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yī)診斷】乳蛾(扁桃體炎)
乳蛾(扁桃體炎)
2013-04-23 13:17:52
扁桃體炎為腭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癥。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為其主要致病菌,亦可見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它是一種很常見的咽部疾病,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和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多發(fā)于兒童及青年,在春秋季節(jié)氣溫變化時最易發(fā)病。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fā)作可演變?yōu)槁员馓殷w炎,其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并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一般以學齡兒童最多見,青年人次之,中年人較少,老年人很少見。男女性別差異不大。扁桃體炎可以引起局部或全身性并發(fā)癥,如扁桃體周圍膿腫、風濕熱、關節(jié)炎、心肌炎、腎炎、銀屑病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稱本病為乳蛾,指出:“乳蛾是因邪客喉核(扁桃體),核內(nèi)血肉腐敗所致,以咽痛、喉核紅腫或化膿為特征的咽部疾病。分急乳蛾和慢乳蛾兩類,相當于急、慢性扁桃體炎?!?div style="height:15px;">
古代中醫(yī)藥文獻對本病論述頗多,所涉及的病名也較多。最早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中稱為“單蛾”、“雙蛾”;金代張子和《儒門事親》卷三中正式提出“乳蛾”之名。關于病因病理,歷代醫(yī)家認為外因主要屬風寒侵襲、風熱侵襲、飲食不節(jié),內(nèi)因主要為臟腑失調(diào),以致痰火積熱上攻、水虧火炎、虛陽上攻等,與肺胃腎等臟腑病變關系密切。如明·竇夢鱗《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一說:“咽喉有數(shù)證,有積熱,有風熱,有客熱,有病后余邪未清,變化雙蛾者,”清·張宗良《喉科指掌》謂:“石蛾,此癥或胎生或因本原不足,生于乳蛾地位少進半寸……此乃肝火老痰結成惡血,凡遇辛苦風熱即發(fā)。”程永培《咽喉經(jīng)驗秘傳》謂:“死蛾核,此癥核強且硬也。因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白色者是也,紅者非?!闭f明慢乳蛾與痰、火、瘀血有關。清·陳士鐸《石室秘錄》說:“陰蛾之證,乃腎水虧乏,火不能藏于下,乃飛越于上,而喉中關狹,火不得直泄,乃結成蛾……”。論述了慢乳蛾水虧虛火上炎的病機。關于乳蛾的治療方法。按古醫(yī)藉所載,主要有內(nèi)治法(以辨證論治為主)、外治法、針灸治療、擒拿等。外治法方面,又有烙法、探吐、吹藥、含服等等,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如唐·孫思邈《千金翼方·小兒雜治》卷十一載:“治咽中腫,垂肉不得食方:先以竹筒內(nèi)口中,熱燒鐵從竹中柱之,不過數(shù)度愈?!贝思醋钤绲娜槎昀臃?。
【中醫(yī)病因病機】
外感六淫,或飲食失節(jié),如炙煿厚味或煙酒太過,是引起急性扁桃體炎或慢性扁桃體急性發(fā)作的主要原因;臟腑失調(diào),如郁熱內(nèi)蘊,或氣虛、陰虧,是容易感受外邪,導致急性病變,或邪毒久滯,病程久延難愈的內(nèi)在因素。
1、風邪侵襲:風熱邪毒從口鼻入侵肺系,咽喉首當其沖?;蝻L熱外襲,肺氣不宣,肺經(jīng)風熱循經(jīng)上犯,結聚于咽喉,氣血不暢,與邪毒互結喉核,發(fā)為乳蛾。正如《瘡瘍心得集》所說:“夫風溫客熱,首先犯肺,化火循經(jīng),上逆入絡,結聚咽喉,腫如蠶蛾,故名乳蛾?!薄督故虾砜普砻亍芬嗾f:“此癥外受風熱,內(nèi)由氣郁而起,蒂丁兩邊腫痛。飲食不利……形似乳頭,故多名乳蛾”。
2、肺胃熱盛:外邪壅盛,乘勢傳里,肺胃受之,肺胃熱盛,火熱上蒸,灼腐喉核而為病。亦有多食炙煿,過飲熱酒,脾胃蘊熱,熱毒上攻,蒸灼喉核而為病?!夺t(yī)林繩墨?卷七》謂:“咽喉之癥皆由肺胃積熱甚多”?!稘?咽喉門》指出:“攝養(yǎng)乖違,善餌丹石,多食炙煿,過飲熱酒,致胸膈壅滯,熱毒之氣不得宣泄。咽喉為之病者……皆風熱毒氣之所致耳”。
3、陰虛邪滯:邪毒滯留,灼傷陰津,或溫熱病后,肺腎虧損,津液不足,不能上輸滋養(yǎng)咽喉,陰虛內(nèi)熱,虛火上炎,與余邪互結喉核而為病。《外科正宗?上部疽毒門》:“夫咽喉雖屬于肺,然所致有不同者,自有虛火、實火之分,緊喉、慢喉之說?!薄妒颐劁洝罚骸吧w少陰之火,直如奔馬,凡人腎水大耗者,腎中元陽不能下藏,蓋無水以養(yǎng)火,而火必上越也。日日沖上,而咽喉口小,不能任其出入,乃結成腫痛,狀似雙蛾,實非雙蛾也?!?div style="height:15px;">
4、氣虛邪滯,喉核失養(yǎng):素體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血生化不足,喉核失養(yǎng);或脾失健運,濕濁內(nèi)生,結聚于喉核而為病?!锻饪普?上部疽毒門》:“假如虛火者,色淡微腫,脈亦細微,小便清白,大便自利”,“以上等病,皆出于虛火,元氣不足中來?!?div style="height:15px;">
5、痰瘀互結:余邪滯留,日久不去,氣機阻滯,痰濁內(nèi)生,氣滯血瘀,痰瘀互結喉核,脈絡閉阻而為病。小兒臟腑柔弱,正氣未充,易為外邪所感,病后不僅陰液受傷,陽氣也常受損,抗病能力減退,邪毒雖不甚重,但因正氣虛弱,故不易于消除而留滯于咽喉,日久不去氣血凝結不散,腫而為蛾。《焦氏喉科枕秘》:“受風熱郁怒而起,喉中緊靠蒂丁,不甚痛,飲食有礙,若勞心,不忌口,不避風,日久不治,長塞喉中。”
【西醫(yī)病因病理】
