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游 /(1125—1210)
陸游,字務(wù)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公元1125年11月13日),卒于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今天是陸游逝世八百一十三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推送由著名的宋代文學研究者莫礪鋒先生撰寫的三篇陸游詩作鑒賞文章,摘自《宋詩鑒賞》。
01
金錯刀行〔1〕
黃金錯刀白玉裝〔2〕,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京華結(jié)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千年史策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3〕,南山曉雪玉嶙峋〔4〕。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5〕,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
注釋
〔 1 〕全詩選自《全宋詩》卷二一五七,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時陸游在嘉州(今四川樂山)。金錯刀:嵌有黃金紋飾的寶刀。
〔 2 〕白玉裝:刀柄上嵌有白玉。
〔 3 〕天漢:漢水。
〔 4 〕玉嶙峋:指積雪的山峰層次堆積,色白如玉。
〔5〕“楚雖三戶”句:語本《史記·項羽本紀》:“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
鑒賞
相傳寶劍有靈,《晉書·張華傳》載,張華見斗牛之間常有紫氣,特向望氣人雷煥請教,雷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耳。”后果于豐城獄屋基下掘得寶劍一雙。故唐人郭震《古劍篇》云:“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雖復(fù)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标懹巫鞔嗽姇r,剛離開南鄭邊防不久,因痛失殺敵報國的良機而郁郁于懷,于是借詠刀以言志。此刀金錯玉裝,然未得其用,如遭埋沒,故夜吐光芒。詩人年近五十,奇功未立,乃提刀獨立,環(huán)顧八方。《莊子· 養(yǎng)生主》寫庖丁揮刀解牛,游刃有余,然后“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痹娙朔从闷湔Z,描寫壯志未酬、惆悵四顧之失意英雄,并改“四顧”為“顧八荒”,益見其心事浩茫,真乃善于用典。以上四句借詠寶刀以起興,下文轉(zhuǎn)入直抒胸懷。當時主張抗金復(fù)國的奇士并不少見,陸游與他們志同道合,結(jié)為意氣相投的生死之交,以建功立業(yè)互相期許??鬃釉唬骸八氖?、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保ā墩撜Z·子罕》)詩人年近半百尚未建立功業(yè), 生命的焦慮感油然而生。他所希冀的是丹心報國,名垂青史。于是詩人又回憶從軍漢中的經(jīng)歷,群峰積雪,皎潔嶙峋,正是實現(xiàn)其鐵馬冰河之夢想的境地 !盡管如此,詩人仍對抗金大業(yè)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楚雖三戶,尚能亡秦,難道堂堂中國反而無人復(fù)國雪恥 !末句既是對抗金志士的激勵,也是對朝中投降勢力的斥責,堪稱時代的最強音。總之,此詩所詠的寶刀實即奇士精神的物化,詩中蘊含的愛國精神如同寶刀一樣光芒四射。
02
長歌行〔1〕
人生不作安期生〔2〕,醉入東海騎長鯨。猶當出作李西平〔3〕,手杖旄鉞清舊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發(fā)種種來無情〔4〕。成都古寺臥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螀鳴〔5〕?興來買盡市橋酒,大車磊落堆長瓶〔6〕。哀絲豪竹助劇飲,如鉅野受黃河傾〔7〕。平時一滴不入口,意氣頓使千人驚。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何當凱旋宴將士,三更雪壓飛狐城〔8〕?
注釋
〔 1 〕本詩選自《全宋詩》卷二一五八,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時陸游在成都,客寓多福禪院。
〔 2 〕安期生:傳說中的古代仙人。
〔 3 〕李西平:唐代名將李晟,曾平定朱泚之亂,收復(fù)長安,封西平郡王。
〔 4 〕種種:短貌。
〔 5 〕螀(jiānɡ):一種體形較小的蟬。
〔 6 〕磊落:錯落不齊的樣子。
〔 7 〕鉅野:古代大澤,在今山東巨野。漢代元光年間黃河決口,河水注入野澤。
〔 8 〕飛狐城:飛狐,古代縣名,在今河北淶源。
鑒賞
此詩乃陸游的七古名篇,清人方東樹甚至稱它為陸集中的“壓卷”之作(見《昭昧詹言》卷一二)。首先,此詩在兩個方面代表著陸游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導(dǎo)傾向,一是愛國主題,二是七古詩體。先看前者。在南宋,抵御外侮收復(fù)失土,即恢復(fù)宋王朝的國家主權(quán)和原有疆域,既是時代和人民的要求,也是對國家民族的最大忠誠。正因如此,抗金復(fù)國的愛國主題成為南宋詩壇的主流傾向。陸游生逢國難,自幼受到父輩憂國精神的熏陶,一心希望在抗金復(fù)國的斗爭中做出貢獻。此詩將“手杖旄鉞清舊京”視為人生目標,就是陸游詩歌中愛國精神最鮮明的表現(xiàn)。再看后者。陸游長達六十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歷程,是一個不斷追求在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中獲取更高境界的詩興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飛躍良機就是他四十八歲從軍南鄭的那段經(jīng)歷,他對之念念不忘,把它形容為“詩家三昧忽見前”(《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在從軍南鄭以后的數(shù)年間,陸游寫出了一批七言古詩,正是這些雄渾奔放的七言歌行奠定了陸游詩風的基石。此詩作于陸游離開南鄭的兩年之后,曾經(jīng)使他激動萬分的從軍經(jīng)歷已成記憶,殺敵報國的理想已經(jīng)破滅。