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詳見:陳庭史、張叉,“陶潛、李白、杜甫與越南文學——陳庭史教授訪談錄”,
《杜甫研究學刊》,2019年第3期,第95-100頁。特此致謝!
摘要:本文是四川師范大學張叉教授對越南河內(nèi)師范大學陳庭史教授圍繞中越歷史文化交流與比較文學作的專題訪談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首先,訪談回顧了越南古典文學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繼承與革新,討論了阮廌《國音詩集》里唐律體詩對中國律詩的繼承與發(fā)展,介紹了越南“韓律”詩的形成情況。接著,訪談分別探討了陶潛、李白、杜甫在越南文學中的影響,其中,著重分析了杜甫對越南七律詩、阮攸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最后,訪談勾勒了越南對中國文學影響研究的大體情況,歸納了越南中越比較文學研究的主要特點,展望了越南與中國在比較文學領域的合作前景。
關鍵詞:陶潛;李白;杜甫;越南文學
張 叉: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繼承與革新是越南古典文學發(fā)展一個突出的特點,越南對中國古典文學主要的繼承與革新是什么?
陳庭史:記得米哈伊爾·巴赫金(Mikhail Bakhtin,1895-1975)說過,文學的記憶是體裁,諾爾弗格普·佛萊(Northrop Frye,1912-1991)說過,文學形式的發(fā)展是由其形式原型而來。越南文學有兩個傳統(tǒng):一是自己民族傳統(tǒng),一是外來傳統(tǒng)。中國古典文學是一種悠久的外來因素,越南所繼承和發(fā)展的主要是文學體裁、題材和意象。關于體裁,裴文元和何明德在其著作《越南的詩歌形式和體裁》(S? hình thành và th? tài c?a Thi ca Vi?t Nam)中斷定,越南詩歌里有模仿中國詩歌形式的體裁,如古風體、律詩體[1]。從律詩體又造成一些特殊體。其他文體如傳奇體、章回小說體和行政文體如表、奏、檄文、祭文,也被模仿。除此之外,七言詩句也至今得到廣泛使用,是一種影響表現(xiàn)。詩歌題材的模仿有即興、即事、有感、春曉、惜春等,詩歌意象的模仿有春草、歸鳥、孚云、薄命、鐘聲等。革新方面,除了主要體現(xiàn)在表現(xiàn)越南具體的內(nèi)容外,在越南語言文學創(chuàng)作里有許多形式的創(chuàng)新,如喃字長篇敘事詩、長篇抒情詩的吟曲、說唱體詩。
張 叉:阮廌(Nguy?n Tr?i,1380-1442)是15世紀越南漢文學繁榮時期最偉大的詩人和作家。您如何評價他在越南文學史上的地位?
陳庭史:越南文學有兩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愛國主義和愛人主義。阮廌在他的詩文創(chuàng)作里最突出地表現(xiàn)了這兩種思想。我不知道,現(xiàn)代的中國人閱讀他的漢詩、漢文以后有什么樣的評價。我認為,他的詩文創(chuàng)作已經(jīng)達到準確、優(yōu)美、細膩、有力的文學大師的境界。他的《平吳大誥》(Bình Ng? ??i cáo)是越南文學史上的千古雄文,他的《軍中辭命集》是最高智慧的結(jié)晶,他的兩本詩集是他豐富內(nèi)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和時代心聲的真實寫照。
張 叉:越南唐律詩分成漢字唐律詩、喃字唐律詩與國語字唐律詩三類。阮廌編選的《國音詩集》(Qu?c ?m Thi T?p)收入喃字詩254首,是越南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喃字詩歌集,作品全部用唐律詩體寫成,應該屬于喃字唐律詩了?!秶粼娂分械奶坡审w詩對中國律詩有何繼承與發(fā)展?
陳庭史:阮廌在其《抑齋詩集》(Li?u Trai Thi T?p)里的漢詩都嚴格遵循唐律詩體的要求。不過,在《國音詩集》里,他卻另外選擇了一種方法:在七言詩句之間夾雜著六言詩句,有時六言詩句還占多數(shù),越南學者把這種詩體叫做七言雜六言體。六言詩句的節(jié)奏可以是 2/2/2,2/4,3/3,符合越南語語感,讀起來很親切。這種詩體保留了七言詩的韻律,一韻到底,但比較自由。起句可以六言,結(jié)句也可以六言,實聯(lián)、論聯(lián)都可以是六言。這種詩體可能形成于13世紀,但是由于材料失傳,已經(jīng)無從考察了。在阮廌之后,還有許多詩人都使用這種詩體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直到19世紀初,這種風尚才結(jié)束。
張 叉:“韓律”(Hàn lu?t)詩是用越南語寫的唐律詩,是一種越南化了的文學體裁。韓律詩是怎么形成的?
