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尚書》——《泰誓》
    □譯者按:

《泰誓》是《尚書》的一篇,記錄的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前的誓詞。“誓”是《尚書》中的一種體例,大致相當于今天的動員演說?!渡袝饭欧Q《書》,內容主要是記錄堯舜以來古代帝王的事跡、演講,后世認為這是孔子曾經(jīng)教授過的《六經(jīng)》之一。

  秦代焚書,《詩》與《書》是焚燒的重點,同時禁止私人藏書,有所謂“挾書律”,即使偶爾談到《詩》、《書》,也要處以死刑,以古非今的,株連族人。秦代的“挾書律”在漢初繼續(xù)執(zhí)行,直到劉邦去世后才廢止。
  
  禁令廢止后,一位先前秦國的博士——伏生,回到家鄉(xiāng),找出藏起的書籍,重新開始教授《尚書》。由于藏書已經(jīng)殘破不全,因此只能憑記憶恢復二十幾篇。后來有人在孔子舊宅的墻壁中發(fā)現(xiàn)了用先秦文字寫的《尚書》,比伏生所傳為多,稱為“古文尚書”,而伏生所傳的《尚書》,是用漢代當時通行的文字寫成的,因此稱為“今文尚書”。
  
  《泰誓》的篇名和部分內容,在先秦時代就有很多引用,但今文尚書中已經(jīng)沒有這一篇。漢初有人獻上一部《泰誓》,被認為是偽造的??妆谥械墓盼纳袝@一篇,但古文尚書在漢代由于門派之爭而沒有太大的影響。漢代以后,中國的典籍屢遭浩劫。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篇《泰誓》,定型于唐太宗時期。自宋代以來,一直有人認為這些篇《泰誓》是漢唐之間的人偽造的,不是《尚書》原文,清代更有人逐句論述偽造的來由。未來的考古學成就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信息。
  
  不管這篇《泰誓》是否偽造,至少自唐太宗時代起,這篇文章就成為官方確認的儒家經(jīng)典的一部分,反映了官方所認可的那些古代中國的政治原則,一直到近代。事實上,這篇《泰誓》包含了先秦儒家和諸子關于政治正義的很多原則和觀念,了解這些原則和觀念,有助于我們了解那個時代普遍的思想傾向。這些觀念包括:
  
  1。“公天下”的觀念: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必須做到“公”——也就是“公正”、“公平”,才能統(tǒng)治人民,天子應該是沒有偏私的。
  
  2。反對“世卿世祿”:天下的官職以至于諸侯,不應該是世襲的,而應該通過考察德行、才能和貢獻來選拔賢能的人擔任。如果官職是世襲的,一個人再賢能,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在這篇《泰誓》中,商紂的罪名包括“官人以世”。
  
  3。反對“罪人以族”:刑罰是用來懲惡揚善的,如果一個人犯罪就株連族人,那么無罪的人也被懲罰,做好人又有什么意義呢?
  
  4。在這篇《泰誓》里,最重要的,是闡釋了“革命”的觀念:天子是承受上天之“命”來管理人民的,上天設立君主,是為了給人民帶來利益,因此,當君主殘害人民的時候,他就失去上天的使命,成為“一夫”,而反對“一夫”的“革命”,是順應天意和民意的行為。因此,討伐暴君不是“弒君”。“革命”的典型,就是商湯討伐夏桀,以及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戰(zhàn)爭,《易》經(jīng)上說“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先秦時代,著名的儒者都為“湯武革命”辯護。孟子、荀子都是如此。齊宣王問孟子:“湯放逐夏桀,武王伐紂,有這些事嗎?”孟子回答說:“有這樣的記載。”齊宣王問:“臣弒君是可以的嗎?”孟子回答說:“傷害仁德的人叫做‘賊’,傷害道義的人叫做‘殘。殘賊之人叫做‘一夫’。我只聽說誅殺了‘一夫紂’,沒聽說誰弒殺他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下》)。荀子說:“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湯武并非取得了天下,他們只是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天下人因此自愿跟從他們。”(《荀子·正論》)
  
