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小云在高中時候吊兒郎當,學習成績很一般,高考只過本2線幾分,十分不理想。家里經過考慮讓他在復讀一年。正好這期間父親檢查出晚期癌癥,作為老師的父親一直是小云十分敬重的人,而且從小就受父親熏陶,喜歡閱讀各類文章。父親的病從發(fā)現到離世僅有幾個月時間,這件事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但并沒有一蹶不振。經過短暫的低迷以后,發(fā)了瘋一樣的學習,完全變了一個人。精氣神完全不一樣,這一年基本上斷絕了所有課余活動,專心學習,最終以高出本一線40分的成績進了中原醫(yī)科大學,完成了父親想讓他學醫(yī)的心愿。
其實這種例子在身邊還是很多的,有些學生在高中時的后發(fā)力十分驚人,在高考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績,這里面除了運氣,其實還有很多東西:
今年的《最強大腦》節(jié)目,年僅13、14歲的凡正陽吳圣潔強強聯(lián)手,組合取勝,打敗比他們年齡大的選手,囊括綜合實力前兩名。
觀眾們看完他倆組隊合作的多面體拼構直言,有種智商被00后碾壓的感覺,但好喜歡這種感覺。
看到這兩位稚氣少年,能力出眾,空間思維超強,有些家長已在心里盤算:如果我的孩子要在這個年齡超越常人,我豈不是要從幼兒園抓起。
有些家長甚至說:從幼兒園起已經輸了,我得從早教開始抓。教育抓得越早,越能啟發(fā)孩子的思維。
“從小比別人優(yōu)秀的孩子更加自信,更快捷地登上人生巔峰!”家長們來了一句總結。
這個觀念,獲得一致的認同,被家長們悄然種在心中。
最近幾年,環(huán)顧各小區(qū)、學校周邊的商業(yè)構造,變化已不動聲色地潛伏在旁。教育培訓類機構、課外培訓班、興趣特長班已越開越密集,且長久不衰,開一間火一間。
即使密集地開班,報課的學生仍需排著隊才能上課,因為供不應求。
家長們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要老師肯收班,見鏠插針地給孩子安排上課,并且年齡已趨向幼小段。
3、4歲的孩子已經鋼琴、識字、英語等課輪流著排。5、6歲的孩子忙著認字,學奧數,甚至學編程。7、8歲的孩子更別提了,完成作業(yè)的同時,忙著找老師補習。
暑假提前接觸下一年課,寒假忙著提前溫習下學期的內容。孩子的教育,已經越提越前。
幼兒園學小學知識,小學迫不及待地學中學知識,孩子所學的知識超出年齡所該接受的,這樣的過度教育似乎深得家長之心。
時下少年一身本領,才藝出眾,孩子獲得贊譽,家長被稱教育有方,讓人對過度教育從不反對,轉為推崇跟風。
我鄰居家的孩子息息,就是在這樣的過度教育中長大。
息息家剛搬來我對門時,他在讀幼兒園大班。他時常拿著文學書,在陽臺大聲朗讀。
一篇文章讀下來,大部分的字已認全,如此之大的識字量,完全不像大班孩子,倒更小學二年級以上的學生。
當時,整棟樓的大人都對他豎起大拇指有加,說他天資甚高。息息媽更是被譽為才子媽媽。
上小學后,息息在班上排名甚前,一直保持前三名。這讓息息媽很驕傲。
轉折點在息息三年級的時候出現了。
也許是之前的超前教育,讓息息前兩年學習輕松易舉。息息升入三年級后,成績漸漸跟不上,由前三名掉到前十名之外。息息媽開始憂心,給息息加了兩門補習課。
息息做完作業(yè)之后,還得上兩節(jié)課,兼做完補習班的功課,方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家睡覺。
我每天早上上班,看到息息的黑眼圈比我這個老阿姨還大,并且無精打采,眼瞼下垂,邊走邊睡的模樣讓人心疼。
一學期過去了,期末考試,息息非但沒進步,還倒退了5個名次。
得知成績的那天,息息家傳出媽媽的咆哮聲和哭訴聲。息息媽直接哭訴,孩子小時候挺聰明的,怎么越長大天資越差。
息息很委屈,他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只是比別人早學,這學期才是我的真實水平。
現在一提到學習,息息就感到焦慮不安。
息息媽的焦慮性過度教育,是父母普遍存在的焦慮性謀劃。懷孕謀劃出生,出生謀劃早教,早教謀劃幼兒園,幼兒園謀劃小學,小學謀劃中學,每一個謀劃都提前一個階段,為的是不甘落后。