陳庭史:說到韓律詩,就要提一提13世紀越南陳朝時期的文學家與詩人阮詮(Nguy?n Toàn)。根據(jù)《大越史記全書》的記載,他因為模仿中國唐朝文學家韓愈撰寫《祭鱷魚文》(“V?n t? cá s?u”)而得到陳仁宗陳昑(Tr?n Kham,1258—1308)的賞識,仁宗賜他姓韓,所以又叫韓詮(Hàn Thuyên)。越南用越南語創(chuàng)造出各種漢文文學體裁,把它們轉(zhuǎn)變成自己的文學體裁,韓律詩就是這樣的體裁。它是一種以唐律詩的“七言四絕”和“七言八句”詩體為基礎、用喃字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詩體。據(jù)說這種詩體首創(chuàng)于韓詮,因此后代人將其稱作為韓律。韓詮富有以國音喃字來創(chuàng)作詩、賦的才華,他根據(jù)越南語的發(fā)音特點,對律詩的字句、押韻、平仄、對仗等各方面都進行適當?shù)母淖?,為后輩?chuàng)造出韓律。楊光涵認為:“韓律正是唐律詩的越南化,在這一方面韓詮的確有很大的貢獻,因為從他運用喃字來創(chuàng)作詩、賦開始,許多人也跟著學習,越南喃字文學也因此才得以萌生和發(fā)展……”[2]現(xiàn)在于阮廌(Nguy?n Tr?i, 1380-1442)、黎圣宗(Lê Thánh T?ng, 1442-1497)、“騷壇會”成員、阮秉謙(Nguy?n B?nh Khiêm, 1491-1585)等人的詩集中,仍然可以找到許多在“韓律”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作品。
張 叉:韓律詩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陳庭史:韓律詩的獨特在于出現(xiàn)許多6字詩句,這一特點在唐律詩之中幾乎從未見過。唐律詩一般會以4/3為押韻節(jié)奏,但在韓律詩之中,越南民間詩歌中較為普遍3/4或3/3的押韻節(jié)奏經(jīng)常出現(xiàn)。阮廌下面這首詩正是如此:
蓮 花
淋洳拯變/卒和清
君子困堪/特所名
闧媫香/店月凈
貞□晫/固埃爭
這首詩歌譯作越南語是:
Liên hoa (Hoa sen)
L?m nh? ch?ng bén, t?t hòa thanh
Quan t? kh?n kham ???c th?a danh
Gió ??a h??ng, ?êm nguy?t t?nh
Riêng làm c?a, có ai tranh.
這首詩歌譯作漢語是:
蓮 花
泥土無染/自清高
君子艱堪/得名譽
風吹香/月夜靜
為我有/何人掙
后來,韓律詩發(fā)展成為越南詩歌的一種基本詩體,長期受到越南人民的喜愛。比如,19世紀初期著名的詩人胡春香(H? Xuan H??ng,1772—1822)還用“韓律”詩進行創(chuàng)作,給世人留下了一部著名的《春香詩集》(Xuan H??ng Thi T?p)。
張 叉:越南黎圣宗(Lê Thánh T?ng,1460—1497)在位期間,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國力蒸蒸日上,達到了繁榮昌盛的歷史新階段,文學也因之獲得了很大的發(fā)展。黎圣宗喜歡吟詩作文,其文武百官也紛紛仿效。他創(chuàng)立“騷壇會”,興盛一時。黎圣宗是怎樣創(chuàng)立“騷壇會”的?
陳庭史:越南黎圣宗諱黎思誠(Lê T? Thành),又名黎灝(Lê H?o),是后黎朝時期的第四代君主,熱心推動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他于1494年親自創(chuàng)立“騷壇會”,自號“騷壇元帥”,成員除了他本人以外,還有申仁忠(Than Nhan Trung,1419-1499)與杜潤(?? Nhu?n,1440-?)等近臣,總共有二十八人,稱為“越南文壇上的二十八秀”或者“騷壇二十八宿”。他們吟詠唱和,留下了大量的漢語、喃字詩文,其作品收集在《天南余暇集》(Thiên Nam D? H? T?p)中。
張 叉:《天南余暇集》是怎樣問世的?
