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面試是企業(yè)和應聘者進行雙向選擇,可現(xiàn)實中,應聘者大多還是處于弱勢位置,主要原因與人才市場的供需關系有關。
面試時,遇到不專業(yè)的面試官,不僅浪費應聘者的時間,還可能讓應聘者受一肚子委屈沒地方說。
有些面試官喜歡站在道德,或經驗的制高點來質疑面試者;也有的面試官對工作要求描述含糊,目的為爭取更多的人投遞;還有面試官線上溝通半天就是不愿透露實際薪酬,就怕應聘者知道真實工資后不來面試……
有了種種面試經歷后,許多人對面試官的好感驟減,甚至還被氣得牙癢癢。
那么,面試官都有哪些行為容易讓人反感呢?以下六種最常見。
在網(wǎng)絡上或者電話中簡單溝通幾句,就讓面試者到公司面試。然而當面試者大老遠跑到公司后,面試不到3分鐘就說人家不合適。
這么快速就能判斷出不合適,為什么不在電話里多溝通幾分鐘呢?面試者的時間也是寶貴的,應相互尊重才對。
有些公司的招聘信息寫著月薪7-10K,可一面試就原形畢露了。真實底薪3.5K,外加提成和福利等,綜合收入可達到七千元。
又不是剛畢業(yè)的學生,又要要求3年以上經驗,又只能給這些工資,如果不是被招聘信息所欺騙,誰愿意上門去面試?
對面試者要求誠實,公司自己就不能誠實一些嗎?把薪酬和抽成分開寫清楚,明明白白,別浪費應聘者的時間。
打著招人的口號,問一堆工作技術方面的問題,結果都符合要求。但面試官最后才說:“我把你的簡歷推薦給領導,如果領導覺得可以,我再通知你復試?!?/p>
這個邏輯是上級覺得簡歷合格才有機會復試,那請問面試官的初試算什么呢?
面試完不給面試者答復,需要面試者自行詢問才能得知結果,一條信息真的有這么難嗎?也有公司直到面試者去其他公司上班一個月,才打來電話通知錄用,讓人有明顯的備胎感覺。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面試者在平臺上向企業(yè)發(fā)送求職信息,對方已讀就是不回信息。
不管怎樣,都請給面試者一個回復,要么發(fā)信息,要么就當面說,別讓人干等。
有的公司明明是要招聘銷售崗位,無奈招不到人,就用行政、總助、秘書等門檻較低的崗位來吸引面試者。
即便是行政崗位,所做的工作內容也是銷售。最可惡的還是這個銷售崗位是沒有底薪的,說是給客戶資源,其實都需要自己不停地給新客戶打電話推銷才行。
HR崗位為了完成自己的考核指標,大面積地向求職者發(fā)布招聘留言,言語表達讓求職者認為自己的能力被公司看中,充滿愿景。實際到公司面試后才發(fā)現(xiàn),對方的態(tài)度很敷衍,并不是看中你的簡歷,而是模板化的溝通。
有些公司為了提高簡歷投遞量,會在招聘需求上寫不需要工作經驗,學歷門檻低,面試時又說要本科以上或者幾年工作經驗,前后要求不符。
這些目的都是為了提高面試幾率,雖然是有很多人到公司面試了,但也讓很多人厭惡了這家公司。
招聘是一家企業(yè)對外形象展示的途徑之一,面試官的言行舉止代表著公司的形象,萬不可因為有相對選擇權,就不尊重面試者,或者借著擦邊球欺瞞應聘者。
什么樣的企業(yè)造就了什么樣的員工,假如你也遇到了以上六種情況,請務必慎重做出選擇。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聯(lián)系本人并注明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