  漢代的董仲舒也為“湯武革命”辯護,他說:“上天創(chuàng)造人民,并不是為了王,相反,上天設立王,是為了人民。因此,一個人的德行能夠給人民帶來和平和快樂,上天就授予他天子之位,一個人的惡行如果傷害了人民,上天就會奪去他的天子之位。”(《春秋繁露·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
  
  不過,討伐暴君的“革命”也可能是殘酷的?!渡袝?#183;武成》篇記載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時“血流漂杵”。孟子不愿意相信這一點,他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對于《武成》,只相信其中一部分而以,仁者在天下是沒有敵人的,以至仁討伐至不仁,怎么會“血流漂杵”呢?(《孟子·盡心下》)
  
  《論語》中沒有記載孔子對湯武革命的直接評價。在評論周武王音樂的時候,孔子說:“已經(jīng)盡美了,但還沒有盡善”。對于暴政下的人生百態(tài),孔子說:微子逃走了,箕子裝瘋被囚而不肯同流合污,比干力諫而死,殷紂的時代,也有三個仁人。
  
  一直到漢代的董仲舒,湯武革命仍然是被捍衛(wèi)的儒家理論。在這之后,儒家思想雖然被“獨尊”,但“革命”理論已經(jīng)不合時宜,從此很少有人提起,一直到近代。近代的中國人用“革命”一詞翻譯西方人“revolution”這個詞。
  
  以下是《泰誓》的譯文,附孟子、荀子、董仲舒對湯武革命的辯護。給出這些譯文的目的,是希望不了解古代漢語的讀者也能了解這些古代經(jīng)典中的觀念。因此,在譯文的很多地方,只是用現(xiàn)代漢語中比較接近的詞匯或表達方式給出譯文,希望這不會影響那些主要觀念的表達。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在詞義和表達方式上已經(jīng)相去甚遠,很多古漢語的詞匯意思接近,但有細微的差別,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沒有如此豐富的詞匯與之對應。而《尚書》的語言,即使在漢代或先秦,也已經(jīng)屬于古代文字,漢代人已經(jīng)不大讀得懂了,對于今天的中國人而言,《尚書》是古文中的古文。給出這些譯文用去了很多時間,不過我相信這些譯文仍然是很粗糙的。
  
  
  □《尚書·泰誓》譯文:
  
  周受命后十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大軍渡過孟津,作《泰誓》三篇。
  
  武王說:
  
  “聽我說,來自友邦的國君和戰(zhàn)士們,聽清我們的誓言:
  
  天地是萬物的父母,人類是萬物的靈長,只有聰明睿智的人才能被上天選擇,做人民的父母。今天的商王紂,不敬上天,給人民帶來災害。他沉湎于酒色,行事暴虐,一個人犯罪,要株連所有族人,官職都被某些家族世代把持,大量興修宮殿、臺榭、水池,制造奢侈的服飾,殘害你們這些百姓。他把忠良之士架在火上烤,拋開孕婦的肚子,皇天因此震怒,授予我父親使命,來彰顯上天的威嚴,但可惜大功未成。
  
  今天,我這個魯莽的年輕人——姬發(fā),要和你們這些友邦的君主,一起到商王那里去看看他們的政治。讓我們看看這位紂王是否有悔改之心。他以前不服事上帝,不祭祀自己的祖先,隨意處置祭品,他自負地認為‘我已經(jīng)擁有人民和天命’。如果他今天還是這樣,我們不必讓他繼續(xù)羞辱我們。
  
  上天保護人民,因此才設立君主,做人民的導師,這是希望他們能夠效法上帝的品德,滿足四方的利益。如果商王無罪,我怎敢有討伐君主的僭越之心?
  
  力量相同的時候,利益一致的人更有力量,利益一致的時候,擁有道義的人更有力量。紂王雖然有億萬臣民,但他們是億萬顆心,我雖然只有三千追隨者,我們是一顆心。
  
  商王已經(jīng)惡貫滿盈,是上天派遣我們去誅殺他。如果我們不順從天意,我們是有罪的。
  
  我這個魯莽的年輕人已經(jīng)心懷恐懼地反復思考,這是我父親的遺命,這也是上天的使命,這是有利于我們家園的事業(yè),因此,我最終決定帶領你們,完成上天要我們進行的討伐。
  
  上天是憐憫人民的,人民都渴望的,上天一定會聽從。今天請你們幫助我,完成這個四海永清的事業(yè),時機已到,決不要錯過!”
  