父母的用心過度,是對自家孩子的不相信。不去相信孩子會自己管好學習,不去相信孩子能憑自己的努力爭取好成績,不去相信孩子學會自我成長。
孩子尚未對學習產生焦慮,家長首先發(fā)出焦慮的信號。家長的焦慮,無非是怕孩子技不如人,擔心他將來人生路上,走得比別人艱難。
學習道路上,需要過關砍將,一路迷惘,需要自我啟發(fā)。父母尚且信心不足,孩子怎能自信面對困難,橫掃前路的障礙。
我懂家長們的心態(tài):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吃過的苦,不想看到孩子再嘗一遍。于是,花光所有力氣,拼的是讓孩子走得更順。
我相信這種愛的偉大,然而,孩子開朗快樂的個性,不應該迷失在過度教育里。孩子個性的打造,贏得不僅僅是分數。
兩會期間,政協(xié)委員俞敏洪先生對過度教育發(fā)表意見:校外培訓應該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他反對超前教育,高強度學習,對于比如三年級把六年級的知識學完這樣的情況,他是不感冒的。
他說: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有序成長的過程。好比一棵樹,可以給樹澆大量的化肥,讓它長得很快,但是它最后有可能是病態(tài)的。
中國學生的數學成績很好,普通比外國同齡學生的數學成績好,但是數學家卻大多數是外國人??梢?,孩子靠后發(fā)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遵循有序的學習規(guī)律,后發(fā)力往往比接受過度教育的學生強。后發(fā)力強的孩子,他擁有的成就比小天才要高許多。
很多人都知道拔苗助長的故事,它說的就是世間萬物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與其用力助它生長,不如靜靜地等待它成長。
教育也一樣,是一個有序的成長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等待。前期用力太猛,容易后勁不足,倒不如進行有序教育,以超強的后發(fā)力,優(yōu)勝于人。
德國科學家洪波爾特說:對于個人的心智進程來說,過量的知識也可以說是給心智帶來的負擔。作為心智的脂肪儲備起來的知識并無用處,只有變成了心智的肌肉才有用。
孩子所學的知識,消化了,記在心上,才能在學習上取得進步。過度教育往往會帶來一些副作用,讓學習知識這件事,偏離軌道:
1.有孩子反映,補習班上的課,講的時候,記得容易,但是考試的時候,老是判斷不起哪個答案才正確。
因為過量的知識,硬塞給孩子,孩子只存在淺記憶層,就像洪波爾特說的心智的脂肪,并沒有對學習起得很大的作用。這就造成,知識沒被好好消化,不久就忘了。
2.扼殺孩子對學習知識的熱愛。孩子對知識有探索性好奇心,過度教育往往會引孩子產生厭學,將追求知識由粉轉路。對知識的熱愛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3.過度教育,如果孩子學習優(yōu)勝于人,學業(yè)成功,但是他成長當中所失去的快樂,是無法補償的。一旦失敗,學習并不比別人優(yōu)異,他的痛苦則是加倍的。
很多考生面對考試失利,接受不了名落孫山的事實,這是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花費過量的時間在學習、課外補習等,必定擾亂其時間分配,減少大量的用于運動娛樂的時間比例。孩子的身體、心智的培養(yǎng)就像天秤,必定失衡,一頭重而另一頭輕。
與其參與過度教育,不如多帶孩子進行運動、戶外散步等,讓孩子精力充沛,自然發(fā)展。孩子在運動戶外活動中,得到的啟迪和領悟,往往對人生的思考以及知識的頓悟,更有幫助。
當孩子心理上儲存了大量能量,一旦迎接挑戰(zhàn),全身心投入戰(zhàn)斗,更能憑其出色的心理素質,充沛的精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大家還有什么不同看法也請在下方留言。請關注小貝(貝親人和),了解更多的育兒精彩內容,讓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