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參加了在雙流棠湖外國語實驗學校舉行的全國“名師工作坊”與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高端論壇。與會三天,有感于專家的精深理念和精妙解讀,有感于名師的淵博知識和高超教法……
這是一場專家引領、名師切磋的研討盛會,亦是一次中學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交流會。此次論壇由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余映潮、黃厚江領銜,川渝兩地部分名師助陣。論壇以促進中學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宗旨,采用“專家講座引領、名師課例示范、'名師工作坊’專題報告”形式進行實時課堂課例研討,并對當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進行探究。親臨現(xiàn)場自是幸甚至哉!收獲頗多,便興然提筆以記之。
參加此次學習,最令我欣喜的當數(shù)再次聆聽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講課(2013年5月,我在德陽五中聽過他講課)。他,絕對是當今中小學語文界最耀眼的明星,他倡導的“板塊式教學”備受一線語文教師喜愛,簡約、清晰、詩意的教學設計更是受到廣大一線語文教師的親昵。他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研究專家,但,他不是只注重理論研究的專家,而是將理論與實踐完美演繹的特級教師,這于我們,高山仰止罷了。我想,真正的教學教研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不是坐在工作室搞理論研究。余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幾十年潛心鉆研、探索與實踐中小學課堂教學藝術,他不是只講理論的專家,他是身體力行而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的語文特級教師,這樣的專家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他已兩鬢斑白,但他每到一處都會走進教室親自授課,在課堂教學中踐行他的教學理念,他說,課堂四十分鐘是學生學習的,而不是用來喧鬧的。他指出,課堂要做到安靜、干凈,課程設計要精、美,教師要課堂中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教師要少說話。語文課堂是學生用語言、用心、眼、手、腦參與學習語文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應該是厚重的語文課堂,而不是熱鬧的表演活動,熱烈的鼓掌叫好。同時,他反對在課堂中一片贊美聲,沒有思考,沒有質疑,沒有安靜的課堂,往往是作秀的課堂,學生沒有真正走進課堂,學得也不深厚。余老師,幾十年倡導以“板塊式教學”,詩意的教學手法,在線條式教學流程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這種直觀的教研形式倍受一線教師喜愛。
特級教師黃厚江在論壇會上指出,做優(yōu)秀教師要具備三點:一是具有很好的天賦,二是具備吃苦的精神,三是具備學科教學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我們一線教師要經常寫論文,寫論文不是寫出來的,論文像生小孩一樣生出來的,小孩是愛情的結晶,你想發(fā)表論文就得愛上教育,愛上教育就是不上課就會難受。所以,寫論文是一種痛并快樂的過程。同時,他指出,高效課堂是遮不住的謊言,什么是高質量的課堂?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喜歡讀書。一問一答,一問就對的課堂,都是荒唐的。一呼百應的課堂更是無聊的,學生在眾聲中回答問題不是好現(xiàn)象,整得課堂像三流歌廳一樣。他講到,讓學生考好才是稱職的老師,但只會考好也是悲哀,只會做練習讓學生考好,也是愚蠢的,對學生終生有用的課堂教學皇才是好的課堂教學。他指出,教師專業(yè)成長:一要注重功利性,任何人不能沒有事業(yè)心,一所學校教師沒有功利心就太糟糕了,至少這所學校的生氣是無法激活的。二要注重課堂教學路徑,多聽自己的課,回放自己的課堂實錄,學會聽別人的課,聽好課,聽過后多分析總結,不能盲目的崇拜名師。三要改變傳統(tǒng)教法,從否定開始,否定自己開始,嘗試更多的教法。四要注重研究,常用的方法是寫教育隨筆,論文,注重自己學科研究,教學方法研究,教學活動研究,考試范疇研究等。恕我直言,之前我對黃厚江老師不甚了解。曾在網(wǎng)上拜讀過他所授的《老王》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他對文本的解讀及教法研究,我等晚生敬畏。在此,我想借用唐山陳曉東老師在“黃厚江教我上《老王》”文末思考來概述我的感想,陳老師思考:“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最可貴的在于思想,有了思想,課才會有底蘊,不會風干成那窗前紅紅的蘿卜條。思想何處來?讀書,讀有字書,讀無字書;思考,向內思考自己,向外思考自然天地生活?!边@就是黃厚江老師,他的課堂教學設計時時有思想,處處有思考。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我想,語文教學大抵如此吧。
學習期間,呈現(xiàn)的“名師工作坊”在我眼中是骨干教師智慧集中營,它是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教研機構,培養(yǎng)一批一線語文教學能手,造就一批一線語文教研行家。無論是坊主談教研理念,教研目標,教研方法,還是成員親授示范課,抑或談成長感悟,教學反思,與會者大開眼界,深受啟發(fā)。
此次高端論壇,我以學習者的身份安靜地坐在會場,每天享受著做語文人的幸福。無論是專家的精彩理論講座,還是名師的精湛教學技藝,都驚艷了整個會場,座無虛席是一種肯定,陣陣掌聲更是一次次欣賞。我被專家、名師們對語文的摯愛深深折服。
學習結束后,我一直在沉思:語文教師到底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學習。是的,學習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終生的事兒。思則疑,學則精,寫則勤,語文教師更應該如此吧!
