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
屬于重點講解內(nèi)容,需要結(jié)合臨床,講深講透
一、定義:痰飲是指體內(nèi)水液輸布、運化失常,停積于某些部位的一類病證。
主要解釋:痰,古通“淡”,是指水一類的可以“淡蕩流動”的物質(zhì)。飲也是指水液,作為致病因素,則是指病理性質(zhì)的液體。為此,古代所稱的“淡飲”、“流飲”,實均指痰飲而言。
【歷史沿革】
簡單介紹
1.關(guān)于命名:
《內(nèi)經(jīng)》無“痰”之證,而有“飲”、“飲積”之說。如《素問·經(jīng)脈別論》曰:“飲大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恍,水精四節(jié),五經(jīng)并行。”論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謝。
《素問·氣交變大論》又說:穢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甚則飲發(fā),中滿食減,《素問·至真要大論》又云:“太陰之勝,… …飲發(fā)于中”。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土郁之發(fā),民病飲發(fā)濕下”等,認為脾腎功能失調(diào),濕邪淫溢,可發(fā)生停飲之病。這些論述,是對痰飲認識的開端,又為后世痰飲學說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始有“痰飲”名稱,并立專篇加以論述,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痰飲包括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類,是諸飲的總稱。其中狹義的痰飲,則是指飲停胃腸之證。該篇提出”用溫藥和之”的治療原則,至今仍為臨床遵循。
楊仁齋所著《仁齋直指方》首先將飲與痰的概念作了明確的區(qū)分,提出飲清稀而痰稠濁。
2.病因病機:
隋唐至金元,有痰證、飲證之分,逐漸發(fā)展了痰的病理學說,提出“百病兼痰”的論點,對臨床實踐有十分重要的指導價值。
孫思邈《千金方·痰飲第六》有五飲之說:“夫王飲者,由飲酒后及傷寒飲冷水過多所致。”立論悉本仲景。
嚴用和提出“氣滯”可以生痰飲。如《濟生方·痰飲論治》中說:“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調(diào)攝失宜,氣道閉塞,水飲停脯。”從氣與水的關(guān)系來論述本病的病機,明確闡明了氣滯津凝則生痰飲,甚為精辟。
3.治則: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提出“用溫藥和之”的治療原則,至今仍為臨床遵循。
孫思邈《千金方·痰飲第六》治法方藥頗有發(fā)明,如治胸中痰僻,用吐法以怯其邪;治“僻飲停結(jié),滿悶目暗”,用中軍侯黑龍(蕪花、巴豆、杏仁、桂心、桔梗)以溫下。
清·葉天士總結(jié)前人治療痰飲病的經(jīng)驗,重視脾、腎,提出了“外飲治脾,內(nèi)飲治腎”的大法。
4.涵義:廣義痰飲包括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類,是諸飲的總稱。狹義的痰飲,則是指飲停胃腸之證。
【討論范圍】
簡單介紹
四飲的臨床表現(xiàn)多端,與西醫(yī)學中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滲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腎炎水腫等均有較密切聯(lián)系。本節(jié)討論以《金匱要略》痰飲病內(nèi)容為主。
【病因病機】
一般講解,明確要點
一、病因
1.外感寒濕
2. 飲食不當
3. 勞欲所傷
二、病機
成因:三焦失通失宣---陽虛水液不運---水飲停積。