陳庭史:1483年,黎圣宗降下敕諭,遣申仁忠、郭廷寶、杜潤、陶舉、譚文禮等諸臣編撰《天南余暇集》。申仁忠等人根據(jù)中國唐宋的典籍《通典》與《會要》的編排方法、內(nèi)容與精神,完成了《天南余暇集》的編撰,申仁忠撰寫序言,黎圣宗為序言題寫了四句五言詩。《天南余暇集》共一百卷,是后黎朝時期最大的一部著作??上У氖牵@部著作雖然謄抄了多本,但是卻沒有進行刻印,所以后來經(jīng)過亂世,又很多都遺失、散落了。在現(xiàn)存的《天南余暇集》中,有很多部分都是雜亂無章的,其中,只有集一、集九與集十屬于原本。
張 叉:《天南余暇集》的藝術(shù)成就是什么?
陳庭史:《天南余暇集》中作品的內(nèi)容多數(shù)是歌功頌德、吟風弄月之類,在創(chuàng)作技巧上很有成就,可以概括為八個字,聲律嚴謹,風格清奇。黎圣宗的《三更月》是頗有代表性的一首:“三更風露海天寥,一片寒光上碧霄。不照英雄心曲事,乘云西去夜迢迢?!彼麨椤短炷嫌嘞炯沸蜓灶}的四句五言詩也可以一讀:“火鼠千端布,冰蠶五色絲,更求無敵手,裁作袞龍衣。”從客觀上看,《天南余暇集》對于振興越南一代文風具有積極的作用。
張 叉:陶潛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海外包括越南也有重要影響。陶潛在越南的主要影響是什么?
陳庭史:應該說,在越南影響最大的有三位中國詩人:陶潛、李白和杜甫。所謂影響,就是在越南詩文創(chuàng)作中留下明顯的痕跡。在越南古代詩文中不難找到陶潛的痕跡,陳朝壁洞詩社的許多詩人如阮郁(Nguy?n úc)、阮暢(Nguy?n S??ng)、(Tr?n Quang Tri?u,1287-1325),黎朝的不少作者如阮廌、阮稟謙(Nguy?n B?nh Khiêm,1491-1585)、阮嶼(Nguy?n D?,?-?,16世紀)、阮勸(Nguy?n Khuy?n,1835-1909)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在他們的作品中,陶潛作品中的原型如澎澤縣令、五斗米、采菊東籬、三徑菊等,觸目可見,俯拾皆是。至于陶潛的鄙視名利、酷愛閑適、崇尚自然等,也是越南詩人、作者所欽佩、羨慕的。越南學者吳春英(Ng? Xuan Anh)曾經(jīng)發(fā)表過一篇題為《陶淵明在越南》(“?ào Uyên Minh ? Vi?t Nam”)的文章,對陶潛在越南的接受與影響等情況進行了專門的研究,這篇文章非常出色。
張 叉:您曾在《文化藝術(shù)雜志》(T?p chí V?n hóa(chǎn) Ngh? thu?t)1993 年第2期上撰文說:“越南歷代詩人幾乎沒有一個不受李、杜為代表的唐代大詩人的影響。”[3]唐代的詩人數(shù)目巨大,清康熙年間江寧織造曹寅組織彭定求、楊中訥等10位翰林編纂的《全唐詩》收錄整個唐五代詩作多達48900余首,所涉作者多達2200余人。在眾多唐代詩人中,按成就排在第一的是李白,李白在越南文學中有何影響?
陳庭史:越南著名唐詩專家阮克飛(Nguy?n Kh?c Phi)斷定,李白是在越南文學中留下最多印跡的少數(shù)幾個中國著名詩人之一。阮克飛在2001年河內(nèi)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著作《越南文學和中國文學的關系》(M?i quan h? gi?a V?n h?c Trung Qu?c và V?n h?c Vi?t Nam)中研究發(fā)現(xiàn),黎朝后期著名文學家鄧陳琨(??ng Tr?n C?n,1710–1745)在其著名的抒情長詩《征婦吟曲》(Chinh Ph? Ngam Khúc)中,從李白《關山月》、《白頭吟》、《塞下曲》、《上之回》、《別內(nèi)赴征》、《子夜吳歌》等名篇里化用了許多名句來寫自己的感情[4]。這樣的例證還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許多。李白詩的豪邁奔放的風格是越南詩人所喜愛的。阮廌有一首詩描寫了李白。阮攸的《行樂辭》(“Hành L?c T?”)蘊涵著李白的詩意、詩味。高伯括(Cao Bá Quát)的詩作也具有李白的豪邁。我想,李白是在越南文學風格中留下了很大影響的。
張 叉:杜甫在越南文學中的影響如何?