正是在此般無可奈何的情境下,詩人寫出了這首激昂慷慨與苦悶失落相互交織的歌行,成為陸游七古的代表作。其次,陸游的其他七古名篇大多每篇各有主題,也各有主要的情感傾向。例如《金錯刀行》抒發(fā)誓死不屈、堅決抗敵的豪邁情懷,《胡無人》歌頌抗金事業(yè)終將成功的勝利信念,《關(guān)山月》傾吐局勢沉悶、報國無路的苦悶心情。此詩將上述主題熔于一爐,從而全面、深刻地抒寫了詩人的復(fù)雜心態(tài)。陸游是胸懷大志的奇士,他的生命意識是與建功立業(yè)的人生目標密切相關(guān)的。此詩首二句雖說成為神仙、入海騎鯨也是人生理想,但顯然只是為了提振文氣而虛晃一筆,三、四句所吟的“李西平”才是陸游心中真正的人生楷模。陸游多么希望能像李晟一樣,擊敗金兵,收復(fù)汴京,建立奇功 !可惜事與愿違,他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只好束手無策地看著白發(fā)叢生。一位正值壯年的英雄竟然無所事事地閑臥在古寺中,眼睜睜地看著落日映窗,此情此景,人何以堪?無奈之下,詩人只好買酒澆愁。即使在舉杯消愁之際,詩人也未忘卻自己的人生目標,盼望著抗金功成,收復(fù)幽燕失地,在慶功宴上雪夜痛飲。
全詩以“手杖旄鉞清舊京”為始,以“何當凱旋宴將士”為終,不但真實地抒寫了詩人的復(fù)雜心態(tài),而且形成抑揚頓挫的情感波瀾。如從藝術(shù)的角度來看,則此詩風格雄壯而沒有粗豪的缺點,感情噴薄而不乏細膩的心理描寫,其總體成就在其同類主題的七古作品中出類拔萃。
03
夜泊水村〔1〕
腰間羽箭久凋零〔2〕,太息燕然未勒銘〔3〕。老子猶堪絕大漠〔4〕,諸君何至泣新亭〔5〕。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6〕。
注釋
〔 1 〕本詩選自《全宋詩》卷二一六七,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時陸游在山陰。
〔 2 〕“腰間”句:語本杜甫《丹青引》:“猛將腰間大羽箭?!?/span>
〔 3 〕燕然:山名,即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nèi)。東漢竇憲追擊匈奴至此山, 令班固作銘,刻石紀功。
〔 4 〕老子:猶“老夫”,此處乃詩人自稱。絕大漠:穿越大漠,語本《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所載漢武帝稱大將霍去病語。
〔 5 〕泣新亭:《世說新語· 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 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毙峦ぃっ?,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周侯:周。
〔 6 〕新雁:新近從北方飛來的大雁。
鑒賞
陸游年輕時,常居山陰。三十四歲方出仕,四十二歲即罷歸山陰。四十六歲再度出仕,十年后又罷官歸山陰。此詩作于五十八歲,詩人正在山陰閑居。陸游自幼遭遇國難,二十歲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觀大散關(guān)圖有感》)的志愿,決心以自己的文才武略為恢復(fù)中原的事業(yè)做出貢獻。他入仕后曾親臨江防前線,還曾從軍南鄭,在抗金的最前線度過了艱苦而豪壯的一段戎馬生涯??上ш懹嗡幍臅r代正是朝中投降路線占主導(dǎo)的時期,他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只好把滿腔熱血灑向詩歌創(chuàng)作,用豪宕雄偉的詩歌把愛國主義的主題高揚到前無古人的高度,他的七言歌行如《關(guān)山月》《金錯刀行》《胡無人》等代表作,成為整個宋詩史上愛國主題的最強音。即使當小朝廷的茍安局面已經(jīng)形成,其他詩人的抗金呼聲漸趨消沉時,陸游的愛國情懷仍始終不渝,而且在一般性的詩歌寫作中時有流露,此詩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陸游家在鏡湖之畔,題中的“水村”即指湖邊小村。此地遠離邊防前線,身為鄉(xiāng)野散人的詩人夜泊水村,與抗金復(fù)國有何關(guān)系?但詩人偏從抗金斗爭寫起。首聯(lián)說自己久違戎馬生涯,至今功業(yè)未建,深堪嘆息。中間兩聯(lián)接連推出兩組對比:頷聯(lián)將自己與朝中諸臣相比,頸聯(lián)將自己的心中壯志與實際處境相比。前者隱含的結(jié)論是士氣衰靡、國勢不振,后者隱含的結(jié)論是壯志雖存、年歲垂老,兩者都使人無可奈何。于是尾聯(lián)順理成章地歸結(jié)到此詩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夜泊江湖,只有那寒汀上的一聲雁鳴與詩人的寂寞心聲互相呼應(yīng)。
作者簡介
莫礪鋒,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主要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出版過《江西詩派研究》《朱熹文學研究》《杜甫評傳》《古典詩學的文化觀照》《唐宋詩歌論集》《杜甫詩歌講演錄》《莫礪鋒講唐詩課》等著作。
叢書簡介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主編、各卷作者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是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jīng)太主編,邀請當代中國詩學研究名家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福貴注評的一套詩歌鑒賞叢書,共八冊。其中葛曉音注評的《唐詩鑒賞》、莫礪鋒注評的《宋詩鑒賞》各200首,其他卷各100首(個別卷略多)。叢書在編選體例上貫徹“通古今之變”的大歷史視野,將中國古典詩歌與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貫通選析;在鑒賞上追求“道藝不二”的闡釋策略,努力揭示每首名詩的思想意蘊和藝術(shù)魅力。注釋簡明準確,鑒賞專業(yè)獨到。內(nèi)文雙色印刷,版式疏朗悅目。書中配有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古畫,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閱讀這套叢書不僅能夠領(lǐng)略中國詩歌中的奇葩異卉,而且能夠洞悟如何分析一首好詩的金針秘笈,從而走進中國詩歌的殿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