病位:三焦、肺、脾、腎。
機理:三焦氣化失宣,肺、脾、腎功能失調(diào)。
三焦氣塞,脈道塞閉――水積為飲,不得宣行――聚成痰飲。
肺氣失宣,通調(diào)失司――津液失于布散――聚為痰飲。
腎氣腎陽不足――蒸化失司――水濕泛濫――痰飲內(nèi)生。
病理性質(zhì):總屬陽虛陰盛,輸化失調(diào),因虛致實,水飲停積為患。
痰飲之病,主要為肺、脾、腎三臟氣化功能失常所致,若施治得法,一般預后尚佳。若飲邪內(nèi)伏或久留體內(nèi),其病勢多纏綿難愈,且易因感外邪或飲食不當而誘發(fā)。
《金匱要略》根據(jù)脈診推斷痰飲病的預后,認為久病正虛而脈弱,是脈證相符,可治;如脈反實大而數(shù)是。正衰邪盛,病為重危之候;脈弦而數(shù)亦為難治之癥,因飲為陰邪,脈當弦或沉,如弦而數(shù)乃脈證相反之征。
【診查要點】
講解內(nèi)容,掌握方法
一、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xiàn):
(1)痰飲
心下滿悶,嘔吐清水痰涎,胃腸瀝瀝有聲,形體昔肥今瘦,屬飲停胃腸。
(2)懸飲
胸脅飽滿,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臥,或肺癆病史,屬飲流脅下。
(3)溢飲
身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當汗出不汗出,或伴咳喘,屬飲溢肢體。
(4)支飲
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平臥,其形如腫,屬飲邪支撐胸肺。
二、病證鑒別
重點講授,使學生掌握鑒別要點
1.懸飲與胸痹
共同點:兩者均有胸痛。
胸痹:為胸膺部或心前區(qū)悶痛,且可引及左側(cè)肩背或左臂內(nèi)側(cè),常于勞累、飽餐、受寒、情緒激動后突然發(fā)作,歷時較短,休息或用藥后得以緩解。
懸飲:為胸脅脹痛,持續(xù)不解,多伴咳唾,轉(zhuǎn)側(cè)、呼吸時疼痛加重,肋間飽滿,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證候。
2.溢飲與風水證
水腫之風水相搏證,可分為表實、表虛兩個類型。表實者,水腫而無汗,身體疼重,與水泛肌表之溢飲基本相同。如見肢體浮腫而汗出惡風,則屬表虛,與溢飲有異。
3.支飲、伏飲與肺脹、喘證、哮病
共同點:均有咳逆上氣,喘滿,咳痰等表現(xiàn)。
肺脹:是肺系多種慢性疾患日久積漸而成
喘證: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癥;
哮?。菏浅史磸桶l(fā)作的一個獨立疾??;
支飲:是痰飲的一個類型,因飲邪支撐胸肺而致;
伏飲:是指伏而時發(fā)的飲證。其發(fā)生、發(fā)展、轉(zhuǎn)歸均有不同,但其間亦有一定聯(lián)系。如肺脹在急性發(fā)病階段,可以表現(xiàn)支飲證候;喘證的肺寒、痰飲兩證,又常具支飲特點;哮病又屬于伏飲范圍。
三、相關(guān)檢查
胸部X線及B超探查表明有胸腔積液,胸水常規(guī)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2.5%,細胞計數(shù)以淋巴細胞為主,有助于滲出性胸膜炎的診斷。
胃鏡檢查胃黏膜有炎癥、充血、糜爛,或有腺體萎縮,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有助于慢性胃炎的診斷。
有心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xiàn),肺毛細血管楔嵌壓(PCWP)高,或頸靜脈壓增高,有助于左心衰或右心衰的診斷。
尿常規(guī)檢查有血尿、蛋白尿,尿沉渣發(fā)現(xiàn)有多量紅細胞、自細胞、透明管型和顆粒管型,有助于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 辨標本的主次
掌握陽虛陰盛,本虛標實的特點。
本虛――陽氣不足
