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岑參曾經(jīng)有兩次西域之行,第一次出行在唐玄宗天寶八載(公元749年),歷時兩年多;第二次出行在唐玄宗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歷時約三年。岑參兩次西域行共流傳下來了70余首詩,是描寫西域有關題材最多的唐朝詩人,為后世展現(xiàn)了盛唐時期絲綢之路上的風物人情。讓我們讀著岑參的詩歌,跟隨他的腳步,來領略絲綢之路上的壯美風光。
岑參離開長安,向西踏上絲綢之路,遇到的第一個挑戰(zhàn)是翻越隴山。隴山,也稱關山、隴坂、隴頭等,位于關中平原的最西部,是從陜西關中平原進入甘肅隴西地區(qū)和河西走廊的必經(jīng)之地。岑參在第一次去西域過隴山時,寫下一首《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
平明發(fā)咸陽,暮及隴山頭。
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
沙塵撲馬汗,霧露凝貂裘。
第一段寫岑參從長安出發(fā),快馬經(jīng)過一個個驛站,翻越隴山頂時,看到山頂高原上細水潺潺,想起了漢樂府《隴頭歌辭》:“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遠游思家之人從潺潺流水聲中聽出了悲戚之音。“貂裘”上凝結“霧露”,說明時間應該在秋末初冬時節(jié)。
西來誰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發(fā)安西,路上無停留。
都護猶未到,來時在西州。
十日過沙磧,終朝風不休。
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第二段寫安西都護府的宇文判官一路經(jīng)過沙漠、風口、戈壁灘,非常艱辛地來迎接岑參。二人一見如故,宇文判官開玩笑說自己“新封侯”,他還向岑參介紹說安西都護府的首領“都護” ,即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當時正在西州(今新疆吐魯番)一帶指揮作戰(zhàn)。唐朝的安西都護府設在龜茲(今新疆庫車),正是岑參要去的地方。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
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
山口月欲出,先照關城樓。
溪流與松風,靜夜相颼飗。
別家賴歸夢,山塞多離憂。
與子且攜手,不愁前路修。
第三段岑參說自己這次到萬里之遙的西域去,并不是想謀求在那里發(fā)展,而是奉了朝廷的命令不得已,所以并沒有打算帶上家眷去邊塞受苦。岑參看到“溪流與松風”的隴山上明月照亮關樓,又想起另一首抒發(fā)離別和邊塞之苦的漢樂府《關山月》,還好有宇文判官來迎接和陪伴自己,去西域的長途跋涉不必再發(fā)愁了。
岑參兩次西域行的路線圖。第一次西行到達安西都護府所在地龜茲(今新疆庫車),第二次西行到達北庭都護府所在地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庭鄉(xiāng))。
絲綢之路從關中地區(qū)翻越隴山到隴右地區(qū),最主要的線路是關隴大道。隴關或隴山關,位于今陜西省隴縣固關鎮(zhèn)和甘肅省張家川縣馬鹿鎮(zhèn)之間的山頂處,也稱為大震關,據(jù)說是因為漢武帝巡行回中,經(jīng)隴關遇雷震而得名,是關中平原的四關之一(東函谷關、西隴關、南武關、北蕭關)。
如今,隴關遺址的地方名叫老爺嶺,因為這里有個小廟“老爺廟”,關隴古道就從老爺廟的門前經(jīng)過。這里是隴山的分水嶺,以及陜西省與甘肅省的分界嶺。
隴山老爺嶺的海拔超過了2000米,東側坡陡,西側坡緩,為高原草甸風貌,青草如茵中有淺淺溪流。古人因此有了樂府詩《隴頭吟》、《關山月》等,從南北朝到隋唐,很多詩人雖然沒有到過隴山和邊塞,憑借想象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此類樂府詩題的作品。例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盧照鄰,作有一首《隴頭水》:
隴阪高無極,征人一望鄉(xiāng)。
關河別去水,沙塞斷歸腸。
馬系千年樹,旌懸九月霜。
從來共嗚咽,皆是為勤王。
岑參自然讀到過很多這類以樂府舊題《隴頭吟》、《關山月》創(chuàng)作的詩歌,現(xiàn)在他自己登上了隴山,有了親身體驗,又寫下一首《經(jīng)隴頭分水》:
隴水何年有,潺潺逼路傍。
東西流不歇,曾斷幾人腸。
三年后,即天寶十二載(公元752年),另一位著名邊塞詩人高適,從長安前往武威,到河西節(jié)度使幕府任職,翻越隴山時,寫下一首《登隴》:
隴頭遠行客,隴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通一命,孤劍適千里。
豈不思故鄉(xiāng)?從來感知己。
高適性格豪爽,跟岑參被動去西域不同,他是被河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看中的,帶著到邊塞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去的,所以翻越隴山時的心情不一樣。
還有一位著名盛唐詩人王維,也走過隴頭。時間是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前后,當時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到武威的河西節(jié)度使幕府,過隴山時寫下一首《隴頭吟》: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jīng)大小百余戰(zhàn),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jié)旄落盡海西頭。
王維過隴關的時候,遇到一位關西老將,向他訴苦抱怨其不被朝廷重用,王維安慰他:漢代的蘇武這么有名,出使匈奴被困居十九年仍不忘朝廷使命,回到長安后不過也才給了個品級不高的典屬國官職。
杜甫在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也走過隴山,但他不是領命出塞,而是從關中逃難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寫下《秦州雜詩二十首》,其第一首: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杜甫行至隴山就不由得心生怯畏,猶豫徘徊不敢向前。當時吐蕃趁唐朝安史之亂侵入了隴西地區(qū),切斷了秦州前往河西走廊的道路,連秦州這里都已經(jīng)受到吐蕃的威脅。
岑參第二次西域行,在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前往北庭都護府幕府,主帥封常清是老熟人(岑參第一次去安西都護府時,封常清是主帥高仙芝幕府判官),對他很賞識,他出發(fā)的心情跟第一次時不一樣了,過隴山時寫下一首《赴北庭度隴思家》:
西向輪臺萬里余,也知鄉(xiāng)信日應疏。
隴山鸚鵡能言語,為報家人數(shù)寄書。
岑參風趣地說讓隴山鸚鵡去給家人捎信報平安。隴山鸚鵡在古代很有名,唐宋時期,隴山鸚鵡常被列為珍禽貢獻朝廷。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寫過一首新樂府《哀隴民》,描寫隴山當?shù)厝嗣褚蜃禁W鵡而隕命的情況,譴責地方官吏為了進奉這種玩好之物而輕視人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