  戊午,武王駐扎于黃河北岸,各路諸侯會師于此。
  
  武王巡視軍隊,然后誓師:
  
  “西方來的勇士們啊,都聽我說:
  
  我聽說善良的人做善事,沒有停止的時候,兇惡的人做不善的事,也不會自動停止。今天的商王紂,濫用暴力沒有節(jié)制,不聽長者的勸告,與那些有罪的人混在一起,淫酗暴虐。他的大臣們也跟著他學著做惡,原來的朋友變成仇敵,相互爭奪權力,試圖消滅對方。
  
  現(xiàn)在有那么多無辜的人抱怨他,上天應該已經(jīng)知道了他骯臟的品德。
  
  上天是熱愛人民的,人民因此應該敬奉上天。以前夏王桀不學習上天的品德,為害天下的國家,于是上天賦予商的祖先湯以使命,廢黜夏所承受的天命。今天紂的罪惡超過了夏桀,他傷害那些善良的人,虐待那些忠誠的人,認為自己有天命在身,認為行事無需禮儀,認為祭祀不會帶來利益,認為自己的暴虐不是對人民的傷害,夏王桀的下場,就是他的未來。
  
  現(xiàn)在上天賦予我拯救人民的義務,我已經(jīng)用不同的方式占卜,我們必能戰(zhàn)勝商人。紂雖然有億兆人民,但離心離德,我只有十個能干的大臣,但我們同心同德。一個人親戚再多,也不如有眾多的仁人相助。
  
  上天將用我們人民的眼睛去看,上天將用我們人民的耳朵去聽。如果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是錯誤的,責任由我一個人承擔。
  
  我今天一定要進行這場討伐,我們一定要展現(xiàn)我們的勇敢,攻入他們的疆土,戰(zhàn)勝這些兇殘的人。我們正義的討伐對于商湯來說也是一種光榮。努力啊,勇士們!展現(xiàn)你們的勇敢,把你們的力量用于和敵人搏斗。人民正在痛苦中等待我們去拯救。努力啊,一心一德,完成這個偉大的功業(yè),這是永世的光榮!”
  
  天明之后,武王正式巡視大軍,明誓眾士。
  
  武王說:
  
  “聽我說,西方來的君子:
  
  上天自有原則,我們的行為必須彰顯這些原則。今天的商王紂,對上天之道輕慢不敬,這是他自絕于天,自己結怨于人民。他切開一個過河人的腿,剖出賢臣比干的心,用殺戮建立威嚴,荼毒四海。他相信那些奸邪的人,放黜良師益友,把法律和制度拋在一邊,囚禁正直的人,不祭祀上天,不祭祀祖先,用奇技淫巧取悅婦人。
  
  上帝感到不滿意,就會終止一個人的權力。你們這些努力認真的人,都來聽我指揮,讓我們恭敬地完成上天要我們進行的討伐。
  
  古人說:‘愛護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的領袖,虐待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的仇敵。’ 現(xiàn)在商王紂這個獨夫只知道作威作福,他就是你們的仇敵。我聽說‘樹立德行,務求廣茂,除去罪惡,務求徹底’,因此,我這個魯莽的年輕人與你們這些戰(zhàn)士共同宣誓,遷滅我們共同的仇敵。
  
  你們這些戰(zhàn)士,應該在敵人面前表現(xiàn)出果敢和強毅,以回報你們的君主。殺敵有功則有厚賞,不努力殺敵就會受到懲罰。
  
  嗚呼!我父親的德行像日月一樣照亮大地,彰顯于西方,我們周國因此受到大家的愛戴。如果我戰(zhàn)勝了紂,這不是憑借武力,這是因為我父親不敢得罪于上天和人民。如果我被紂打敗,這不是我父親的錯,這只是我這個年輕人無良。”
  
  
  □附:《孟子·梁惠王下》節(jié)譯
  ---------------------------------------------------------
  [原文]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譯文]齊宣王問道:“湯放逐夏桀,武王伐紂,有這些事嗎?”
  
