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肯定都看到過這樣一副唯美的畫景。清風徐來,白云輕飄,遠山綿遠,仙鶴輕飛,青翠茂盛的百年松柏樹下,幾位仙道長者或樹下弈棋或怡然品茶,其淡定逍遙態(tài)令人堪羨。
在當時道家仙學文化盛行的時期,道家仙學的后人們把羽人升天的神往也都傾注到鶴的身上,仙鶴飄然飛去,人們也產(chǎn)生了飄飄欲仙之感。從而使仙鶴成了道教仙學的“圖騰”也是自然而然的。
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它是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的一種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人們常把它和松樹繪在一起,作為長壽的象征。殷商時代的墓葬中,就有鶴的形象出現(xiàn)在雕塑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鐘,鶴體造型的禮器就已出現(xiàn)。
道教把仙鶴當作步履上蒼的使者,將其由自然轉(zhuǎn)向神靈是鶴文化的重大飛躍。
中國人對仙鶴的崇拜,既是超凡的又是兼有人性和人格烙印的。如民間傳說《鶴仙子》中,講述仙鶴守護了百鳥王國的和睦與平安;《扎龍湖與丹頂鶴》中,贊頌仙鶴舍羽化千鳥拯救了困龍并解除了人間的久旱之災。民間故事《仙鶴斗三魔》、《白鶴與黑龍》、《趵突泉和仙鶴橋》等,都表現(xiàn)了仙鶴驅(qū)災救民,與邪惡勢力不懈抗爭的品質(zhì)。歷代民間,都把丹頂鶴視為靈秀之物,可以給人類攜來福祉瑞氣,是頂禮膜拜的仙物。
在公元25—589年東漢和魏晉南北朝期間,道家仙學更是視鶴為神仙的化身而神圣, 并滲透了道家仙學的文化之中.
黃老道學是在東漢興盛起來,黃老道家已演變成偏重養(yǎng)生修仙的學論。道學逐漸興盛進而發(fā)展為教團組織,由道家發(fā)展成為道教,成立教團組織,創(chuàng)始人是1900年前的張道陵(公元34~156年)。張?zhí)鞄熥苑Q學道的地方是鶴鳴山,那里有待鶴軒、聽鶴亭等建筑。道教著作《云笈七簽》記:張?zhí)鞄熆梢猿俗生Q任由往來。
道教中另有意喻——仙鶴與仙人相伴,且是仙人的坐騎。
《相鶴經(jīng)》有云:“蓋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也。”故有“仙羽”、“仙客”、“仙驥”之謂,傳說中的“三喬乘鶴”、“丁令威化鶴”盡與此說相關,而《拾遺記》中“群仙常駕龍乘鶴”的刻畫則更為生動。唐代大詩人崔顥的名篇《黃鶴樓》引入了一個美麗的傳說:三國時的費文祎到辛氏的酒館飲酒,辛氏待他寬厚。為了回報辛氏,他在墻上畫了一只黃鶴,此后有客人來飲酒,這只黃鶴就從墻上下來舞蹈。為了欣賞黃鶴,來飲酒的人便多了起來,十年后辛氏“家資巨萬矣”。一天,費文祎又來到酒館,吹笛把黃鶴從墻上召下來,乘坐黃鶴飄然而去。辛氏懷念費文祎,遂修建了黃鶴樓……
歷代諸多著名的文人,詩人與畫家創(chuàng)作了許多以鶴為題的作品。
常見鶴與祥云、朝陽、青山、翠柏、宮殿、道士等同時出現(xiàn),苦心造境的意圖就是“仙氣彌足”。唐朝詩人描寫丹頂鶴的句子尤其繁多,如薛能在《答賈支使寄鶴》中寫道:“瑞羽奇姿踉蹌形,稱為仙馭過青冥”。白居易在《池鶴》中說:“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張賁也有:“渥頂鮮毛品格馴,莎庭閑暇重難群?!钡木渥?。一代“詩仙”李白終生熱衷于以“鶴仙”抒懷。他在求仙訪道中,寫下“緬彼鶴上仙”、“嬌女愛飛鶴”、“鶴舞來伊川”等名句,充溢著浪漫之義色彩,同時把仙與鶴自然而然地聯(lián)系在一起?!段魅A山陳摶高臥》“驚的那下三山夢鶴翱翔”;《詠龍吟·洞天》“結(jié)丹成九彩,飄然駕鶴,卻游三島”《鶴野為述律存道賦》“常為仙人駕,云上乘剛風。”這些佳句更是描寫出鶴乃胎化之仙禽,鶴的行蹤若夢若幻,鶴常與神者形影相隨,鶴的出入環(huán)境都是仙境。
道教仙真乘鶴飛天
唐代的詩人杜甫在《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中說“王喬鶴不群”。而兩位詩人所提及這個王喬, 其實就是道教中的一位仙人。傳說王喬是周靈王的太子晉,《列仙傳》說,太子晉喜歡吹笙作鳳凰鳴,仙人丘浮公接他上嵩山學道。30年后王喬見柏良說:“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然乘鶴駐山頭,揮手向眾人招示,數(shù)日乘鶴飛天而去。
丁令威也是道教中的仙人。傳說他在靈虛山學道,成仙后化為白鶴飛回故鄉(xiāng),站立在華表上說:“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舊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在終南山鶴嶺修道成仙,是鶴的化身,藍采和成仙駕鶴升天?!对企牌吆灐氛f,許多道士成仙時,都會有許多群鶴在空中飛翔。鐘離權、呂洞賓、丘處機等仙人道士的詩集名為《鳴鶴余音》。
道教主張修煉憑生,認為人生經(jīng)過修行可達神仙境界,可升天和長生不死。即“與天地同休,與日月同壽”。
道教把鶴認作仙的化身,因而道士也稱為羽士,道士的服裝稱為“鶴氅”,連道士作法時行走的姿態(tài)也與鶴步十分相似,陳淏子(鶴)說“鶴雌雄相隨,如道步斗”,“仙家召鶴,每焚真香即至?!狈Q道士行走為“云行鶴游”,人們稱贊道士為“仙風鶴骨”。在道觀中供奉神仙的帳子上都繡著飛翔的鶴,名為“云龍鶴幡”。而道教的高功法師禮經(jīng)拜時穿的法衣(懺衣)、道教的高功法師做法時穿的法衣(絳衣)都繡有丹頂鶴。道士得道成仙稱為“羽化” “駕鶴西歸”。
道教就是了抓住鶴的長壽和高飛這兩個特性,并加以引申,認為鶴既是仙人的坐騎,又是仙人的化身,因而,稱之為仙禽、仙驥、仙客、仙子、仙羽、蓬萊羽士。在道教傳說中的一些神仙,也都與鶴密切相關,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道教的仙界是美麗而潔凈的世界,道教的神仙是自由而長生的生靈。
道教的仙界和神仙表達了人類的永恒理想:永遠地享有一個美好的世界。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天下古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