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完電影,燈一亮大家就匆匆離去,仿佛不愿多呆一秒。
然而《無問西東》結(jié)束后,燈亮了好一陣了,演職員表也過了,大家還沒有離開影院,因為還有一大批熟悉的名字:梅貽琦、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錢鐘書、朱自清等歷史名人與國學大師的簡介。
大家一直等著看完簡介才戀戀不舍地出門,還一邊議論。
就沖片尾最有含金量的彩蛋都值得一看。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嘆教育的無力,
然而《無問西東》卻顯示了教育的力量,
里面的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大師云集,
開啟了一場教育盛宴,在歷史上結(jié)出了累累碩果。
在抗戰(zhàn)八年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
西南聯(lián)大一共培育了3882名學生,
其中包括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獲得者、
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171位兩院院士,
以及各學科的創(chuàng)始大師、100多位人文大師。
影片中用四段故事顯示了教育的影響:
現(xiàn)在清華畢業(yè)生張果果在廣告公司任職時接觸了四胞胎一家人,
他們需大量錢財做手術(shù),果果廣告策劃未過,
最終選擇了自己幫助四胞胎并拒絕在職場使用暗系手段;
1962年,清華畢業(yè)的陳鵬把被大家打得奄奄一息的心上人王敏佳帶回自己住過的村子,給李想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然后去西北研究原子彈;
1938年,西南聯(lián)大的高富帥學生沈光耀在違背母親的意愿下,去了飛虎隊當飛行員,最后壯烈犧牲;
1924年,理化專業(yè)的學生吳嶺瀾國文和英文都是滿分,而物理化學卻不及格,最后在梅貽琦的影響下選擇了學習文科。
看似沒有關聯(lián)的故事,其實都受到了梅校長”真實“理念的影響:
果果的父母是李想犧牲自己救下的,他們對孩子的希望就是w健康和開心;
李想是受了陳鵬的影響,陳鵬是沈光耀用飛機投下的食物生活下來的眾多孤兒中的一個,
而沈光耀又受美國”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及吳嶺瀾的影響,
吳嶺瀾則是在梅校長的支持下選擇了自己真心喜歡也擅長的文科,在西南聯(lián)大做老師。
教育的源頭在梅校長那里,他闡釋的真實就是:
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和喜悅。
即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做一個有情義也有夢想的人,可以給別人帶去力量和溫暖,自己也享受精彩的人生。
換言之,教育的功能就是開啟學生認識自我真實的過程,明白自己內(nèi)心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這樣的教育理念無疑不只是做幾道題,也不是背幾句書就能完的,而是一種人生的態(tài)度,最終教育指向人生才具有終極價值。
梅校長所在的時代,清華北大的校長都經(jīng)常被趕下臺,因為清華北大的辦學理念都是學術(shù)自由的,校長不能協(xié)調(diào)就做不下去。
梅校長辦學不問政治,不因政治原因開除任何一個學生,也不干涉學生的任何組織活動,聞一多發(fā)表再過分的言論他也沒說過。
要真實,必定得有自由。
有人問沈從文,為什么條件那么艱苦,環(huán)境那么差,西南聯(lián)大8年里卻人才輩出,成為人們口中“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
沈從文回答就是兩個字“自由”。
老師上課內(nèi)容是自由的,可以多人講同題。
有一年,聞一多、游國恩和羅庸開講《楚辭》,青年教師唐蘭和彭忠鐸也開了這門課,
老師之間有如“擺擂臺”一般,各自拿出絕活,吸引學生去聽。
這堂課剛讓國學大師講完文言文還沒走,英語老師已經(jīng)走進教室說要考試,真正的中西合璧,喜歡什么的都能找到相應的老師。
老師上課的方式是自由的。
聞一多上課喜歡抽煙,他的學生也可以上前“借火”;
徐志摩有一次上課帶了個又紅又大的蘋果,一邊吃一邊講;
羅常培講《花間集》的方法就是:不講。用無錫腔調(diào)吟唱一遍:“'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好!真好!”這首詞就講完了;
朱自清講課要求學生做筆記,要考試;
沈從文教寫作不贊成命題作文,很少命題,他的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他講課主要是聊天,并沒有什么課本大綱;
卞之琳則講大家都聽不懂的課,他說英文別人聽不懂,說中文還是聽不懂;
錢鐘書講課全部用英文,而陳寅恪講歷史從不帶講義,來了就講,旁征博引,原文都在他的腦子里。
聘任老師是自由的。
只以才論,不問教授出身資歷,只看是否有拿得出手的真東西,像沈從文、錢鐘書、華羅庚等人都是破格錄取的。
學生也是自由的。
沒有人強迫聯(lián)大的學生必須來聽什么課,不考勤,文科生可以聽理科課,理科生可以上文科課。
在相對自由的狀態(tài)中才可能適時閑下來,思考自己,叩問本心,從而了解自己的真實。
要真實,必定得有風骨。
從民族大義說,聞一多放棄了日本的高薪之下的有保姆有車房的上流生活,甘愿去聯(lián)大吃不飽;
陳寅格的父親在日本打進北平后絕食而亡,陳寅格為避免給日偽大學上課連父親后事都沒辦完就南下;
朱自清寧可挨餓也不領日本人的救濟糧;
林徽因也曾說如果日軍攻來了,那么“中國的念書人總還有一條后路嘛,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
從個人角度來說,當時的教授都不怕校長,敢懟校長,敢堅持自己的觀點。
趙忠堯為把50克鐳帶去昆明,化妝成難民,冒著生命危險把裝鐳的盒子一直放在胸前,坐火車不敢睡,平安到達昆明后胸前已被腐蝕爛了。
梅貽琦校長,庚子賠款清華基金他一直保管,從未挪用,多次拒絕臺灣提出將清華基金用于教育的提議。上世紀50年代,他用清華基金在臺創(chuàng)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生前一直不同意將其更名為清華大學,他說,真正的清華在北平。據(jù)說現(xiàn)在都還能收到賠款。
……
他們忠實于自己的內(nèi)心,他們赤忱、癡狂、小怪癖、小脾氣!
為生計發(fā)愁,為愛情驚喜,為逝去哭泣,為國拋得得了舒適生活寧愿靜坐聽雨,在戰(zhàn)火中播下科學的種子和真實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人文種子……他們就那樣赤子一般真實地活下去。
社會的寬容造就了思想的自由,思想的自由造就了大師的風骨,才有那八年”芳華“之后的累累碩果。
教育者有風骨、有自由才有底氣普開那扇真實的門。
如果產(chǎn)生自由風骨的土壤消失,自己堅守一方凈土也會很難,像張果果。
無問東西,只求真實也許對于現(xiàn)在的人來說更多意味著認清真實的自我,叩問自己的真心,在有限度的生命中抵達遠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