  [原文]孟子對曰:“于傳有之。”
  [譯文]孟子回答說:“有這樣的記載。”
  
  [原文]曰:“臣弒其君,可乎?”
  [譯文]問:“臣弒君是可以的嗎?”
  
  [原文]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譯文]回答說:“傷害仁德的人叫做‘賊’,傷害道義的人叫做‘殘。殘賊之人叫做‘一夫’。我只聽說誅殺了‘一夫紂’,沒聽說誰弒殺他的君主。”
  
  
  □附:《荀子·正論》節(jié)譯
  ---------------------------------------------------------
  [原文]
  
  世俗之為說者曰:“桀紂有天下,湯武篡而奪之。”是不然。以桀紂為常有天下之籍則然,親有天下之籍則不然,天下謂在桀紂則不然。古者天子千官,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于諸夏之國,謂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于境內,國雖不安,不至于廢易遂亡,謂之君。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然而不材不中,內則百姓疾之,外則諸侯叛之,近者境內不一,遙者諸侯不聽,令不行于境內,甚者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是,則雖未亡,吾謂之無天下矣。圣王沒,有埶籍者罷不足以縣天下,天下無君;諸侯有能德明威積,海內之民莫不愿得以為君師;然而暴國獨侈,安能誅之,必不傷害無罪之民,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若是,則可謂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謂王。湯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歸之也。桀紂非去天下也,反禹湯之德,亂禮義之分,禽獸之行,積其兇,全其惡,而天下去之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湯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紂者、民之怨賊也。今世俗之為說者,以桀紂為君,而以湯武為弒,然則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怨賊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為君,則天下未嘗合于桀紂也。然則以湯武為弒,則天下未嘗有說也,直墮之耳。
  
  [譯文]
  
  世俗那些為說的人認為:“桀紂有天下,湯武篡而奪之。”
  
  這是不對的。說“桀紂曾經(jīng)擁有統(tǒng)治天下的權力”,這是可以的,說“桀紂擁有統(tǒng)治天下的權力”是不對的,說“天下在桀紂”也是不對的。
  
  古代的天子有上千的官員,諸侯有上百的官員。以上千的官員,政令行于諸夏之國,這就叫“王”。以上百的官員,政令行于境內,即使國家不安定,也不至于被廢黜,這就叫“國君”。以前圣王的后代,通過繼承獲得了統(tǒng)治天下的權力,這叫天下的“宗室”,但才能平庸、德行不夠中正,本國的百姓都以他為疾患,外部的諸侯都背叛他,國內不能團結一心,遠處的諸侯都不聽命,政令在國內都不能通行,甚至很多諸侯侵削他,攻伐他。如果是這樣,雖然沒有失去君位,我也說他失去了天下。圣王沒世,如果掌握權力的人不足以讓天下服從,就是天下無君。這個時候,如果有諸侯能夠積累德行和威勢,海內的人民沒有不以他為君師的。但是,暴虐的天子之國勢力還強大,如何能誅殺他呢?這一定是因為不傷害無罪的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誅暴國之君,如誅獨夫。這樣的諸侯可以說他能夠統(tǒng)馭天下了。能夠統(tǒng)馭天下的,就是“王”。
  
  湯武并不是“取得”了天下,他們只是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天下人因此自愿跟從他們。桀紂也不是“失去”了天下,他們放棄了禹、湯的德行,變亂禮儀和道義,禽獸之行使暴虐和罪行日益堆積,天下人自愿離開了他們而已。天下人歸之于誰,誰就是“王”,天下人離開誰,誰就是“亡”。因此,“桀紂并不擁有天下,湯武也沒有弒君”,這就是這句話的證明。
  
