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肅慎(滿洲)族系的歷史沿革
在中國古代,東北地區(qū)原住民族除古商族(漢族)外,主要分三大族系:東部的肅慎族系、中部的穢貊(夫余)族系、西部的東胡族系。
肅慎族系從先秦到明清,先后經(jīng)歷了肅慎——挹婁——勿吉——靺鞨(黑水、粟末)——女真——滿族、赫哲、鄂倫春等民族。
肅慎之名見于先秦,居住大體在今長白山以北,西鄰松嫩平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廣大地區(qū)。先秦時期,肅慎人主要居住在江河沿岸的高地上,以漁獵為主。
肅慎人
公元前22世紀肅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肅慎王國的第二代王室開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墻和宮殿,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我國考古學界認為今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湖南端的鶯歌嶺原始社會遺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當于西周時期,應當是肅慎的文化遺存。肅慎自公元前22世紀的舜禹時便見諸史籍。《山海經(jīng)》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竹書紀年》載:“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肅慎)來朝,貢弓矢?!庇矶ň胖輹r,周武王、成王時,肅慎均派使來貢,最著名的貢品為“楛矢石砮”。周人稱“肅慎、燕、亳,吾北土也”。
戰(zhàn)國時期東北少數(shù)民族分布
從西漢開始,肅慎族改成挹婁,這個稱號一直沿用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挹婁主要活動在黑龍江流域東部,大致和肅慎相同。區(qū)域東臨大海,南部、西部、西南部沃沮、夫余、寇曼汗國相鄰。具體說包括張廣才嶺東西,老爺嶺以西,牡丹江中下游,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三江匯流地帶及其下游地區(qū)。同肅慎時期比,挹婁農(nóng)業(yè)在社會經(jīng)濟中占有了相當重要地位,漁獵仍占重要比重。挹婁開始邁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兩晉時期民族分布圖
南北朝時期,挹婁改稱勿吉,其經(jīng)濟較挹婁又有較大發(fā)展。在肅慎、邑婁生產(chǎn)的基礎上,勿吉人農(nóng)耕的比重增加了,種植有粟、麥、稷和葵,采用中原人早已淘汰的偶耕。作為森林民族,狩獵業(yè)仍占主導地位。他們還有了手推車,可是有牛、馬,卻不知如何使用它們。在他們眼里,牛、馬和豬狗一樣,飼養(yǎng)它們?yōu)榈木褪窃讱⒘顺匀?。尤其是多豬善射,這是自肅慎→邑婁→勿吉始終一貫的。所不同的是,邑婁人善“捕魚”,勿吉人善“捕貂”。此外,勿吉人還學會了“嚼米釀酒”。
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時期,是時,肅慎種族迤邐西進,在南者為勿吉,據(jù)夫余故地;在北者為黑水靺鞨據(jù)有北夫余故地。據(jù)夫余故地的勿吉,后同夫余一部分融合,從而形成后來的粟末靺鞨;而另一部分勿吉,與北夫余即豆莫婁融合,從而形成后來的黑水靺鞨。
隋唐時期,肅慎族后裔主要以靺鞨為主,主要生活在西起嫩江,東到大海,南到朝鮮半島,北到黑龍江口及鄂霍次克海廣大地區(qū)。隋朝初年,靺鞨發(fā)展成幾十個部落,其中著名的有七大部落,沒有建立部落聯(lián)盟。在靺鞨中以南部的粟末靺鞨和北部的黑水靺鞨最為著名。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在唐初建立了海東盛國——渤海國。
遼金元明時期,靺鞨改名女真。遼滅渤海國,將渤海國內(nèi)居民南遷,這部分女真稱為熟女真,后來大多與內(nèi)陸漢族融合。
處于黑龍江以北地區(qū)的女真是黑水靺鞨的后代,社會經(jīng)濟落后,受漢化較小,稱生女真。十二世紀初,當宋、遼、西夏對峙時候,在東北今哈爾濱阿城的阿什河畔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金王朝。金相繼滅掉了契丹遼和北宋。
元明時期,女真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及以東的沿海地區(qū)。明中葉以后,女真主要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國建州為部名,分布在長白山、牡丹江、綏芬河之間,以今吉林琿舂縣、黑龍江寧安縣為聚居地。
海西女真,沿用元代地名,因居地在東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縣至黑龍江阿城縣一帶。海西之名始見于元代,泛指海西諸衛(wèi)的女真人。海西女真有哈達、輝發(fā)、烏拉、葉赫四部,又有山夷、江夷之分。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顏種;江夷居黑龍江,即生女真。哈達、葉赫屬山夷,而輝發(fā)、烏拉則屬江夷。后遷至呼蘭河流域,呼蘭與呼倫(扈倫)為音轉(zhuǎn),又稱呼倫四部。