急性扁桃體炎主要致病菌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桿菌、腺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也可引起本病,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有厭氧菌感染病例,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亦較多見。
這些病原體在正常人咽部和扁桃體窩內(nèi)都存在,在人體防御能力正常時它們不引起疾病,只有在受涼、潮濕、過度疲勞和受到有害氣體刺激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它們才開始大量繁殖。
急性扁桃體炎可傳染他人,甚至傳染力很強,主要由飛沫傳染,潛伏期約2~4天,在集體生活人群中偶見暴發(fā)流行。
急性扁桃體炎病理變化可分為兩型。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炎癥僅限于表面黏膜,隱窩內(nèi)及扁桃體實質(zhì)無明顯炎癥改變;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炎癥起于隱窩,或進入扁桃體實質(zhì),使扁桃體明顯腫脹,重者可出現(xiàn)多發(fā)性小膿腫,隱窩內(nèi)充滿由脫落上皮、纖維蛋白、膿細胞、細菌等組成的滲出物,并自窩口排出。
慢性扁桃體炎的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清楚。
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急性扁桃體治療不力,病程遷延,或反復急性發(fā)作,機體抵抗力減弱,使免疫反應下降,形成慢性病變;由于聚集于扁桃體隱窩內(nèi)的微生物(抗原)長期與扁桃體接觸,可引起復合的變態(tài)反應,對扁桃體組織有損害,易發(fā)生感染。
慢性扁桃體炎的病理分為三型:增生型者,因炎癥反復刺激,淋巴組織與結締組織增生,腺體肥大、質(zhì)軟,突出于腭弓之外;
纖維型者,扁桃體淋巴組織和濾泡變性萎縮,為廣泛纖維組織所取代,因瘢痕收縮,腺體小而硬,常與腭弓及扁桃體周圍組織粘連,病灶感染多為此型;
隱窩型者,扁桃體隱窩黏膜受損、上皮增厚或形成小潰瘍,上皮細胞、滲出物、白細胞、細菌等混合而呈干酪樣物,向隱窩口排出。潰瘍愈合,形成瘢痕,若開口受阻,則隱窩擴張成小囊腫和小膿腫。
【診斷要點】
1、病史:常有受涼、疲勞、外感病史等誘因,或咽痛反復發(fā)作史。
2、癥狀:
(1)急性發(fā)作者,咽痛明顯或劇烈,多致吞咽困難,痛連耳竅。全身可伴有畏寒、高熱、頭痛、納差、乏力、便秘、周身不適等。小兒可有高熱、抽搐、嘔吐、昏睡等癥。
(2)慢性病者,多有咽干癢不適,哽哽不利,或有輕微咽痛,或長期低熱。
3、檢查:
(1)急性者,咽部黏膜呈彌漫性充血,以扁桃體及兩腭弓最為嚴重。腭扁桃體腫大,在其表面可見黃白色膿點或在隱窩口處有黃白色或灰白色點狀豆渣樣滲出物,可連成一片形似假膜,下頜角淋巴結常腫大。
(2)慢性者,扁桃體可腫大,表面凸凹不平,隱窩有膿栓附著;擠壓扁桃體上隱窩可有膿性分泌物排出;或扁桃體表面瘢痕形成,與前后腭弓粘連,腭舌弓慢性充血;下頜角淋巴結常有腫大。
【鑒別診斷】
1、咽白喉:由白喉桿菌引起,咽痛輕,灰白色假膜常延伸到扁桃體以外,假膜堅韌,不易擦去,強剝易出血,頸淋巴結有時腫大如“牛頸”狀,面色蒼白,精神萎靡,低熱,呈中毒癥狀。血液白細胞一般無變化,假膜涂片有白喉桿菌。
2、奮森咽峽炎:發(fā)病較緩,全身癥狀不明顯,扁桃體假膜有臭味,易拭去,假膜下有潰瘍面,取假膜涂片可找到奮森螺旋體及梭形桿菌。
3、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性咽峽炎:發(fā)病急,小兒多見,一側扁桃體紅腫伴有全身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明顯增高,單核細胞可達40%~80%,異型淋巴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10%以上。
4、扁挑體角化癥:常易誤診為慢性扁桃體炎。角化癥為扁桃體隱窩口上皮過度角化所致,無明顯炎癥癥狀和體征,扁桃體表面出現(xiàn)白色尖形砂粒樣角化物,觸之堅硬,不能擦去,若強行取除,可遺留出血創(chuàng)面。類似角化物也可見于咽后壁或舌根等處。
5、扁挑體生理性肥大:多見于小兒和青少年,無自覺癥狀,扁桃體光滑、色淡,隱窩口清晰,無分泌物潴留,與周圍無粘連,觸之柔軟,無反復炎癥發(fā)作病史。
6、扁挑體結核:隱性扁桃體結核多發(fā)生在一側扁桃體,常無癥狀,表面亦無特殊變化體征,不易與慢性扁桃體炎區(qū)別,常在扁桃體切除后作病理檢查時,發(fā)現(xiàn)結核結節(jié)的病理變化而診斷。若扁桃體表面有蟲蝕狀潰瘍者,作細菌學檢驗,較易診斷。
7、扁桃體淋巴肉芽腫和白血病:扁桃體腫大,堅硬而疼痛,周圍界限不清,早期淋巴結腫大明顯。有顯著全身癥狀,病情發(fā)展迅速。
8、扁桃體良性腫瘤:多為單側,以息肉、乳頭狀瘤較多見,多生于扁桃體表面。
9、扁挑體惡性腫瘤:一側扁桃體迅速增大或扁桃體腫大而有潰瘍,均應考慮腫瘤的可能,必要時可行病理確診。常侵及軟腭和腭弓,早期有頸淋巴結轉移。病情發(fā)展迅速。
【優(yōu)勢分析】
西醫(yī)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的方法主要是抗生素的應用,首選b內(nèi)酰胺類(青霉素類、頭孢類),口服或靜脈給藥,也可配合0.5%碘伏局部涂抹治療,一般3天后病情可好轉,7~10天可痊愈。然而對于有抗生素過敏史的患者,或藥物對致病菌不敏感,臨床用藥多受限制,有可能導致患者病情遷延,并形成慢性病變。對慢性扁桃體炎的治療有二類,即保守療法與手術療法。
保守療法分整體治療與局部治療。整體治療方面,主要是針對本病變態(tài)反應病理,采用鏈球菌變應原和疫苗進行脫敏療法,但臨床推廣較難;可以肌注胎盤球蛋白、轉移因子之類,以增強機體抗病力,但無特異性;可以酌情使用抗生素,屬于應急之策,效果較差。
