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魏晉時期七位隱士——王戎、山濤、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咸,他們不慕名利只求在山水間逍遙自在,沒事在竹林里小聚,一起喝酒唱歌,外人送給他們一個'雅號',就是'竹林七賢'。雖然被稱為賢人,這七人的言行卻和人們印象中的賢能大相徑庭:王戎吝嗇到給兒子吃糠,阮籍醉臥老板娘裙下,劉伶更是嗜酒如命,七人所行種種就不一一列舉。
可在當時魏晉的文人墨客還將他們作為潮流,甚至爭相效仿,和現(xiàn)在的'追星'有的一拼。'竹林七賢'到底'賢'在何處?憑什么成為魏晉風尚?一切都要從隱逸文化這個根本上談起。
六朝隱風盛行的成因:外部力量為輔,內(nèi)部因素為主
1. 何謂隱逸文化?
《爾雅·釋詁》中有云:'隱,微也。'意思是,隱與初生的植物的嫩芽類似,芽小到幾乎看不見??墒强陀^上真實存在,并且古人認為芽并不小,只是能夠看到部分的有限,隨著時間的流逝芽慢慢長大,才會顯露他本來的形態(tài)。
隱逸中的'隱'也是如此,區(qū)別于消失或是不可知,所隱對象不僅存在,而且對于當時的社會也是可以耳聞的。'逸'有逃逸的意思,有逃逸就必有至少一個逃避的對象,而且逃避的目的是求安穩(wěn),所以'逸'的目的一部分在于追求安穩(wěn)。'隱逸'之于人類社會則表示主動逃避以求生活和內(nèi)心安穩(wěn)。隱士'為'隱居不仕的人'士',是指知識分子,'不仕'就是遠離政治,不出來做官'。隱逸文化源遠流長,據(jù)推測,隱逸文化在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就初見端倪。史料中曾記載中國歷史上隱士的'鼻祖'——巢父,傳說他品格高尚,是堯決定讓位的首選之人,但巢父寄情山水之間,不肯接手帝位,才有后來的舜接管天下。
這時的隱士生活被稱為'小隱',選擇小隱的人也只是為了堅持自己的操守和生活方式。后來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對隱逸文化的總結與論述,才形成真正的隱逸理論,這種理論被稱為'朝隱'——這被稱為中國隱逸文化的源頭。對朝隱進行批判繼承的是莊子的'游隱',其結合道家'全性保真'的理念,站在宇宙的高度審視萬物,其隱逸生活更具藝術性。
中國隱逸文化由此形成兩大派別,儒道互補的隱逸思想不僅成為個人處世哲學的代表,也成為封建社會避世的一種風尚,最終影響了古代文人兩千多年的時間。
2. 對政治的逃離:知識分子最后的倔強
隱逸在封建社會一直很受追捧,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成因是外部因素的推動。隱逸文化產(chǎn)生于春秋,在魏晉時期達到高潮,我們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隱逸文化的每一次變革與都離不開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
由于人類社會政治和權力的斗爭加劇,夾在其間的知識分子不滿動蕩的現(xiàn)實,于是選擇以逃逸與躲避來反抗當權者??陀^來說,這種反抗實在具有局限性,所謂的對個人主義的堅持,不過是對現(xiàn)實的逃離和對當權者的容忍。但迫于當時的階層障礙,隱逸是士人群體在貞節(jié)與仕途之間夾縫求生的最好選擇。
3. 背后中國哲學體系的支撐才有個人處世哲學的盛行
中國隱逸文化的時間跨度幾乎和整合封建社會的持續(xù)時間重合,中途并沒有因為和平的盛世終結,是因為隱逸文化內(nèi)在符合古代文人對人生美學意義上的思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隱士的審美追求不再僅僅是逃避現(xiàn)實,隱逸生活更加注重親近自然,生活方式也逐漸詩意和藝術化。六朝時期,士人開始回歸本真,對自身個性和自由的追求愈加強烈;六朝時期的隱逸文化與生命意識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求道長生思想成為這一時期隱逸思想的重要內(nèi)涵。隱逸文化本質(zhì)上根植于中國哲學,因此,這種個人處世哲學才得以在社會廣泛推廣。