  湯武是人民的父母;桀紂是人民的怨賊。今天世俗的為說者,以桀紂為君,以湯武為弒君,這不等于說被誅殺的是人民的父母,而大家都向他們學習的卻是人民的怨賊嗎?這種說法是非常不祥的。如果能夠團結天下的人才能叫做君主,那么,天下從未團結在桀紂周圍。反過來,如果說湯武弒君,天下會有人高興嗎?大家都會反對。
  
  
  □附:《春秋繁露 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第二十五》譯文
  ---------------------------------------------------------
  [原文]
  
  堯舜何緣而得擅移天下哉?孝經(jīng)之語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事天與父同禮也。今父有以重予子,子不敢擅予他人,人心皆然;則王者亦天之子也,天以天下予堯舜,堯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猶子安敢擅以所重受于天者予他人也,天有不予堯舜漸奪之故,明為子道,則堯舜之不私傳天下而擅移位也,無所疑也。儒者以湯武為至圣大賢也,以為全道究義盡美者,故列之堯舜,謂之圣王,如法則之;今足下以湯武為不義,然則足下之所謂義者,何世之王也?曰:弗知。弗知者,以天下王為無義者耶?其有義者而足下不知耶?則答之以神農。應之曰:神農之為天子,與天地俱起乎?將有所伐乎?神農有所伐,可,湯武有所伐,獨不可,何也?且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詩云:“殷士膚敏,祼將于京,侯服于周,天命靡常。”言天之無常予,無常奪也。故封泰山之上,禪梁父之下,易姓而王,德如堯舜者,七十二人,王者,天之所予也,其所伐,皆天之所奪也,今唯以湯武之伐桀紂為不義,則七十二王亦有伐也,推足下之說,將以七十二王為皆不義也。故夏無道而殷伐之,殷無道而周伐之,周無道而秦伐之,秦無道而漢伐之,有道伐無道,此天理也,所從來久矣,寧能至湯武而然耶!夫非湯武之伐桀紂者,亦將非秦之伐周,漢之伐秦,非徒不知天理,又不明人禮,禮,子為父隱惡,今使伐人者,而信不義,當為國諱之,豈宜如誹謗者,此所謂一言而再過者也。君也者,掌令者也,令行而禁止也,今桀紂令天下而不行,禁天下而不止,安在其能臣天下也!果不能臣天下,何謂湯武弒?
  
  [譯文]
  
 ?。ㄓ腥藛枺簣蛩词遣皇巧米詡魇诹颂熳又唬虦椭芪渫跏遣皇巧米髦鲝垰⑺懒怂麄兊木??)
  
 ?。ǘ偈婊卮鹫f:)堯和舜哪里能夠擅自傳授天子之位呢?《孝經(jīng)》上說:“懂得如何用孝道侍奉父親,也就懂得了如何侍奉上天。”侍奉父親和侍奉上天的禮儀是一樣的。如果父親有重要的東西托付給兒子,兒子是不敢擅自將其授予他人的,人心都是如此。王者是上天的兒子,上天把天下托付給堯舜,堯舜是從上天那里受命來做天下人的王,他們作為上天的兒子怎能把上天所托付的東西擅自送人呢?上天是不會允許他們這樣善作主張的,這是上天所明確的做兒子的道理,因此,堯舜沒有可能擅自把天下傳給他人,這是無疑的。
  
  儒者把商湯和周武王看作至圣大賢,是因為他們認為商湯和周武王保衛(wèi)并發(fā)展了道義原則,因此將他們與堯舜并列在一起,稱他們?yōu)槭ネ?,效法他們的言行。您今天把商湯和周武王說成是不義的,那么,您認為符合道義的是哪位王呢?
  
  對方回答說:不知道。
  
 ?。ǘ偈嬲f:)您所說的“不知道”,究竟是說您認為根本就不存在符合道義的王,還是您認為存在符合道義的王,只是您不知道?
  
  對方勉強回答說:神農也許算圣王。
  
  董仲舒說:神農氏成為天子,難道是與天地一起產生的嗎?難道不是通過戰(zhàn)爭從更早的天子那獲得的嗎?神農氏通過戰(zhàn)爭獲得天子之位,您是認可的,商湯和周武王通過戰(zhàn)爭獲得天子之位,您卻不認可,這是為什么呢?
  
