劑。若無大黃,原文何云與大柴胡湯下之愈。 二、太陽病,過經(jīng)十馀日,心下溫溫欲吐②,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而)郁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①,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而)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原文123 鄭 論 按太陽過經(jīng)十馀日,所現(xiàn)病情,皆正氣不足之候,何也?心下溫溫欲吐者,中宮不宣,而陰邪滯也;大便溏而微滿者,中宮有寒濕彌漫之象也;郁郁微煩,正氣不暢達也。此皆由吐、下失宜,方有此候。 【闡 釋】諸家注解此條,紛紛聚訟,其實難從。唯鄭氏能獨抒己見云:“太陽過經(jīng)十余日,所現(xiàn)病情,皆正氣不足之候”。此皆由吐、下失宜,既非柴胡證,亦非調(diào)胃承氣湯所能治。所現(xiàn)諸證,無非內(nèi)臟虛寒,或為吐下所傷,或為中氣素弱,或為寒濕彌漫,法宜溫中散寒祛濕,理中湯加砂仁、半夏、茯苓治之。 三、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湯)加芒硝〔湯〕主之。原文104 鄭 論 按胸脅,乃肝膽地界,今見病而嘔,邪氣拂郁也。日晡發(fā)熱而微利,本有熱也,此乃柴胡的候,下之本非其治。學者總宜向機施治為是。至原文所主之方,亦不可固執(zhí)。 【闡 釋】胸脅滿而嘔,日晡發(fā)潮熱等證,是少陽兼陽明內(nèi)實之證,故鄭氏曰:“下之本非其治。”上證既兼里實,大便應見秘結(jié),今反下利,此是誤用丸藥所致,雖有微利而病不解,柴胡證仍在;潮熱為里實。故先用小柴胡湯以解外;再用柴胡加芒硝湯兼治里實。鄭氏又曰:“原文所主之方,亦不可固執(zhí)”,示人以活法圓通之妙。 柴胡加芒硝湯方(校補)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姜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 本云二十銖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內(nèi)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此為少陽,陽明兼治的方劑,和解清里之方也,治小柴胡湯證兼胃有實熱者。雖有微利,燥結(jié)仍留。加芒硝者,泄熱軟堅,胃實可除,潮熱微利自止。亦即本方證之少陽證及陽明證均較大柴胡湯證為輕者適用之。可以推廣用于小柴胡湯證,而腹有堅塊苦滿難解者;或小柴胡湯證,發(fā)潮熱,大便不通者。此用咸寒之芒硝以潤燥軟堅之效也。 四、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jīng)譫語言①,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diào)和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謂)〔為〕內(nèi)實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原文105 鄭 論 按譫語而稱內(nèi)熱,下之理也;大小便利者,里氣通也;脈調(diào)和者,氣機順也。此以為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殊非正論。又若自下利,當微厥者,正虛之征也;而反和者,正未大虛也。原文何得此為內(nèi)實,當下之,非正論,決非仲師所語也。 【闡 釋】歷代注家對本條大多只是隨文順釋,殊覺含糊。鄭氏對原文提出疑問,不同于歷代注解者。原文第一段傷寒十三日至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第二段若自下利至此為內(nèi)實,當下之。鄭氏均斥為非正論。最后歸結(jié)為“決非仲師所語也”。 鄭 論 按過經(jīng)不解一語,似非確論,如太陽病有十馀日,仍在太陽者;陽明病有下而再下,十馀日仍未解??傊槐貙>袝r日,務以認證為妥,辨明虛實為要。 【闡 釋】本節(jié)鄭論,系概括前四節(jié)而言。雖曰過經(jīng),究竟仍在六經(jīng)之內(nèi),辨其證在何經(jīng),即用何經(jīng)之法以治之,無所往而不得之矣,又何必用此過經(jīng)不解之法哉? 差后勞復計五法(據(jù)舒本校補) 一、大病差后①,勞復者②,枳實桅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③。原文393 鄭 論 按大病差后,稍有勞動,而病依然復初,此皆元氣薄弱之故,不得按前法治之。但?。ü矗﹦趶鸵蛔C,果系何臟損傷,何經(jīng)為???病差后,稍有勞動,其病依然,應按臟經(jīng)施治,原文所主之方,大非確論 ,恐有遺誤。 【闡 釋】大病新差,真元大虛,氣血未復,過勞了可能復發(fā)舊病,與前無異,自當照前用藥,此一定之理也。而鄭氏則說:“而病依然復初,此皆元氣薄弱之故,不得按前法治之”。何其自相矛盾?過勞了既可能復發(fā)舊病,亦可能新感為病,仍應以隨證施治為準。故鄭氏又謂:“原文所主之方;大非確論,恐有遺誤”。其質(zhì)疑是正確的。 枳實桅子豉湯方(校補) 枳實三枚(炙) 桅子十四個(擘) 豉一升(綿裹)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①,空煮取四升,內(nèi)枳實桅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溫分再服,復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nèi)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②,服之愈。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體虛勞復,熱氣浮越,所以用枳實寬中下氣,桅子泄熱除煩,香豉宣泄陳腐,兼解其表,更用漿水煮藥,以開胃調(diào)中,所以具有泄熱除煩,散表和中的作用。假如兼有宿食停滯,再加大黃以蕩滌腸胃,推陳致新,所謂邪去則正自安。 二、傷寒差以后,更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原文394 鄭 論 按病既稱差已,何得更現(xiàn)發(fā)熱乎?又并未現(xiàn)出柴胡證,何得以小柴胡湯主之?即脈浮、沉、實,亦當審其何部何經(jīng),應表解、應下解、方可定(按)〔案〕,此以籠統(tǒng)言之,定非確論。 【闡 釋】傷寒差已,則大邪已去,后更發(fā)熱者,表里之氣未和也,脈當微弦,必兼有口苦、咽干、胸脅滿等證,否則不能投以小柴胡湯。至以汗解、以下解,亦當審其何部何經(jīng),兼辨其證狀,對證下藥,始為適當。故鄭氏曰:“此以籠統(tǒng)言之,定非確論”。 三、大病差后,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礪澤瀉散主之。原文395 鄭 論 按大病差后,從腰下有水氣者,是病不責之太陽,而責之于腎也。太陽底面,即是少陰,太陽病已,而少陰腎氣發(fā)泄于外,故現(xiàn)腰以下有水氣,法當溫腎收納,若牡礪澤瀉散,是亦利水之一法也,似非正論。 【闡 釋】本條原文甚簡,必須結(jié)合其它證狀來辨別水氣之屬性,是否可用牡礪澤瀉散治療。如下焦氣化失常,濕熱壅滯,膀胱不瀉,水性下流,故但從腰以下,水氣壅積,膝脛足跗,皆腫重也.此屬有馀之邪,脈必沉數(shù)有力,二便不利,方可用此排決逐水之劑。若脾胃氣虛,不能升清降濁;腎氣渙散,膀胱氣化不行,水邪泛濫而為腫。牡礪澤瀉散決不可用,當如鄭氏所說:“當溫腎收納”。兼以化氣,四逆湯加肉桂、砂仁、白蔻、破故紙治之。 牡礪澤瀉散方(校補) 牡礪(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樓根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牡礪軟堅行水,澤瀉滲濕利水,蜀漆祛痰逐水,葶藶子宣肺泄水,商陸、海藻專于潤下行水,共使水邪從小便排出。栝萎根止渴生津液,為本方之反佐,使水去而津液不傷。