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這個字非常刺眼,也非常刺耳,如今它儼然成了一個十足的貶義詞,甚至比之呆傻笨丑,更令人難以接受。
世人對它猶恐避之不及,千方百計的擺脫它。如果擺脫不了,那便想方設(shè)法地掩蓋它,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都不能落于他人,人們力求不會被冠以窮之名,以保證自己自尊心不被踐踏。
點(diǎn)擊加載圖片
因?yàn)楦F富幾乎成為了如今衡量人成功與否最重要、最高的標(biāo)準(zhǔn),故而被劃入窮這一端的人,生活中受到的待遇也極其低微。
民間諺語常說的“窮時不找娘家?guī)汀?、“窮在鬧市無人問”、“人窮志短”等警句可謂字字入骨。尤其是《增廣賢文》中的“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更令人黯然神傷。
當(dāng)然,人生在世,各有想法,選擇如何活著,只要不違背法律與道德,誰也不能說旁人的不是,個中悲喜,亦是個人之事。這是對待“窮”的一種態(tài)度。
點(diǎn)擊加載圖片
還有一種態(tài)度,在口頭上總是坦然自己非?!案F”,把窮掛在嘴邊,但是實(shí)際的生活質(zhì)量,卻不敢跟窮字沾邊。當(dāng)然,這一類人我也不能說他是什么心態(tài),或許是想坦然面對,卻又無法釋懷吧。
窮其實(shí)有很多重境界,境界最高的,就是能夠真正坦然面對自己的貧窮,而不會加以任何掩飾,就像清朝一位三流詩人寫的一首詩《示兒韻語》:
介然莫與俗人通,讀我詩書守我窮。
窮到萬分窮不怕,此時才算是英雄。
點(diǎn)擊加載圖片
古代對讀書非常重視,甚至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因?yàn)槭哭r(nóng)工商的階級不同,他們認(rèn)為讀書人,比那些工商農(nóng)更為高雅,所以詩的第一句才會說自己不與俗人同。
第二句意思就是要安貧樂道,誦讀詩書,所謂守我窮,就是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要被紅塵俗世蒙蔽雙眼,利欲熏心。
詩人三四句則是傲骨錚錚,坦然坦率的告訴兒孫,無須裝作堂皇體面,也不必口中道窮,故作灑脫,而是要在心中真正的不怕窮,更不擔(dān)心旁人說自己窮,萬分窮都不怕,這才算是真英雄。
點(diǎn)擊加載圖片
當(dāng)然,這首詩的作者顧我愚是否真的能夠坦然面對窮,我們不得而知,但中國歷史上的確有那么幾位,有輕易獲取權(quán)財?shù)哪芰?,卻甘愿貧窮的賢人。首先當(dāng)推莊子。
莊子可是能與老子、孔子相提并論的大思想家、大文學(xué)家,一些諸侯國的君主,也多想讓他擔(dān)任自己的國相,但莊子辭而不受,他是真正看透了這個紅塵的高人。萬相皆空,佛祖的著作我看不懂,他從莊子的字里行間,我們都能感受到他真正做到了。
面見魏王時,他穿得破破爛爛,魏王笑道:“先生你混得怎么如此潦倒?”莊子坦然道:“我雖貧窮,卻不潦倒”。這個回答多么振奮人心,是啊,窮并非貶義詞,而是形容一個人的經(jīng)濟(jì)狀態(tài),窮的是生活,但心氣、志向不窮,那一個人遠(yuǎn)稱不上窮人。
點(diǎn)擊加載圖片
還有一個同是東周時期的歷史人物,他是孔子的弟子顏回,是孔門七十二賢之首,也是孔子最為得意欣賞的弟子。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所以窮并不丟人,重要的詩能否窮的坦然、窮得自在、窮而不墜青云之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