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少陰病類證
一、附子湯證
1、附子湯主證
原文: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其背惡寒者,當炙之,附子湯主之。(304)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四兩,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詮釋:“背惡寒”為少陰寒特異證,即后心窩巴掌大小的地方,兩肩甲骨之間惡寒,為心陽虛衰的先兆指征。
2、附子湯適應證
原文: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jié)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305)
詮釋:“脈沉”為心陽虛,寒濕凝滯的指征,故治從少陰,方用附子湯。
二、炙甘草湯證
原文: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177)
甘草四兩(炙)、生姜三兩(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詮釋:參178條“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shù),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北咀C病在心臟本身,多為器質性病變,故難治。屬少陰病,心血不足,心陽不振。
二、四逆加人參湯證
原文: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兩半,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正誤補缺: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心動悸者,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詮解:本證為少陰病虛寒證。
四、茯苓四逆湯證
原文: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69)
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正誤補缺:脈微弱,汗出惡風,煩躁,小便不利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詮釋:參38條“……若脈微弱,汗出惡風”有證無方,補入,同時補入小便不利。本證為少陰病虛寒證。
五、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證
原文: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62)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生姜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姜、人參。
詮釋:本證由厥陰病桂枝湯證轉為少陰病,參50條“脈浮緊,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span>
第四節(jié) 少陰病單證
一、甘草干姜湯證、四逆湯證
1、甘草干姜湯主證、四逆湯主證
原文: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重發(fā)汗,復加燒針得,四逆湯主之。(29)
甘草干姜方:甘草四兩(炙)、干姜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四逆湯方: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兩。
詮釋:本條初為芍藥甘草湯證,誤用桂枝湯,形成甘草干姜湯證。一誤再誤,則成四逆湯證。
2、四逆湯適應證
(1)少陰病四逆湯證
原文: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92)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323)
(2)太陰病四逆湯證
原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277)
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225)
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救里宜四逆湯。(91)
……若膈上有寒飲,干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324)
下利腹脹滿……溫里宜四逆湯。(372)
(3)太陰厥陰合證
原文:大汗,若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354)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377)
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388)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353)
(4)少陰太陰合證
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389)
二、干姜附子湯證
原文:下之后,復發(fā)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61)
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正誤補缺:下之后,復發(fā)汗,夜而煩躁不得眠,晝日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
詮釋:晝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與臨床不符,另外文字上也講不通,為錯簡,修改?!安粐I不渴”言無里證太陰病與陽明病。
三、白通湯證
原文: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364)
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正誤補缺:少陰病,下利,脈微或沉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者,白通湯主之。
詮釋:參366條“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人戴陽,下虛故也”。317條“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補入戴陽證。
四、通脈四逆湯證
原文: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蚋雇?,或干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317)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姜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此方相應者,乃服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370)
詮釋:本證為三陰合證,即整體陰證。
五、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證
原文: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甘草二兩(炙),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豬膽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詮釋:本證為三陰合證,即整體陰證重證。
六、白通加豬膽汁湯證
原文: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315)
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詮釋:本證為體陰證重證的無脈證,以豬膽汁、人尿強心復脈。
七、茯苓甘草湯證
原文: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356)