標實――水飲留聚。
無論病之新久,因根據(jù)癥狀辨別二者主次。
2. 辨病邪的兼夾
夾表邪――痰飲雖為陰邪,寒證居多,但亦有郁久化熱者,初起若有寒熱見證。
兼氣滯――飲積不化,氣機升降受阻。
二、治療原則
1. 以溫化為原則
飲為陰邪,遇寒則聚,得溫則行。通過溫陽化氣,可杜絕水飲之生成。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篇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2. 辯表里虛實
水飲壅盛――祛飲以治標
陽微氣衰――溫陽以治本
表――溫散發(fā)汗
里――溫化利水
正虛――補之
邪實――攻之
邪實正虛――消補兼施
飲熱相雜――當溫清并用
三、證治分類
重點講授,結(jié)合臨床案例,使學生掌握怎樣治療。
(一)痰飲
1.脾陽虛弱證
臨床證侯:主癥:胸脅支滿,心下痞悶,胃中有振水音,泛吐清水痰涎,飲入易吐。
兼癥:脘腹喜溫畏冷,口渴不欲飲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食少,大便或溏,形體逐漸消瘦。
舌脈:舌苔白滑,脈弦細而滑。
證機概要:脾陽虛弱,飲停于胃,清陽不升。
治法:溫脾化飲。
代表方:苓桂術(shù)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甘草——辛甘化陽,通陽化氣;
白術(shù)、茯苓——健脾滲濕;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
加減:
水飲內(nèi)阻,清氣不升而見致眩冒、小便不利者,加澤瀉、豬苓;
脘部冷痛、吐涎沫,為寒凝氣滯,飲邪上逆,酌配干姜、吳茱萸、川椒目、肉桂;
心下脹滿者,加枳實以開痞。
2.飲留胃腸證
臨床證侯
主癥:心下堅滿或痛,自利,利后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或水走腸間,瀝瀝有聲。
兼癥:腹?jié)M、便秘、口舌干燥。
舌脈:舌苔膩、色白或黃,脈沉弦或伏。
證機概要:水飲壅結(jié),留于胃腸,郁久化熱。
治法:攻下逐飲。
代表方:甘遂半夏湯或己椒藶黃丸加減。
常用藥:甘遂、半夏——逐飲降逆;白芍、蜂蜜——酸甘緩中,以防傷正,借遂、草相反相激,祛逐留飲;大黃、葶藶——攻堅決壅,瀉下逐水;防己、椒目——辛宣苦泄,導水利尿。
加減:飲邪上逆,胸滿者加枳實、厚樸以泄?jié)M,但不能圖快一時,攻逐太過,損傷正氣。
(二)懸飲
1.邪犯胸肺證
臨床證侯:
主癥:咳嗽,痰少,氣急,胸脅刺痛,呼吸、轉(zhuǎn)側(cè)疼痛加重,心下痞硬。
兼癥:寒熱往來,身熱起伏,汗少,或發(fā)熱不惡寒,有汗而熱不解,干嘔,口苦,咽干。
舌脈:舌苔薄白或黃,脈弦數(shù)。
證機概要:邪犯胸肺,樞機不利,肺失宣降。
治法:和解宣利。
代表方:柴枳半夏湯加減。
常用藥:柴胡、黃芩——清解少陽;瓜蔞、半夏、枳殼——寬胸化痰開結(jié);青皮、赤芍——理氣和絡止痛;桔梗、杏仁——宣肺止咳。
加減:痰飲內(nèi)結(jié),肺氣失肅,見咳逆氣急,加白芥子、桑白皮;脅痛甚者,加郁金、桃仁、元胡以通絡止痛;心下痞硬,口苦,干嘔加黃連,與半夏、瓜蔞合伍以苦辛開痞散結(jié); 身熱盛汗出,咳嗽氣粗,去柴胡,加麻黃、杏仁、石膏以清熱宣肺化痰。
2.飲停胸脅證
臨床證侯:
主癥:胸脅疼痛,咳唾引痛,痛勢較前減輕,而呼吸困難加重,咳逆氣喘,息促不能平臥,或僅能偏臥于停飲的一側(cè),病側(cè)肋間脹滿,甚則可見病側(cè)胸廓隆起。
舌脈:舌苔白,脈沉弦或弦滑。
證機概要:飲停胸脅,脈絡受阻,肺氣郁滯。
治法:瀉肺祛飲。
代表方:椒目瓜蔞湯合十棗湯或控涎丹加減。
常用藥:葶藶子、桑白皮——瀉肺逐飲;蘇子、瓜蔞皮、杏仁、枳殼——降氣化痰;川椒目、茯苓、豬苓、澤瀉、冬瓜皮、車前子——利水導飲;甘遂、大戟、芫花——攻逐水飲。
加減:痰濁偏盛,胸部滿悶、舌苔濁膩者,加薤白、杏仁;如水飲久停難去,胸脅支滿,體弱,食少者,加桂枝、白術(shù)、甘草等通陽健脾化飲,不宜再予峻攻;若見絡氣不和之候,可同時配合理氣和絡之劑,以冀氣行水行。
