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作文題】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對今世仍有重要的啟發(fā)和指導意義。在《論語》中有許多警醒后人的名句,可以作為論點,可以作為論據(jù),也可以作為引子,寫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議論文。
八佾篇第三·季氏旅于泰山
——《論語》微寫作十
鄧敏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弊釉唬骸皢韬?!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翻譯】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笨鬃訃@道:“唉,難道說泰山的神靈還不如林放懂禮嗎?”
【微寫作】
孔子“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其實可以反過來問一下,為什么泰山之神會接受季氏的祭祀?季氏權力再大,也只是一國之臣。行天子之禮,絕對是于禮不符的?!胺瞧涔矶乐?,是諂”,非其人而祭之,泰山也不會接受。季氏不僅狂妄,而且還愚蠢。
這一句談的是禮不可以僭越。這段師生的對話中,有一種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在里面。面對老師和季氏(上司),冉有作何選擇呢?冉有最終選擇不勸阻季氏祭拜泰山這種越禮之事,違背了老師對禮制的恪守規(guī)范,保全了自己的富貴地位,最終喪失了君子的品格。所以,孔子才氣急敗壞地說,難道泰山的神靈還不如林放懂禮嗎。不是泰山神靈不如林放懂禮,而是冉有不如林放懂禮,這正是要體現(xiàn)冉有以不如林放為恥的地方。
林放,字子邱,春秋時期魯國清河(今屬山東)人,為比干27世孫,傳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人之一,為孔子得意門生,以知禮著稱。曾向孔子問“禮之本”,孔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睆倪@一章可以看出,盡管冉有能力很強,但在老師心目中,他漠視禮,違背老師的禮制主張,不能繼承老師的衣缽,孔子對此很介懷??鬃釉u判一個人更多的是從“仁”、“禮”和道德的角度,他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一名優(yōu)雅從容、文質彬彬的君子,而不是汲汲于名利之徒。
(高二12班 孫銘)
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span>
【翻譯】
孔子說:“君子沒什么好爭的,一定要爭的話那就比比射箭吧。射手首先相互揖讓,登堂射箭;射完后相互作揖,下堂飲酒。這種比爭是有君子風度的?!?/p>
【微寫作】
君子無所爭,即便是像射箭這樣競技類的比賽,君子也要表現(xiàn)出他的風度。“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那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貴族風范,是一種雍容的氣質,一種閑雅的風度,一種寬容的胸襟,一種高尚的生活境界與道德境界。
三國時期,蜀將張飛雖武功高強,但高傲自大,覺得誰都敵不過他。所以在剛開始與呂布打斗時,險些丟了性命。相比,關羽就顯得沉穩(wěn)許多。他與黃忠比試,打敗了黃忠,卻不置其于死地,并說他的刀不斬老幼。他有自己的原則,并且遵守自己的原則,從不想著炫耀自己的武藝,這便是有君子風度。
現(xiàn)實生活中也應如此,在競爭中應表現(xiàn)得謙虛,行事有禮數(shù),而不能一味地想怎么讓對方折服于自己,怎么表現(xiàn)自己,這樣的人往往成不了大器。
若我們擁有廣闊的胸懷,即使在披荊斬棘的路途中,也會有芬芳和溫情。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一個人生命中最不應該缺少的就是廣闊的胸襟和雍容的氣度。
(高二6班 陳志杰)
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翻譯】
子夏問道:“‘一張笑靨如花的臉蛋好美啊,一雙顧盼神飛的眼睛好俊啊,潔白的質地上平添燦爛啊!’這句詩是什么意思?”孔子說:“底子白凈,文采是畫上去的?!弊酉挠謫枺骸跋扔腥实拢儆卸Y的吧?”孔子說:“能啟發(fā)我的是卜商?。‖F(xiàn)在可以跟你一起品《詩》了?!?/p>
【微寫作】
一張臉如果沒有一絲表情,那是純色。唯有一個微笑、一個挑眉才會讓這張臉上富有生機。一張白紙?zhí)砩衔牟?,那才是一幅畫?/p>
對于《詩經(jīng)》中的三句詩,孔子及其弟子子夏做了深入的探討??鬃幼プ 八匾詾榻k兮”一句,認為它說出了繪畫的原理: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反過來說,一切最新最美的圖畫總是在一張白紙上畫成的。所以,素乃是一切色彩的基礎或底色。
而聰明的子夏靈機一動,問:“是不是禮樂的產(chǎn)生在仁德之后呢?”孔子對這個聰明的弟子甚為欣慰。其實,孔子一再強調仁德的根本意義。仁德是內(nèi)在的、根本性的問題;禮樂是外在的,如同繪畫。沒有仁德,談何禮樂;就正如沒有白紙,如何作畫。
禮儀根植于仁德的土壤。人先有人格涵養(yǎng),然后才表現(xiàn)出待人接物的禮儀。胸懷仁義,美化靈魂,讓我們與心靈美比肩同行。
(高二6班 李廣城)
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span>
【翻譯】
孔子說:“夏禮,我能夠講一講,只是杞國的不足以驗證;殷禮,我能夠說一說,只是宋國的不足以驗證。原因是典籍和賢人不夠。如果有足夠的典籍和賢人,我就可以驗證它們?!?/p>
【微寫作】
杞國的君主是夏朝禹的后代。宋國的君主是商朝湯的后代。即使這樣,孔子也不能從他們施行的禮儀來考證夏禮、殷禮??甲C歷史是需要典籍和賢人的。由此可知,歷史性文籍和賢才之人對后代的影響多么重大。
孔子講“禮”,也講歷史,編訂《春秋》??鬃邮堑赖录?,也是嚴謹?shù)氖穼W家?!妒酚洝酚浭隽藦狞S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約三千年的歷史,是父子兩代人用生命和熱血著成的,與《春秋》一樣也有匡時救世的意義。
孔子的這句話還有一層意思:夏禹和商湯是令人敬仰的君主,他們的禮儀孔子都能夠談一談,但他們的后代杞國和宋國之君已失去先人之風,疏于國家的治理,荒于典籍文獻的整理,不重用人才,早已失卻了先人的禮儀,所以無足征之。
(高二6班 茹汶欣)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span>
【翻譯】
孔子說:“禘祭大禮,從開頭獻酒完畢后再往下,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微寫作】
禘是一種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舉行的祭祀祖先的隆重典禮。但有一個特例,那就是,周公旦因為對周朝有很大的功勛,他的侄子周成王特許他也可以舉行禘禮。周成王特許周公舉行禘禮,可并沒有允許周公的后代也可以舉行禘禮。但魯國以后的國君,一直都舉行禘禮??鬃诱J為,只有第一次周公舉行的那次禘禮是合法合禮的,以后的都不合禮,所以,他說他不想看了。
話說回來,如果只注重場面的壯觀,而不去注重禮儀選擇的得體,就算場面搞得再隆重、壯觀,沒有相應的禮儀也是白費力氣。就比如之前明星結婚,那叫一個鋪張浪費,將婚禮變成了一場炫富直播。禮的價值遠遠在物質之上。許多人一輩子沒穿過婚紗,卻過得有滋有味。有的人雖套上昂貴的白裙,卻因為觀念不同,時常摩擦,將婚姻走到了盡頭。
我們要重視禮儀,更要重視禮儀的得體,堅決不做嘩眾取寵的小丑。
(高二12班 范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