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德庇時( John Francis Davis,1795-1890) 在中英文化交流史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18歲隨父來華,在政治、外交上平步青云、屢居要職,最后做到第二屆香港總督兼英國駐華大使,在華工作達35年之久,并以95歲高齡成為香港總督中罕見的長壽之星。不少學(xué)者認為德庇時的政治顯達得益于他對中國文學(xué)的翻譯和研究———在中國文學(xué)走向西方的草創(chuàng)階段,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德庇時是十九世紀第一個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中國文學(xué)的英國漢學(xué)家,在中國文學(xué)的翻譯方面以涉獵廣泛而著稱于世。熊文華在 《英國漢學(xué)史》中稱他為“19世紀向英國讀者引介中國文學(xué)成果卓著的碩儒大家?!睆埓簶洹Ⅰ樠﹤愒凇 吨袊呤兰o的危機與改革》 一書中說:“德庇時的翻譯使他名聲大噪,他被選入皇家亞洲學(xué)會,成為當時英國研究中國文學(xué)和語言的主要權(quán)威,并被委任為東印度公司廣州大班,最后成為香港總督、英國駐華全權(quán)代表及商務(wù)總監(jiān)?!睗h學(xué)領(lǐng)域內(nèi)的德庇時在中國詩歌、小說和戲曲翻譯方面均有力作。
在中國詩歌翻譯方面,德庇時的《漢文詩解》 ( POESEOS SINENSIS COMMENTARII On the Poetry of the Chinese) 為中國詩歌的英譯樹立了第一座豐碑,它是第一部嘗試著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中國古典詩歌的專著,在歐洲流傳甚廣,影響頗大,堪稱西方中國詩學(xué)研究的奠基之作。《漢文詩解》 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中國詩歌的創(chuàng)作技巧和形式特征,詳細分析了漢語的發(fā)音特點、四聲和平仄,以及中國詩歌的字數(shù)、停頓、押韻和對仗,對中國詩歌藝術(shù)形式的探討全面而深入。第二部分總結(jié)中國詩歌的題材內(nèi)容和精神風(fēng)貌,將中國詩歌劃分為三大類:頌歌和歌曲 (Odes and Songs)、道德說教類詩歌 (Moral and Didactic Pieces) 和情感描述類詩歌 (Descriptive and Sentimental)。雖然這種分類方式談不上科學(xué)和嚴謹,卻直觀地凸顯了中西詩歌的顯著差異。《漢文詩解》 前后出版過三個版本,在1870年最后的“增訂本”中,德庇時共引用中國詩歌、韻文100首。這些詩歌上起秦漢,下逮明清,有出自詩壇巨擘之手的律詩、絕句,也有出自無名氏之手的里巷民謠,無論是時間跨度之長,還是詩歌類型之多,在中國詩歌英譯史上都堪稱絕無僅有。他對史詩、田園詩和戲劇詩的研究尤見功力,對于 《春園采茶詞》 等中國民間詩作的重視、以及對于早期旅外華人創(chuàng)作的西洋風(fēng)情詩 《倫敦十詠》、《西洋雜詠》 的青睞,均具有開創(chuàng)性和啟發(fā)性?!稘h文詩解》 對于考察德庇時等十九世紀初期英國人對于中國詩歌的認知和解讀,以及研究中國詩歌的早期海外傳播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在小說翻譯方面,德庇時最顯著的成就是對于李漁小說、《好逑傳》及 《三國演義》 的翻譯。德庇時是李漁小說的最早譯介者,1815年德庇時剛到廣州兩年就翻譯出版了 《三與樓》,這篇小說出自李漁的短篇小說集《十二樓》,此后他又翻譯了其中的《合影樓》 與 《奪錦樓》,與 《三與樓》合 在一起,題名 《中 國小說》(Chinese Novels)1822年在倫敦結(jié)集出版。年輕的德庇時對于李漁小說的譯介很快引起了歐洲同行的關(guān)注,這部作品后來被法國著名漢學(xué)家雷慕沙(Abel Rémusat,1788-1832) 轉(zhuǎn)譯為法文,進入歐洲讀者市場。