陳庭史:杜甫在越南文學中的影響非常深廣。阮廌、阮攸、高伯括、阮福綿審(Nguyn Phúc Miên Thm,1820—1897)、胡志明(H? Chí Minh,1890—1969)等無數(shù)越南人都熱愛他。他詩中樂人民之樂、苦人民之苦的精神深受人們的敬佩。越南著名學者潘玉(Phan Ng?c)是著名漢學家潘武(Phan V?)之子,他從六歲那年就開始熟讀、背誦杜甫的詩歌。他用十年時間撰成了著作《赤民的詩人》,收錄了他自己翻譯的杜甫詩歌1014首,詩歌后面還有闡釋,翻譯和闡釋有機結(jié)合[5]。杜甫是作品在越南翻譯得最多的中國詩人。潘玉總結(jié)說,杜甫的詩歌最缺少東方性,沒有貴族性。杜甫注重事實,關心民生,最具有全人類性、現(xiàn)代性。其著名詩篇《自京赴奉仙詠懷五百字》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作宣言。
張 叉: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集大成者,其中,在七律詩的創(chuàng)作上取得的成就尤其突出、巨大。越南漢文詩歌以律詩為主,其中,七律詩在越南詩壇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據(jù)統(tǒng)計,“阮廌(1380—1442)《抑齋詩集》共收錄詩作110首,其中七律達87首;阮攸(1765—1820)的漢語詩集《北行雜錄》、《清軒詩集》、《南中雜吟》共收錄詩作252首,其中七律達169首”[6],這顯然是受到了杜甫的影響。杜甫對越南七律詩創(chuàng)作的主要影響是什么?
陳庭史:的確,越南詩人很熱愛七言律詩。幾乎一切古代詩人主要都從事這種詩歌的創(chuàng)作。1938年出版的《文壇寶鑒》(V?n ?àn B?o Ki?m)搜集了2000首詩,其中,七言律詩有600首。不僅詩人而且普通人都會作這種詩?,F(xiàn)在退休的老人組織了一個唐詩懼樂部,經(jīng)常作詩和互相評判、欣賞,在他們的作品中,有些是很出色的?,F(xiàn)在,好象個個越南城市都有唐詩俱樂部。七言詩變成大眾熱愛的體裁。詩人黎金交(Lê Kim Giao)出版了一部著作《唐詩神律》(???ng Thi Th?n lu?t),提出七律詩的結(jié)構(gòu)不是題實論結(jié),而應該是緣才情命[7]。他的論點有地方可以商榷,但這說明人們對唐詩的熱愛和興趣是持久不衰的。這明顯是他國化的文學現(xiàn)象,是越南化的文學現(xiàn)象。
張 叉:阮攸(Nguy?n Du,1766-1820)是越南古典文學三大詩人之一,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深受杜甫影響。杜甫對阮攸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陳庭史:如果把阮攸的漢詩跟杜甫的詩作比較,就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許多相同點。他們所面對的都是戰(zhàn)亂的民生,所經(jīng)過的都是家庭離散、親人臥病與餓死,所眼見的都是社會崩潰、貧富對立。阮攸在《耒陽杜少陵墓》中寫道:“千古文章千古師,平生佩服未常離。”這說明他心里想念的詩人當然是他尊敬的師長杜甫。我想,杜甫對阮攸的影響主要在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詩史筆法的追求方面。這一看法還有待于進一步地、具體地分析和論證。阮攸的詩歌中有幾首很象杜甫的詩歌,如《太平賣歌者》、《阻兵行》等。阮攸的《北行雜錄》寫于出使中國的期間,里面有鮮明的中國形象,這也許也是一種影響吧。
張 叉:中國元末明初瞿佑的代表作《剪燈新話》是一部具有跨國界影響力的古典小說集。這部小說集出版后不到百年,不僅在國內(nèi),而且在朝鮮、日本與越南等外國也出現(xiàn)仿作。學術(shù)界普遍認為,阮嶼的《傳奇漫錄》是瞿佑的《剪燈新話》在越南的仿作。《傳奇漫錄》主要在哪些方面模仿了《剪燈新話》?