茯苓二兩,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桂枝二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詮釋:本證為少陰寒證,心衰,水液內停。
八、桂枝甘草湯證
原文: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64)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詮釋:本證為少陰寒證
九、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
原文: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65)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讕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讕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詮釋:臍下悸,欲作奔豚為寒濕相搏,心功能下降,回心血量減少,主動脈排血阻力增大,出現(xiàn)回流現(xiàn)象。臍下悸就是腹主動脈痙攣跳動,血液回流導致的。
十、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證
原文: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正誤補缺: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心下悸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詮釋:參桂枝甘草湯補“心下悸”。大汗亡陽,出現(xiàn)心下悸,煩躁證。心陽虛則心傳導失常,形成心下悸。大汗亡陽過程中,鈉、鈣離子丟失嚴重,出現(xiàn)低血鈣癥之煩躁,煩驚。
十一、桂枝加桂湯證
原文: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炙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117)
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詮釋: 1、根據(jù)桂枝加桂湯推知,本證原為桂枝證,參15條“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本證應是15條的重證。
2、由炙其核上各一壯,可推知,針刺部位應在腹部,任脈兩側對稱。為什么要以燒針治療呢?桂枝湯誤下,其氣上沖之證,本仍以桂枝湯即可,但醫(yī)生采用了燒針療法,使氣上沖加重,形成奔豚證。
3、針處核起而赤的原因,這是因為消毒不嚴格,引起局部感染,而使針處起核而紅赤。
十二、桂枝加附子湯證
原文: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20)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詮釋:本證為桂枝湯證誤汗而致少陰寒證。
十三、桂枝去芍藥湯證
原文: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21)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詮解:本證為桂枝證下后轉為少陰寒證。說明病人平素就有心臟病。芍藥從中醫(yī)角度講,味酸,性涼,其有收斂功能,有阻礙胸陽振奮的副作用。藥物學研究表明,芍藥含有Fe+2能抑制膈肌神經(jīng),緩解平滑肌痙攣,對心律不劑有明顯影響,臨證有脈促結代,心律不齊,心傳導阻滯的病人,都應慎用芍藥,所以本方去芍藥。
十四、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證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22)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五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正誤補缺:桂枝湯證,下之后,脈促,胸滿,背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詮釋:21、22條在內容上為一條。桂枝證本身就“嗇嗇惡寒”,今加附子當有附子證“背惡寒”,故補。
十五、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原文: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卻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112)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蜀漆三兩(洗去腥)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正誤補缺:傷寒,脈浮,醫(yī)者以火迫卻之,亡陽,必驚,脈促胸滿,發(fā)熱戰(zhàn)寒,一日五六次發(fā),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詮釋:“火卻發(fā)汗”法為當時民間流行的一種發(fā)汗法,現(xiàn)在很少使用。使用桂枝去芍藥湯,必然有桂枝去芍藥湯證,加“脈促,胸滿”。“驚狂”應當是只驚不狂,此為龍牡證。這一證形成原因,與大汗亡陽,破壞人體鈣質代謝,心肌、骨骼肌,心電傳導因缺鈣而出現(xiàn)抽搐心慌之證。本方使用了蜀漆,必須有蜀漆證,“發(fā)熱寒戰(zhàn),一日五六次發(fā)”,類似于瘧疾,病勢出表,陽氣不足的表現(xiàn)。
此證臨床很少見,但確有這種情況。路仲德,襄垣人,在鐵路局工作。五六年就診,脈促,胸滿,發(fā)熱寒戰(zhàn),心悸。當時劉老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辨證心陽虛,處方: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病人走了以后,劉老反復思索這一病例,越想越與112條的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特蠣湯證一致,心里很緊急,希望病人能再來復診,三天后,病人真的來了,詢問后病人說病情減輕但還是發(fā)熱寒戰(zhàn),劉老高興地說,這一次給你開個好方子,一付藥就讓病好,果得神驗,一付后癥狀大減,六付藥痊愈,再沒復發(fā)。
第五節(jié) 半表半里部部證
一、小柴胡湯證
1、小柴胡湯主證
原文: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96)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
詮釋:本證為半表半里部部證,寒熱錯雜,虛實并見。
2、小柴胡湯重證
原文: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
詮釋:本證從表現(xiàn)看,既表且里,又陰又陽。通過仲景詳細辨證為:非表非里,非陰非陽。此為半在里半在外,寒熱錯雜,虛實并見。治療采用協(xié)調療法,方用小柴胡湯。
3、小柴胡湯功用
原文: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澉然汗出而解。
詮釋:小柴胡湯通過對半表半里的協(xié)調,能使上焦胸腔氣機通暢,水道通調,津液下達,胃氣調和,營衛(wèi)和協(xié),從而起到對周身表里上下的協(xié)調。小柴胡湯湯的協(xié)調整體即源于此。
4、腹小柴胡湯后病欲解的途徑:
(1)澉然汗出而解
原文: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101)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149)
詮釋:邪在半表半里,服柴胡湯后,邪從表而解。
(2)得屎而解
原文:……可與小柴胡湯,沒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104)
詮釋:小柴胡湯證,病勢入里,而出現(xiàn)不大便等陽明病,服柴胡湯后,邪從里走,得屎而解。
(3)小便頻數(shù)而解
原文: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后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xù)浮者,與小柴胡湯。(231)
詮釋:邪在半表半里,從小便而走。
5、小柴胡湯的適應證
原文: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101)
(1)三部證相合