局部治療方面,常用5%乙醇普魯卡因液,或10%~30%硫代硫酸鈉、消痔靈注射液之類,注入扁桃體的不同部位,有一定療效;也可采用清潔法,沖洗或吸引扁桃體陷窩,以清除陷窩內(nèi)積存物,減少細菌繁殖機會;咽部含服藥物(如溶菌酶片等)也是常用的對癥處理方法,而中藥含服效果更好。
手術療法方面,主要是針對扁桃體的腫大,采用部分燒灼的方法進行治療,或對慢性炎癥的扁桃體完全切除,切除法對扁桃體已經(jīng)成為病灶的病人更是在所必須。
醫(yī)對急性扁桃體炎的效法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辨證論治,針灸療法、單方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均可以單獨應用;局部治療多作為配合性療法。有研究表明,在退熱、止痛、縮短療程,以及醫(yī)療費用方面,內(nèi)服中藥較西醫(yī)抗生素效果更好,更經(jīng)濟。
中醫(yī)藥治療對于具有藥物過敏史、細菌對藥物不敏感的病人,往往更能體現(xiàn)出明顯優(yōu)勢,但小兒患者往往難以接受口服治療的方法。中醫(yī)藥治療慢性扁桃體炎有多種方法,辨證論治、針灸療法、局部治療都是常用方法。
辨證論治(包括針灸)可以改善病人體質(zhì)陰陽偏盛、偏衰的平衡失調(diào)——這種陰陽盛衰的失衡變化,很可能就是慢性扁桃體得以長期存在的內(nèi)在因素——從而促使病情向逐漸趨愈的方向轉化,尤其對于那些應當盡可能保留扁桃體的青少年病人、希望保留扁桃體、不愿意手術、不能接受手術的病人來講,是西醫(yī)難以取代的保守療法。
而局部治療方法中,不同的中藥含服劑對于急性或慢性扁桃體炎具有選擇性的較好療效,為西藥所不及;中醫(yī)也有手術療法(火烙法與雀啄法),以及局部刺血法,效果肯定,較西醫(yī)手術痛苦更小,但在推廣應用方面尚不普及。
臨床上,對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無論中醫(yī)藥療法或西醫(yī)藥療法都可以單獨應用而達到治愈目的,而且中醫(yī)藥療法的副作用更少,特別是對那些具有藥物過敏反應,或細菌抗藥性明顯的病人,中醫(yī)藥治療更應作為首選方法;
在中西醫(yī)結合方面,如果用西藥治療扁桃體效果較差者,配合中醫(yī)藥治療的效果更好。對于慢性扁桃體炎的保守療法,當以中醫(yī)藥治療方法為道選;若必須切除扁桃體時,當然以手術效果更快。
【辨證論治】本病發(fā)病急驟者,多為實證、熱證,常有風熱外襲,肺胃熱盛等證。病程遷延或反復發(fā)作者,多為虛證或虛實夾雜證,常有肺腎陰虛,脾胃虛弱,痰瘀互結等證。
一、風邪侵襲證
主證:病初起咽喉干燥灼熱,疼痛逐漸加劇,吞咽時更重。全身見頭痛,發(fā)熱,微惡風,咳嗽,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等。檢查見喉核紅腫,連及喉關,喉核表面有少量黃白色腐物。
證候分析:風熱邪毒搏結咽喉,蒸灼喉核,氣血壅滯,脈絡不暢,故咽喉干燥、灼熱、發(fā)癢、疼痛,喉核紅腫;病初起,火熱不甚,故喉核表面黃白色腐物不多;發(fā)熱、微惡風、頭痛、咳嗽、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為風熱在表之證。
治則:疏風清熱,利咽消腫。
方藥:疏風清熱湯(《中醫(yī)喉科學講義》)加減。
藥物組成:防風6g,金銀花9g,連翹9g,黃芩10g,赤芍9g,牛蒡子6g,桔梗6g,甘草4.5g,桑白皮9g,玄參9g,浙貝母9g,天花粉9g。
加減法:大便秘結加大黃、芒硝以泄熱解毒;頭痛甚加川芎、白芷、杭菊以疏風止痛;熱盛加大青葉以清熱解毒。
臨床上,若表現(xiàn)為發(fā)熱無汗,頭痛身疼,口渴欲飲,大便秘結,咽喉及扁桃體紅腫,或扁桃體表面有分泌物粘附,多屬表寒里熱,治宜表里雙解,用防風通圣散《素問病氣宜保命集》
加減:藥用麻黃5g,白芍10g,荊芥10,防風10g,川芎5g,金銀花10g,連翹10g,石膏30g(先煎),梔子10g,黃芩6g,桔梗6g,甘草5g,薄荷5g(后下),大黃6g(后下),蒲公英10g,射干6g,并酌情加減。
若患者不有陽虛體質(zhì),證見惡寒發(fā)熱,汗出不暢,疲勞,面色青晦,尿色清;咽喉腫痛,甚則吞咽困難,扁桃體充血色澤暗紅;苔薄白滑潤,脈沉細,為腎陽不足,寒邪直中少陰。治宜溫經(jīng)散寒,利咽止痛,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
加減:麻黃3~6g,制附子6~10g,細辛3g,桔梗6~10g,甘草3~6g,赤芍10~15g,射干10g。
二、肺胃熱盛證
主證:咽部疼痛劇烈,連及耳根,吞咽困難,痰涎較多。全身癥見高熱,口渴引飲,咳嗽痰黃稠,口臭,腹脹,便秘溲黃,舌質(zhì)紅,苔黃,脈洪大而數(shù)。檢查見喉核紅腫,有黃白色膿點,甚者喉核表面腐膿成片,咽峽紅腫,頜下有臖核。
證候分析:肺胃熱盛,火毒上攻咽喉,則見喉核紅腫,咽部疼痛劇烈,連及耳根,吞咽困難;火毒灼傷,化腐成膿,則有黃白色膿點,甚至腐膿成片;熱灼津液成痰,痰火郁結,故痰涎多、頜下有臖核;邪熱傳里,胃腑熱盛,則發(fā)熱、口臭、腹脹;熱盛傷津,則口渴引飲,痰稠而黃;熱結于下,則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苔黃厚、脈洪數(shù)為肺胃熱盛之象。
治則:瀉熱解毒,利咽消腫。
方藥:清咽利膈湯《外科發(fā)揮》加減。
藥物組成:荊芥10g,防風10g,薄荷6g,梔子10g,黃芩10g,黃連6g,金銀花15g,連翹15g,桔梗10g,甘草6g,牛蒡子10g,玄參12g,生大黃10g(后下),玄明粉6g(沖服)。
加減:若咳嗽痰黃稠,頜下有臖核,可加射干、瓜蔞、浙貝母以清化熱痰散結;持續(xù)高熱,加石膏、天竺黃以清熱瀉火、除痰利咽;若喉核腐膿成片,加馬勃、蒲公英等以祛腐解毒。
三、陰虛邪滯證
主證:咽部干焮,微癢微痛,哽哽不利,午后癥狀加重。全身可見午后顴紅,手足心熱,失眠多夢,或干咳痰少而黏,耳鳴眼花,腰膝酸軟,大便干,舌質(zhì)干紅少苔,脈細數(shù)。檢查見喉核肥大或干癟,表面不平,色潮紅,或有細白星點,喉核被擠壓時,有黃白色腐物自隱窩口內(nèi)溢出。
證候分析:肺腎陰虛,津不上承,咽喉失于濡養(yǎng),更為虛火上擾,余邪滯留,故見咽喉干焮、微癢微痛、哽哽然不適;下午為陽中之陰,陰虛則陽盛,更助虛火上炎,故午后癥狀加重;虛火灼腐喉核,氣血不暢,故見喉核腫大暗紅或干癟,隱窩口有黃白色腐物,喉關亦暗紅肥厚;午后顴紅、手足心熱、失眠多夢、干咳痰少而黏、耳鳴眼花、腰膝酸軟、大便干、舌質(zhì)干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均為陰虛火旺之證。
