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處世知中知,安貧樂道智上智。
《論語》第六篇第九章:
【原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p>
【譯文】
孔子說:“顏回真是一個大賢人?。∫缓勶?,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真是一個大賢人啊”。
【悟讀】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句話出自于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誡子書》。意為恬靜寡欲才能明確志向,排除外來干擾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顏回,孔子最為得意的弟子之一,不僅好學,且長期求仁追義。
一個人擁有崇高理想且為之不懈追求,生活清苦困頓,也不改其樂。本章孔子再一次稱贊顏回,給予他高度評價。“不改其樂”,是一種“貧賤不能移”的精神。
安貧樂道的前提是超越榮辱,真正做到“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笑看天外云卷云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圓滿是世界的常態(tài)。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與其庸人自擾,不如常思一二。順境之時,淡泊自守;凄風之際,守正自身。若心為物役,患得患失,只會在悲觀和絕望的情緒下喪失心智。
顏回的窮只是生活的貧窮,思想并不匱乏。這一點頗似莊子,當莊子身著破衣爛衫去見魏王時,魏王說:“何先生之憊邪?”莊子回答道:“貧也,非憊也。”
真正的可怕,是一些人生活窮困而思想也貧窮。他們對待貧窮的態(tài)度就有問題,在擺脫貧窮的道路上,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夠攫取財富,其他的就無所謂,結(jié)果往往背離了人生幸福與快樂的生活本質(zhì)。
人生,不外是外在的追求和內(nèi)在的豐富的結(jié)合。外表是內(nèi)心的展示,快樂是人的欲望得到滿足時的情緒反應(yīng)。而人生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把外在與內(nèi)在的完美結(jié)合。
真正有修養(yǎng)有道德的人,不會因外在環(huán)境而改變。在他們眼中,越是簡單,越有快樂。他們心懷大道,視功名如浮云,不醉心于享受,他們真正明白生命的真諦。
唯愿我們臉上的笑容皆源自于心,而非僅僅一種保護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