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茍且過的生活,
都記在這里。
文章配圖@網(wǎng)絡(luò)
1/
58歲,早已閱盡人間百態(tài),按說,即近花甲之年的李白,好歹也該霸氣內(nèi)斂心如止水了。果真如此的話,李白就再也不是我們心中的李白。
這一年,在零陵,李白見到了懷素。此時(shí),懷素二十出頭。
寫詩的道教徒,見到了寫字的佛教徒,二人不談信仰,只談酒,想必一見如故成忘年之交。喝高了之后,年輕的和尚懷素醉筆走龍蛇,年邁的道士李白醉歌獻(xiàn)懷素。
二人成就了這首詩歌。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dú)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shù)箱,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shù)千張。
飄風(fēng)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shù)字大如斗。
怳怳如聞神鬼驚,時(shí)時(shí)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zhàn)。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shù),我?guī)煷肆x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
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草書歌行》
懷素的草書牛到什么程度?在李白眼中,懷素寫草書就是天縱奇才,根本不需要借助公孫大娘渾脫舞的啟發(fā)。
喝高了,給哥們兒寫,往寺院的墻壁上寫,湖南七郡家家屏障之上,全是懷素的題字。
寫得快,寫得多,寫得好,還都不足以證明懷素草書獨(dú)步天下。怎么證明?李白在這首詩中,用史上書壇三大絕頂高手來襯托懷素的牛。
2/
王逸少、張伯英是誰?
東漢名將張奐,有三個(gè)兒子,老大張芝,字伯英,被譽(yù)為“草圣”、“草書之祖”,其書法被譽(yù)為“一筆書”。
王羲之,字逸少,不用再多說什么,史上被稱為書圣的人,僅此一位。
在山東臨沂王羲之的故居,我見到啟功先生為故居重建題寫的碑文:
瑯琊重望標(biāo)千古,王草顏真冠書府。
我今執(zhí)筆也題碑,魯班門前弄大斧。
生在東晉的書圣王羲之,尊崇的前輩書家有兩人,一個(gè)是東漢時(shí)期被后人尊為草圣的張芝張伯英,另一個(gè)是曹魏時(shí)期被后人稱為“正書之祖”的鐘繇。
張芝、鐘繇、王羲之和王獻(xiàn)之并稱“書中四賢”。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意思是說與懷素想比,王羲之和張芝,簡直就有浪得虛名的嫌疑。在李白的詩歌中,夸張是夸張了一點(diǎn),但足見李白對懷素書法技藝的推崇。
當(dāng)然,這種手法也只有李白在醉酒當(dāng)歌之際,才會(huì)用得如此張揚(yáng),毫無顧忌。
3/
這兩位畢竟都是數(shù)百年前的人物了,還不足以用來證明懷素草書的好。
所以李白又把當(dāng)世書法界頂級高手,他的好朋友張旭,抬出來為懷素站臺。
張顛老死不足數(shù),我?guī)煷肆x不師古。
張顛,就是張旭,也被后人尊稱為草圣的大唐盛世書法家。
大唐三絕,說的就是張旭的草書,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
這么牛的人,這么牛的人寫的這么牛的草書,都不如懷素的草書。李白毫不吝嗇溢美之詞,我這小兄弟的書法,不拘泥于陳規(guī)陋習(xí),獨(dú)辟蹊徑,妙手天成,你張旭算老幾?
雖說是李白酒后吐狂言,畢竟還是從側(cè)面印證了一點(diǎn):李白對懷素的推崇是真的,不是忽悠。
4/
762年,李白帶著壯志未酬的遺憾離開人世。懷素由家鄉(xiāng)啟程開始萬里之行,我想,這是懷素對李白最好的懷念方式。
多年以后,懷素拜張旭弟子鄔彤為師,鄔老師把張芝臨池之妙、張旭的草書神鬼莫測,以及王獻(xiàn)之的書法精妙之處,都一一講解給懷素。離別之時(shí),鄔彤又將作字之法,一個(gè)“悟”字悉心教給懷素。
據(jù)說,鄔彤也是懷素的表哥。因?yàn)闀?,讓我們真切感受到能者為師的古人好學(xué)之風(fēng)。
后來,懷素又得張旭另一弟子顏真卿的精心傳授。
天分,勤奮,再有絕頂高手的親傳面授,懷素的書法之功日臻爐火純青。
顏真卿為此,特意為懷素作《懷素上人草書歌序》:
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氣概通疏,性靈豁暢。精心草圣,積有歲時(shí),江嶺之間,其名大著。
故吏部侍郎韋公陟睹其筆力,勖以有成;今禮部侍郎張公謂賞其不羈,引以游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贊之,動(dòng)盈卷軸。
夫草稿之作,起于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逮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xiàn)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于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敚貫檎嬲?。
真卿早歲,常接游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資質(zhì)劣弱,又嬰物務(wù),不能懇習(xí),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復(fù)得。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還舊觀。向使師得親承善誘,亟挹規(guī)模,則入室之賓,舍子奚適!
嗟嘆不足,聊書此以冠諸篇首。
除了同樣對懷素真誠推崇之外,顏真卿低調(diào)內(nèi)斂,大家風(fēng)范隱含于字里行間。
5/
懷素是個(gè)怪人,10歲即有出家的念頭,出家后卻又不受戒律清規(guī)之約,反而熱衷杯中物。
這讓他和李白之間的年齡距離蕩然無存,舉杯邀明月,喝酒有知音。
如果沒有因酒而生的天地間第一大同好,也許就沒有懷素去找李白索詩,也就沒有李白為其作詩。
當(dāng)然,寫字也是他們同好之一。但比起酒來,字充其量只不過是他們相見歡的輔助條件罷了。
懷素的《自敘帖》、《苦筍帖》、《圣母帖》、《論書帖》等,李白的《上陽臺帖》,能夠流傳至今,至少證明了一件事——只有真正的經(jīng)典,才有可能不朽。
這一切背后,是酒,是他們對酒的熱愛。
這一切背后,是時(shí)代,是那個(gè)偉大的盛唐時(shí)代,讓他們可以自由馳騁,放縱思想的野馬縱橫文壇與書壇。
6/
李白與懷素相交相處非常短暫,但這并不影響兩人之間的情誼,這一首詩歌穿越千年歷史煙塵,足以見證。
還有什么友情能夠讓李白如此大加褒揚(yáng)?
李白仗酒執(zhí)言,不惜筆墨,為了強(qiáng)化自己心中懷素草書天下獨(dú)步的主張,王羲之、張芝、張旭和公孫大娘,這些頂級高手都被李白用來為懷素作陪襯,李白之外,誰會(huì)有如此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手筆!
我想,懷素后來的萬里之行,固然有紀(jì)念忘年交李白的心意,也多少還是受了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影響。
毫無疑問,行萬里路,對書法技藝也有諸多裨益。
讀李白寫給懷素的這首詩歌,仿佛也跟著他們開懷暢飲了一番。
〈 END 〉
更多文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