治則:滋養(yǎng)肺腎,清利咽喉。
方藥:百合固金湯(《醫(yī)方集解》)加減。
藥物組成:百合15g,玄參15g,麥冬15g,生地黃15g,熟地黃15g,當歸6g,芍藥15g,浙貝母12g,桔梗12g,甘草6g。
加減:兼目睛干澀,脈弦等肝陰不足之證者,酌加沙參、枸杞子、川楝子。
如扁桃體質(zhì)硬或腫大,加川牛膝、丹參、生牡蠣、海蛤粉、路路通之類以活血通絡,除痰散結。
臨床上,若偏于肺陰虛者,可用養(yǎng)陰清肺湯加減;偏于腎陰虛者,可用六味地黃湯或知柏地黃丸加減。
四、氣虛邪滯證
主證:咽干癢不適,異物梗阻感,咳嗽痰白,胸脘痞悶,易惡心嘔吐,口淡不渴,大便不實,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緩弱。檢查見喉核淡紅或淡暗,肥大,溢膿白粘。
證候分析:脾氣虛清陽不升,喉核失養(yǎng),故咽部干癢不適;清陽不升,氣機不利故有異物梗阻感、咳嗽、胸脘痞悶、易惡心嘔吐;脾虛濕困,則見喉核淡紅或淡暗、肥大,溢膿白粘;神疲乏力、口淡不渴、痰白、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膩、脈緩弱為脾虛濕困之證。
治則:健脾和胃,祛濕利咽。
方藥:六君子湯(《校注婦人良方》)加減。
藥物組成:黨參15g,白術15g,甘草10g,茯苓15g,陳皮10g,法半夏12g。
加減:濕邪重者加厚樸、枳殼宣暢氣機,祛濕利咽;若喉核腫大不消加浙貝母、生牡蠣以化痰軟堅散結。
五、痰瘀互結證
主證:咽干澀不利,或刺痛脹痛,痰粘難咯,遷延不愈。全身癥狀不明顯。舌質(zhì)暗有瘀點,苔白膩,脈細澀。檢查見喉關暗紅,喉核肥大質(zhì)韌,表面凹凸不平。
證候分析:久病入絡致氣血不暢,氣滯血瘀,咽喉失于氣血榮養(yǎng),故咽干澀不利、刺痛脹痛、喉關暗紅;病程日久,余邪滯留成痰,與瘀血搏結于喉核則表現(xiàn)為痰粘難咯、喉核肥大質(zhì)韌、表面凹凸不平;舌質(zhì)暗有瘀點、苔白膩、脈細澀為痰瘀阻滯脈絡之象。
治則:活血化瘀,祛痰利咽。
方藥:會厭逐瘀湯《醫(yī)林改錯》合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藥物組成:桃仁12g,紅花6g,當歸10g,赤芍15g,生地黃15g,桔梗12g,玄參15g,甘草6g,枳殼12g,柴胡12g,茯苓15g,陳皮10g,法半夏12g。
加減:如喉核暗紅,質(zhì)硬不消者,加昆布、莪術、丹參、水蛭、路路通、生牡蠣以活血軟堅散結;如復感熱邪,溢膿黃稠,加黃芩、蒲公英、車前子、皂角刺以清熱化痰。
【外治】
一、藥物局部治療
l、含漱:可用漱口方或鮮土牛膝15g煎湯,每日數(shù)次。
2、含服:急性扁桃體炎可用新雪顆粒1/3袋加溫熱開水l0mL溶解后口含,仰頭張口位10~15分鐘后將藥液徐徐咽下,30分鐘內(nèi)不要喝水或漱口等,此法每日4~6次;亦可用其他咽喉含服劑,常用藥物有:六神丸、喉癥丸、點舌丹,每次2~3粒,每天3~5次。慢性扁桃體炎可用鐵笛丸或潤喉丸,每次1~2粒,每日3~5次,可用西藏青果每次1枚,每日7~8次。亦可用其他市售成藥丸劑或片劑含服,如草珊瑚含片、桂林西瓜霜片、健民咽喉片等,每次1~2片,每天若干次。
3、吹藥:將藥粉吹入腭弓和扁桃體表面,每日10次以上,可選用冰硼散(清涼止痛)、珠黃散(消腫辟穢)、錫類散(去腐生肌)、雙料喉風散(清熱解毒)之類。
二、局部刺血
1、扁桃體淺刺放血:
方法:患者坐位,后靠椅背,頭盡量后仰,口大張,用壓舌板將舌壓下,使充分暴露扁桃體;然后,持5寸長毫針,對準充血紅腫之扁桃體患處,以輕淺的操作手法,迅速而密集地淺刺5~10下,使之微微出血?;蛘哂萌忉樇鈱始t腫之扁桃體,或刺有膿點處,淺刺2~4下,出血為度。每天1次。
注意事項:局部刺血前后,均以淡鹽水清潔口腔;治療期間,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可以配合局部含服藥物。
適應證:急性扁桃體炎。
2、扁桃體深刺放血
方法:患者坐位,后靠椅背,頭盡量后仰,口大張,用壓舌板將舌壓下,使充分暴露扁桃體。將長15cm、直徑2mm之不銹鋼針用75酒精消毒后從一側口角處迅速斜刺對側肥大之扁桃體,深度可達lcm。有血涌出者為有效。拔針后未流血者,可重復再刺直至流血。如雙側扁桃體均腫大,則雙側均予治療,刺血后再以淡鹽水漱口。每日1~2次。7天1療程。
注意事項:局部刺血前后,均以淡鹽水清潔口腔;治療期間,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可以配合局部含服藥物;有急性上呼道感染者、女性病人月經(jīng)期不宜進行此法治療。
適應證:慢性扁桃體炎。
三、藥物外治
1外敷:選用紫金錠、雙柏散、三黃散、如意金黃散等,用水、蜜調(diào)成糊狀,外敷于喉核對應之頸部或腫大之臀核,每日2次。
2外搽:選用牛黃解毒丸、紫金錠,以淡鹽水或蜂蜜調(diào)成糊狀,搽于臖核腫痛處,每日數(shù)次。
四、烙法
方法:患者取正坐位,盡量張大口,醫(yī)生持金屬壓舌板壓下舌前三分之一并令發(fā)“啊”音,另一手持特制的小烙鐵置酒精燈上燒紅,蘸香油并在壓舌板上輕點一下(去除多余的香油),迅速而準確地烙在扁桃體上,聞有烙聲響即取出烙鐵,每側扁桃體可烙5~10下,每周烙1~2次,再次施烙的時間以前次形成的烙痂脫落為度,并須以前次施烙的部位為中心向周圍擴展,直至扁桃體逐漸縮小,表面平滑即可停烙。一般扁桃體Ⅲ度者須烙25~30次,Ⅱ度者須烙15~20次。
適應證:慢性扁桃體炎。適用于因全身情況不宜于手術者。需要患者能夠配合。
五、雀啄法
方法:坐位,張口,以壓舌板壓住舌體,充分暴露扁桃體。醫(yī)者持扁桃體手術彎刀,在扁桃體上做雀啄樣動作,每刀深度約2~3mm,每側行4~次,伴少量出血,以吐2口~3口血為適度。2~3日1次,5次為1療程,連續(xù)2個療程。
適應證:慢性扁桃體炎。
六、割法
方法:先行漱口法,再以新毛筆碾散筆尖,蘸礬灰醋,涂于喉核欲割之處,使該處硬化。即以左手持有齒鑷挾住硬化處,并稍用力向外牽拉,使欲割之肉外突;后以右手持刀,將其割去約黃豆大小。即吹以梅香散。每日1次或每周1~3次均可。
適應證:慢性扁桃體炎。