德庇時還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 《好逑傳》 的重譯者。魯迅在 《中國小說史略》 中說 《好逑傳》“在外國特有名,遠過于其在中國?!痹撟髟诤M獾摹坝忻迸c德庇時密切相關(guān)。目前學(xué)界通常把《好逑傳》 看作是第一部被翻譯成英文的中國長篇小說,首譯者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廣州職員詹姆斯·威爾金森(James Willsm)。1761年,英國德羅摩爾主教 (Bishop of Dromore) 帕西將威爾金森手稿整理出版,題名The Pleasing History,在英國倫敦出版,這是 《好逑傳》 的第一個英譯本。但德庇時認為這一譯本錯漏百出,于是根據(jù)嘉慶丙寅年鐫刻的“福文堂藏板”重譯了 《好逑傳》,題名The Fortunate Union,1829年在倫敦出版。帕西譯本和德庇時譯本是 《好逑傳》 在歐美世界的最重要的兩個譯本,這兩個譯本不但直接推動了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西譯,而且也為譯者帶來了巨大聲譽。除了李漁小說與 《好逑傳》,德庇時還翻譯過 《三國演義》 中的兩個故事:一是 《造反的張氏三兄弟的命運》( Fate of the Three Rebel Brothers Chang);二是 《何進的歷史與命運》(History and Fate of Ho-tsin)。德庇時的這兩篇譯作長達三十余頁,是以中英文合璧的方式翻譯和排印 《三國演義》的第一次嘗試。這兩篇譯作彌足珍貴,是《三國演義》 英譯史上的重要一環(huán),只是由于最初是作為“附錄”刊載于1834年版的 《漢文詩解》 之后的,所以無論是當時還是現(xiàn)在,這兩篇譯作始終沒有在漢學(xué)界引起足夠重視。
在中國戲曲英譯方面,德庇時同樣功不可沒,他翻譯的元代雜劇作家武漢臣的 《老生兒》 (An Heir in his old Age) 和馬致遠的 《漢宮秋》 (The Sorrows of Han) 打破了 《趙氏孤兒》在歐洲漢學(xué)界一枝獨秀的單一局面。1731年,法國耶穌會士馬若瑟 (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 翻譯了元代雜劇作家紀君祥的 《趙氏孤兒》 (L’Orphelin de Tchao),1735年,該作被收入杜赫德 (Du Halde,1674-1743)編著的 《中華帝國全志》 (Description geograp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1755年,伏爾泰 ( Francois Marie Arouet,1694-1778) 將之改編為 《中國孤兒》 (The Orphan of China) 搬上法國舞臺。整體看來,馬若瑟的譯介雖影響深遠,卻難稱完璧,因為他刪除了唱詞,僅保留了賓白,從而大大削弱了中國戲曲的藝術(shù)美感。相比之下,德庇時翻譯的 《老生兒》 和 《漢宮秋》 則盡可能完整地翻譯了曲白,更多地保留了元雜劇原本的藝術(shù)風(fēng)貌,從而使西方讀者第一次真正目睹了中國戲曲的體制特征,德庇時也就此成為首位完整譯介中國戲曲的英國人。除了譯文本身,英譯《老生兒》 之前所附的 《中國戲曲及劇場演出短評》 (a brief view of the Chinese Drama,and of their Theatrical Exhibitions) 全面介紹了中國戲曲的班社組織結(jié)構(gòu)和存在狀態(tài)、演員的身份地位和舞臺表演、舞臺的選址搭建和結(jié)構(gòu)特征,這些內(nèi)容對于研究清代中期的中國戲曲,以及十九世紀上半葉西方人視野中的中國戲曲,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英譯 《漢宮秋》 之前的“前言”(Preface) 則向西方讀者推薦了32種中國戲曲劇目或書名,這份目錄不但為此后的漢語學(xué)習(xí)者和研究者提供了資料來源,也為中國戲曲的歐洲之旅打開了方便之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