特級教師于漪在《怎樣當好一個語文老師》一文中寫道:很多語文老師上不好課,是因為被他信力所左右。 語文老師要有自信力,一要好學,二要深思,三要力行。 第一是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須要有文化的積淀。知識不等于文化,知識是一種本領,文化是一種素質。知識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礎。我們過去的一些大學的、中學的教師文化積淀很深,他們沒有什么教學參考書,拿起一個教本來,就可以左右逢源。他們的文化底子好,學生再怎么問,他們也不怕。我們現(xiàn)在上課就怕學生問,一問就不知道怎么辦,回答不上來。
我們確實要有點文化積淀。我們的語文內容豐富復雜,它的家屬成員很多,它的社會關系非常復雜,字詞句篇,讀寫聽說,并且跟很多學科都有關系。因此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作出哲學的思考。
作為語文教師還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認識、辨別事物的能力,判斷的能力,發(fā)明的能力,創(chuàng)新的能力。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別這是科學的,還是偽科學的;是真正反映規(guī)律的,還是三流化妝。三流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化妝是精神的化妝;我們要的是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我就是語文,我和語文是融為一體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的教學中,不要涂脂抹粉,滿足于三流的化妝。
第二是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yōu)秀教師的。各行各業(yè)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說,我們?yōu)槭裁磿\閱讀,為什么會誤讀,就是沒有通過紛繁復雜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內核。不深思,你怎么知道這些文字背后的東西呢?感性的認知都是蒙眬的,因此你要學生真正理解,獲得清晰的認識,就一定要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統(tǒng)的語言,形成理性的思考。為什么我們的課不能刻骨銘心?不能震撼學生的心靈?不能打動他們心靈深處的一隅?就是因為我們往往是泛閱讀,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語言整體里的一個部分,七級浮屠呀,拆下來就不行了,那就不是浮屠了,不是寶塔了,一句一句的相加不是文章。文章是有邏輯,有內涵,有情感的。語言本身是雙刃劍,課堂上我們要發(fā)揮它的正面作用,我們通過語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來理解背后的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的情和義乃至文外的東西。品味語言是中國的特色.因為中國的語言文字是很值得品味的。英語每年的新詞大概要增加兩萬,所以莎士比亞的文章,現(xiàn)在英國人讀不懂了。中國的詞是妙得不得了的,你再增加新的事物,只要把字重新組合一下就好了。過去是牛車、馬車、人力車、自行車,現(xiàn)在是火車、磁懸浮車、動車,你怎么組合都可以。因此品味語言確實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雙刃劍,弄不好就掉進了語言的陷阱。為什么這么說?言過其實,就是語言的陷阱;我們教師駕馭語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詞句拖著走,文沒有了,被肢解了。
教課,一是要研究語文和語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學生。任何優(yōu)秀的教師都無法代替學生的成長。師傅引進門,修行在自身,教師的作用是引導,你的方向引得對,方法正確,修行還要看學生自己。同樣,語言文字非親身實踐不可,要讀,要說,要寫,要聽。教師要養(yǎng)成傾聽學生的好習慣。學生有很多思想、意見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你要教他,教心。必須知心,一定要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所以課堂,不只是教師展示的場所,它也是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的場所,實踐語言文字的場所,要讓學生親自實踐。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來的,絕對不是吹出來的,不是捧出來的。捧不出優(yōu)秀教師,也捧不出領軍人物。一定要艱苦奮斗,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哪些做對了,哪些錯了,用流行的話講,就是反思。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誠哉斯言。一切都是干出來的,一步一個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