陳庭史:關于阮嶼的《傳奇漫錄》(Truy?n Kì M?n L?c)對中國元代瞿佑的《剪燈新話》的模仿,古代越南學者何善漢、黎貴敦、潘輝炷、武芳題早就指出,他模仿的主要是小說的體例。整部小說二十篇,分成了五卷,每卷四篇。為什么不多不少,我想是當時以中國為楷模思考、選擇的緣故。阮嶼的《木綿樹傳》明顯是模仿瞿佑的《牡丹燈記》。把死者的棺材放在后院中不符合越南人的風俗。但是,認為阮嶼的《傳奇漫錄》是對瞿佑的《剪燈新話》一個人一個作品的仿作有不妥之嫌。取名傳奇是受唐代傳奇影響。敘述中夾雜著人物所作的許 多詩篇是唐傳奇固有的特點,不是從《剪燈新話》開始。其內(nèi)容主要是越南生活的反映,作者表達的是對黎朝末世和莫朝的憤 懣不 滿,各篇中的詩作很新鮮和細膩。我在2000年發(fā)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了阮嶼《傳奇漫錄》中《徐識仙婚錄》與中國仙話的關系。我發(fā)現(xiàn),阮嶼接受的是不僅有越南民間創(chuàng)作,而且還有整個中國仙話(干寶、陶潛和劉義慶等)和散文敘述傳統(tǒng)(司馬遷等)[8]。
張 叉:在研究越中比較文學影響研究的時候,一般都把注意力放到了中國文學對越南文學的影響上,這是一個不足。越南學術(shù)界在越南文學對中國文學影響研究方面的大體情況是什么?
陳庭史:我對中國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了解不多,不敢妄作評論。但據(jù)我所看到的有限的材料來看,您所說的是一個事實,這的確是一個不足。中國文化和文學對越南的影響是顯然的,幾乎不證自明。一千年北屬,又一千年借用漢語,讀漢語的書,寫漢語的作品,怎能不受漢文學的影響呢?這種影響有如歐洲各國受希臘羅馬文學的影響一樣,甚至比歐洲希臘的關系還緊密。越南文學界對中國文學影響的問題很關注。上邊已經(jīng)說過,越南大部份古代文學是與中國古代文學分不開的,所以研究時必須要有比較文學的眼光,比如研究鄧陳昆的《征婦吟曲》、阮輝似(Nguy?n Huy T?)的《花箋傳》(Hoa Tiên Ky)與阮攸的《翹傳》等,都要作文字、文典的注釋、解釋。注釋的大部份要指出,哪些典故、細節(jié)、形象來自中國書籍,這實際上是作尋源或淵源學的研究。不過,從越南具體作品的細節(jié)找出其出處的時候,常常出現(xiàn)牽強附會的現(xiàn)象。在浩若煙海的文本間性里,你怎能正確無誤地指出某個字來自誰的手筆?我想,這是由于越南學者不大熟悉中國文學作品的緣故。阮克飛在研究《征婦吟曲》和我在研究《翹傳》的注釋的時候,都指出了許多不確定、不恰當?shù)牡胤?。難道一個作家在創(chuàng)作他作品(作集古詩除外) 每寫一行都要記起先人的細節(jié)文字嗎?不是的。他只從語言海洋中選取與他感覺相符合的詞匯來表達,偶然相同是常有的。
張 叉:越南中越比較文學研究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陳庭史:越南學者在作中越文學比較研究時,除了指出中國的影響之外,還進一步指出越南作者的創(chuàng)新和越南文化的不同。因為一種文學如果只有仿作的話,那么還有什么價值可談呢?在阮攸的《金云翹傳》(Kim Van Ki?u Truy?n;又名《傳翹》,Truy?n Ki?;《斷腸新聲》,?o?n Tr??ng Tan Thanh)與清心才人的《金云翹傳》的文學比較中,陶唯英(?ào Duy Anh,1904—1988) 、阮祿(Nguy?n L?c,1936—)、黎庭騎(Lê ?ình K?,1922—2009)、潘玉和拙作《翹傳的詩學》(Thi h?c c?a Truy?n Ki?u)都在各自的著作中作了各方面詳細而具體的比較,如體裁、故事情節(jié)、敘述方法、敘述視點、人物性格、人物描寫、語言形式等方面,概括了越南作者創(chuàng)造性的特色。越南學者偏于從接受、改寫、變異等方面著眼來比較研究。這是越南文學比較研究的主要特點。我偏于注重把越南古典文學作品與中國整個文學和文化作比較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弄清其影響關系。如果只限于把越南作家作品和中國作家作品作一對一地比較,比如《剪燈新話》和《傳奇漫錄》,阮攸的《金云翹傳》是與清心才人的《金云翹傳》作一對一地比較就看不出影響的實質(zhì),因為越南作家從來都不只是受到中國一個作家、一個作品的影響的。
張 叉:中國學者于在照2014年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了專著《越南文學與中國文學之比較研究》,運用比較文學淵源說理論對越南漢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越南喃字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進行了比較研究,運用比較文學平行說理論對20世紀上半葉越南拉丁化國語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進行了比較研究,這是中國學者在越中比較文學研究領域的一個代表性成果。越南學者在越中比較文學領域有何代表性成果?