隱逸文化的發(fā)展與沒落
1. 隱逸文化的起點:由不得志走向'朝隱春秋末年,禮樂制度嚴重崩壞,孔子主張的'仁政思想'在當時并不受到推崇,至于孔子四處碰壁,有志難酬,于是開啟了有道則仕,無道則隱的朝隱模式。
與傳統(tǒng)的'小隱'不同,孔子的避世相當于開啟了'隱身模式'。他曾說過:'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孔子對隱逸的情懷只是暫時的,仕途坎坷時就明哲保身,仕途順利時就還推行自己的政見。作為士人的理想信念,對國家的責任和對禮樂制度的維護是始終不變的。
朝隱的生活枯燥無味怎么辦?那就出去走走,游山玩水,陶冶情操,回來還繼續(xù)關注時局的變化,對政治責任、道德修養(yǎng)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這種'朝隱'更像是孔子工作煩了發(fā)的牢騷,等自己心情好了,自己上司心情也好了的時候,再回來繼續(xù)工作。
朝隱只是自我保全的手段,它本身對功利的追求始終沒變。
2. 隱逸文化的高潮:混亂的魏晉六朝
與'朝隱'對立的是同時期莊子提出的'游隱',而游隱發(fā)展的高潮卻在魏晉時期。'游隱'的以生命個體作為出發(fā)點,重點探求生命的價值、對獨立人格的堅持以及在此基礎對社會的批判。古代對生命主題的探尋無外乎儒家心性學說和玄學,游隱無可避免的涉及出世與舍棄欲望,莊子認為,只有放棄對功名利祿的追求,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最大化,這成為戰(zhàn)亂中求仕無門的士人階層最后的堅持。
宗白華曾言:'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曹氏、司馬氏兩大政治集團的相互爭斗破壞原本的政治平衡與社會平衡,隱逸文化也隨之愈演愈烈,加之掌權者對文人的壓榨,隱逸成為當時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的選擇,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竹林七賢'。
隱逸思想在魏晉時期得到最大限度的推行,士大夫階級幾乎人人談玄,個個尚隱,自由的獨立人格得到充分發(fā)揮,文人們用外在行為的放蕩不羈表達自己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
3. 明清時期隱逸文化的沒落
明清時期中央集權制度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隱逸文化也隨著政治的專制統(tǒng)治逐漸沒落。元代的隱逸文化迎來一次變革的高峰,這一時期的隱逸文化更加消極和世俗化,對政治持否定態(tài)度,重心轉(zhuǎn)變?yōu)樽⒅噩F(xiàn)實享樂。隱逸文化本質(zhì)已經(jīng)變質(zhì),衰落之風已初見端倪。
后來在明清時期皇權的強力打壓下,隱逸文化遭受重創(chuàng)。'不為君用之罰'迫使文人放棄隱逸的自由。士人階層的集體失聲,使隱逸文化最終走向沒落。
總結
中國的隱逸文化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他們多為躲避戰(zhàn)亂,政治紛爭成為隱士。這種對于不公的人生遭遇采取樂安天命態(tài)度的做法本質(zhì)上是消極的,但同時也有積極的一面。他們選擇站在社會旁觀者的角度觀察生活,所以他們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是冷峻、深刻的,其在詩詞,繪畫等方面影響深遠。
隨著明清君主專制和文化專制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整體上走向衰退,隱逸文化也逐漸變質(zhì)、沒落??傮w來說,隱逸文化給了士人階層一定的自由空間,并由此推動玄學、儒學以及詩詞繪畫的發(fā)展,成為中國歷史上珍貴的思想明珠。
參考文獻:
1、六朝隱逸文化探源
2、論隱逸文化在遠古時期的轉(zhuǎn)型與衰落
3、孔莊隱逸文化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