原文: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99)
(2)熱入血室
原文:婦人中風七八日,續(xù)得寒熱,發(fā)作有時,經(jīng)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fā)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144)
(3)里部病證
原文:血弱氣盡,腠里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97)
詮釋:小柴胡湯證出現(xiàn)里部病證的機理?!昂俸俨挥嬍常雇?,嘔吐”為臟腑相連,相互影響之故,皆為越部證。
原文: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意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100)
詮釋:“腹中急痛”多為平滑肌痙攣的小建中湯證,占98%。小柴胡湯證為腸道淋巴腺、乳糜池不通所致。
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379)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230)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嘔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266)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潮熱者,實也,宜先服小柴胡湯以解外。(104)
(4)差后余邪未盡
原文:傷寒差以后,更發(fā)熱,小柴胡湯主之。(394)
詮釋:傷寒病后期,病不了了,80%形成寒熱錯雜之小柴胡湯證,參230、101、149,“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為服小柴胡湯后的效應而非治法。
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37)
二、大柴胡湯證
1、大柴胡湯主證
原文:傷寒發(fā)汗,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145)
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103)
柴胡半斤,黃苓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兩(切),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詮釋:小柴胡湯證兼里熱者,為大柴胡湯證。《宋本》無大黃,《金匱要略》《時后方》《千金方》《外臺秘要》皆有大黃,從方劑來看,本方的主要作用在于治療半表半里證與陽明合病,當加大黃。枳實、芍藥、大黃三味藥配合,瀉下作用極強,每日可達十五六次,缺一不可,可見中藥配伍的重要性。
2、大柴胡湯適應證
原文:傷寒十余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136)
詮釋:本證為陽明病影響半表半里者。全方和解表里,通下里實。三部六病調胃湯既有本方化裁而來,臨床只要有聚關脈和陰明實即可使用,其瀉下作用不亞于大承氣湯。
三、柴胡加芒硝湯證
原文: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睙嵴?,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104)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姜一兩(切),半夏二十銖(本云,五枚,洗),大棗四枚(擘),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詮釋:本證為小柴胡湯證兼里實證。潮熱為陽明熱型,為燥屎內結的外證,本證較大柴胡湯證輕,大柴胡湯為二陽合證,本方證為先表后里。
四、柴胡桂枝干姜湯證
原文: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147)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干姜二兩,栝樓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則愈。
正誤補缺: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復下之,胸脅滿微結,胃中有邪氣,腹中痛,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驚者,此為未解,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蛘?,原文不變,方子改為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詮釋:本條敘證不全,缺桂枝干姜證,牡蠣證。參173條“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嘔吐者,黃連湯主之”。補入“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眳?07“胸滿煩驚”,本條補入“驚”證?!靶”悴焕薄安粐I”與方不附去掉。
本證為少陽證兼太陰寒證。
五、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原文: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107)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姜(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大棗六枚(擘),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詮釋:本方寒熱并用、補泄兼施、升降共濟、收散并舉,四方八面,整體協(xié)調。寒用黃芩,熱用生姜、桂枝,補用人參、大棗,瀉用大黃、茯苓、柴胡,升用柴胡,降用半夏、鉛丹,收用牡蠣、龍骨,散用柴胡、生姜、半夏、桂枝。本方的協(xié)調面很廣,為三部證合方。三部六病調神湯即在此方基礎上演化而來。
第六節(jié) 半表半里部兼合證
一、竹葉石膏湯證
原文:傷寒解后,虛贏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397)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詮釋:本證為少陽熱與少陰虛合證。本方是在白虎加人參湯去知母的基礎上加半夏,麥門冬而成,本證較白虎加人參湯傷陰重,故加麥門冬,去知母之苦寒傷陰之弊。整個方劑具有清余熱,補氣陰的功效。臨床上本方廣泛使用,如肺空洞,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咳血,胸膜炎低熱,心肌炎發(fā)熱不退,鼻出血等屬少陽病氣陰兩虛證。
二、白虎加人參湯證
原文: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6)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shù)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8)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9)
傷寒,脈浮,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70)
……若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22)
詮釋:從以上六條白虎加人參證來看,本證在白虎湯證高熱,汗出的基礎上,增加口大渴,心煩,時時惡風,背惡寒,脈由浮滑轉為洪大,出現(xiàn)少陰征象,形成了由陽轉陰的過渡證,即少陽熱與少陰虛合證。本證的辨證重點是時時惡風,背微惡寒。后世所謂白虎湯四大證,實際上是白虎加人參湯證。
三、黃連阿膠湯證
原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303)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胖子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正誤補缺:少陽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甚則眩冒,經(jīng)脈動惕,脈浮大,上關上,黃連阿膠湯主之。
