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氣,對更多中國家庭來說,是祭奠家族中已逝先輩的日子。這種祭奠的活動就是讓我們不要忘卻那些曾經(jīng)對我們給予過關(guān)愛和支持的人,因為“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遺忘才是”。
我女兒小阿的爺爺,去年去世了,那時女兒4歲,我們并沒有告訴她這件事情。但小阿看到了來北京治病的爺爺,知道爺爺生病了。她經(jīng)常會問我們爺爺好了嗎?春節(jié)回老家的時候,還在到處找爺爺。一天傍晚,小阿突然說:“媽媽,我不想讓你死”。說完就大哭了起來,我自己也被這莫名其妙的話搞迷糊了。我并不知道女兒為何會突然這樣問。但我秉持著不欺騙小孩的原則,告訴她:“每個人都會死的?!毙“⒙牭轿业幕卮穑薜酶哟舐暳?,一邊哭一邊說:“我要去買仙丹,吃了仙丹就不會死了”……看到她這樣,我想任何一個媽媽都不忍心再堅持事實的真相了,于是安慰她說:“好好好,不會死?!?/p>
我又想起,小阿幼兒園小伙伴的媽媽,也跟我提起過自己孩子想買仙丹,希望自己媽媽長生不老的事情。很多孩子在像小阿這個年紀的時候,可能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失去心愛的寵物、家中長輩的過世等等跟“死亡”相關(guān)的經(jīng)歷。家長們對此采取的態(tài)度很可能是,避而不談、含糊其辭或是轉(zhuǎn)移話題。
現(xiàn)在,我突然覺得,有必要來探討一下,如何跟孩子討論“死”這件事。
“死亡”成為家長與孩子的溝通禁忌
其實,對于死亡這件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它是一件既神秘,同時又帶有一些恐怖色彩的事件。因為,我們不知道人死去以后的狀態(tài)是什么。雖然,醫(yī)學給出了關(guān)于死亡的生理指標。但在這些生理功能喪失之后,所謂的靈魂是不是會消失呢?已有的科學知識雖然告訴我們,人沒有靈魂,死后不會進入天堂,也不會踏入地獄。但是,對于亡靈世界的遐想,從來沒有在人類世界中消失過。
正是由于這種恐懼感,很多成人就會有意識地回避死亡這件事情。成年人自己有對死亡的焦慮、恐慌和回避態(tài)度,所以認為讓孩子面對這個問題也會產(chǎn)生恐懼。
此外,有些成年人還會覺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跟他們談?wù)撨@個話題,未免過于殘酷。童年本身就應(yīng)該是“天堂般的”,應(yīng)該充滿童話般的美好,作為家長有責任維護這個美麗的童話世界,而死亡的存在,會破壞這個童話世界。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認為孩子并不關(guān)心死亡這個話題。但其實很多研究都發(fā)現(xiàn),孩子非常關(guān)心“死”這件事情。
探討“死亡”讓孩子學會面對人生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為什么要跟孩子探討死亡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在孩子只有一兩歲的時候,都喜歡跟孩子玩一個游戲,就是用雙手將自己的臉蒙住,然后再拿開。這個游戲的英文名字叫“Peekaboo”。據(jù)說這個游戲的名稱來源于一個古老的英文單詞“dead”或“alive”。可見,死亡從來都不是跟孩子不相關(guān)的事件。
在孩子的自我概念還沒建立之前,孩子們很少會考慮與自己相關(guān)的問題。但隨著自我概念的不斷發(fā)展,孩子越來越多地思考與自我有關(guān)的問題。死亡就是這里面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可能會經(jīng)歷很多的喪失,例如自己最愛的寵物死去了,愛的花花草草失去了生命,自己家人的離開等等。這些應(yīng)激事件的出現(xiàn),都會激發(fā)孩子對于“死亡”的好奇,促使他們關(guān)注這個問題,并提出相應(yīng)的問題。如果,能夠根據(jù)孩子的認知特點和年齡,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跟孩子講述“死”這件事,那么他們在今后的人生中,就能更好地面對和處理這類事件。
跟孩子討論死亡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從小就在孩子心中埋下珍惜自己生命的種子。在自己的成長歷程中,能夠有意識地避免危險事件的發(fā)生。相信大家最近幾年都聽說過,年輕人因為表白被拒就草草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一些相關(guān)報道吧。很多人一邊為年輕生命的逝去而感到惋惜,另一邊又覺得年輕人為何如此不珍視自己的生命。這跟我們生命教育的缺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跟孩子探討他所能理解的死亡
既然很有必要跟孩子聊聊“死”這件事,那我們就來看看,該怎么跟孩子談?wù)撍劳觥H绻⒆訂柕郊议L關(guān)于死這個事情,或是家中正好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家長該怎么跟孩子講述死亡呢?這里有幾個方法教給家長們。
1.跟孩子探討他所能理解的死亡低齡的孩子,往往具有一種樸素的守恒觀念,也就是說,在孩子的心里,死亡并不是一種徹底的消失,而是去了某處。死者此后的生活,還會在那里延續(xù)。如果孩子很小,像三四歲的樣子,不用急于糾正孩子對“死亡”的認知,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特有的認知思維。
2.不要回避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家長要誠懇地回答這類問題使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來描述死亡的狀態(tài),比如:不能呼吸、不能說話、不能思考等等,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話,來解釋這個問題。讓孩子能夠了解死亡的狀態(tài)。
3.接納孩子的悲傷情緒如果孩子失去了心愛的寵物,非常傷心,不要輕描淡寫地說:“沒關(guān)系,再買一個好了。”要陪伴孩子共同度過這段情緒。如果,作為家長的你,實在找不出合適的話語來寬慰孩子,那就什么都不要說,靜靜地陪伴孩子就好了。這里我說的陪伴是真誠的陪伴,而不是心在別處的陪伴,就好比,孩子還處在悲傷之中,但爸爸媽媽卻很開心地討論要去看什么好看的電影或是吃什么好吃的東西,這樣就很不合適了。
4.安排簡單的儀式如果孩子因為心愛的小動物死去了而非常難過,除了讓孩子理解死亡外,還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儀式”。例如讓孩子跟自己的寵物告別,收拾好孩子的寵物曾使用過的東西,將這些物品進行處理,比如埋掉之類的。讓孩子能夠在這樣一個有儀式的過程中,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離開這個現(xiàn)實。如果家中有人離世,孩子小的話,可以在一段時間以后或是孩子問起來的時候告訴事實。如果孩子比較大了,風俗允許的地方,還是可以參加相關(guān)的告別儀式。
5.可以選擇一些繪本來更好地引導(dǎo)孩子面對這件事繪本講述的故事非常容易讓孩子接受,并且能夠理解繪本主人公經(jīng)歷的事情和情緒,對于學齡前的孩子而言,有非常好的教育效果。爸爸媽媽可以根據(jù)孩子不同的年齡,講述有關(guān)“死亡”內(nèi)容的繪本。這里給大家推薦兩本:《我永遠愛你》、《爺爺變成了幽靈》。
文/屈建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