此方施之于形氣實者,其腫可隨愈也,若病后土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則又當別論,慎不可服也。 四、大病差后,喜唾①,久不了了(者)②,(胃)〔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原文396 鄭 論 按病后喜唾不了,中宮有寒濕未盡也。寒濕上逆而不降,故唾不止,法宜溫中降逆,是一定之理也。 【闡 釋】鄭氏所論極是,法宜溫中降逆.筆者將理中丸改為湯劑,再加砂仁、半夏,增強其效,輕者一二劑,重者五六劑,即竟全功。 理中丸方(校補) 人參、干姜、甘草(炙) 白術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加附子一枚。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本方乃溫中之劑.白術甘溫,燥濕而健脾,主治風寒濕痹。干姜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又能暖中宮之氣。徐靈胎曰:“凡味厚之藥主守,氣厚之藥主散,姜氣味俱厚,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則旋轉(zhuǎn)于經(jīng)絡臟腑之間,驅(qū)寒除濕,和血通氣,所必然矣?!备什菖c辛藥同用,便可化周身之陽氣,陽氣化行,陰邪即滅。但恐辛熱太盛,故用人參之微寒繼之,有剛?cè)嵯嗬^之意,陰陽庶幾不偏。仲景在前太陽中篇33條曾云:“理中者,理中焦”,中焦是脾胃所司,乃《傷寒論》太陰病溫中散寒之主方,原文已有幾種加減法,參看前面所述,此處不再贅敘。鄭氏在《醫(yī)法圓通》中說:“理中湯所治的主癥是腹?jié)M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不利,口不渴。”是太陰病的典型 證候。其基本病理是脾胃虛寒,氣機阻滯,故以溫中散寒補脾之理中湯為首選方,其圓通應用法,鄭氏舉出:(l)治吐血,(2)治四肢浮腫,(3)治心下嘈雜吐水,(4)治咳嗽吐清水,(5)治唾水不休,(6)治呃逆不休,(7)治手足微冷少神。以上七癥,皆由脾胃虛寒,轉(zhuǎn)輸失職所引,故能治之而愈。筆者經(jīng)驗用此方加味治療脾臟咳嗽。其因脾臟陽虛而咳嗽者,乃脾臟之陽不足,不能轉(zhuǎn)輸津液水谷而作,理中湯能溫陽利濕,益氣化痰,故可治之而愈。如由于胃寒發(fā)吐而咳嗽者,則加砂、蔻、半夏,其效始著。今人用本方加減化裁以治虛寒性的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腸炎及胃痛、胃潰瘍、多見良效。 五、傷寒解后,虛贏少氣235,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原文397 鄭 論 按寒邪既稱解后,人既虛羸少氣,本屬不足,氣逆欲吐,大半陰邪上逆,正氣不支,法宜溫中、扶陽、降逆為是。原文以竹葉石膏湯,是為胃熱上攻者說法,若施之于虛羸少氣之人,斷乎不可。學者務宜于病情或寒或熱上體會,庶不致誤。 【闡 釋】傷寒解后,無論汗解、下解,其為傷胃陰則一。胃虛津傷,余熱未除,方可用竹葉石膏湯。若病后虛羸少氣者,元氣衰乏,腎氣不足也,病屬少陰;氣逆欲吐者,脾虛不能攝飲,飲邪上逆,病屬太陰,法當扶陽補氣,理脾固腎,竹葉石膏萬不可用,可選用附子理中湯加砂仁、故紙等藥。故鄭氏曰:“學者務宜于病情或寒或熱上體會,庶不致誤?!? 竹葉石膏湯方(校補)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參二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甘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本方為白虎人參湯加減而成。竹葉、石膏除煩清熱,人參、甘草益氣生津,麥冬,粳米滋養(yǎng)胃液,半夏降逆。合之能生津益氣,清熱養(yǎng)陰。本方推廣應用于急性熱病,肺熱、胃熱之咳喘或呃逆,受暑之吐瀉,以及熱病后期津氣兩傷,馀熱未盡各癥。筆者用治小兒麻疹已出透,仍繼續(xù)高熱,咳嗽劇烈者,則熱去而津生,咳嗽自愈。 差后食復計一法(據(jù)舒本校補) 病人脈已解236,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237。原文398 鄭 論 按胃氣旺,則食谷易消,胃氣弱,則食難化,此亦理之常也。今日暮而微煩,正陰長陽消之時也。損谷則愈,使其食不驟,而胃氣寬舒,自可無虞矣。 【闡 釋】病人已愈,尚見日暮微煩,因病當新愈,正氣未復,勉強進食,脾胃虛弱,只要減食則愈。此即揭示病愈后,應注意飲食調(diào)護,不可過食也。 陰陽易病計一法 一、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238,熱(氣)〔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裈散主之。原文392 鄭 論 按陰陽易病,皆由新病初愈,馀邪尚未大盡,男與女交則女病,女與男交則男病,以致一線之馀毒,勢必隨氣鼓蕩,從精竅而發(fā)泄也。治之不外扶正為主。至于燒裈散一方,男用女裈,女用男裈,近陰處布方寸,燒灰兌藥服之,亦是取陰陽至近之氣機,必引藥深入,亦是近理之論。余于此等證,在大劑扶陽,取童便為引,服之屢屢獲效。 【闡 釋】陰陽易病者,是男子或婦人傷寒病新差未平復,而與之交接得病者。其證狀是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等,這是下寒證;熱上沖胸,頭痛不欲舉等,這是上熱證。下寒是真寒,上熱是假熱。鄭氏認為治之不外扶正為主,用大劑回陽扶陽,取童便為引,服之屢屢獲效,誠不易之治法矣。筆者從之,并認為燒裈散決不可用。 燒裈散方(校補) 婦人中裈近隱處,取燒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裈燒灰服。 【闡 釋】筆者對此證此方,體會很少,不作強解。 外 附 太陽少陰總論 三夫太陽者,即坎中真陽也;少陰者,即坎水也。陽居二陰之中,陰含一陽之內(nèi)。人身中一水一火,即在此處攸分。故太陽為人身綱領,主皮膚,統(tǒng)營衛(wèi)者是也。太陽之氣上升,則水精之陰,即從太陽而上行,從皮膚而出水氣。太陽為外邪干犯,必由毛竅而入,仲景所以著《傷寒》,皆是從根底上來也。故太陽之底〔面〕是少陰,少陰之底面即是太陽,所以太陽發(fā)汗有亡陽之虞,即此是也。后學不知根底,著春溫,著利證,種種不一,自以為補仲景之不逮,而不知仲景列六經(jīng),早已發(fā)明其要,惜后人之學識未到,功力未深,自詡以為獨得之秘,而其中亦有好處,不得即為之無用也。總之根底未澈,源頭未清,不得不直言之也。 【闡 釋】鄭氏于書末附太陽少陰總論者,何故?《醫(yī)理真?zhèn)鳌芬粫?,首揭乾坤大旨,而以坎、離為人生立命之根??菜谌松黼m屬陰血,但中有真陽,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為人立命的真種子。離為火,屬陽,氣也,在人身為心。而中一爻來自坤元,真陰寄在其中。在人身 則腎中真陽升發(fā),能使水上交于心,心中真陰能使火下交于腎。氣血循環(huán),周流不息,水升火降,陰平陽秘,使人身體健康,心智煥發(fā),都是坎離互濟交融,一升一降,往來不窮,性命于是乎立。傷寒六經(jīng)中之太陽,即坎中真陽也;‘少陰者,即坎水也。六經(jīng)以太陽為首,凡病邪初入,必由太陽,以太陽為寒水之區(qū),主皮膚,統(tǒng)營衛(wèi),為一身綱領。然太陽底面,即是少陰腎經(jīng),相為表里也。若太陽病過發(fā)汗,則傷少陰腎中真陽,而有亡陽之虞。太陽一經(jīng)為病,有經(jīng)病,有傷風癥,有傷寒癥,有兩感癥,有腑癥。腑癥之中,又有蓄尿癥,蓄熱癥,蓄血癥,癃閉癥。在六經(jīng)病證中,最為繁多,變化亦大,其治似簡實難。至少陰一經(jīng)之病,有由傳經(jīng)而來,亦有外邪直中少陰經(jīng)。少陰經(jīng)兼屬手少陰心及足少陰腎,系上火下水,而下水中復有真陽,故本經(jīng)之病,除經(jīng)癥外,尚有協(xié)火、協(xié)水兩癥。在六經(jīng)中,除太陽經(jīng)外,本經(jīng)較其它諸經(jīng)為復雜,因其為水、火交會之地,元氣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病至此際,是元氣衰極,剝至于根,故少陰病中,重癥、死癥較多。