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及時地牽好手,示弱是適時地放開手。
在多數(shù)大人眼中,孩子需要保護,更應(yīng)該服從家長的管理。生活中,我們強勢的言行也在傳遞這個信息。
所謂家長,就是一家之長,在孩子面前,相對就顯得強勢。
這當(dāng)然很正常,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擔(dān)負起了教育的責(zé)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客觀上就處于強勢的地位。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dāng)中,無論是立規(guī)矩,講原則,還是善誘導(dǎo),家長都是主動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這樣的方式無可厚非,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如果家長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太強勢,也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其實,有的時候,厲害的父母,并不是強勢去壓倒,或者反復(fù)去嘮叨孩子,學(xué)會“示弱”,才是家庭教育的利器。
智慧家長,都懂得“示弱”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上說過,孩子12歲之后,父母的溝通方式一定要改變。最關(guān)鍵的是,父母要學(xué)會示弱。
可是,生活中,強勢的父母隨處可見,懂得示弱的父母卻少得可憐。
知名演員陶虹曾經(jīng)在一檔節(jié)目中分享過這樣一件事情:
每次和女兒一起搭積木,孩子就表現(xiàn)出很排斥的樣子,不管怎么誘導(dǎo)都沒有用。
起初以為是孩子不喜歡玩,可是后面發(fā)現(xiàn),她一走開,孩子自己玩的就很開心。
后來陶虹才明白,不是孩子不喜歡玩,而是大人搭建的積木太完美了,和大人一起玩的時候,孩子怎么做都沒有成就感,索性就不跟她玩了。
后來,陶虹特意在孩子面前“演”了一出戲,搭積木的時候,不是大樓塌了,就是橋斷了。還聲音特別大的說了一句“原來,大人也不是完美的,也會犯錯?!?/p>
孩子聽到后,臉上有了笑容,也對積木有了特別大的興致,主動和大人一起搭起了積木。
這件事情讓陶虹特別感慨:原來父母越能干越厲害,反而會傷害孩子的信心,甚至?xí)屗颖苁 ?/p>
在我們長期的教育文化中,父母與孩子天然的就擁有著“高低”之分。
父母就是權(quán)威、正確的、有力的,孩子只能無條件的信任和聽從父母的。
但事實是,父母的高高在上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壓迫感,很多事情沒有辦法嘗試,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我可以,我能行”的自我掌控感。
而平時適當(dāng)?shù)南蚝⒆油嘎冻鲎约旱牟蛔愫腿蹴棧锌赡軙a(chǎn)生意想不到的驚喜。
父母會示弱,孩子越獨立
有句俗話說:懶媽媽養(yǎng)出勤孩子。
有位媽媽,自己生病了,還要強撐著給孩子做飯、洗衣服,而孩子一邊玩游戲,一邊抱怨媽媽做的飯不好吃。
而同樣是生病了,另一位媽媽卻明確告訴孩子,現(xiàn)在自己發(fā)燒無力,孩子要自己做飯,而且要給媽媽端水送藥。結(jié)果孩子不但自己做了飯菜,還跑前跑后地照顧媽媽。
在孩子眼中,父母越強大,他們的依賴性可能越強,懂得向孩子示弱的父母反而成就了孩子的“獨立”。
父母一定要理解,示弱并不是軟弱,示弱也是一種智慧。
父母借助孩子渴求獨立的心理,適當(dāng)?shù)叵蚝⒆邮救?,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quán),激發(fā)孩子的雄心和信心,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為人父母,自然都希望能妥帖照顧孩子,呵護他們一生順?biāo)臁?/p>
只是,如果父母太強勢,替孩子包攬一切,就會削弱孩子成長的動力和潛力。
畢竟,無論我們是否愿意,孩子早晚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父母的示弱,是一種讓渡,能夠催發(fā)孩子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獨立起來,快速學(xué)會擔(dān)當(dāng)。