3.絡氣不和證
臨床證侯:
主癥:胸脅疼痛,如灼如刺,或有悶咳,甚則遷延經(jīng)久不已,陰雨更甚,可見病側(cè)胸廓變形;
兼癥:胸悶不舒,呼吸不暢。
舌脈:舌苔薄,質(zhì)黯,脈弦。
證機概要:飲邪久郁,氣機不利,絡脈痹阻。
治法:理氣和絡。
代表方:香附旋復花湯加減。
常用藥:旋覆花、蘇子——降氣化痰;柴胡、香附、枳殼——舒肝理氣解郁;郁金、延胡索——利氣通絡;當歸須、赤芍、沉香——行瘀通絡。
加減:痰氣郁阻,胸悶苔膩者,加瓜蔞、枳殼豁痰開痹;久痛入絡,痛勢如刺者,加桃仁、紅花、乳香、沒藥以行氣活血和絡;飲留不凈者,脅痛遷延,經(jīng)久不已,可加通草、路路通、冬瓜皮等以祛飲通絡。
4.陰虛內(nèi)熱證
臨床證侯:
主癥:咳嗆時作,咯吐少量粘痰,或伴胸脅悶痛。
兼癥: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熱,顴紅,心煩,手足心熱,盜汗,形體消瘦。
舌脈:舌質(zhì)偏紅,少苔,脈小數(shù)。
證機概要:飲阻氣郁,化熱傷陰,陰虛肺燥。
治法:滋陰清熱。
代表方:沙參麥冬湯合瀉白散加減。
常用藥:沙參、麥冬、玉竹、白芍、天花粉——養(yǎng)陰生津;桑白皮、桑葉、地骨皮、甘草——清肺降火止咳。
加減:陰虛內(nèi)熱,潮熱顯著,可加鱉甲、功勞葉以清虛熱;虛熱灼津為痰,肺失宣肅而見咳嗽,可加百部、川貝母;痰阻氣滯,絡脈失暢見胸脅悶痛,酌加瓜蔞皮、枳殼、廣郁金、絲瓜絡;日久積液未盡,加牡蠣、澤瀉利水化飲;兼有神疲、氣短、易汗、面色蒼白者,酌加太子參、黃芪、五味子益氣斂液。
本證須防遷延日久,趨向勞損之途。
(三)溢飲
臨床證侯:
主癥:身體沉重而疼痛,甚則肢體浮腫。
兼癥:惡寒,無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悶,干嘔,口不渴。
舌脈:苔白,脈弦緊。
證機概要:肺脾失調(diào),寒水內(nèi)留,泛流肢體。
治法:發(fā)表化飲。
代表方:小青龍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桂枝——解表散寒;半夏、干姜、細辛——溫化寒飲;五味子——溫斂肺氣;白芍、炙甘草——甘緩和中,緩和麻、桂辛散太過。
加減:表寒外束,內(nèi)有郁熱,伴有發(fā)熱、煩躁,苔白而兼黃,加石膏以清泄內(nèi)熱;若表寒之象已不著者,改用大青龍湯以發(fā)表清里;水飲內(nèi)聚而見肢體浮腫明顯,尿少者,可配茯苓、豬苓、澤瀉;飲邪犯肺,喘息痰鳴不得臥者,加杏仁、射干、葶藶子。
(四)支飲
1. 寒飲伏肺證
臨床證侯:
主癥:咳逆喘滿不得臥,痰吐白沫量多,經(jīng)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浮跗腫?;蚱剿胤蛔?,遇寒即發(fā),發(fā)則寒熱。
兼癥:背痛、腰疼、目泣自出、身體振振瞤動。
舌脈:舌苔白滑或白膩,脈弦緊。
證機概要:寒飲伏肺,遇感引動,肺失宣降。
治法:宣肺化飲。
代表方:小青龍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桂枝、干姜、細辛——溫肺散寒化飲;
半夏、厚樸、蘇子、杏仁、甘草——化痰利氣;
五味子——溫斂肺氣。
加減:若無寒熱身痛等表證,見動則喘甚,易汗,為肺氣已虛,可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湯,不宜再用麻黃、桂枝表散。若飲多寒少,外無表證,喘咳痰或不得息,胸滿氣逆,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加白芥子、萊菔子以瀉肺通飲。飲邪壅實,咳逆喘急,胸痛煩悶,加甘遂、大戟峻逐水飲,以緩其急。若邪實正虛,飲郁化熱,喘滿胸悶,心下痞堅,煩渴,面色黧黑,苔黃而膩,脈沉緊,或經(jīng)吐下而不愈者,當行水散結(jié),補虛清熱,用木防己湯加減。水邪結(jié)實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導水破結(jié)。若痰飲久郁化為痰熱,傷及陰津,咳喘咯痰稠厚,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滑數(shù),用麥門冬湯加瓜蔞、川貝母、木防己、海蛤粉養(yǎng)肺生津、清化痰熱。
