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衡岳隱,遺余石廩茶。自云凌煙露,采掇春山芽。
圭璧相壓疊,積芳莫能加。碾成黃金粉,輕嫩如松花。
紅爐爨霜枝,越兒斟井華。灘聲起魚眼,滿鼎漂清霞。
凝澄坐曉燈,病眼如蒙紗。一甌拂昏寐,襟鬲開煩拏。
顧渚與方山,誰人留品差。持甌默吟味,搖膝空咨嗟。清人陳其泰言讀小說中提到:“善悟者,自得之”,品茶亦是皆同此理。而說到以茶會友,這幅畫表達得恰到好處。放大來看,左下角的侍者跨坐在長方形矮凳上,手推茶磨挽把,正在攆茶;另一位則站立桌邊,左持茶盞,右執(zhí)茶瓶,向分茶碗內點茶。轉向茶桌,上面擺滿了茶筅、茶盞、茶托、茶末盒、水盂等茶器,桌前的風爐火正旺,上面的水即將燒開,著僧袍的“草圣”懷素攤開畫紙,醞釀?chuàng)]毫潑墨;圍坐的錢起和戴書倫,眼神緊隨筆桿,準備時刻品評。兩三知友以茶相聚,評書論畫,或間以琴棋相會,可謂是古人常見的休閑活動,席間談笑風生,茶香悠遠,好不灑然。如今,我們雖不得見古人的品茗場景,但在閱遍故宮及各地博物館茶事文獻、藏品的廖寶秀老師筆下的《歷代茶器與茶事》一書中,卻可以深切感受到唐宋至明清的飲茶風尚。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任職近40年的時間里,廖寶秀老師經手過的文物有幾萬件,這讓她得以運用器物、文獻、書畫互證的研究方法,通過精選的200余件茶器、茶畫將我們引入古代飲茶的情境之中,呈現(xiàn)一部中國茶事的歷史。書在臺灣出版后,獲得了頗高的贊譽,再版數(shù)次,其“如白描一般”的敘述手法,引領讀者進入古代飲茶的情境之中。全書由五個章節(jié)展開描述,讓讀者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人使用何種茶具、采取何種方法飲茶,至今讀來仍令人興味盎然。除導論歷代茶事巡禮外,全書分唐宋茶事、明清茶事、茶事瑣談及茶事特展四個部分,分享了廖寶秀老師深厚的茶文化研究,細細品讀之下必有收獲。品茶,自宋代以來就和掛畫、焚香、插花結合,成為文人書齋里或文會雅集中的時尚活動,“四般閑事”是富裕年代的文化品位。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載:“俗諺云: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逼凡铻樗乃囍?,古人重視官能感覺,透過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來感受美的存在,達到精神上的滿足。宋代以降的品茶,基本上可說四藝合一,而非香自香,畫自畫,花自花,單以品茶一項就蘊含了這一切雅趣在內,囊括了色、香、味三者,當烹茶之際,茶湯沸騰聲若松風,加上賞玩茶器,品茶可稱是五味俱全了。明代的主要飲茶方式為葉茶泡茶。它不像宋代團茶、草茶(宋人稱葉茶、散茶為草茶)須槌碎研碾成末,因其為散條形,所以明人改用茶壺容茶,湯壺(煮水壺)煮沸水沖泡,再注入茶杯飲用。
由于不需直接在碗內擊拂茶末,亦不再使用容量較大的茶盞、茶碗,而改用容量較小的茶鐘、茶杯飲茶;為觀茶色特重白瓷,泡茶茶壺或煮水砂壺,特別喜用宜興紫砂或朱泥茶壺。▲內頁展示
二者在明代中期以后成為茶器新貴,也是文人、茶人爭相收藏的對象。明代以后的茶器,茶壺居主要地位,茶壺的大小、好壞亦關系到茶味,這是唐宋茶器中不曾有過的現(xiàn)象。
茶事瑣談由品茶藝術與情趣、山水巡禮、臺灣茶及沖泡方式三個部分逐一進行描述。臺灣飲茶風氣流行甚早,從20世紀70年代各式茶館林立到現(xiàn)今茶席文化的興起,從茶的種類、茶器、茶席擺設到空間的安排配置等皆講求精致典雅,品茶賞器一如宋明時代正成為時尚之勢。隨著歷代茶制度及飲茶方式的演變,使用的茶器也隨之發(fā)生著變化。漢代以前,茶多作藥物或食材使用。自唐宋以降,茶已融入生活, 不僅精選茶品更講究細碾點啜。明清時代推崇細煎慢品的飲茶方式,文人也推動設置獨立的備茶空間,茶寮應時出現(xiàn),極大程度上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另外,書中對關于茶器和茶事的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解答,例如古代和現(xiàn)代人的飲茶方式有何不同,茶的具體沖泡方法,品茶圣地有哪些等等,你都將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現(xiàn)在使用的茶器,和陸羽《茶經》中的一樣嗎?作為世界上最早的茶書,《茶經》記載了有關“茶”的一切。其所述的制茶、飲茶方法與器具,至今仍為我國、日本及韓國茶道沿用。書中依照《茶經·四之器》中列舉的二十五項茶器,按功能劃分出六大類(包含煎煮、焙碾、貯盛、飲用、攪拌、清潔)。同時其譯成白話、闡述其作用后,與現(xiàn)代茶器進行對照討論,并展開單獨章節(jié)詳細講述。如果嚴格按照《茶經》來,確實不容易。書中以臺灣茶為例,將現(xiàn)代泡茶流程簡化為9步,借助真人示范與必要的文字說明,解讀每一步的名稱與目的。此外,在實操中不能忽略的泡茶注意事項、所用茶葉信息、必備茶具等干貨,也可在書中找到指導性建議。> 歷代藏畫中出現(xiàn)的茶器,還有實物可見嗎?