  況且,上天創(chuàng)造人民,并不是為了王,相反,上天設立王,是為了人民。因此,一個人的德行能夠給人民帶來和平和快樂,上天就授予他天子之位,一個人的惡行如果傷害了人民,上天就會奪去他的天子之位。
  
  《詩》上說:“殷士膚敏,祼將于京,侯服于周,天命靡常。”這是說上天的賜予是會改變的,而上天的剝奪是可能到來的。因此,德行如同堯舜一樣,到泰山和梁父祭拜天地后,以新的姓氏登上天子之位的,有七十二個人。王者之位,是上天所賦予的,王者失去其位,是被上天剝奪的?,F(xiàn)在您認為商湯和周武王討伐夏桀和商紂是不義的,那么,上述七十二王中也有通過討伐登上天子之位的,這些人都是不義的嗎?
  
  夏無道,殷來討伐,殷無道,周來討伐,周無道,秦來討伐,秦無道,漢來討伐,以有道討伐無道,這是天理,已經(jīng)有很悠久的歷史,難道是從商湯和周武王開始的嗎?認為商湯和周武王討伐桀紂是不對的,這也就否定了秦伐周,漢伐秦。這不僅是不了解天理,也是不懂得做人的禮儀。按照禮儀,兒子不能宣揚父親的惡行,如果您認為本朝開國者的討伐是不義的,那么,您應該為了國家而避免談這件事,而不應該像普通百姓那樣,有了什么不滿就隨意講出來,這就是所謂“一句話犯了兩個錯”。
  
  君主,是負責發(fā)出命令的人,命令一發(fā)出,人民就會執(zhí)行,君主禁止大家做某件事,大家就會停止。桀紂命令天下人,天下人卻不服從,桀紂禁止某事,大家卻不停止,他們是能夠使天下人臣服的君主嗎?如果桀紂不能讓天下人臣服,商湯和周武王哪里有君主可擅自殺死呢?
  
  
  □附:《尚書·泰誓》原文
  ---------------------------------------------------------
  
  周書 泰誓上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聽誓。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于爾萬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婦。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威,大勛未集。肆予小子發(fā),以爾友邦冢君,觀政于商。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遺厥先宗廟弗祀。犠牲粢盛,既于兇盜。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懲其侮。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有罪無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義。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貫盈,天命誅之。予弗順天,厥罪惟鈞。予小子夙夜祗懼,受命文考,類于上帝,宜于冢土,以爾有眾,厎天之罰。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爾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時哉弗可失!”
  
  周書 泰誓中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師畢會。王乃徇師而誓曰:“嗚呼!西土有眾,咸聽朕言。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無度,播棄犁老,昵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脅權相滅。無辜吁天,穢德彰聞。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天乃佑命成湯,降黜夏命。惟受罪浮于桀。剝喪元良,賊虐諫輔。謂己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厥監(jiān)惟不遠,在彼夏王。天其以予乂民,朕夢協(xié)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維揚,侵于之疆,取彼兇殘。我伐用張,于湯有光。勖哉夫子!罔或無畏,寧執(zhí)非敵。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嗚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周書 泰誓下
  
  時厥明,王乃大巡六師,明誓眾士。
  
  王曰:“嗚呼!我西土君子。天有顯道,厥類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絕于天,結怨于民。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作威殺戮,毒痡四海。崇信奸回,放黜師保,屏棄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上帝弗順,祝降時喪。爾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罰。古人有言曰:‘撫我則后,虐我則仇。’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樹德務滋,除惡務本,肆予小子誕以爾眾士,殄殲乃仇。爾眾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有厚賞,不迪有顯戮。嗚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臨,光于四方,顯于西土。惟我有周誕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無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善意的謊言,關于堯舜的公案
25堯舜不擅移
《荀子》卷18正論篇詩解3圣人三至天下自歸
天涯雜談:孔子走進天(完整版)
史記四庫本卷一百二十一
湯武革命:孔孟隱匿的分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