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孩子上了小學,家長們就會明顯的發(fā)現有的孩子在學習方面特別的在行,而有的孩子卻好似開竅很晚,怎么都學不進去?
于是家長們聚在一起談論的最多話題就是:某某家的孩子生下來就很聰明,而自己家的孩子學什么都好似比別人慢一步。
真的是這樣嗎?
揭秘莫扎特——天賦之道
莫扎特七歲那年身材矮小的只能勉強看到大鍵琴的頂部,在一次公開場合的演奏,讓他深深地迷住了家鄉(xiāng)的人們。
大家似乎都不敢相信,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演奏樂曲。
家鄉(xiāng)人們對他的評價是,這個孩子真的很有天賦,或者他真的是個天才。
之后在莫扎特父親的一封信中,談到了年幼的莫扎特。
莫扎特在年幼的時候聽到某種樂器演奏出來的調子,不論是哪種便能馬上的正準確辨識出來。
他不但能分辨小提琴,古琴演奏出來的曲調,還能分辨任何一種樂器的調子。
比如時鐘的報時,大時鐘的鳴響,以及人們打噴嚏的聲響。而在當時很多大多數成年的音樂家也無法和莫扎特匹敵。
莫扎特在如此小的年紀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似乎除了他是天才的特征外,沒有辦法可以解釋這種現象了。
像這種便捷的結論依舊在我們生活中層出不窮,因為更多人的相信,一個人大師之路更多在于天賦與智商。
可真的是這樣嗎?
如今我們在視頻網站上就能看到很多4.5歲的孩子,就能拉小提琴,彈奏鋼琴的視頻,他們的水平甚至比成年人還要高。我們就首先想著這些孩子生下來就有某些卓越的音樂才華。
而事實謝謝天才的孩子,從兩三歲便有高難度的訓練,才培養(yǎng)并發(fā)展了他們出色的能力。
回歸到莫扎特的家庭。
莫扎特的父親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音樂教育家,家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樂器,只要大家能想到的,幾乎應盡所有。
莫扎特的父親對莫扎特進是從很小就開始訓練的,父親想盡一切辦法來提升孩子的音樂才華,他不但在莫扎特姐姐身上測試了自己的理念,更是對莫扎特特別用心。
由于爸爸是作曲家,父親很早就培養(yǎng)孩子的作曲能力。據傳記記載莫扎特六歲時就開始作曲,八歲時就能寫出第一部交響曲。
面對莫扎特的天才到底是什么?他到底做了是什么?父親的訓練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簡單的說,莫扎特的成功不是偶然,是與他的刻意練習同樣息息相關。
在財富讀書營目前正在共讀的這本《刻意練習》就揭示了刻意練習的本質。
作者埃里克森刻意練習的觀點是:那些處于中上水平的人們擁有一種較強的記憶——長時工作記憶。
長時工作記憶正是區(qū)分卓越者與一般人的一種重要能力,它是刻意練習指向與本質。
在1924年春天紐約的一家酒店里,一場1對26的盲棋車輪站打響。
832個棋子,棋盤上1664個方格,全部都要記在棋手的腦子里,簡直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挑戰(zhàn)。
神童阿廖欣以一己之力通過下盲棋的形式,車輪站對戰(zhàn)了26位頂尖好手。
經過十個小時的對局,阿廖欣最終取得了14勝4合5負的壓倒性勝利,所有人都震驚了。
作者埃里克森經過大量的研究和數據分析告訴我們:阿廖欣的天賦并不是天生的,他訓練有方,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全局觀察并記憶棋局走勢,迅速研究一連串的招法和對手對應的方式。
而在國際象棋大師在長期記憶頭腦硬盤中存儲了5萬~10萬個關于棋局的組塊,他能任意調動記憶中的組塊兒來應對復雜的局面。
也就是說專家已經將自己的大腦升級工作記憶條,可以同時調用一塊硬盤來當做虛擬內存用。
作為一般人,怎么買得起那件硬盤呢?
通過刻意練習,我們也能成為生活中的高手。
首先我們刻意練習的任務難度要適中,能收到反饋,有足夠的次數重復練習,學習者能夠糾正自己的錯誤。
往往我們努力沒能換來回報,是因為我們只是在簡單的重復,是無用的練習。
杰出并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人人都能可以學的技巧,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成為行業(yè)界內的領軍人物。
既然已經破解了,天才是所有。既然已經破解了天才所擁有天賦的真相,那么你一定也能從普通躍升為高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