注意事項:割治前,先以鵝毛針點刺蛾體。出污血者,可即行割治,出鮮血者,宜暫緩割治;慢乳蛾急性發(fā)作,其紅赤甚者,宜暫緩割治,其微潮紅,癥不重者,可即行割治。割治前,患者不宜過飽過饑、勞倦過度。
割治時,操作應穩(wěn),不可傷及腭弓、懸雍垂。割左側者,先從上端開始,遞次向下,刀鋒亦向下;割右側者則剛好相反。割去淺層后,再割深層。每次割治時并無疼痛,或僅有微痛。多次割治后,如喉核顯出白筋,或割時疼痛顯著難忍者,則不再割。
【針推按摩治療】
一、體針
(一)急性扁桃體炎
1、循經(jīng)取穴法:
取穴:主穴取合谷、內(nèi)庭、曲池、頰車;配穴取天突、少澤、魚際、孔最,每次主、配穴各2穴。
治法:強刺激瀉法,每日1~2次。
2、局部取穴法:
取穴:患側天容穴(位于下頜角后,當胸鎖乳突肌前緣)。如體溫高者加刺合谷、大椎、曲池。
治法:穴位處常規(guī)消毒,根據(jù)年齡和體型選擇合適的毫針,取天容穴時避開頸動脈進針,破皮后向扁桃體方向緩慢直刺1~2寸,捻轉強刺激,瀉法。患者自覺腫脹感向咽喉部放散時即可出針,不留針。均用瀉法。
(二)慢性扁桃體炎
1、手穴治療:
取穴:合谷,經(jīng)外奇穴(掌面大魚際中點),足三里。
治法:穴位處常規(guī)消毒.以28號1寸毫針.快速刺進0.5寸后,針尖向心方向斜剌,捻轉手法,重刺激,使針感向上傳導過肘關節(jié)以上。足三里以補法,留針15分鐘,或溫和灸法。每天1次,5~7天1療程,可以使用1~2療程。
2、足穴治療:
取穴:雙側太沖穴。
治法:患者仰臥位,兩腿自然伸直。穴位常規(guī)消毒,用40mm長毫針斜刺30mm左右,提插補法,產(chǎn)生強烈的針感,使針感沿著小腿向上呈放射感后停止運針。每10分鐘運針1次,留針30分鐘。每日1次,7日為1療程。
3、引火歸原法:
取穴:雙側照海、涌泉。治法:照海穴以1寸毫針刺,直刺0.5寸,平補平瀉;涌泉穴以艾條溫和灸,晚上睡前洗足后自行溫和灸,每天1次,每次20分鐘,7天為1療程。連續(xù)4療程。
二、放血
1、經(jīng)穴放血:
取穴:少商、商陽。
手法:先將手指搓揉,使之充血,消毒后用粗針或三棱針在穴位上淺刺,放血2~5滴,每日1~2次。
適應證:急性扁桃體炎。
2、耳穴放血:
取穴:耳尖、扁桃體、耳輪1、2、3;耳垂尖。任取一穴。
治法:局部嚴格消毒后,粗針或三棱針在穴位上淺刺,放血2~5滴,用消毒干棉球沾取,每日1~2次。耳垂處可每次放血10滴。
3、耳背靜脈割治放血:
取穴:兩側耳廓背側處由耳根部向耳輪走向的一條迂曲怒張靜脈(注:位于扁桃體1穴和2穴之間。扁桃體1穴位于耳輪頂端,與對耳輪上腳后緣相對的耳輪處;扁桃體4穴位于耳垂8區(qū)正中;扁桃體2穴位于扁桃體1穴與扁桃體4穴之中點的耳輪處)。
治法:用75%酒精嚴格消毒,用無菌刀片垂直于該小靜脈走向切一約0.3cm小口,按摩或擠壓小靜脈近端,使之流出惡血10滴左右,用無菌棉球敷蓋切口,膠布固定,次日取下即可。術后第2~5天每天門診觀察1次。
適應證:急性扁桃體炎。
三、水針
1、手穴:
取穴:合谷、內(nèi)關。如左側病重,取右側合谷穴,配左側
內(nèi)關穴;反之取左側合谷穴,配右側內(nèi)關穴。
治法:取舒適仰坐位,雙手置于腹部、暴露取穴部位。以5號針頭10mL注射器,直刺入穴位0.5~0.8cm,注入生理鹽水,≤12歲以下每穴注入生理鹽水3mL;>12歲可注入4~5mL。注射完畢立即讓患者飲用4~5口溫水,對止痛消炎有協(xié)同作用。隔日1次。
適應證:急性扁桃體炎,尤其對早期或早中期者效果更好。
2、足穴:
穴:雙側太沖穴。
治法:選用一次性5mL注射器,直刺進針1~1.5cm,或斜刺進針2cm,注入0.9%生理鹽水,每穴5mL,每日1次,連續(xù)1~4次。
適應證:急性扁桃體炎。
3、耳穴:取穴:雙側耳垂部扁桃體穴。
治法:
(1)患者取端坐位,扁桃體穴常規(guī)消毒后,取青霉素皮試液(每mI含青霉素200u)0.1mI于耳穴皮內(nèi)注射。注射后用消毒干棉球輕輕揉按1分鐘左右,每日治療1次。
(2)患者采用仰臥位,術者用左手揖食指輕輕按壓扁桃體穴至局部酸、脹、痛,并固定耳垂,用絡合碘常規(guī)消毒后,術者右手持皮試針管從45°~60°的角度快速進針刺入穴位,以針夾斜面進入皮膚.但不刺破耳垂背面皮膚為度,推注藥液(用2mL鹽酸利多卡因4mg,溶解青霉素鈉80萬u)0.2~0.3mL(8萬u~12萬u),取側0.4~0.6mL,小兒劑量酌減,每日1次。術后患者留觀40分鐘。
適應證:急性扁桃體炎。
四、穴位貼敷
取穴:雙足涌泉。
治法:取白芷、吳茉萸比例為3∶1,為細末.置玻璃瓶內(nèi)備用。用時先于臨睡前洗凈雙足擦干,取已備好的白芷散適量,用陳醋調(diào)成糊狀,貼敷兩足底涌泉穴,用塑料薄膜覆蓋以防陳醋揮發(fā),再用布包扎固定好,次日晨取下,l周為I療程,視病情用1~3療程。
適應證:對性扁桃體炎可作為主要治法;對慢性扁桃體炎急性復發(fā)可作為配合療法。
五、按摩與其他
1、拔火罐:取大椎穴,快速進針,不留針,然后拔罐,留罐10~15分鐘。
適用于急性或慢性扁桃體炎。
2、刮痧:用瓷匙之邊沿蘸菜籽油或花生油,輕壓患者皮膚,刮至皮膚呈紫紅色,感到焮熱為止,每日1次。常用部位為背部沿足太陽膀胱經(jīng)自上而下,兩肩骼穴以及兩曲池穴分別由上而下。
適用于急性或慢性扁桃體炎。
3、發(fā)泡療法:用大蒜莖加雄黃適量搗爛為泥,使用前將患者合谷穴部位常規(guī)消毒后,敷部分雄黃蒜泥于合谷穴,以無菌紗布覆蓋包扎,單側病者敷同側穴,雙側病者敷雙側穴,發(fā)泡后如皰較大者,用針管將液體抽出,仍覆蓋紗布。如感染者挑破用紫藥水涂后覆以紗布。
適用于急性或慢性扁桃體炎。
注意:孕產(chǎn)婦及合谷部位有炎癥者忌用本法。一般用藥后3~6小時即發(fā)泡,起皰后咽部疼痛迅速減輕,紅腫的扁桃體也隨之消退,全身癥狀漸漸好轉。
4、推拿:
(1)單側擒拿法:操作時病人正坐,手向側平舉,拇指在上,小指在下。若病人左手平舉,術者立于病人左側,用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緊按病人左魚際背部(相當于合谷穴處),小指扣住腕部,拇指與病人拇指羅紋相對,并用力向前壓緊,另用右手拇指按住患者鎖骨上緣肩關節(jié)處(相當于肩髂穴處),食指、中指、無名指緊握腋窩處,并用力向外拉開。同時第三者可將湯藥或流質(zhì)食物喂給病人,這時病人咽喉疼痛明顯減輕,可以吞咽。
此法可連續(xù)使用(若對側則施治動作相反)。