陳庭史:我讀過孟召毅和盧慰秋的研究,于在照的越南文學史,他的新作我也拜讀了??上У氖?,在越南,目前還沒有越中比較文學方面的代表作出版。我想將來會有的。
張 叉:越南比較文學同中國比較文學合作的情況如何?
陳庭史:中國是世界上具有偉大而悠久文學傳統(tǒng)的國家之一。越中兩國文化和文學的關系同樣深刻和悠久,而且直到現(xiàn)在,這種文學關系還繼續(xù)發(fā)展著。比較文學首先要求對研究相關的兩國文學有深刻的理解,要求對兩國的語言有熟練的掌握,要求把影響和接受兩方面結(jié)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文學影響的完整情況。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那么中越兩國學者合作研究兩國的文學關系將會非常順利。越南學者有機會向中國學者學習理論和方法,而中國學者也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越南文學。這樣的合作會促進中越兩國文學的交流和友誼。
注釋
[1]Bùi V?n Nguyên, Hà Minh ??c, Th? tài và hình th?c c?a th? ca Vi?t Nam, Nxb Khoa h?c X? h?i, Hà N?i: 1971, tr.11, 41.
[2]D??ng Qu?ng Hàm, Vi?t Nam v?n h?c s? y?u, Hà N?i: 1943, tr. 107.
[3]黃強,《論杜詩在越南的譯介》,《杜甫研究學刊》2011年第4期,第74頁。
[4]詳見:阮克飛,《比較視野下越南文學與中國文學關系研究》,河內(nèi):教育出版社,2001,第64頁。
[5]詳見:潘玉,《赤民的詩人》,河內(nèi):文化通訊出版社,2001,第19—20頁。
[6]黃強,《論杜詩在越南的譯介》,《杜甫研究學刊》2011年第4期,第74—75頁。
[7]詳見:黎金交,《唐詩神律》,河內(nèi):文學出版社,2011,第23頁。
[8]詳見:陳庭史,《徐識仙婚錄和中國仙話的關系》,《文學研究》2000年第2期,第22頁。
基金項目:2016年四川省社科規(guī)劃基地四川省比較文學研究基地項目“比較文學中外名人訪談錄”(項目編號SC16E036)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陳庭史(Tr?n ?ình S?, 1940—),男,越南順化市人,蘇聯(lián)基輔大學文學理論博士,中國南開大學進修學者,越南河內(nèi)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河內(nèi)師范大學語言文學系前主任、文學理論教研室前主任,越南中央文藝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越南作家協(xié)會會員,越南作家協(xié)會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越南科學研究國家獎獲得者,越南“人民教師”稱號獲得者,出版著作25部,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00多篇,主要從事文學理論、詩學、敘述學、比較文學研究。
張 叉(1965—),男,四川鹽亭人, 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四川省比較文學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國際英文學術(shù)期刊《美中外語》(US-China Foreign Language)與《中美英語教學》(Sino-US English Teaching)審稿專家,中國知網(wǎng)收錄學術(shù)集刊《外國語文論叢》主編,成都翻譯協(xié)會鄉(xiāng)土文學翻譯專委會主任,成都市武侯區(qū)作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主要從事比較為文學研究。
張叉
陳庭史
主編:李偉榮
編輯:李家聰
這是國際漢學研究與數(shù)據(jù)庫建設推送的第1225篇文章。
-END-
國際漢學研究與數(shù)據(jù)庫建設
開通于2017年3月9日
是一個開放的公眾平臺
更多大咖紛紛亮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