仲景立四逆,是專為救這一點元氣說法。又云治三陰厥逆,可知這一點元氣,澈上澈下,包羅天地,此方不獨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備,知得此理,便知得姜附之功用也。筆者數(shù)十年之經(jīng)驗,對治陽虛諸種病癥,用姜、附少則30。克,多達250克,從未發(fā)生任何副作用,真是藥到病除。不敢自秘,愿與同人共用之,以救世之陽虛患者,功莫大焉。 麻腳瘟說 余自幼小時,即聞老人相傳,有麻腳瘟證,終不知此證是何也?今者歷醫(yī)有年,始得其要。夫曰麻腳瘟者,人身衛(wèi)外之陽不足,卒為陰邪所閉也。然有吐有瀉,皆是陰邪已犯中宮,上下逼迫,而人身元氣系在后天,頃刻將元氣剝盡,能令人死。余曾救多人,一見此癥,即用大劑回陽,可以移危為安。如斬關丸、四逆湯,皆神效之品。設窮鄉(xiāng)僻壤,覓藥維艱,一遇此等證候,即速搗生姜汁同紅糖服之,如無紅糖,即姜汁亦可;如姜不便,而胡椒亦可,速速吞之,皆能獲效。昧者不識,胡亂施治,未有不速其死者也,愿諸公熟記之,至切至切。 【闡 釋】鄭氏釋麻腳瘟病為人身衛(wèi)外之陽不足,卒為陰邪所閉也,是經(jīng)驗有得之言。因其病來勢兇猛,頃刻將元氣剝盡,能令人死。即用大劑回陽,如四逆湯、斬關元①服之,可以轉(zhuǎn)危為安。對缺醫(yī)少藥之窮鄉(xiāng)僻壤,提出簡便易行之姜汁同紅糖服之,或胡椒速吞之,皆能獲效,足以補醫(yī)藥之不逮,彌足珍貴。 斬關丸方 舒馳遠自制(據(jù)舒本少陰前篇五條補入) 硫黃五兩,研細末,貫入豬大腸,線札煮去腸滾水淘數(shù)次曬干 肉桂一兩 白蔻、生附子、花椒、生白術、吳萸、半夏、雞內(nèi)金各五線已上共為末,飯碾成丸。 辨認內(nèi)外發(fā)熱證至要約言 醫(yī)家治病,務要識得內(nèi)外兩法,邪有由外而入者,有由內(nèi)而出者,大有分別。如發(fā)熱一證,無論男婦老幼一見發(fā)熱,鮮不以為外感也,不知大有分別。余閱歷數(shù)十年,方始識得,不敢自秘,以公諸世,亦救世之意也。千古以來,名賢迭出,惜此未剴切詳明也。曰內(nèi)曰外,何以辨之?證之?由外感者,無論男婦老幼,一經(jīng)外感,邪從毛竅而入,閉其外出之氣機,人即沉迷倒臥不起,所現(xiàn)頭疼、身痛、惡風、畏寒等等情狀。若由內(nèi)而出者,無論男婦老幼,人不困倦,起居一切如無病者,但發(fā)熱而已。其間有手心獨發(fā)熱者,有上半日發(fā)熱者,有下半日發(fā)熱者,有夜間發(fā)熱者,種種不一。但其人面白、唇青、口不渴、滿口津液,飲食無味,大小便利,不思水飲為據(jù)。即有面赤如殊,口紅唇裂、皆在舌上,津液滿口,小便清長,喜飲熱湯上辨之,萬無一失。 【闡 釋】發(fā)熱有內(nèi)、外之分,鄭氏原文剴切詳明,無庸贅述。但筆者認為將《醫(yī)理真?zhèn)鳌氛J病捷要總訣發(fā)熱類與之合參,則更為全面,故不憚繁而錄之,以供辨證。發(fā)熱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湯,無汗麻黃湯)。發(fā)熱而身不疼,飽悶吞酸者,內(nèi)傷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氣之藥)。發(fā)熱身疼,不惡寒,舌黃而飲冷者,熱傷于里也(白虎湯加桂枝干葛)。發(fā)熱身疼,惡寒,口不渴者,邪入少陰也(麻黃附子細辛湯)。素稟不足,無故身大熱,舌青欲飲極熱者,元陽外越也,亦有口不渴者,皆同(吳萸四逆湯)。小兒發(fā)熱,氣粗口熱者,表里俱病,內(nèi)有熱也(人參敗毒散加芩、連、枝子)。發(fā)熱出氣微溫,而口不熱,小便清長,大便不實,素有疾者,元氣不固也(理中湯、六君子湯之類)。 問答計三條 問曰:俗云服姜附燒干腎水,果有是說乎? 答曰:子不觀仲景之用姜附,所以回陽也,陽回則津液自生,何以不燒干腎水而反生津液,生死人而肉白骨乎?此其中大有關鍵,昧者不明陰陽底蘊,畏姜附視若砒霜,不敢輕用,病家亦不敢輕服,相沿成風,牢不可破。猶其不知姜附乃少陰主藥,仲景用之以扶少火而生氣者也。曰:然則姜附其可恒用歟?曰:可。曰:何以知其可恒用也?曰:凡一切陽虛諸癥,如少氣、懶言、身重、惡寒、聲低、息短、舌潤、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飲、心悸、神昏、不語、五心潮熱,喜飲熱湯、便血、吐血、閉目妄 語,口臭難禁,二便不禁,遺尿遺屎,手足厥逆,自汗,心慌不寐,危候千般,難以枚舉,非姜附何以能勝其任,而轉(zhuǎn)危為安也乎?曰:然則世之用大黃芒硝以治病者,其故何也?曰:大哉斯問也?曰:夫大黃亡硝乃治壯火食氣之癥也。曰:壯火之為病若何?曰:壯火者,是外來之邪熱,入與陽明之燥熱相合,盤據(jù)于中,若不急為撲滅,頃刻將真陰灼盡而性命不保,故曰壯火食氣即此。仲景于此,輕則以人參白虎,重則以大承氣、小承氣湯,與夫六味、麥味、雞子黃連潤燥、養(yǎng)陰、救陰諸法,皆一轍也。至所現(xiàn)病情,如氣粗口熱、大渴飲冷、壯熱、煩躁、汗多、身輕、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芒刺滿口,譫語神昏,二便不利,胸腹痞滿,狂叫不休,便血,吐血,種種危候,難以枚舉。如此之病,不惟姜附不用,即一切辛燥之品,皆當禁服也。由是觀之,則醫(yī)亦可學也,而用藥之宜熱宜涼,有一定之理也。噫!先生此論,其可為醫(yī)門之一助也,實快事也。 【闡 釋】鄭氏此條采取問答形式,說明姜附之功用,并斥服姜附燒干腎水之說。仲景傷寒論113方中,用附子者有33方,蓋附子純陽之性,能補坎中真陽?!夺t(yī)理真?zhèn)鳌芬粫校锌藏越?、離卦解、氣血兩字作一卦解,君相二火解等,都是說明氣血周流五腑六腑,以及全身,必須相應平衡,始能健康長壽。如有偏盛,必發(fā)而為病?!皻庥锈疟闶腔?,氣不足便是寒”?!盎鹜哧幈靥?,寒甚者陽必衰”。此陽虛陰虛之所由來也。姜附乃陰癥主藥,用之以扶少火而生氣者,凡一切陽虛諸癥,皆可服之。附子為熱藥之冠,能扶欲絕之火種,又必佐干姜之辛散,以蕩盡陰邪,迎陽歸舍,故曰回陽。凡陽虛陰盛為病,皆可放膽使用,能早用善用,即不致釀成危候。蓋邪火始能傷陰,真火實能生陰,火盛則水盛,火衰則水衰,故燒干腎水之說,實屬無稽。筆者臨證數(shù)十年來,以善用姜桂附聞于世,用附片少則數(shù)十克,多則達二三百克,從未發(fā)生任何副作用,蓋即本諸邪火始能傷陰,真火實能生陰之理論。又曰:“然則世之用大黃,芒硝以治病,其故何也"?蓋硝、黃乃治壯火食氣之藥也,食氣者,食盡元陰之氣也。若不急為撲滅,頃刻將真陰灼盡而命不永。至其所現(xiàn)癥狀,如氣粗口熱,大渴飲冷等,非但姜附不可用,即一切辛燥之品,皆當禁服,此又白虎、承氣之用矣. 或問:俗云小兒純陽之體,不宜服姜附,是耶?非耶? 答曰:小兒者,稚陽也,如初生之萌芽,其質(zhì)嬌嫩,用藥稍差,即禍生不測,便釀出陽虛種種危候,非姜附何能扶少火而生氣,以助先天危亡之機乎?世人動曰純陽,豈非見之左耶??傊媒揭啾鼐科涮搶?,相其陰陽,觀其神色,當涼則涼,當熱則熱,何拘拘以姜附為咎哉? 【闡釋】俗說“小兒純陽之體,有熱無寒”。其實此語非是。有初生小兒,生下后其身體即為陽虛者,由其母在妊娠期中,喜食生冷;或因營養(yǎng)不良,以致胎兒在母腹中,即未健康成長,發(fā)育不好,其面容皎白,額上顯出青紋,口唇青白,哭時聲不洪亮,舌質(zhì)淡紅,苔白膩等。亦有小兒患病,注射青鏈霉素,或過服寒涼之劑,有如鄭氏所說:“用藥稍差,即禍生不測,便釀出陽虛種種危候。”上述兩種癥狀,則非用姜附以扶少火而生氣,以救危亡不可。總之用姜附必辨其陰陽虛實,何能拘泥于小兒純陽之體,不宜服姜附哉!筆者曾治患兒戴某,生下后三月,即患咳嗽,病勢嚴重,送醫(yī)院治療,經(jīng)注射青霉素半月,病愈出院。在一年中,咳喘斷續(xù)發(fā)作,住醫(yī)院四次。最后一次診斷為肺氣腫,雖注射針藥及輸液治療,未見減輕,已下病危通知書?;純好嫒轂鹾?,咳時頭傾胸曲,氣喘促,出冷汗,手足冰涼,舌質(zhì)淡紅,苔白膩。其母在妊娠期中,喜吃生冷瓜果以及冰糕汽水等飲料。根據(jù)上述診斷,胎兒在母體內(nèi)即受損傷,生下后即現(xiàn)陽虛之象。加之三月即住醫(yī)院治療,共有五次,注射青霉素及輸液,損傷陽氣。現(xiàn)已見種種危候,非用姜附以扶陽止咳喘不可。先用四逆湯加麻黃治之;繼用真武湯,最后以理中湯善其后,共服藥三十劑而全愈。今十年,小孩健康成長,已讀小學矣。 或問:俗云小兒初生,先服開口藥,以下胎毒,免生瘡癥,用藥不外大黃、銀花、勾藤、防風、巴豆、大棗等,果可服否? 答云:小兒下地,定要服開口藥,以下胎毒,免生瘡、風癥,此皆不經(jīng)之論。