當然有,在這本《歷代茶器與茶事》中,它們只有一行字的距離。作者將各朝有據(jù)可考的茶事畫作逐一收集,并與同時期的文獻資料比對、相互印證,對藏在角落處的細節(jié)也不放過,只要仔細閱讀必會發(fā)現(xiàn)其中奧妙。這幅描繪乾隆御制茶舍“竹爐山房”的畫軸,初見并無端倪,但將室內隔斷處放大,會發(fā)現(xiàn)架子上有件上圓下方的器物。經作者考證這是款竹制茶爐,其內填泥,以松枝助燃,煮泉水泡茶,縱情群山之間,真是十分享受啊。古往今來,茶與山水的關系密不可分,名山產名茶,涌名泉,甚至成為江南諸山的通規(guī)。伏案研究之余,寶秀老師也追尋古人足跡:武夷山的御茶園、惠山的天下第二泉、虎丘的天下第三泉等,都在書中展露新顏。這幅沈周所繪的《虎丘十二景》畫中憨憨泉的位置,就與現(xiàn)今遺址幾乎一致。寶秀老師通過文獻記載與繪畫呈現(xiàn),梳理出地上建筑的變化,為參觀者提供“古有畫可賞,今有景可覽”的兩全之計。如果乾隆稱第二,估計沒人敢當?shù)谝弧?/section>歷史上稱其為“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識茶哲人”,也是唯一一位在檔案中留下具體建茶室、制茶器且有圖為證之人,可以說,少了乾隆,清代茶文化發(fā)展史是不完整的。這套包含有茶盤、竹茶爐、漉水囊、炭斗、水斗、茶碗等全套備茶用器,素雅簡潔有別于宮廷使用的華麗彩瓷,是乾隆結合自身品茶哲理,為茶舍特意配備的。除了借鑒先人,他也從外國貨中獲取靈感,如常用的木質提箱茶具,就被推斷改良自日本的蒔繪提重。乾隆留下的諸多實物與影像資料,讓我們得以窺探其茶舍內部的簡單裝潢與陳設;寶秀老師也針對一些未明確之處,根據(jù)史料進行了合理推斷,并將自己的觀點陳述于書中。唐文成公主進藏后,將漢人喝茶的習慣帶入吐蕃,后經茶馬互市,茶逐漸結合游牧民族喜飲乳品的習慣變身成為“奶茶”,入主中原后,更是成為清宮日常不可獲缺的飲品。在各大慶典、祭祀、筵席招待等隆重場合,用餐前也需舉行賜進奶茶儀式,相對于現(xiàn)在流行的甜奶茶,清朝多了些“粗獷的咸”。上好的貢茶加入奶油、牛奶、鹽和水等原料細火熬煮,滋味香醇綿長,連皇家圍獵聚餐時,也要不遠萬里攜帶以便飲用美味。
古今皆同,品茶賞器可增添生活情趣。品啜一甌好茶,賞玩手中茶器,茶席中談書論畫,即席揮毫,賞鑒各類文玩,曾經是唐宋之后文人雅集中的常景,發(fā)展至今仍是好茶人士茶席中的活動。只是少了古人吟詩、賞畫、觀書的雅興,多了茶、香、花的點綴,然而的是對茶器、茶味以及氛圍營造的講究卻從未改變。而今我們尋求對中國茶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或許應該先從中體悟中國茶道的獨特所在,詩書畫意,無論何種傳統(tǒng)文化,都不離詩意的寄托和藝術的品位。在《歷代茶器與茶事》中,無論講茶器、茶事、亦或是茶史,古人對茶的詩意體悟與藝術感受都隱含在其中,習茶中的諸多困惑與難題,也都在藝術與詩意的熏陶中,逐漸開悟。自古文人雅士品茶,重趣味而疏形式,近園林而遠煩囂,因此諸般藝術自然地與生活結合。這或許就是中國“茶之道”的精髓所在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