2)雙側擒拿法:患者坐在沒有靠背的椅上,醫(yī)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兩手從患者腋下伸向胸前,并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按住鎖骨上緣,兩肘臂壓住患者脅肋,同時醫(yī)者胸部貼緊患者背部。位置固定好后,便開始用力。兩手用力向左右兩側拉開(沿鎖骨到肩胛),同時,兩肘臂和胸部將患者脅肋及背部壓緊,要三方面同時使用氣力,這樣可使患者咽喉部松動,便于吞咽。助手即把預先備好的藥湯或稀粥喂給患者吞服。
適應證:本法適用于急性扁桃體炎伴有吞咽困難者。
注意事項:無論單側擒拿法或雙側擒拿法,施術時須注意患者全身情況,施術者用力須得宜,不可過于粗暴。
【經(jīng)驗方】
1、銀翹散加味(李春紅,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年第16卷第33期P4985)
物組成:連翹20g,金銀花15g,山豆根15g,板藍根15g,牛蒡子10g,炒黃芩10g,薄荷6g,桔梗10g,仙鶴草15g,白茅根30g,生甘草10g。加減:發(fā)熱重者加土茯苓30g,大便干者加生大黃9g,化膿者加浙貝母9g。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早晚分2次口服。用于急性扁桃體炎。
2、翹荷湯加味(郭蘇云,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3年第9卷第10期P32)
藥物組成:連翹12g,薄荷10g,梔子10g,桔梗12g,牛蒡子15g,荊芥10g,蒲公英20g,板藍根15g,生石膏30g,竹葉10g,大黃6g(后下),甘草8g。小兒用量酌減。
伴咳嗽咯痰粘稠者,加黃芩、瓜蔞皮;咽痛紅腫較甚者加射干、僵蠶助解毒消腫、利咽止痛之功;食少便溏,苔膩者,去梔子、大黃、板藍根,加陳皮、蒼術、白豆蔻、焦山楂以祛濕健胃。
用法:1日1劑,水煎服。適用于急性扁桃體炎。
3、升降散加味(周嶸,光明中醫(yī)2007年第22卷第6期P33)
藥物組成:蟬蛻10g,僵蠶10g,姜黃10g,酒大黃5g。頭痛惡寒鼻塞流涕表邪偏重者加荊芥10g,薄荷5g疏風解表;
咽喉痛劇充血明顯熱毒盛者加銀花100g,連翹10~20g清熱解毒;
局部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加浙貝母10g,玄參15g消痰敗毒;高熱煩渴者加生石膏30g,梔子10g,蘆根30g清泄胃熱;
若大便無干結者可減去酒大黃。
用法:根據(jù)患者病情輕重每日1~2劑,每劑二煎,四小時服藥1次,以熱退咽痛緩解或大便日行1~2次為度。適用于急性扁桃體炎。
4、五味消毒飲加味(李星,四川中醫(yī)2004年第22卷第2期P85)
藥物組成:金銀花15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藍根各30g,紫背天葵、連翹、桔梗、牛蒡子、黃芩各12g,荊芥、甘草各6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適用于急性扁桃體炎病程1~3天者。
5、普濟消毒飲加味(王定康,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5年第21卷6期P341)
藥物組成:黃連、薄荷、僵蠶、升麻、山豆根、甘草各9g,黃芩、牛蒡子、玄參、陳皮各12g,板藍根30g,馬勃6g,柴胡10g,桔梗15g,銀花20g。熱甚者加石膏、知母清熱瀉火,高熱便秘者加生大黃泄熱通腑,痰黃稠者加瓜蔞、射千化痰利咽,聲音嘶啞者加杏仁、木蝴蝶開音利竅,咽喉干燥者加生地黃、麥冬滋陰潤燥。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小兒、老人劑量酌減。適用于急性扁桃體炎。
6、升麻鱉甲清咽湯(蔣甦,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7年第28卷第l2期P24)
藥物組成:升麻5~15g,鱉甲5~15g,生甘草3~6g,當歸5~10g,金銀花10~20g,連翹10~15g,山豆根5~10g,僵蠶l0~15g,生大黃6~10g。
發(fā)熱口渴甚加石膏、知母;咽痛甚加牛蒡子、馬勃;往來寒熱、口苦加柴胡,黃芩;咳嗽加浙貝母、前胡。
用法:每日1劑,水煎100mL分3~4次溫服。適用于急性扁桃體炎。
7、限蛾湯《耿鑒庭論五官科·近代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集》
組成:山豆根4g,金蓮花9g,馬勃5g,浙貝母10g,甘草4g,玄參10g,橄欖12g,陳蘿卜纓12g。
加減:內(nèi)熱重者,可加雪里青;陽浮于上者,加牛膝以引熱下行;痰象重者,加桔梗、山慈姑;有血瘀現(xiàn)象者,可加紫荊皮;紅腫重者加金果欖;若服五六劑后,癥狀未見變動者可加迎春柳葉2g(按:《衛(wèi)生易簡方》謂本品可治腫毒)。
本方因苦寒藥較多,若服后胃失沖和者,可加橘皮;若體質(zhì)虛弱者,可加鮮赤首烏;若項外焮腫,可加夏枯草、郁金之類。
8、玉屏風散加味(崔銳華,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7第21卷第4期P54)
藥物組成:生黃芪40g,防風30g,白術20g,僵蠶20g,陳皮20g,紫河車20g。
用法:研細末,每日2次,每次5g,早晚空腹服用,15日為1個療程,連續(xù)2~3療程。適用于兒童慢性扁桃體炎。
9、復元活血湯(楊銳萍,甘肅中醫(yī)2002年第l5卷第5期P23)
藥物組成:制大黃4~10g,柴胡4~10g,當歸5~10g,桃仁4~10g,紅花4~10g,穿山甲3~8g,瓜萎根4~10g,生甘草2~6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連續(xù)30天。
10、仙方活命飲加味(徐成興,吉林中醫(yī)藥2005年6月第25卷第6期P31)
藥物組成:金銀花、當歸、赤芍、天花粉、浙貝母各15g,紅藤、敗醬草各20g,防風、白芷、皂角刺各10g,陳皮、穿山甲、乳香、沒藥、桔梗各6g,甘草3g。
發(fā)熱者加柴胡、黃芩,大便秘結者加桃仁、大黃。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個月為1療程。