詮釋:參160條“傷寒吐下后,發(fā)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jīng)脈動惕者,久而成痿?!?68條“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睡眠,目合則汗?!毖a入:“眩冒,經(jīng)脈動惕”,“脈浮大,上關上”。改“少陰病”為“少陽病”。吳鞠通以本方化裁而成大小定風珠以治溫病熱盛傷津動風之證。本證為少陽熱與少陰虛合證。本方不僅使用于傷寒病少陽傷津之證,臨床上更多使用于陰虛火旺,心腎不交之失眠,夢遺滑精,女子夢交之神經(jīng)衰弱等證。
四、牡蠣澤瀉散證
原文:大病差后,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395)
牡蠣(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樓根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詮釋:本證為下焦病變,應有浮腫、小便不利。
五、梔子甘草豉湯證、梔子生姜豉湯證
原文: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惱,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76)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梔了生姜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生姜五兩,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姜,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詮釋:梔子甘草豉湯證為梔子豉湯證兼少陰虛少氣證,梔子生姜豉湯證為梔子豉湯證兼太陰寒嘔證。
六、梔子干姜湯證
原文: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主之。(80)
梔子十四個(擘),干姜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詮釋:本證為少陽熱與太陰寒合證,參81條“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此條為梔子干姜湯證。
七、梔子厚樸湯證
原文: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79)
梔子十四個(擘),厚樸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詮釋:本證為少陽熱與太陰虛合證。
八、枳實梔子豉湯證
原文:大病差后,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393)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擘),豉一升(綿裹)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搏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正誤補缺:大病差后,勞復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詮釋:參392條“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褲散主之?!?392條,在傷寒流行時常遇見,起初按本方治療,不但病不減輕,反而助熱,后改用了393條枳實梔子豉湯才得解決。此條方證與臨床不符,而393條卻有方無證,主治與392條證一致,驗之臨床,確實如此,故合為一條。枳實平痙攣,梔了豉湯除煩熱,方證相合,屬少陽病范疇。燒褲散暫存疑。
九、附子瀉心湯證
原文: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155)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兩(炮,去皮破,另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正誤補缺: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而背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詮釋:參154條“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04條“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炙之,附子湯主之。”補入“按之濡,其脈關上浮”。改“復惡寒”為“背惡寒”。本證為少陽熱與少陰寒合證。瀉心湯以麻沸湯漬,附子另煎,合服。取寒熱各司其職,不相制約之意。
十、麻黃細辛附子湯證
原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301)
麻黃二兩(去節(jié)),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詮釋:本證為表寒與半表半里寒合證
十一、麻黃附子甘草湯證
原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fā)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fā)汗也。
麻黃二兩(去節(jié)),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詮釋:上述兩條證同而治異,一個為始得之,一個為得之二三日,由于時間的不同,因而治療上方藥就不同。
十二、真武湯證
1、真武湯主證
原文: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共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316)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術二兩,生姜三兩(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干姜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為半斤。
詮釋:或見證及方藥加減存疑,本證為少陰寒與太陰虛合證?!案雇础薄靶”悴焕睓C制是相同的,腹痛為胃腸平滑肌痙攣形成,小便不利為腎小管平滑肌痙攣形成,平痙攣特效藥為白芍,由此白芍間接地起到利尿作用。
2、真武湯適應證
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82)
茯苓,芍藥,生姜各三兩(切),白術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詮釋:本方為肌原性小便不利及腎功能衰竭的主方。本證是陽虛水泛,傷及經(jīng)筋,發(fā)熱為虛陽外浮,頭眩為越部證。屬少陰寒與厥陰寒合證
第四篇 合病 雜病
一、麻黃升麻湯證
原文: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357)
麻黃二兩半(去節(jié)),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十八銖,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石膏六銖(碎,綿裹),白術六銖,干姜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波動出愈。
詮釋:本證為厥陰,少陽,太陰合病?!按缑}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為厥陰??;“喉咽不利,唾膿血”為少陽?。弧靶估恢埂睘樘幉?。合病即不同部位上的六病相合,合病治療原則為合方。厥陰病當歸四逆湯,少陽病以竹葉石膏湯,太陰病茯苓桂枝白術干姜湯。
二、柴胡桂枝湯證
原文: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146)
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姜一兩半(切),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加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詮釋:本證為厥陰病桂枝湯證、太陰病人參湯證、少陽病柴胡湯證復合,屬雜病范疇。1/2小柴胡湯合1/2桂枝湯,合病合方。和解少陽,調和營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