因此,正如復(fù)旦大學(xué)教授沈奕斐所說:“父母越厲害,越要學(xué)會收攏翅膀,因為我們成人的厲害,會變成孩子發(fā)展的天花板。”
相較之下,示弱正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一個有力手段。
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中,演員海清就曾分享過自己通過示弱來培養(yǎng)兒子獨立意識的經(jīng)驗。
她從來不為孩子包辦一切,從兒子4歲起,就開始有意識地鍛煉他的自主能力,讓他做簡單的家務(wù)、上學(xué)放學(xué)時自己背書包、出門逛街幫自己拎袋子等等。
而家里有兩個兒子的演員胡可,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人做的少了,孩子做的就多了,慢慢的也就成長了。”
沒錯,孩子的獨立能力一定是在一次次嘗試和動手實踐中鍛煉出來的,父母善于示弱,孩子才有機會獲取經(jīng)驗,健康成長。
真正的示弱是推著孩子成長
《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一書中指出:
“父母幫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寸步不離事事代勞,而是閃到一邊,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p>
父母向孩子示弱,不是不管孩子,也不是為了偷懶,更不是顯示自己的無能和軟弱。
而是有技巧地放開孩子的手,推著他們?nèi)コ砷L,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教育藝術(shù)。
父母不再扮演強大的包辦者,而是同樣有弱點和無知,偶爾需要孩子照顧的平等對象。
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需要,就會回報以成長和信賴。
我們可以試著從三個方面弱化自己:
1.生活上示弱,孩子更獨立
越是幼小的孩子,越希望能幫大人的忙,如果滿足心愿,就會特別驕傲。
父母不妨在生活上對孩子示弱,訓(xùn)練孩子的獨立性。
娛樂圈中,霍思燕就是一位懂得向兒子“示弱”的媽媽。
她常常會扮演“弱者”,請兒子嗯哼幫忙。
比如說:“這個我不行”,或者“我拿不動”,嗯哼則會開開心心地幫忙。
在媽媽的訓(xùn)練下,嗯哼把替媽媽分擔(dān)內(nèi)化成了行為上的習(xí)慣。
父母在生活上的示弱,會滿足孩子被需要的感覺,激發(fā)孩子的獨立和擔(dān)當(dāng)意識。
2.決策上示弱,孩子更有主見
許多父母熱衷扮演“全知”或者喜歡替孩子做決定。
其實,偶爾展現(xiàn)自己的盲區(qū),或者故意裝不懂,才能讓孩子更有主見。
父母多示弱,孩子才能有更多的自主空間。
比如,父母可以說:我不知道穿哪件好,你能幫幫我嗎?
又或者:午餐吃什么好呢,你有什么建議嗎?
從生活上的點滴入手,引導(dǎo)孩子思考,放手讓孩子去做決定。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內(nèi)心篤定,有自我主見的人。
3.困難上示弱,孩子更有主見
為人父母,大抵都是打落牙齒,也不想展露絲毫軟弱的。
如果孩子再不懂事,那這種心酸真的會擊垮最后的防線。
其實,父母不必時刻硬撐,偶爾讓孩子看見難處,反而能促進孩子成熟。
孩子的成熟往往只在一瞬,不去粉飾生活的艱難,適當(dāng)讓孩子看見真實的人生,孩子或許就能像個成人一樣面對。
美國心理學(xué)家齊默爾曼說過:
“孩子的信心,相比較他的實際能力,更多地取決于他的自我效能感。”
換句話說,孩子內(nèi)心相信自己能行,才是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
越厲害的父母,越懂得示弱。
他們的示弱,會在恰當(dāng)?shù)臅r機,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的信心、勇氣和擔(dān)當(dāng)。
愛是及時地牽好手,示弱是適時地放開手。
既然人生的路注定坎坷,那么唯有學(xué)會放手,才能養(yǎng)育獨立果敢的孩子。
點個【在看】,父母越懂得示弱,孩子越出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