11、單方治療急性扁桃體
(1)蒲公英  于艷玲,中華醫(yī)學實踐雜志2005年第4卷第6期P578:30g干燥飲片,水煎服,分2次服,連續(xù)5~7日。
(2)重樓  王海濤,中國臨床醫(yī)生2002年第30卷第3期P53):研粉,每次1.5g,每日3次口服,連續(xù)幾日。
(3)生大黃:(朱文付,中國社區(qū)醫(yī)學2001年第7卷第2期P56):30g(兒童8~12g),以沸水400mL沖泡,待溫后慢慢下咽,每日泡服4~6次。
亦有報道(許海英,湖北中醫(yī)雜志,2000,第22卷第10期P6),用生大黃9g,病情較重者可用12g,用150mL的沸水浸藥,待溫頓服,日服2~3次。
(4)山豆根(蔡姮婧,家庭醫(yī)學,2006年第2期P58):山豆根、錦燈籠各30g。將上藥水煎取汁,每日1劑,每天2~3次口服。用于外感風熱、肺經(jīng)有熱者。
(5)金銀花《中醫(yī)喉科學講義》:金銀花l0g,甘草6g。水煎l0分鐘,取藥汁頻頻漱口,每日數(shù)次。
(6)馬齒莧:50g(干燥品),加開水300mL,浸泡10分鐘,再煎煮10分鐘,濾渣濃縮至100mL,加白糖適量,以微甜為度。分早、中、晚及睡前4次服用,頻頻含服。
【臨證心法】本病急性發(fā)作時最令患者痛苦的癥狀是高熱、咽痛,吞咽痛,甚則吞咽困難等,因此,應設法盡早減輕這些癥狀。
一、針灸、擒拿與中藥相結合
從古代文獻到現(xiàn)代的研究都表明,針灸治療通過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整氣機,可取得止痛退熱的快捷療效,而且簡便驗廉,因此應當在治療的第一時間使用。如針刺合谷、曲池、內(nèi)庭等穴;或在少商、商陽,耳穴耳尖、扁桃體穴,耳背靜脈,腭扁桃體局部等處放血。
其次發(fā)泡法和擒拿法等對于迅速減輕痛苦緩解癥狀,均有可靠的效果。中藥內(nèi)治法很重要。有疏解外邪,滌蕩胃腸,清心利尿,活血消腫等多種療效,與針灸療法同時使用,可以即時緩解癥狀使療程縮短。
二、局部用藥直達病所
本病發(fā)病部位在咽腔,該處是邪氣最集中的部位,而且是藥物可以直接到達的部位。局部用藥能滌蕩患處污穢邪氣,而且藥物能直接被患部吸收,有即時起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今不少醫(yī)家留下了局部用藥的寶貴經(jīng)驗,常用鮮土牛膝根煎液漱口,選用冰硼散、珠黃散、錫類散或雙料喉風散等進行局部吹藥,鐵笛丸、潤喉丸、藏青果含服,對于減輕癥狀、提高療效和縮短療程是必不可少的。
三、注重使用瀉下及行氣活血藥物
一般認為,有大便秘結者,才使用瀉下法,但是我們在臨床中體會到,本病屬熱證者,均可根據(jù)體質(zhì)強弱和病情輕重酌情選用玄參、花粉、牛蒡子、熟大黃、芒硝等藥,使大便更為通暢、熱毒從下而泄。
喉核紅腫疼痛的病機為經(jīng)絡閉阻,氣血淤滯,適當選用赤芍、桃仁、川紅花、澤蘭等行氣活血藥物。方劑中還可配合使用動物藥,如蟬蛻可疏風消腫;咸竹蜂可利咽止痛;白僵蠶可消腫散結;穿山甲(炒)可祛腐排膿,有助于疾病的盡早治愈。
四、根據(jù)病情選擇給藥途徑
患者發(fā)病后,常先自行服藥,效果不佳方來就診,故來診者或咽痛劇烈湯水難進,或病情纏綿反復不愈。對于前者,靜脈給藥更易令患者接受,可使用清開靈注射液、炎琥寧注射液等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同時還可以補充由于發(fā)熱而消耗的體液,只有在體液充足的情況下,病人正常的代謝方能維持,才有可能通過出汗和大小便來排出體內(nèi)的邪氣。體液充足后,體溫往往很快恢復正常,而且可避免陰液受損。
對于病情反復者,一是與治療欠徹底,邪氣未盡有關系;另一方面可能與所用藥物損傷了人體正氣有關,故治療時可根據(jù)患者的情況,或益氣固表,或健脾和胃,或滋養(yǎng)肺腎,總之驅邪不忘扶正。
做好健康宣教,指導病人切勿體溫一降、咽痛消失就馬上中止治療,而必須繼續(xù)治療至扁桃體炎癥完全消散、身體正氣恢復如常為止。
還應指導病人在患病期間注意休息和忌食不宜食品,以免邪氣滯留,纏綿難愈。
五、預防并發(fā)癥
要預防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首先在發(fā)病時即應指導病人完全休息,收斂心神,切不可妄自勞作。補充體液,迅速降溫,以保存正氣,避免陰液受損。
對有表證者,要遵從表解里和治當慎始的原則,使邪氣從外透解。使用清熱解毒法時要顧護陰液。對平素體弱多病脈象虛的病人,攻伐宜慎,以免邪氣深陷。
病人癥狀消失后,還應適當休息、節(jié)勞,飲食適宜,以利完全康復。
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慢性扁桃體炎是常見病,治療上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有助于提高療效。由于慢性扁桃體炎病程較長,且部分患者可能毫無癥狀,即使輕度不適也可耐受,故臨床上可在急性發(fā)作期用中藥辨證或西藥對癥、抗感染治療,緩解期則以中藥治療,并宜配合外治或手術治療。平素注意增強體質(zhì),防患于未然,則可降低本病的發(fā)病率。
扁桃體炎病在局部,而發(fā)病機理與整體功能狀態(tài)相關,因此治療時應注意扶正與祛邪的關系,緩解期以扶正為主,而急性發(fā)作期宜祛邪為主,酌加清解邪毒之品。
七、慢性扁桃體炎注重活血祛瘀
中醫(yī)學認為,“久病多瘀”,“久病必瘀”。慢性扁桃體炎纏綿難愈,病程較長,其病機多夾瘀,治療上,可酌加活血散瘀的藥物,如桃仁、紅花、赤芍、郁金、穿山甲,往往會收到較好的療效。
采取綜合治療的方法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相結合可提高療效,除口服藥物外,還宜適當使用含服、含漱、噴喉、針灸、烙法、敷貼等治法。
其中烙法治療,即用烙具燒烙扁桃體,烙后扁桃體表面形成白膜,兩天左右可脫落。
白膜脫落后,扁桃體隱窩開口清晰可見,經(jīng)多次燒烙,扁桃體逐漸變小,隱窩變短,有利于隱窩內(nèi)容物的排出、扁桃體變小,從而改善扁桃體肥大引起的各種機械癥狀,隱窩變淺可減輕慢性扁桃體炎的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乃至消除所有癥狀,得以治愈。