夫小兒居母腹中,母呼一呼,母吸一吸,十月功圓,破衣而出,此時一團真氣養(yǎng)成,有何胎毒?如果有毒,小兒尚可活乎?既經(jīng)下地,如初出土萌芽,此則一身真氣,本是并無一毫外邪,何得即以戕代生氣之藥而施之,則無疾反生有疾,不生風因而生風,故有四六風、七天風,十有九死,難以枚舉。此千古之流弊,實千古小兒之大厄也。噫!何世人之不講究理法耶? 【闡釋】鄭氏認為小兒初生下地,不可妄施藥品,力斥世俗用大黃、銀花等藥以下胎毒之非是,并指出其流弊,在當時是很有見地的?,F(xiàn)今產(chǎn)科醫(yī)院林立,婦女生育小孩多在醫(yī)院,此種陋習,已隨之而消失矣。 附錄 附錄一 《傷寒論》原文,有《傷寒恒論》中所無者,補上備考。 6.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fā)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30.問曰:癥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后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jīng),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nèi)結(jié),譫語煩亂,更飲甘草干姜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92.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98.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101.條前段。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113.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fā)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115.脈浮熱甚,而反炙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122.病人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fā)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也。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141.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jié)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171.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硬,頸項強而弦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224.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331.傷寒先厥,后發(fā)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郁,復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霍亂病脈癥并治篇 382.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383.問曰;病發(fā)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 答曰:此名霍亂?;魜y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fā)熱也。 384.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jīng)上,轉(zhuǎn)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jīng)盡故也。下利后,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經(jīng)中,頗能食,復過一經(jīng)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385.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兩半 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 386.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388.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389.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內(nèi)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390.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 通脈四逆加豬膽湯方 甘草二兩(炙) 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豬膽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內(nèi)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391.吐利發(fā)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谷氣故也。 附錄二 方劑索引 方劑按首字筆畫多少排列,并將《傷寒恒論》有關原文,序號列于方名后,備查。 二畫 十棗湯(太陽上篇45) 三畫 大青龍湯(太陽下篇1、2) 大承氣湯(陽明上篇39,陽明中篇8、10、11、12、13、14、22、23、24、25、26、27、28,陽明下篇7,傷寒合病7,傷寒并病2,少陰后篇15、16、17) 大柴胡湯(太陽中篇34、40,過經(jīng)不解l) 大陷胸丸(太陽上篇50) 大陷胸湯(太陽上篇48、49,太陽中篇31、38、40) 大黃黃連瀉心湯(太陽中篇29、30) 干姜附子湯(太陽中篇49)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厥陰中篇9) 小青龍湯(太陽下篇18、19) 小承氣湯(陽明上篇10、11,陽明中篇12、14、16、20,陽明下篇8,厥陰下篇5) 小建中湯(太陽中篇4,少陽篇10) 小柴胡湯(太陽中篇31,陽明上篇20,陽明下篇1、2,少陽篇1、9、10、12、13、14、16、19、20、21,傷寒壞病2,厥陰下篇7,過經(jīng)不解1、3,差后勞復2) 小陷胸湯(太陽中篇39) 四畫 五苓散(太陽上篇19、20,太陽中篇9、10、32,陽明上篇18) 烏梅丸(厥陰上篇11) 五畫 去桂加白術湯(太陽中篇53) 甘草湯(少陰后篇11) 甘草干姜湯(太陽下篇13) 甘草附子湯(太陽中篇54) 甘草瀉心湯(太陽中篇28) 四逆散(少陰后篇13) 四逆湯(太陽中篇44,‘陽明上篇25,太陰全篇4,少陰前篇17、18,厥陰中篇l、2、14,厥陰下篇8) 白頭翁湯(厥陰下篇3、4) 白虎湯(太陽下篇21、22,傷寒合病9,厥陰中篇4) 白虎加人參湯(太陽下篇20、22、23、24,陽明上篇17) 白通湯(少陰前篇13) 白通加豬膽汁湯(少陰前篇14) 生姜瀉心湯(太陽中篇27) 半夏瀉心湯(太陽中篇31,少陽篇14) 半夏散及湯(少陰后篇12) 六畫 當歸四逆湯(厥陰上篇21)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厥陰上篇21) 瓜蒂散(痰病1、3,厥陰中篇5) 竹葉石膏湯(差后勞復3) 七畫 吳茱萸湯(陽明上篇15,少陰前篇12,厥陰下篇9) 芍藥甘草湯(太陽下篇13) 芍藥甘草附子湯(太陽中篇19) 赤石脂禹余糧湯(太陽中篇33) 