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釋“神童”教育--CCTV
時間:2007-05-25 來源:CCTV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我們的節(jié)目。每次我們說到神童的時候,不是兩三歲就能夠過目成誦就是十二三歲便讀了大學,似乎都帶著同樣神奇的光環(huán),神童們成長的經(jīng)歷更是令家長們不厭其煩、幾經(jīng)探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關(guān)于神童的話題。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有中國人才研究會超常人才專業(yè)委員會理亊長賀淑曼教授,還有我們的觀察員老梁。節(jié)目開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短片。
(短片) 畫面上的小女孩叫鄒束英,早在3年前,她在湖南長沙就已經(jīng)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小神童了,當時她才7歲,僅用10個月就讀完小學6年的所有課程,并直接就上了初中。到目前為止,鄒束英在學??偣布釉谝黄鸬臅r間也沒超過3年。如今,她已經(jīng)離開校園,和父親在一起四處游歷,并著手寫一部20萬字的小說——《苦難人生》,更令人稱奇的是她立志要在13歲時進入哈佛大學,打算以后成為一個天下人盡皆知的作家。也正是這種傳奇般的經(jīng)歷,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guān)注。春節(jié)前,鄒志云父女倆被中央電視臺邀請去了一趟北京,錄制了一期關(guān)于如何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節(jié)目。
1、 每逢高考錄取的時候,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一批少年大學生走進學校,學校里的其他同學也會好奇地看著他們,然后有一些媒體也會去追捧他們,甚至叫他們是神童,他們到底真的是不是神童,或者是說能稱得上是神童嗎,還是比別人早上學幾年而已,問賀老師怎么來看待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神童?
賀教授:我對“神童”的稱呼很反感,我們稱“超常兒童”,而且全國有300萬之多,它來自天然的而不是人為加工的“早慧兒童”!,如近期cctv—12播的7歲歌星于學璽等。但不論“神童”或“超常兒童”都不等于“超常人才”!,最多是“人材”或“潛人才”,因為他們對社會還未作出創(chuàng)造性貢獻,社會無法認可他是什么人才!
(短片)在當年許多媒體的報道中,鄒束英與她的爸爸,一個是天生駿才,而另一個是特立獨行的教育家, 但是記者在與小神童鄒束英接觸的過程中了解到,鄒志云帶孩子方法有時相當?shù)膰绤枺踔两茪埧帷?div style="height:15px;">
記者:這中間還有小孩說是不愿意學習的時候你采取一個辦法,這個辦法讓很多家長接受不了,就是把小孩,因為她是個小女孩,把頭發(fā)體光了 男:是這么回事兒,我們這個縣里面,領(lǐng)導干部支持賭博,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收稅,所以這個賭博成風,我就不讓孩子看這個丑惡現(xiàn)象,我把她頭發(fā)剪了人家就會指指指點點,她就不好意思在地下玩兒了,但是你說可能說,不好意思讓孩子在地下玩兒。 解說 剃頭,這發(fā)生在一個小女孩身上,確實有點不可思議。可是鄒束英的心態(tài)似乎要比記者想象的要平和許多。
你當時怎么想的啊
——爸爸做的對。
鄒志云的素質(zhì)教育是一種“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教育方式,這種方式完全拋棄了學校教育,并在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迅速提高了思想認識水平。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寓教于樂的味道。同期
我就是讓孩子無憂無慮的活著
解說:為此小束英跟著父親四處漂泊,有時一個假期就能浪跡7個省。雖然小束英稱自己是快樂的,可是眼前我們看到的小束英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甚至有點蓬頭垢面的情形卻讓人很難聯(lián)想到這就是素質(zhì)教育,這就是快樂教育。這與從不強求孩子的說法似乎無法放到一起。
賀教授: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遵重孩子的興趣及心理發(fā)展,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強行塑造,這種“剝奪教育”是對人權(quán)的侵犯。短片中“剃頭”等,是典型的剝奪她當女孩的愛美之心,她的“快樂”是扭區(qū)的,甚至有可能產(chǎn)生某種心理變態(tài)。就算她13歲考上哈福,這孩子能健康發(fā)展嗎?家長還要繼績干預哈福教育嗎?------有些“強行塑造”,不知是滿足誰的需要?孩子的?家長的?廣東有一位家長……