野人女真,同樣是沿襲元代舊名,是女真中比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以“野人”之稱,分布在黑龍江中下游兩岸及烏蘇里江以東。野人女真又稱東海女真、東海窩集部,分為薩哈連、呼爾哈、瓦爾喀、庫爾喀四部。而呼爾哈部,是建州女真的老家所在。后來,留居原地的仍為呼爾哈部,而遷走的就是建州女真。
明朝末年,努爾哈赤統(tǒng)一建州女真各部,并逐步統(tǒng)一了其他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改后金為清,改女真為滿洲。隨著清朝的建立和滿族的形成,肅慎——女真族系完成了由古代民族向近代民族的過渡最終形成滿洲、赫哲族、鄂倫春族、費雅喀、庫頁等族。
二、肅慎(滿洲)族系的幾個重要時期
肅慎(滿洲)族系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曾經(jīng)建立了從屬于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權和獨立的政權。
1、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國(大祚榮)
公元7世紀末,因為戰(zhàn)亂一部分靺鞨人東遷,后定居于松花江上游、長白山之北,建立了“震國”,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ね酢?,自此以后便以“渤海”為號。唐中期,渤海統(tǒng)一了拂涅、號室等部,統(tǒng)轄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鮮半島北部、東臨大海、西南達今遼寧省北部及東部。建國初期有編戶十余萬,人口數(shù)十萬,后期人口逐漸增至五百萬左右。從而獲得了“海東盛國”的稱譽。極盛時期,地方5千里(約65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盛兵數(shù)十萬。設5京、15府、62州、130多縣。到9世紀末,渤海國被遼所滅。
渤海國
2、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完顏阿骨打)
遼代時期,東北地區(qū)分別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黃龍府女真、順化女真、長白山女真等等,這些女真部族之間并不相互統(tǒng)屬。北宋初年,女真部落中的完顏部逐漸強盛,統(tǒng)一了今吉林省以北各部女真。1114年,其首領阿骨打起兵反遼,翌年,建立金國。用10年時間滅掉了遼國,兩年后又征服了北宋。將都城從早期的上京(金上京在今黑龍江阿城市南)遷到中都城(今北京城西南隅),統(tǒng)一了河北及東北廣大地區(qū)。后在蒙古軍隊的強大壓力之下,遷都開封,企圖向南發(fā)展,并與南宋交戰(zhàn)10余年,致使腹背受敵。1234年金國被蒙古國所滅。
金國先后滅掉了遼和北宋兩個王朝,迫使南宋割地納款,令西夏臣服。統(tǒng)治大半個中國,達120年,極盛時期,國土面積360萬平方公里,人口5400萬(1207年)。
3、滿洲人建立大清國(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元明時期,女真分為建州、海西(扈倫)、東海(野人)女真三部。建州女真大約在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集結到以斡木河為中心的圖們江東西一帶,逐步發(fā)展壯大。這支女真部落也就是后來滿族的主要族群。
明正統(tǒng)七年(公元1442年)明朝設建州左衛(wèi)、建州右衛(wèi),與建州衛(wèi)合稱“建州三衛(wèi)”。萬歷年間,明朝先后封努爾哈赤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公元1583~1593年努爾哈赤用兵十一年,以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為中心,逐漸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599~1616年又相繼統(tǒng)一扈倫四部。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大金”,以赫圖阿拉為興京,史稱后金。
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朝鮮、呼爾哈、索倫等多個民族納入八旗之下,滿族的雛形形成。
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族號,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qū)各個族群納入八旗之下,現(xiàn)代滿族雛形自此形成。
清朝疆域圖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被編入八旗的還有當時相當數(shù)量的遼東漢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鮮人,甚至一些俄羅斯人,在八旗內(nèi)部長期融合的過程中,他們已徹底融入了滿族。建州女真人被稱為“佛滿洲”(舊滿洲),其他人則被稱為“依徹滿洲”(新滿洲)。
以上內(nèi)容均來自于網(wǎng)絡整理,歡迎讀者評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