附子湯(少陰前篇3) 附子瀉心湯(少陰前篇3、11) 八畫 苦酒湯(少陰后篇12) 抵當丸(太陽中篇51) 抵當湯(太陽上篇39、40,陽明上篇37、38) 炙甘草湯(太陽中篇42) 九畫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太陽中篇26) 枳實梔子豉湯(差后勞復1) 茯苓四逆湯(太陽下篇14) 茯苓甘草湯(太陽中篇10,厥陰中篇6)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太陽中篇25)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太陽中篇48) 茵陳蒿湯(太陽中篇56,陽明上篇32) 柴胡加芒硝湯(過經(jīng)不解3) 柴胡加龍骨牡礪湯(太陽中篇42) 柴胡桂枝湯(太陽中篇41) 柴胡桂枝干姜湯(少陽篇11) 禹余糧丸(太陽中篇18,方缺) 梔子干姜湯(太陽中篇46) 梔子甘草豉湯(太陽中篇47) 梔子生姜豉湯(太陽中篇47) 梔子厚樸湯(太陽中篇45) 梔子柏皮湯(太陽中篇58) 梔子豉湯(太陽中篇47,陽明上篇17、29,厥陰下篇的6) 十畫 調(diào)胃承氣湯(太陽上篇44,太陽中篇19,太陽下篇13,陽明上篇12,陽明中篇5、15,過經(jīng)不解2、4) 燒禈散(陰陽易病1) 桃花湯(少陰后篇8、9) 桃核承氣湯(太陽上篇38) 桔梗湯(少陰后篇11) 桂枝湯(太陽上篇7、8、10、12、13、14、15、16、17、30、31、32、太陽中篇8、29、43,太陽下篇8、9,陽明上篇1、39,太陰篇3,厥陰中篇14) 桂枝人參湯(太陽上篇33) 桂枝二麻黃一湯(太陽下篇8) 桂枝二越婢一湯(太陽下篇7) 桂枝加大黃湯(太陰篇6) 桂枝加芍藥湯(太陰篇7)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太陽中篇20) 桂枝加附子湯(太陽上篇22)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太陽上篇36) 桂枝加桂湯(太陽上篇27) 桂枝加葛根湯(傷寒合病l) 桂枝甘草湯(太陽中篇23) 桂枝甘草龍骨牡礪湯(太陽下篇12) 桂枝去芍藥湯(太陽上篇35)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太陽上篇35)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礪龍骨救逆湯(太陽下篇11)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太陽下篇10) 桂枝附子湯(太陽中篇52) 桂枝麻黃各半湯(太陽下篇6) 真武湯(太陽上篇21,少陰前篇15) 通脈四逆湯(少陰前篇16,厥陰中篇11) 十一畫 麻子仁丸(陽明中篇31) 麻黃湯(太陽中篇2、7,太陽下篇3、4,陽明上篇2、20,傷寒合病5) 麻黃升麻湯(厥陰中篇7) 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太陽中篇21、22) 麻黃細辛附子湯(少陰前篇2) 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前篇4)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太陽中篇56) 旋復代赭湯(太陽中篇35) 理中丸(差后勞復4) 黃芩湯(傷寒合病6,厥陰上篇6)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傷寒合病6) 黃連湯(太陽下篇15) 黃連阿膠湯(少陰后篇7) 豬膚湯(少陰后篇10) 豬苓湯(陽明上篇17,少陰后篇14) 豬膽汁導法(陽明中篇7) 十二畫以上 葛根湯(傷寒合病2、4) 葛根加半夏(傷寒合病3) 葛根黃芩黃連湯(太陽上篇34) 蜜煎方(陽明中篇7) 主要參考書目 先秦兩漢 《周易》 《黃帝內(nèi)經(jīng)》 《尚書》 《扁鵲難經(jīng)》 《管子》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張仲景 《傷寒論》《金匱要略》 晉·葛洪 《肘后備急方》 粱·陶弘景《名醫(yī)別錄》《肘后百一方》 唐·孫思邈 《千金要方》 王 燾 《外臺秘要》 宋·龐安時 《傷寒總病論》 錢 乙 《小兒藥證且訣》 朱 肱 《類證活人書》 陳自明 《婦人良方》 陳師文 《和劑局方》 陳無擇 《三因方》 嚴用和 《濟生方》 趙 佶 《圣濟總錄》 金·成無己 《注解傷寒論》 劉完素 《宣明論方》 張子和 《儒門事親》 元·李東垣 《內(nèi)外傷辨惑論》《脾胃論》 葛可久 《十藥神書》 朱震享 《丹溪心法》《局方發(fā)揮》 羅天亦 《衛(wèi)生寶卷》 危亦林 《世醫(yī)得效方》 明·方有執(zhí) 《傷寒論條辨》 王肯堂 《傷寒證治準繩》《證治準繩》 李時珍 《本草綱目》 戴元禮 《證治要訣》 李宗梓 《醫(yī)宗必讀》 虞 摶 《醫(yī)學正傳》 洪九有 《攝生剖秘》 孫一奎 《赤水玄珠》 龔廷賢 《壽世保元》《萬病回春》 張介賓 《景岳全書》《類經(jīng)》《類經(jīng)圖翼》 薛 己 《正體類要》《內(nèi)科摘要》 董宿原 《奇效良方》 秦景明 《病因脈治》 吳又可 《溫疫論》 陳實功 《外科正宗》 汪 機 《外科理例》 清·喻嘉言 《傷寒尚論篇》《醫(yī)門法律》 柯韻伯 《傷寒來蘇集》《傷寒論翼》 汪 昂 《醫(yī)方集解》《本草備要》 張隱奄 《傷寒論集注》 王洪緒 《外科證治全生集》 張令韶 《傷寒論直解》 程鐘齡 《醫(yī)學心悟》 徐靈胎 《傷寒類方》《蘭臺軌范》 傅青主 《傅青主女科》 周揚俊 《傷寒論三注》 吳 謙 《醫(yī)宗金鑒》 尤在涇 《傷寒貫珠集》 石壽堂 《醫(yī)原》 黃坤載 《傷寒懸解》 周學海 《脈學四種》 吳儀洛 《傷寒分經(jīng)》 程杏軒 《醫(yī)述》 舒馳遠 《再重訂傷寒集注》《六經(jīng)定法》 章虛谷 《傷寒本旨》 吳鞠通 《溫病條判辛》 張路玉 《傷寒緒論》 王孟英 《溫熱經(jīng)緯》 錢天來 《傷寒溯源集》 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呂搽村 《傷寒尋源》 張路玉 《張氏醫(yī)通》 汪苓友 《傷寒論辨證廣注》 程郊倩 《傷寒后條辨》 魏念庭 《傷寒論本義》 陳修圓 《傷寒論淺注》《醫(yī)學三字經(jīng)》《時方歌括》 唐容川 《傷寒論淺注補正》《中醫(yī)西匯通五種》《醫(yī)學一見能》 王晉三 《絳雪園古方選注》 沈明宗 《傷寒六經(jīng)辨證治法》 嚴則庵 《傷寒捷訣》 汪越庵 《傷寒法祖》 靜光輪應禪師 《女科秘要》 近代·惲鐵樵 《傷寒論輯義按》 曹穎甫 《傷寒·金匱發(fā)微》 張錫純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今人·任應秋《傷寒論語譯》《任應秋論醫(yī)集》 郭子光 《中醫(yī)各家學說》(主編)《傷寒論湯證新編》(與湯顯遜合著) 拙著 《咳嗽之辨證論治》 編后記 鄭欽安氏為近代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傷寒學家,其所著《醫(yī)理真?zhèn)鳌?、《醫(yī)法圓通》、《傷寒恒論》三書,從元陰元陽立論,互相發(fā)明,渾然一體,為推廣運用傷寒理法方藥于各種雜病之辮治的獨特經(jīng)驗總結(jié),對治療慢性疾病,獨辟蹊徑,自成一家,實為繼承和發(fā)揮仲景學術傳世之作。我服膺其學,潛心揣習,用干臨床,效如桴鼓,故多年來致力于三書之闡釋,承巴蜀書社以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鼎力支持,業(yè)已先后出版。出版后頗獲海內(nèi)外好評,其中《醫(yī)理真?zhèn)鳌?、《醫(yī)法圓通》再版均已售罄.現(xiàn)應讀者要求,乃將三書重排,合訂為一冊,改為大32開精裝出版,定名為《鄭欽安醫(yī)書闡釋》。三書內(nèi)容,沒有增減,僅由責任編輯調(diào)整統(tǒng)一全書體例,刪除、合并三書序、跋、附記中的冗贅篇章,重編總目,并對原版?zhèn)€別訛錯字加以訂正。 十馀年來,我雖竭盡全力為闡釋三書作了很多工作,因個人水平有限,兼之資料不足,于其所不知者,付諸闕如;所幸鄭氏三書,原文俱在,深望中醫(yī)界高明之士,不斷豐富發(fā)展,以匡不逮,庶使鄭氏之學,得以發(fā)揚光大,則我拋磚引玉的宿愿也就得償了。 