【名醫(yī)經(jīng)驗】1、干祖望(現(xiàn)代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創(chuàng)始人之一,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耳鼻咽喉科教授)經(jīng)驗:扁桃體炎辨證施治分六型:
(1)風熱型(相當于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治宜疏風清熱利咽,選用疏風清熱湯或銀翹散,外用通用吹喉散。
(2)熱毒型(相當于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治宜清熱解毒,消腫利咽,選用加減黃連清咽飲(黃連、黃芩、梔子、金銀花、連翹、土牛膝根、山豆根、射干、赤芍),外用喉科祛腐散。
(3)爛喉風(相當于急性間質(zhì)性扁桃體炎)治宜清腑泄熱,解毒消腫,選用清咽利膈湯或仙方活命飲,外用吹喉祛腐散或錫類散。
(4)肺氣虛怯,邪毒留戀型,選用百合固金湯加減:生地、熟地、玄參、白芍、川貝、山藥、當歸、桔梗、甘草。
(5)腎陰虧損,虛火上炎型,選用知柏八味丸加減:知母、黃柏、熟地、丹皮、澤瀉、山藥、天竺黃、射干、桔梗、甘草。
(6)稟賦不足,氣血雙虧型,選用八珍湯加減:黨參、黃芪、山藥、白術、茯苓、當歸、川芎、甘草、桔梗。
2、楊志仁(現(xiàn)代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創(chuàng)始人之一,廣州中醫(yī)學院耳鼻咽喉科副教授)
經(jīng)驗:治乳蛾內(nèi)治外治并舉針刺兩側少商、商陽四穴。若湯水難入者,亦可用擒拿法。
用銀花甘草湯,或用鮮菊花30~6og煎湯,漱滌喉間,吹以冰硼散、五寶丹、冰麝散;白降雪散亦可用。
若內(nèi)膿已成,當用刀或喉槍刺破排膿,潰后吹以冰硼散、珠黃散、冰麝散。
內(nèi)服藥物可用疏風清熱湯,或清咽雙和飲加六神丸。
若熱勢壅盛,口氣臭穢,大便不通,宜服清咽利膈湯、涼膈散之屬。
將成膿時,以仙方活命飲加減治之。
3、張贊臣(現(xiàn)代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創(chuàng)始人之一,上海中醫(yī)藥大學耳鼻咽喉科教授)
經(jīng)驗:治乳蛾注重內(nèi)治外治相結合
(1)內(nèi)服藥方以自制的“金燈山根湯”為基本方,由掛金燈、牛蒡子、射干、桔梗、甘草六味藥組成。表邪甚者,加荊芥、薄荷、蟬蛻;
里熱甚者,加赤芍、牡丹皮、黃芩、知母、金銀花、連翹、黃連之屬;兼見碎腐者加馬勃;
痰多加僵蠶、貝母、瓜蔞皮、地枯蘿、土牛膝;
肝火旺者,加桑葉、菊花、白芍、夏枯草;
大便干結加瓜蔞仁或玄明粉;
小便短赤加竹葉、蘆根、赤茯苓之屬;喉核周圍化膿難于消退者;
加皂角刺、芙蓉花;體質(zhì)陰虛火旺者;
加玄參、生地黃、麥冬之屬。
(2)外吹藥常用家傳經(jīng)驗方珠黃青吹口散(薄荷葉、尿浸石膏、人中白、老月石、天竺黃、西瓜霜、細川連、生甘草、飛青黛、大梅片、珠粉、牛黃)、冰硼散(風化西月石、西瓜霜、尿浸石膏、海螵蛸、飛辰砂、三梅片)、加味柳花散(生黃柏、生蒲黃、人中白、水飛青黛、大梅片、牛黃)等。
(3)含漱劑常用家傳“明達氏漱口液”(金銀花、生甘草、薄荷葉、硼砂、土牛膝根),與吹藥相輔而行,起協(xié)同作用。
4、史濟招(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內(nèi)科教授)經(jīng)驗提出清音利咽湯與補中益氣湯合用
清音利咽湯:訶子肉10g,桔梗10g,蟬衣6g,銀花10g,連翹10g,生甘草6g,具有清熱解毒,宣肺利咽功效,用于咽喉部急性炎癥的治療。
《本草綱目》謂:“蟬衣可治大人失音?!爆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此藥有鎮(zhèn)靜及抗過敏作用;訶子肉具有降火利咽開音的功效,可抑制細菌,刺激唾液分泌以潤喉;銀花、連翹清熱解毒;喉為肺之門戶,桔梗人肺經(jīng),善于開提肺氣,有“諸藥舟楫,載之上浮”之性;生甘草入十二經(jīng),能解毒又可斂陰液潤咽喉,同時調(diào)和諸藥。
臨床上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常圍繞熱毒立法,以清熱解毒或辛涼解表為多,然并非例例有效,使病情加重者亦不少見。
史氏認為感染性疾病的證候并非千篇一律,全面地分析病因、變證,以及體質(zhì)因素,以清音利咽湯合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有脾氣虛弱見證者,既可針對熱邪也未忘正虛,值得學習借鑒。
5、呂同杰(山東名老中醫(yī),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教授)經(jīng)驗: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注重顧護陰液
呂氏認為,溫熱邪毒極易化燥傷陰,因此護陰宜早,否則水不制火則極易出現(xiàn)熱勢鴟張、高熱稽留的急重征象。呂氏崇尚吳鞠通關于溫邪在表亦當“顧護其虛”的觀點和臨證“增液保津之品”的應用,并自創(chuàng)經(jīng)驗方清咽解毒湯,由生地黃、玄參、黃芩、麥冬、浙貝母、牡丹皮、白芍、板藍根、薄荷、蟬蛻等藥物組成。
以生地黃、白芍、玄參、麥冬等養(yǎng)陰增液,益水制火,黃芩、牡丹皮、板藍根等瀉火解毒,兩組藥配伍有相得益彰之妙;蟬蛻、薄荷等祛邪于表,用該方治療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中醫(yī)辨證屬風熱感冒、熱毒熾盛者,療效顯著。
360docflash_1_
360docflash_2_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2、急性扁桃體炎春播中醫(yī)穴位貼敷方案
拒絕抗生素!中醫(yī)治療扁桃體炎的臨床經(jīng)驗
扁桃體炎的艾灸方法及相關穴位圖解
乳蛾
慢性扁桃體炎中醫(yī)治療診斷方法/中醫(yī)治療方藥方劑
小兒急乳蛾(小兒急性扁桃體炎)中醫(yī)診療方案(2018年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