做語文教師必然要面對學生寫作的訓練,作文教學是語文老師最為棘手、頭痛的活兒。那么,作為一名語文必須要有寫作的功底,要經常與學生一起作文,寫下水作文。初中生作文本應呈現(xiàn)學生自我內心的一種真切體驗,將這種真切的體驗以富有生命的文字形態(tài)表達出來。學生作文要求立意新穎,內容真切,形式獨特,章法有序,杜絕假、大、空。事實上,語文老師在批閱學生作文過程中,難得讀到幾篇像模像樣且能下筆修改的作文,大多是套話成段,謊言成篇,五花八門,零亂不堪。文不實,情不真,結構章法亂是當今初中作文的一個通病。
究其學生所犯作文通病原因,當前作文教學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師生作文教學中源于“唯考是圖”,為了謀求作文高分,教師只顧教給學生一些文字編織術,用公式化來要求學生作文,完全把作文與學生的情感割裂開來。最可悲的莫過于語文教師不會作文(這是很多名家之言),語文教師自己寫不出一篇像樣的下水文章,又如何去指導學生作文呢?這樣的老師只會依樣畫葫蘆學點編織術,美其名曰作文三招:一湊、二抄、三套。他們常用的招數(shù)是要求學生死記名言警句,優(yōu)美段落,苦背“范文”,文章格式總分總等等,導致學生作文千篇一律,或者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樣苦了真正愛好寫作的學生,他們不敢直抒胸臆,他們的性情得不到真正的釋放,生怕自己的作文令閱卷老師大跌眼鏡,把自己的作文給“槍斃”了。湖南名師吳春來曾在他的《十年非常語文夢》中一篇題為“那次中考閱卷,我成了'劊子手’”。他在文中寫道:“一場中考閱卷,期間多少令人扼腕嘆息。近5萬份試卷,凡作文閱卷者9人,5日之內務必閱完。掐掐手指,每位閱卷老師一日之內要閱多少份才能勉強完成任務呢?這樣的閱卷狀況,作文教學意義到底有多大?我只能說我充當了劊子手?!弊x這樣的文字,作為我們語文人是不是同感于扼腕嘆息呢?正是這樣的作文環(huán)境“污染”,作文教學不假不行??!奈何?
學生作文到底應該怎么指導?其一,立意,讓學生要思考我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其二,引題,一定要有代表性,語言必須生動有畫面感,讓人讀了之后有同感,給人感覺深刻,直指人心。其三,選題。選一個好的主題,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選主題,最忌諱的就是太大,太空泛。作文時一定要從細節(jié)小事兒著手,這是生活感悟,是接地氣的東西,而不是高屋建瓴,夸夸其談。其四,心細,學生要擁有一顆觀察的心,寫作文如何保持進步和創(chuàng)新?說白了,就四個字:觀察,思考。語文老師要多讀書,多寫作,特別是要多寫下水作文。善于與學生交流寫作的感想和樂趣,讓學生受到感染,讓學生的心動起來,真正喜歡寫作。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趙謙翔倡導的“綠色作文”中指出:作文,務必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激活悟性,使學生“心動”,二是指導寫作,使學生“筆動”,三是引導落實,使學生“行動”。三者之中,“心動”是本源,“筆動”是關鍵,“行動”是歸宿。做到三動兼?zhèn)?,寫出的作文才能避免假、大、空的假象?,F(xiàn)行教材每個單元都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專題訓練,但初中作文教學沒有專門的教材,有些老師重理論說教,有些老師重技藝訓練。竊以為作文教學要重視生命的教育,呼喚學生內心的感動,讓學生的心真正動起來,用情感去熏陶學生,促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學生有了寫作欲望自然會去細心觀察與思考,進而思考作文如何立意、組織材料、結構章法等。教師加以寫作指導,這樣寫出的文字才是學生真情的流露。
作文教學當“以人為本”為首要,以完善學生人格為作文目的,而不是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課堂中,文字中的人物或影像中的人物,都要盡可能還原成學生心中鮮活的生命。還原生命其實就是對學生進行想象再創(chuàng)造,一種聯(lián)想的生命轉化。還原生命后,采用對話生命的方式,對人物或事情進行評價,積極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感受,教師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學生的生命激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下水作文激活生命。魯迅先生早說過:“血管里流出來的都是血,水管里流出來的都是水?!?,作文教學亦如此,引導學生在激活的生命與文字中直抒胸臆,只有通過大量的作文訓練,使學生練就功夫,實現(xiàn)“作文”與“做人”的同步發(fā)展。這樣的作文教學,不僅課堂能出現(xiàn)生命的狂歡,學生所寫出的作文也是有血有肉的。
著名特級教師、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說,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要努力使語文教育真正做到對文化的傳承、對閱讀的熱愛、對生命的敬畏。所以,語文老師要有語文情懷,時常在內心深處呼喚語言文字的魂力,在纏綿緋惻中體會肝腸寸斷的凄苦,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動人心魄的震撼,在含蓄凝練中讀出超脫凡世的清遠,在潮起潮落中成就驚世駭俗的向往。
做一個幸福的語文老師,與語文結緣,情定語文一生,悅享語言魂力。語文,它是精神圖騰的詩意天地,是水草豐美,沙鷗翔集的繽紛世界。它是一種柔軟情懷,它是寫給生活的情書!
注:此小文雖屬舊作,再讀,依然覺得清新。因為鐘情,所以幸福。是的,幸福有時就是這么簡簡單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