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子看來,人以水為鏡,可以獲得一種寧靜的啟示,達(dá)到靜謐澄明的境界,莊子認(rèn)為平靜的水可以照出人們的面目須眉,虛靜祥和的心境也可以照出一個(gè)人的精神世界。老子說:“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保ā兜谑隆罚┻@也就是說人的精神本來就是寧靜的,就像那平靜的水面。
三、先秦儒家美學(xué)與道家美學(xué)中水的意象之差異
水的意象給了人啟迪,給了人生的智慧,因而儒道兩家都贊嘆水,以水喻道,以水比德,但他們對水的贊嘆又是不同的。
1,儒家欣賞的是活水,而道家欣賞的是靜水。
儒家欣賞的是源頭活水,是那種浩浩蕩蕩奔騰向前的流水,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所欣賞的就是這種奔騰不息的精神;孟子的“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jìn),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泵献影延性吹牧魉蜔o源的雨水作了比較,七八月間的雨水雖然密集,一下子排水渠道都滿了,但由于它無本無原,過不了多久又干涸了,而從源泉流出來的水滾滾向前,晝夜不停,注滿了坑坎之后又繼續(xù)向前,直到流入大海。孟子指出只有有水源的流水,才會永不停息的奔騰,因此,萬事萬物都要有本有源,才不致枯竭,就像朱熹的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浩瀚天邊的海洋,水勢洶涌,浪濤滾滾,就是因?yàn)橛袩o數(shù)條大江大河在源源不斷地流入它的懷抱。孟子眼中的水就是源頭活水,它不畏坎坷,奮勇向前,它有蓬勃的生機(jī),有奔騰不息的精神,所有這些,都值得人去效法,是人獲得力量,獲得啟示的象征物。而道家取象的不是永往直前的流水而是寧靜澄明的靜水,從對靜水的描繪中體現(xiàn)出對水的一種贊美,如“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企眾止?!保ā肚f子·德充符》)、“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zhǔn),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莊子·天道》)。在莊子看來,人以水為鏡,可以獲得一種寧靜的啟示,達(dá)到靜謐澄明的境界。老子說:“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保ā兜谑隆罚┻@也就是說人的精神本來就是寧靜的,只是由于外物的吸引,欲望的誘導(dǎo),才使心靈失去了寧靜,因此,回到原初回到自然即是心靈虛靜狀態(tài)。
2.儒家看到了水的勇猛,而道家看到了水的柔弱和謙卑。
儒道兩家對水的贊賞另外的不同就是,儒家看到了水的兇猛及水所具有的摧毀萬物的能力,如孟子:“當(dāng)堯之時(shí),水逆行,泛濫于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洪水也?!保ā睹献印る墓隆罚?。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王制》)等;而道家則看重了水的柔弱,水的向善?!独献印分性f:“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jiān)強(qiáng)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qiáng),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認(rèn)為水是最柔弱的,但沒有任何剛強(qiáng)之物能夠摧毀它,因此,水才是天下最堅(jiān)強(qiáng)的事物;《老子》中也曾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保ā兜诎苏隆罚ⅰ敖瓭阅転榘俟韧跽?,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保ā兜诹隆罚┖苊黠@,《老子》所贊揚(yáng)的也是水的謙卑,像江河吸引山澗溪流一樣,圣人也應(yīng)以卑下自居。
總之,先秦時(shí)期儒家和道家美學(xué)雖然有不同之處,分別從動和靜、過程和結(jié)果等不同的視角對水進(jìn)行了觀察,但二者都是從以水為主要載體之一的大自然中尋找了本喻的源泉。在其中,水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象征,文明的象征,智慧的象征;水的流動也是道德的流動,思想的流動,藝術(shù)的流動。在道德范圍內(nèi)一切高尚的詞,諸如“德”、“仁”、“勇”、“智”、“正”、“善”“卑”等,在水的意象里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即便是最抽象的道德也永遠(yuǎn)與大自然融匯一起。這樣,在對世界充滿情感的觀照中,大自然則充滿了生機(jī)和詩意。(作者:程霞 )
參考文獻(xiàn):
[1]李澤厚.論語今讀[M].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2]艾蘭.水之道與德之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周嘯天.先秦八代詩賦鑒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黃承貴,何應(yīng)敏,明雍比丘.水:老子生命哲學(xué)的自然底蘊(yùn)[J].江西社會科學(xué)哲學(xué)研究,2003,(5).
編輯:秋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