承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院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中華醫(yī)學會名譽會長,國際知名泌尿科專家,我九三學社主席吳階平同志為《鄭欽安醫(yī)書闡釋》題簽,敬致謝忱。 唐步祺于成都槐樹齋 1995年3月 責任編輯:何 銳 封面設計:李文金 封面題簽:吳階平 鄭欽安醫(yī)書闡釋 清·鄭欽安原著 唐步祺闡釋 巴蜀書社出版發(fā)行 (成都鹽道街三號) 四川省新華書店經(jīng)銷 成都東方彩印廠印刷 開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張28.375 字數(shù)550千 1996年1月第一版 1996年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數(shù):1—3350冊 ISBN7-80523-685-2/R·10 定價:34.00元 六經(jīng)與十二經(jīng)絡 人身五臟六腑在內(nèi),經(jīng)絡在外,故臟腑為里,經(jīng)絡為表,經(jīng)絡內(nèi)聯(lián)臟腑外聯(lián)肌表。在表手足各有六經(jīng),為十二經(jīng)。以十二經(jīng)分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里。以十二經(jīng)分手足,則足經(jīng)之脈長而且遠,自上及下,遍及四體,故可以察周身之病,手經(jīng)短而且近,皆出入于足經(jīng)之間。 故診外感者,但言足經(jīng),不言手經(jīng)也。然足之六經(jīng),又以三陽為表,三陰為里。 而三陽又以太陽為陽中之表宜開,開則陽氣敷布周身,以其脈行于背,背為陽,主表也;陽明為陽中之里宜合,以其脈行于腹,腹為陰,主里也,少陽為樞,轉(zhuǎn)樞經(jīng)氣由陽明到太陽,半表半里,以其脈行于側(cè),三陽傳遍,漸入三陰也。 故欲察表證,當分足三陽經(jīng),而又以太陽一經(jīng),包覆肩背周身,內(nèi)連臟腑背俞,為諸陽主氣,獨四通八達之通衢,風寒傷之,先犯此經(jīng)。足三陽由足入腹,太陽在肌表之間,而三陰主里,風寒自外入者,未有不由陽虛而入陰經(jīng)也。若徑入三陰,即為直中,必連臟矣,故陰經(jīng)無獨見之表證。 寒邪在表,必身熱無汗,以邪閉皮毛也,此為太陽傷寒。寒邪客于經(jīng)絡,必身體痛,或拘急酸痛,以邪氣外束,營血不能流利也。 寒邪在表而頭痛有四:足太陽經(jīng)脈上循頭頂,故頭連腦而痛,陽明經(jīng)脈上循頭而,故頭連額而痛,少陽經(jīng)脈上循發(fā)際,故頭角作痛,厥陰經(jīng)脈上巔頂,故頭頂作痛。 惟太陰、少陰無多內(nèi)傷頭痛;腎虛頭痛屬少陰,痰厥頭痛屬太陰也。寒邪在表,陽氣不伸,故令惡寒,此傷寒惡寒,如傷食惡食也。 邪氣在表,脈必浮而緊數(shù),以營氣為邪拘束,不能和緩舒徐也。 太陽經(jīng)起目內(nèi)眥上巔頂,下項項脊,抵腰膝。外邪干之,必發(fā)熱而頭項強痛、腰脊強,或膝脛痛也。 陽明經(jīng)起目上下綱,循面挾鼻,行胸腹。故邪在陽明,必發(fā)熱、頭痛、鼻干、不得眠也。 少陽為半表半里之經(jīng),繞耳前后,循肩下脅肋。故邪在少陽,必寒熱往來、耳聾、口苦、胸脅痛而嘔。 以上皆三陽表證,不可攻里?;虮恚蛭⒔?,或溫散,或涼散,或和解,或溫中托里,而為不散之散,或補陰助陰,而為云蒸雨化之散。 風寒在表,脈必浮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營衛(wèi)俱病,骨節(jié)煩疼,當開太陽(發(fā)其汗也)。風為陽,衛(wèi)亦為陽,寒為陰,營亦為陰,陽邪傷衛(wèi),陰邪傷營,各從其類也。衛(wèi)得風則熱,營得寒則痛,營衛(wèi)俱病,故骨節(jié)煩疼也。 三陰病色脈 若飲冷內(nèi)傷,雖先塤胃,察色脈可知病在何經(jīng),若面青黑,脈浮沈不一,弦而弱者,傷在厥陰也,若而紅赤,脈浮沈不一,細而微者,傷在少陰也;若而黃潔,脈浮沈不一,緩而遲者,傷在太陰也。 傷在厥陰。 若面青或黑,或青黑,俱見脈浮沈不一,弦而弱,傷在厥陰肝之經(jīng)也。 當歸四逆湯 若其人病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湯內(nèi)吳茱萸生姜湯主之。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兩半、洗二次人參三分生姜一兩半大棗三個 右到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盞半,煮取七分,去滓,分二服。若急者,陰毒甘草湯、白術散、附子散、正陽散、肉桂散、回陽丹、返陰丹。至于陰盛格陽,霹靂散、火焰散。隨經(jīng)部分選用之。 傷在少陰 若面紅或赤,或紅赤俱見,脈浮沈不一,細而微者,傷在少陰,腎之經(jīng)一也。 通脈四逆湯文方甘草炙六錢二字半 甘草二兩炙附子一兩生用,去皮,干姜一兩 面赤者,加連須蔥自九一寸。腹中痛者,去蔥白,加白芍藥二兩。嘔者,加生姜二兩。咽痛者, 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右到如麻豆大,每服秤三錢,水一盞半,煮至七分,去滓,溫服。未差①,若急,更作一劑。其脈續(xù)續(xù)有力者愈,無力者不愈。 四逆湯上三味是 傷在太陰② 若而黃或潔,或黃潔俱見,脈浮沈不一,緩面遲者,傷在太陰,脾之經(jīng)也。 理中丸主之 1敬云樵(名知非)先生生平事跡,僅從《四川近現(xiàn)代人物傳》第四輯成都四大名醫(yī)之首沈紹九傳中,知其梗概,沈傳云:“十九世紀末,沈紹九正式行醫(yī),療效較差,苦無起色。時有浙人敬云樵先生〔按:浙人誤,應為湖北麻城〕,游幕來川,學問淵博,醫(yī)理高深,為其指出,習醫(yī)者絕不可拘泥一家之說,尤為要者,當研習《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jīng)典著作,以求本溯源,然后博及群書,融通百家之說,舍短取長,靈活運用,方可臨癥自如,立予不敗之地。沈大悟,……”由此觀之,沈氏之成就,實由敬氏之指教,而敬氏醫(yī)理醫(yī)術之精湛,可以概見。 2開喉劍:一種草藥,又名八爪金龍,苦、辛、涼,清熱利咽,治咽喉腫痛。 ③開喉劍:一種草藥,又名八爪金龍,苦、辛、涼,清熱利咽,治咽喉腫痛。 ④開喉劍:一種草藥,又名八爪金龍,苦、辛、涼,清熱利咽,治咽喉腫痛。 ⑤鴻鈞:亦作“洪鈞”,鈞指陶鈞,制陶器用之轉(zhuǎn)輪。用喻上天的造化。 鴻:大也。詩意謂造化賦予耳聰目明,何優(yōu)窮達貧富。 ⑥ 漐(zhi)漐:《通雅》云“小雨不輟也”,形容微汗潮潤之狀。 ⑦脈陰陽俱緊:指脈的浮沉,浮取為陽,沉取為陰?!熬o脈”如切繩狀,是緊張的現(xiàn)象,與弦脈相似而轉(zhuǎn)索有力。這里所說的緊脈,是浮緊的脈象,浮緊為表寒,常與發(fā)熱惡寒并見。 ⑧名為傷寒:這里的傷寒,不是指傷寒論之廣義傷寒,而是指麻黃湯證的狹義傷寒而言。 ⑨傷寒:指廣義傷寒,包括中風在內(nèi),與上條名為傷寒有廣狹義之分。 ⑩脈若靜:指脈與證符(傷寒脈緊,中風脈緩),無數(shù)急現(xiàn)象。傳:謂以此之所受,轉(zhuǎn)授之于彼也。 脈數(shù)急:與脈靜相對而言。 心中悸而煩:心中筑筑然跳動和煩擾不寧的證狀。 嘔家:指素有嘔吐癥狀的人。 邪無從出:誤治后,表邪不能從汗而出。因火而盛:因誤用灸法,邪熱愈加熾盛。 火逆:凡誤用火法治療,因而形成變證的,稱為火逆。 此處之口渴,不是陽明里證的口渴,是水氣停在下焦,津液不能上布之口渴。 尺中遲者:尺中的脈搏現(xiàn)遲而澀的現(xiàn)象,所謂“呼吸三至,來去極遲”。遲就是脈搏至數(shù)減少。但這里的遲,是對緊而言。 然:古人然字,多有作“曰”字解。 須:等待的意思。 淋家:是指小便淋瀝不爽,尿時莖中疼痛的病人。 21瘡家:患瘡瘍病者,流膿已久,此皆亡失其津血。 22痙(jing凈):肌肉收縮,手足抽搐的現(xiàn)象。 23衄(nv)家:常流鼻血的病人。 24不能眴:眴同“瞬”,目轉(zhuǎn)動。不能眴,就是說目睛不能轉(zhuǎn)動。 25亡血家:平素有失血(包括吐血大便血、小便血、鼻血及婦人崩漏)疾患的病人。 26汗家:指平常慣會出汗的人,包括盜汗自汗在內(nèi)。 27恍惚心亂:神迷意惑,慌亂不安,形容精神失常的狀態(tài)。 28小便已陰疼:小便后尿道作痛。 