2. 脾腎陽虛證
臨床證侯:
主癥:喘促動則為甚,心悸,氣短,或咳而氣怯,痰多胸悶。
兼癥:食少,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臍下動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腫,或吐涎沫而頭目昏眩。
舌脈:舌體胖大,質(zhì)淡,苔白潤或膩,脈沉細而滑。
證機概要:支飲日久,脾腎陽虛,飲凌心肺。
治法:溫脾補腎,以化水飲。
代表方:金匱腎氣丸合苓桂術(shù)甘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附子——溫陽化飲;
黃芪、淮山藥、白術(shù)、炙甘草——補氣健脾;
蘇子、干姜、款冬花——化飲降逆;
鐘乳石、沉香、補骨脂、山萸肉——補腎納氣。
加減:痰涎壅盛,食少痰多,可加半夏、陳皮化痰和中;
水濕偏盛,足腫,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可加茯苓、澤瀉以利水濕;
臍下悸,吐涎沫,頭目昏眩,是飲邪上逆,虛中夾實之候,可用五苓散化氣行水。
【預防調(diào)護】
簡單介紹,以輔導為主;重點介紹注意事項
1. 凡有痰飲病史者,平時應避免風寒濕冷,注意保暖。
2. 食宜清淡,忌甘肥,生冷,戒煙酒。
3. 意勞逸適度,以防誘發(fā)。
【結(jié) 語】
以自學為主
1.痰飲是體內(nèi)水液不得輸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類病證。
2.痰飲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痰飲為諸飲之總稱,分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狹義者僅為四飲中的痰飲。
3.痰飲的病機主要為中陽素虛,復加外感寒濕,或為飲食、勞欲所傷,致使三焦氣化失常,肺脾腎通調(diào)、轉(zhuǎn)輸、蒸化無權(quán),陽虛陰盛,津液停聚而成。
4.辨證應先從部位分別四飲:痰飲病在胃,懸飲病在脅下,溢飲外溢肌表,支飲病在胸膈等。然后抓住體虛邪實的特點,分清標本虛實的主次。
5.治療應以溫化為原則。因痰飲總屬陽虛陰盛,本虛標實,故有治標、治本、善后調(diào)理等區(qū)別。其中發(fā)汗、利水、攻逐為治標之法,只可權(quán)宜用之;健脾、溫腎為治本之法,亦用作善后調(diào)理。
【臨證備要】
以自學為主 ,簡要輔導,以啟發(fā)式教學為主
1.一般而論,痰飲為陰盛陽虛、本虛標實之候,治療以“溫藥和之”為大法。
健脾、溫腎為其正治,發(fā)汗、利水、攻逐,乃屬治標的權(quán)宜之法,待水飲漸去,仍當溫補脾腎,扶正固本,以杜水飲生成之源。若痰飲壅盛,其證屬實,可相機采用攻下逐飲、理氣分消等法以祛其邪,繼則扶脾固腎以治其本,至于脾腎陽虛之微飲,則以扶正為首務,略參化飲之品。
2.治療本病,應注意辨明有無兼夾,施治方可中的。
痰飲停積,影響氣機升降,久郁又可化熱,故本病有夾氣滯、夾熱的不同,飲邪內(nèi)蓄,復感外邪,易誘發(fā)而使證情加劇。
3.注意痰飲的轉(zhuǎn)歸。
主要表現(xiàn)為脾病及肺、脾病及腎、肺病及腎。若腎虛開闔不利,痰飲也可凌心、射肺、犯脾。另一方面,痰飲多為慢性病,病程日久,常有寒熱虛實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而且飲積可以生痰,痰瘀互結(jié),證情更加纏綿,故應注意對本病的早期治療。
【復習思考題】
1、 什么叫四飲?試述懸飲邪犯胸肺的癥狀、病機、治法、代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