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即厭學,孩子們到底怎么了?
如果,突然有一天,你的孩子對你說:“爸爸媽媽,我不想上學了?!?/span>
你的反應會是怎樣的?你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呢?
最近,不少家長為此困擾。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這是逃避,就是在家玩的太嗨、太瘋了,心沒收住,在學校多關幾天就好了。
于是,他們強行讓孩子留在學校。
結(jié)果,孩子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成績越來越差,食欲也不斷下降,甚至出現(xiàn)一上課就頭暈手抖的情況。
前幾天一位來訪者芳芳,說她的孩子就是這樣。我建議芳芳把孩子接回家,學校也多次通知她去接孩子,她以在外出差沒時間為借口拖著不想去,不愿意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現(xiàn)實。
芳芳說:“如果這會兒把孩子接回來,落下功課不說,也沒人照看她。再說了,她這次嘗到了甜頭,會不會以后都用這種方式不去上課?會不會越來越討厭上課?那以后還怎么喜歡的起來呢?”
芳芳的憂慮不無道理,只是拖延時間讓孩子硬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其實,孩子厭學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長春教育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小學,有30%以上的孩子厭學,而到了中學,這種數(shù)據(jù)已經(jīng)上升到了70%。
孩子厭學可能有很多心理原因,找到他們厭學背后的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孩子厭學的四大原因,你必須清楚
我們總結(jié)了四種孩子常見的厭學原因,幫助我們更加理解孩子,找到解決的方法。
1.對老師的理想化破滅
相信很多家長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老師的話對自己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圣旨一樣,比自己的話管用多了。
為什么呢?
這是一種“理想化”。
什么是理想化呢?它是自我心理防御機制的一種,即一個把別人完美化的過程。它包括忽略或否認與完滿形象不符合的特性,比如很多人的追星想法和行為。
這樣的理想化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他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規(guī)則感,是孩子的一個榜樣,甚至在孩子內(nèi)心,老師是非常偉大而完美的。孩子喜歡老師,就愿意去上課。
但是,如果孩子對老師的理想化出了問題,老師就失去權(quán)威感和話語權(quán),孩子很容易滋生這樣的想法:你算老幾?憑什么管我?
如果再加上老師管教不當,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者認為這個老師是故意針對自己,那孩子就更不愿意去上學了。
我還遇到過一位來訪者的孩子嘉嘉,他之前特別喜歡自己的班主任張老師,但是有一天嘉嘉被張老師冤枉了,事后,嘉嘉看到張老師跟自己“仇敵”的媽媽一起有說有笑,還收了禮物,他對老師的理想化瞬間就破滅了,之后感覺張老師處處針對自己,越來越不愿意去上學了。
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跟孩子認真溝通,問問孩子對老師的意見到底是什么,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評判孩子,要知道,他們這么想,一定是有他們的道理或癥結(jié)存在。
后來,嘉嘉在媽媽的帶領下跟張老師展開了一次有效溝通,老師誠懇地跟嘉嘉道歉,也解釋那個“禮物”是讓對方幫忙代購的藥品,自己給過錢的。張老師也告訴嘉嘉,他一直特別欣賞嘉嘉的勇氣和毅力,而且特別善于溝通和解決問題。
經(jīng)過家長和老師的幫助,嘉嘉終于愿意繼續(xù)上學了。
2、學習壓力大,找不到勝任感
你愿意做一件事兒的前提是什么?
要么是恐懼,要么是利益。
這個利益包括了兩種:一種是現(xiàn)實的利益,比如金錢、地位等等;另一種是這件事本身帶來的興趣,成就感等等。
成年人做事往往靠前者,而孩子們做事兒,需要靠后者。
孩子愿意做一件事兒的前提是,我可以參與進去,并且可以特別漂亮地完成它。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能夠待在學校,堅持學習的基本前提是——我能駕馭我的學業(yè)。
如果一個孩子上課聽不懂,作業(yè)完不成,考試都不會,那么,他在學習中就不會有任何的勝任感。
很容易自我否定,我做不好,上學沒有意思,我不是一塊學習的材料……
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成績的原因厭學,家長可以更多地輔導孩子的學習,幫助孩子首先做到能夠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從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兒開始,幫助孩子慢慢重新建立自信和對學業(yè)的掌控感,讓孩子愿意去學習。
3、被欺負,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逃回家庭
去年,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特別火爆,其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長期遭受校園霸凌,被扇耳光,扒光衣服拍裸照,把頭發(fā)剪光等等。
這部電影,讓很多不管有沒有被霸凌經(jīng)歷的人都淚目了。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小時候在學校這樣被欺負,還愿意去上學嗎?
陳念的同學胡小蝶就因為不堪霸凌,跳樓自殺。
我在想,在此之前,她不是沒有求助過,如果有一個家可以待下去,她也不會選擇結(jié)束自己含苞未放的生命。
如果,孩子因為被人欺負而不愿意去上學,想待在家里,家長們一定要允許,因為,這可能是孩子最后一個感覺到安全的地方,也是她唯一能躲避的地方。
如果這時候,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或者家庭環(huán)境也是非常糟糕,而孩子就沒有其他的出路了。
像《少年的你》里面的霸凌是比較明顯的,孩子就算不說,家長也會發(fā)現(xiàn),但很多時候,一些孩子并沒有明顯被欺負的傷痕,不容易被家長發(fā)現(xiàn),或者有些孩子比較懂事兒,為了不給父母添麻煩,選擇什么都不說。行為上卻會慢慢表現(xiàn)出厭學。
這些都需要家長細心、耐心,認真對待孩子,幫助孩子,跟孩子一起面對這些問題。
4、家庭原因?qū)е滦纳癫粚?/span>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厭學要么是學校問題,要么是孩子自身問題,而事實上,很多孩子厭學,跟家庭有莫大的關系。
之前一位來訪,因為孩子涵涵不肯上學的問題來咨詢,見面之后,我就看到孩子一副噤若寒蟬的樣子,猶如驚弓之鳥。
跟涵涵聊過之后,我才理解她的不安全感,涵涵是擔心,一旦自己不在家,爸媽就會吵架,就會去離婚。
原來疫情期間,涵涵的爸媽在家矛盾不斷,鬧過一次離婚,涵涵哭著不同意,父母才作罷,但涵涵聽到爸爸說,等孩子上學了再說。
后來爸爸媽媽和好了,但涵涵依然擔心爸爸媽媽的婚姻問題,一到學校就心神不寧。
了解孩子的想法后,我跟涵涵的父母聊了下他們的婚姻情況,并建議他們共同進行伴侶治療,改善夫妻關系。而且,讓父母跟涵涵承諾了三點:
第一,父母現(xiàn)在只是有些矛盾,偶爾吵架,但暫時不會離婚;
第二,父母目前都在想辦法解決兩個人之間的婚姻問題,相信會有很好的結(jié)果;
第三,如果真的到了離婚那一步,一定會提前跟他說。不會偷偷離婚。
涵涵看到父母的保證書后,終于愿意放心去上學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