29脈沉遲:沉是重按才得,遲是跳動的次數(shù)緩慢。 30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 31灌:洗也,即以水冼浴之意思。 32叉手自冒心:叉手即兩手交叉,冒即按捺,形容病人的兩手復蓋在自己的心胸部位。 33悸:跳動也。心下悸,即心下部位有緊張?zhí)鴦拥母杏X。 34持脈:與診脈同義。 35奔豚:諸病源候論云“奔豚者,氣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此兩字在這里是形容悸氣自小腹上沖心胸之勢,與腎積為奔豚不同。 36甘瀾水:一名勞水。程林曰:“揚之無力,取其不助腎邪也。”錢天來曰:“動則其性屬陽,揚則其勢下走故也?!? 37干噫食臭:噫同噯,即噯氣帶有食臭味。 38腹中雷鳴:形容腹腸間的響聲。 39谷不化:就是食谷不消化。 40客氣上逆:不是人體正氣,是胃中虛氣上逆。 41攻痞(pi):即治療痞證。痞:痞塊、痞積,腹中可觸摸之硬塊,傷寒病等會發(fā)生此癥狀. 42濡:與軟同,柔軟之意。 43“痞”:本是一種疾狀名稱,不是獨立的病名。但也有以痞為主證,而進行治療的,如諸瀉心湯證。 44麻沸湯:即沸水.汪苓友曰:麻沸湯者,熟湯也,湯將熟時,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漬之:用沸水泡藥,而不用煎熬。 45他藥:即承氣之類,非有別藥也. 46蒸蒸而振:蒸蒸,身熱汗欲出之狀也.振者,振振然動搖之貌,即寒戰(zhàn)也。 47瀉心湯:即大黃黃連瀉心湯。 48燥煩:即口燥心煩。 49理中者,理中焦:說明理中湯的作用是調(diào)理中焦脾胃。 50下焦:是指病在下部。 51解:謂大邪已散去。 52噫氣:即飽食息也。俗曰打飽呃。 53入陰筋:指睪丸而言,此指******縮入。 54臟結(jié):臟氣結(jié)塞不通的意思。 55陽癥:指發(fā)熱、頭痛、身疼、口渴等陽性證狀。 56結(jié)胸:證候名,主要證狀是心下鞕痛(胃脘部)。 57臟結(jié):證候名,證狀與結(jié)胸相似,而性質(zhì)不同,為臟氣虛寒而結(jié)。 58舌上白苔滑:就是舌上有白色的滑苔。 59結(jié)胸熱實:是說結(jié)胸證屬熱屬實,與寒實結(jié)胸相對而言。 60無大熱:指邪熱傳里,表無大熱。 61肢節(jié)煩疼:四肢關節(jié)疼痛之甚。 62心下支結(jié),心下感覺支撐悶結(jié)。 63脈結(jié)代:是結(jié)脈和代脈的并稱。景岳說:“脈來忽止,止而復起,總謂之結(jié)?!贝吒?,于平脈中忽見軟弱,或乍疏乍數(shù),或斷而復起,均名為代。 64心動悸:心臟筑然悸動。 65清谷:清古與“?”通,清谷就是腹瀉而食物不化的意思。 66清便:就是解大便。 67結(jié)痛:是一種支結(jié)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進一步發(fā)展而成。 68胸中窒:胸中痞塞不舒的感覺。 69懊濃:虛煩之劇,自覺心中煩亂不寧. 70少氣:呼吸時若不能接續(xù)的意思。 71舊微溏:指病人平素大便溏薄. 煩熱:胸中煩悶而熱的感覺。 72 振寒:振栗惡寒的意思 73頓服:猶言一次服 74痿:是一種證候的名稱,主要證狀是兩足軟弱不能行動。 75 不可馀藥:不可用其它的藥. 76晬時:周時也,從今旦至明旦。 77風濕相搏:猶言風濕并至,風濕交作的意思. 78掣痛:痛有牽引的感覺。 79潦水:李時珍云“潦水乃雨水所積”,取其味薄不助濕氣而利熱。 80厥逆:指四肢厥冷。 81筋惕肉膶:就是筋肉跳動,由于亡陽脫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 82溫粉粉之:相當于用爽身粉,可以吸收汗液,《孝慈備覽》撲身止汗法,麩皮糯米粉二合,龍骨牡礪二兩,共為極細末,以疏絹包裹,周身撲之,其汗自止。 83乍:忽然也,猝也。 84無少陰證:沒有少陰陰盛陽虛的證候。 85目瞑:瞑:目不明也,就是目合懶開的意思。 86衄:鼻腔出血曰衄。 87如瘧狀:寒熱發(fā)作的情況,好象瘧疾一樣。 88清便欲自可;清同圊,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尚能如常的思. 89 “熱色”:就是紅色. 90陰陽俱虛;這里的陰陽,指表里言,謂表里都虛 91脈身微緩:微與洪相對,緩與緊相對,微緩就是不洪不緊而柔和的意 92 越婢:“婢”與“脾”古字通用,玉函經(jīng)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證。成無己注:發(fā)越脾氣,通行津液 93 脈洪大:脈形盛大如洪水泛濫,但來盛去衰,是其特點 94火迫劫之:以火法強迫其發(fā)汗。凡燒針、火熏、炙法,皆屬火法。 95亡陽:此處的陽,指心陽而熟昨孵p心陽到廣,神氣浮越之謂。 96腳攣急:就是腳 伸展不利之意。 97厥:手足發(fā)冷。 98譫語:神昏妄言,也就是說胡話。 99縱: 是五行順次反克的形式。 100期門:穴名,位在乳直下二寸處. 101橫:是五行逆次反克的形式。 102表不解:即太陽表證,還沒有解除. 103喳(ye椰)食時氣逆噎塞. 104大煩渴不解:煩是心煩,渴是口渴,大是形容煩渴的厲害,不解是病未愈的意思. 105脈陽徽:指脈浮而徽軟。 106陽脈實:指脈浮有力而盛。 107陽絕于里:指陰液耗攝,陽氣盛極于里 108 外證:就是表現(xiàn)在外面的證候。 109不更衣:即不大便,古人入廁,雅言更衣,因此更衣又為大便的通。 110 內(nèi)實:腸中有燥屎結(jié)滯。 111主土:土是五行之一,脾胃隸屬于土。由于脾和胃的生理機能以及病態(tài)表現(xiàn)的不同,所以有脾屬陰土,胃屬陽土的分別,又因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說陽明居中主土。 112攻之:此處是指瀉下而言. 113食谷欲嘔:當進餐時氣逆作嘔. 114屬陽明:指胃家虛寒. 115 懊儂:煩悶不舒. 116休惕:恐懼貌. 117懊儂:煩悶不舒. 118舌上苔者:是舌上有黃白薄膩的苔垢. 119潮熱:有定時的發(fā)熱,有如潮汛一樣. 120盜汗:睡眠中出汗,猶盜賊之出沒于夜間,故名盜汗. 121腹都滿:作腹部滿解. 122久按之氣不通:言不按氣已短,若久按之氣愈不通,蓋言其邪氣充斥也. 123哆(yue月,上三聲):嘔吐 124脈遲:即脈搏跳動得慢. 125谷瘴(dOn淡):指食不消化癥. 126濈(jI及)然:汗出貌,濈,本義為水外流. 127固瘕(jia甲):是一種寒氣結(jié)積的病證,其特征為大便先鞭后澹。腹中結(jié)塊謂之底 128胃中冷:指胃陽不足,消化機能失職的意思. 129水谷不別:水濕停滯,不能從小便而去,而與谷物相混. 130奄然:忽然. 131谷氣:即水谷的精氣,在這里可作正氣解. 132于“其身……”句:形容身癢之狀 133熱越:里熱發(fā)越于外之意. 134 瘀熱:即邪熱郁滯的意思. 135面合色赤:即面色通赤. 136血室:各家見解不一,有的認為是沖脈,有的認為是肝臟,有的認為是子宮,所說都均有一定理由,顧名思義,要不外血液儲留之處,三者均有連帶關系,不需強分。又少陽篇18條所指“血室”即子宮。 137喜忘:喜作善字解,言語動靜隨過隨忘,即健忘之意。 138畜血:畜與蓄字同,瘀血停留叫蓄血。 139發(fā)汗不解:指發(fā)汗后熱病不愈,不是太陽病不解。 140蒸蒸發(fā)熱:有如蒸籠中熱氣,從內(nèi)向外蒸騰一樣,熱面潮潤。 141喘冒:喘,因腹?jié)M蜜甚,故短氣如喘。冒,是熱甚昏眩的現(xiàn)象。 142轉(zhuǎn)失氣:腸中屎氣下趨,俗言放屁。 143脈滑而疾:脈象圓滑流利,應指快速。 144轉(zhuǎn)氣:即前21條轉(zhuǎn)失氣之意。 145微澀:脈象微而無力,蹇澀而不流利. 145譫語:是神志昏亂,語言沒有倫次,聲音粗壯。 146鄭聲:是說過又說,語言重復,細語呢喃,聲低息短。 148亡其陽:汗液出得太多,致有虛脫的現(xiàn)象。 149脈短:是上不至寸,下不至尺,只有關脈搏動。 150脈自和:與脈短相對而說,也就是脈無敗象的意思。 151過經(jīng):這里是太陽表證解除之意思。成無己注:須過太陽經(jīng)無表證。 152目中不了了.即視物不明。 153睛不和:是眼珠轉(zhuǎn)動不靈活。 154無表里證:指既無頭痛惡寒表證,也無腹?jié)M譜語等里證。也有認為是無少陽的半表半里證。 155芤(kou摳):脈之一,脈輕按浮大,重按中空,有如蔥管,是陰血陽氣浮盛之征。 