有人主張“順其自然”,他忽略了教育的干預性,還有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由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高,既使很有天賦的孩子被埋沒,或因 “順其自然”而扼殺。我咨詢過一個四歲三個月的“神童”……
小束英的父親認為學校教育不能對女兒有更好的培養(yǎng),認為:素質(zhì)教育是一種“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教育方式,這種方式完全拋棄了學校教育,并企圖用家庭教育來取代,這種做法怎么看?(探究現(xiàn)在超常兒童的教育)
賀教授:用家庭教育來取代學校教育肯定是有弊端的。因為家長不能集所有能力之全才,切不說合作及社會化等問題,就拿愛迪生來說……
超常人才教育是用拔尖人才成長的規(guī)律,去對智力中等以上學生的開發(fā)潛能的高素質(zhì)教育。
(短片) 解說 那么鄒志云到底是怎么教育小束英的呢?對此,記者在湖南教育電視臺找到了兩年前的有關(guān)報道。
解說:鄒束英5歲間,父親鄒志云把她帶在身邊,身為中學教師的她通過自己總結(jié),將小學知識進行高度濃縮,將規(guī)律性的東西交給女兒,然后讓她舉一反三,這樣僅用了十個月的時間,鄒束英就把小學一至六年級的課程全部學完。
鄒志云:教孩子的過程中,我注意知識的濃縮性,像一年級是整數(shù)的加減,我把小學五年級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的加減,也放到她一年級的知識中去學習,我就告訴她,規(guī)律都是一樣的,沒什么變化,你可以舉一反三。她就覺得這些東西簡單,她就來了興趣,沒感到壓力。
解說:在學習的過程中,鄒志云從不要求女兒死記硬背。當女兒…。
解說:在掌握小學書本知識的基礎上,父母又帶他游覽了貴州云南荷蘭等七個省份 ,每到一地鄒束英都記下見聞和感受,在游覽中她寫下了我所知道的蘿卜頭,聰明的長沙姑娘,火車上的一幕等20多篇游記文章,因為沒有條條框框的約束鄒束英總是喜歡按自己的思路寫
鄒束英:你看寫我奶奶的好有味道,奶奶名叫蔣錦容,今年61歲,長相不好看,一雙小小的眼睛,頭發(fā)黃黃的,圓圓的小臉,身材不高不矮,走起來路挺有精神,性格很好。
3、現(xiàn)在社會上的神童現(xiàn)象屢見不鮮,比如像湖南湘潭大學的少年大學生魏永康,天津 的 ,媒體在這些方面的抄作,對超常兒童來講,是不是一種壓力?家庭、社會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千里馬”,怎樣讓他們有正常的成長環(huán)境?
賀教授:過多的媒體宣傳會給他們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是一種“捧殺”(中科大少年班已有太多的教訓!)。
實踐證明:“神童”最終不一定都能成為超常人才。而智力中等以上的普通孩子,若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可能成為超常人才,如:愛因斯坦、愛迪生、華羅庚等。但“千里馬”縱有而無“伯樂”,也是一種悲劇。
所以,超常人才教育確信:多數(shù)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等待開發(fā),即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超常人才……
超常人才的健康成長需要三個同步發(fā)展,即:身心同步、智力與非智力同步、成績與社會化同步……
4、 記得在1978年,中科大就開設了少年班,有一批當時的神童加入,像寧鉑、謝彥波、干政等這些當年最為耀眼的神童,現(xiàn)在他們也是人到中年了,在多年后會想起他們當年的教育的情況如何總結(jié),
賀教授:如何看待他們的問題呢?如寧鉑:
1、媒體傷害---捧殺!……
2、“天才也怕選錯行”---教育制度……
3、辦學初期,走前人未走過的路,他們是高教改革的試驗品,試驗不一定都成功,不試驗永無成功。他們對高教改革的貢獻就是少年班教改的貢獻,現(xiàn)在全國有些高校正在仿效。如:
(1)入學兩年后再選專業(yè),可以轉(zhuǎn)系及換專業(yè)……
(2)加強基礎教育,開設大量選修課,滿足多方興趣---
(3)可以提前畢業(yè)……
5、從超常兒童的教育上看教育體制的改革,怎樣從觀念上、教育方式上使兒童不是簡單的被認為超常兒童,而是用更科學的方式讓普通的兒童接受超常的教育方式,在更科學的教育環(huán)境下成長?超常兒童怎樣培養(yǎng)才會有超常作為,成為國家不可多得的人才?
賀教授:不要輕易給孩子掛上“超常兒童”或“神童”的標簽,這對他們的成長不是一種好的心理暗示,有些人會因些而不在努力,或不知天高地厚……
經(jīng)幾十年的研究后,我認為:
超常人才==10%的天賦十45%教育十45%個人努力
超常人才教育,不僅僅是對超常兒童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根據(jù)超常人才的成長規(guī)律而面對智力中等以上孩子的開發(fā)潛能的高素質(zhì)教育,今后特別是要而向70%的農(nóng)村兒童,除了知識之外,以下超常人才的個性特征可供教育者參考:
(1) 強烈的史命感……
(2) 持久的熱情……
(3) 非凡的創(chuàng)新……
(4) 非凡的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