156趺(fu膚)陽:即沖陽穴,在足背第二第三蹠(zhi)骨間,屬足陽明胃經(jīng),古人常用跌陽脈診察脾胃疾病。 157胃氣因和:指胃的正常機能得到恢復。 158脾約:脾約以胃中之津液言。胃無津液,脾氣無以轉(zhuǎn)輸,故如窮約而不能舒展也。即是由于津液虧少而引起便秘。 159胃家實:指腸胃中有熱邪積滯, 160此條與上條第三小節(jié)重復,不識何故,為保存原書面貌,姑存之。 161往來寒熱:惡寒時不知熱,當熱時不知寒,寒和熱間代出現(xiàn),即所謂間歇型熱。 162胸脅苦滿:謂胸脅部有苦悶的感覺。因少陽脈循胸脅,邪入其經(jīng),所以胸滿。 163默默:靜默不言也。 164喜嘔。即是時常作嘔 165中風:此處當解作外邪的總稱,包括傷寒在內(nèi)。 166陽去入陰:就是去表入里的意思。 167蒸蒸而振:燕燕,內(nèi)熱貌.氣從內(nèi)達,邪從外出,則發(fā)生振栗之狀,是形容戰(zhàn)汗的現(xiàn)象。 168陽徽結(jié):熱在里而大便鞭,叫做陽結(jié)。外帶表邪,熱結(jié)猶淺,所以叫做陽徽結(jié). 169陰結(jié):沒有一定表證。其癥狀是身體重,不能食.大便反鞭,脈象多現(xiàn)沉遲。 170亡血:指一切原因的失血 171亡津液:又叫誠“傷津液,,如過汗過下都足以損傷津液. 172陰陽自和:猶言氣血自和. 173經(jīng)水:即月經(jīng). 174血室:即子宮。張景岳云:“子戶,即子宮也,俗名子腸,醫(yī)家以沖任之脈盛于此,則月事以時下,故名之曰血室?!? 175血弱氣盡:氣血不足,正氣衰弱的意思。 176項背強幾幾:形容項背拘急,腑仰不能自如之狀。幾幾,腑仰不自如貌. 177其脈……失也:這是根據(jù)五行生克的學說,從脈象上來解釋疾病的順逆。陽明屬土,少陽屬木,二經(jīng)合病而下利,如純見少陽弦脈,則木必克土,病情較逆,是即所謂“負也”,“失也”;如果脈見滑數(shù),則木不克土,是即所謂“順也”。證狀與脈象不符為“負”。脈象與證狀相合為“順”。 178三陽合?。杭刺?、少陽、陽明三經(jīng)同時發(fā)病。 179上關上:脈搏長大,從關部上至寸口的愈思。 180口不仁:言語不利,不知食味。 181面垢:面部油垢污濁。 182并?。阂唤?jīng)之證未罷,又見到另一經(jīng)證狀的,叫做并病。 183緣緣:不斷之意。 184 怫郁:此外是遏郁之意 185越:發(fā)、散之意 186大椎第一間:在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間(督脈經(jīng)) 187肺俞:當?shù)谌谒男刈禉M突起間,在脊外方一寸五分(膀朧經(jīng))。 188肝俞:當?shù)诰诺谑刈禉M突起間,在脊椎外方一寸五分(膀朧經(jīng))。 189期門:乳直下二脅間(肝經(jīng)) 190溫針:針炙的一種方法,用針針于一定穴位,以艾裹針體而蒸燒之,以冀發(fā)汗。 191壞?。阂蛑委熷e誤致病情發(fā)生惡化,證候變亂,而不能稱其名者。 192不中與:就是不中用的意思。 193胸有寒:這里的“寒”字作“邪”字解,即胸中邪氣阻滯的意思。凡痰涎宿食等都屬于邪的范圍。 194 復:更也,言誤也。 195邪:這里是指停痰食積等致病因素。胸中:概指胸胃而言。 196胸下結(jié)鞭:指胃脘部痞結(jié)脹鞭的意思。 197 “煩疼”:指疼之甚,反側(cè)安置極不舒適、難于形容之狀也。 198陽微陰澀:陽微陰澀的陰陽二字,應作浮沉解,言輕取之而微,重取之而澀。 199臟有寒:指胃腸虛寒而言。 200四逆輩:指四逆湯一類的方劑,如四逆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之類。 201脾家實:指胃腸機能恢復而言。 202腐穢:指腸中宿積腐敗的物質(zhì)。 203行:此處作用字解。 204易動:指胃陽受傷,侗泄不止。 205脈微細;微是脈的搏動輕微無力,屬于陽氣衰弱,細是脈的形態(tài)細小,屬于營血不足。 206但欲寐:是指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狀態(tài)。 207口中和:就是舌面潤,口不苦,舌質(zhì)不絳,唇不干絳,不渴。 208灸之:即將艾火放在姜片上來燒。當灸隔俞、關元穴。 209欲吐不吐:是指要吐而又不得吐出之狀態(tài)。 210下焦:這里指腎臟。 211踡臥:就是四肢斂縮而臥。 212溫溫:同慍慍 ,即欲吐不吐,心中自覺泛泛不適的形容辭。 213必數(shù)更衣,反少者:大便次數(shù)多而量反少。 214灸少陰:就是灸少陰經(jīng)脈所 循行的穴位。七壯:每艾灸一炷為一壯,七壯,灸七個艾炷 。 215自冒:冒者,如以物蔽目的意思,這里是指眼發(fā)昏黑,目無所見的昏暈而言。 ①息高:指呼吸淺表,不能作深長的呼吸,甚至呼氣多而吸氣少的意 ①少陰負趺陽:脈小于趺陽脈。少陰即太谿脈,趺陽即沖陽脈。少陰負趺陽,謂太谿脈小于趺陽脈 ①強責:強責少陰汗是不當發(fā)汗而強用發(fā)汗的方法。 ①下厥上竭:厥逆因于下焦陽虛,故稱下厥,陰血因上出而耗竭,故稱上竭。 ① 可刺:是可以用針刺的方法。 ①不差(chāi釵):病勢減輕的意思。 216生瘡:是指喉部的瘡瘍,如喉蛾、喉癰等。 217苦酒:就是酸醋。 218坼(che四聲撤):分裂也。 219舒本厥陰篇不分上、中、下三篇,厥陰篇下有“計四十八法”一句,為照應前體例,厥陰上篇下加“計二十一法”一句。以下厥陰中篇加“計十七法”一句。厥陰下篇加“計十法”一句。 220消渴:指飲水多而渴仍不解。 221食則吐蛔:進食后嘔吐蛔蟲。 222徹:除也,此處含有治療意思。 223除中:病名,指胃氣將絕時的一種反常見證。 224厥利:是指手足厥冷而又患腹瀉。 225食(sì飼)以索餅:即拿東西給人吃。索餅,是以面粉做成的條狀食物。 226脈之:即診察的意思。 227旦日夜半:是第二天的半夜。 228 其喉為痹:是指喉部痛而紅腫的疾患。 229口傷爛赤:口舌生瘡,紅腫糜爛。 230藏厥:是指內(nèi)藏真陽極虛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231蛔厥:是因蛔蟲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232藏寒:是指內(nèi)臟虛寒而言。這里所說的藏寒,可以作胃氣虛寒來解釋。 233微厥:謂厥逆很輕微。 234 灸厥陰:灸厥陰經(jīng)的孔穴。據(jù)張令韶的意思,可灸厥陰經(jīng)的行間和章門穴。 ①便:作忽然解。 ②有陰無陽:下利是陰證,汗出不止是亡陽,故稱有陰無陽。 ③ 膀胱關元:關元為任脈經(jīng)穴,在臍下三寸。治臍下痛,炙之良。膀胱關元,是指病的部位在臍下。 ①腹濡:腹部按之柔軟。 ②亡血:指血分不足. ③脈細:指其脈體細如絲狀。 ①通草:本方通草即現(xiàn)今木通。 ?、?nbsp;內(nèi)拘急:腹中攣急,動不自如。 ①此條與卷七少陰痰證之第三條完全相同,錄之以存原書全貌。但鄭氏所論與前論不同,故以下照錄,亦就鄭論作出相應闡釋。 ①水漬人胃:飲水滲入胃腸 ①下部脈:指尺脈而言。 ②咽喉不利:咽喉疼痛,吞咽困難的意思。 ?、俸瘢褐干蠠釣橄潞?,致飲食入口即吐,故稱寒格。 ①郁冒:指眩冒昏暈,一時眼發(fā)暗黑,看不到東西。 ②戴陽:面部潮紅,乃寒盛于下,虛陽上浮的假熱現(xiàn)象。 ③下虛:下焦虛寒,指微厥的原因。 ①晬(zuì罪)時:一晝夜時間。 ①脈反實:實脈是長大而有力,多見于大熱大實的證候,虛證而見脈實,所以說反。 ①下重:指肛門有重滯之感。 ①吐涎沫:指味出清稀涎沫。 ①過經(jīng):此處含有病傳他經(jīng)之意。 ②心下急:胃院部有窘迫的感覺。 ③郁郁:言煩悶之狀. ①大黃:晉·葛洪《肘后方》載大柴胡湯都有大黃二兩,當從之. ② 溫溫:同慍慍,言煩憒之狀。 ①極吐下:大吐下的意思。 ①過經(jīng):此處是病已離開太陽經(jīng)的意思。 ①大?。褐T病源候論云:“大病者,中風、傷寒、熱勞、溫瘧之類是也”。 ②勞復:疾病新愈,因勞又發(fā)的,叫勞復。 ③若有……五六枚三句:據(jù)成無己本增.其它諸書,此十六字皆在枳實桅子鼓湯后。 ①清漿水:徐靈胎曰:漿水即淘米泔水,久貯味酸為佳。 ②博棋子大:千金方:羊脂煎方后云,棋子大小如方寸匕。 ①喜唾:即時時泛吐唾沫. ②久不了了:延綿不已的意思。 235虛羸:虛弱消瘦之意。 236脈已解:病脈已除,即脈博平和的意思。 237損谷:即節(jié)制食物的意思。 238引陰中拘攣:牽引陰部拘急痙攣。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