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
[摘要] 《中庸》最根本的旨意是闡釋道自身及其表現(xiàn)。中庸和誠并不是道的眾多特性中的某種特性,而是道自身的本性。這意味著,道就是中庸,道就是誠。作為如此,道一方面顯現(xiàn)為天道,另一方面顯現(xiàn)為人道。當(dāng)從人道盡天道時,人也就是行走在中庸之道和誠之道上,并能達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關(guān)鍵詞] 道;中庸;誠
《中庸》[1]在儒家的智慧中具有特別的意義,人們甚至認(rèn)為它是孔門傳授的心法。但它不是禪宗的不假文字,以心傳心,一種心靈覺悟的法門,而是儒家豐富而復(fù)雜的學(xué)說的中心和內(nèi)心。這在于它是儒家的道論,是孔子的學(xué)生們所不可得而聞的性與道。因此,它不僅成為了新儒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而且也為中國歷史上的道家和佛家所重視。人們一般認(rèn)為,《中庸》的基本內(nèi)容就是中庸和誠,但這并沒有切中它的核心?!吨杏埂纷罡镜闹家馐顷U釋道自身及其表現(xiàn)。中庸和誠并不是道的眾多特性中的某種特性,而是道自身的本性。這意味著,道就是中庸,道就是誠。作為如此,道一方面顯現(xiàn)為天道,另一方面顯現(xiàn)為人道。當(dāng)從人道盡天道時,人也就是行走在中庸之道和誠之道上,并能達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道
道是中國智慧的核心語詞和共同主題,儒道禪在不同方面對于它都進行了揭示。但《中庸》對于道有獨特和具體的說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處的天并非只是天空,而是天然、自然。命是命定,是恒常不變的。天命是自然的規(guī)定和安排。但它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外在于事物,而是內(nèi)在于事物,因此就是事物自身自然而然的本性。沿著本性所敞開的道路而行正是道。在這樣的意義上,道是行道,也就是走路。它不僅具有名詞的特性,而且也具有動詞的特點。就行道自身而言,不僅天行其道,而且人也行其道。這就表明,道包括了天道和人道,是這兩者的結(jié)合和聚集。修道更強調(diào)了人們不僅要行道,而且還要以道來教化和教育。但道之教是以道的思考和言說為基礎(chǔ)的。因此,道自身必須在人的思考和言說中表現(xiàn)為教理,人們才能教育和教化。基于上述分析,《中庸》對于道的理解為:道是自然的本性;一方面是天道,另一方面是人道;人要行走在道上。
與一般對于道的論述不同,《中庸》特別突顯了道的神秘性。神秘一般是指事物是神奇的和秘密的。所謂神奇,意味著它非同尋常;所謂秘密,是指它不可知。道如同“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雖然道是存在的,但它自身卻是不可感知的,沒有聲音,沒有氣味。不過,道的這種神秘性并非立于彼岸世界,而是就在此岸世界,就在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道的神秘性存在于道的慣常性和熟知性之中。道的特性如同鬼神的特性一樣。“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鬼神雖然是不可見的存在者,但無處不發(fā)生作用,使人相信它的存在。
道不僅是神秘性和日常性的統(tǒng)一,而且也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地間的任何一個存在者,就它們自身的存在而言,都是有限的,甚至是唯一的,如一片天、一塊地、一顆石、一珠水;但就它們作為一個整體而言,在時間和空間上卻是無限的,無法估量的。這種無限并非如同虛空一樣是一種空的無限,而是一種對于有限性的克服,成為了非有限的存在。因此在空間上是大的,在時間上是久的。
道不僅作為天道,而且也作為人道。因此,它的根本特性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內(nèi)在于人的。“道不遠(yuǎn)人,人之為道而遠(yuǎn)人,不可以為道。”它不是人的身外之物,是可以被人利用或者是被拋棄的工具。于是,道與人是不可分離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種與人不可分離的道對于人究竟意味著什么?道是一般事物的規(guī)定性,它使一個事物成為一個事物。同時,道也是人的規(guī)定性,它使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也就是說,一個人就是一個得道的人,而不是一個無道的人。\既然道是人的規(guī)定,那么它就是人的看護者。即使是人無所感覺的地方,道也看守著人的一言一行,讓人行走在正道上。“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孤獨是指人從社會共同體的關(guān)聯(lián)中分離出來,他失去了各種人倫規(guī)范的約束。對于一個小人,正是放縱自己欲望的時候;但對于一個君子,卻仍然需要限制自己的欲望,因為道在此也在場。當(dāng)人與道同在的時候,并按道的規(guī)定去思考、言說和行動的時候,他也就無愧于道了。“故君子內(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這正是君子超過小人的地方。
如上所述,道周遍天地,貫通天人。那么,它對于所有的人都具有普遍性,而不管人之間有何差異和等級。“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就道的可知性和可行性而言,不僅圣人可為,而且愚夫愚婦亦可為;就道的不可知性和不可行性而言,不僅愚夫愚婦不可為,而且圣人亦不可為。這在于,道雖然內(nèi)在于人性,但也超出人性,甚至是人性所不可企及的。不僅如此,道還超出了天地,非天地之大小可以度量。“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于是我們可以說,道既貫穿于日常生活之間,也超越于天地自然之外。“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雖然道遍及一切存在者和人類,但不同的存在者有不同的道,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道。《中庸》對于人類之道分為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儒家從來注重人的規(guī)定,不僅區(qū)分人與動物,而且區(qū)分人自身。但《中庸》的根本不是人與動物的區(qū)分,而是人與自身的區(qū)分,在此就是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分。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可謂多矣,但最主要的是他們與道的關(guān)聯(lián)的不同。君子就是有道的人,反之,小人就是無道的人。“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那么,君子之道有何具體表現(xiàn)呢?《中庸》對此有很多描述。君子是一個有智慧、有德性的人。有智慧就是知道大道是如何發(fā)生和流行的,有德行就是沿道而行,按照道的規(guī)定去生活。特別是在人我關(guān)系上,一方面,君子本諸其身,從自己走向他人。“君子之道,辟如行遠(yuǎn)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另一方面,君子作為自身對于他人要寬恕,不要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他人。“忠恕違道不遠(yuǎn),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于是所謂的君子之道便是由己及人,由人及天的過程。“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yuǎn)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這里所闡釋的君子之道不僅意味著君子知道和行道,而且自己就是道的表現(xiàn),成為了世界的法則。
雖然君子之道不同于且高于小人之道,但自身尚需區(qū)分。與一般的君子之道不同,圣人之道是一個特別的君子之道。甚至可以說,圣人之道是君子之道所達到的最高境界。“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發(fā)育萬物,峻極于天。優(yōu)優(yōu)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所謂圣人不是一般的的人,而是一個特別的人,是一個王者。這在于,他通天人之際。圣人能傾聽天地自然的聲音,并將這種聲音的意義傳達給人。作為一個圣人,他既追求道德,也探討學(xué)問。但在歷史上,人們曾為“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發(fā)生爭論。有的強調(diào)尊德性,而有的則強調(diào)道問學(xué)。其實,君子之道無所偏廢,是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的統(tǒng)一。因此,他既是一個仁者,也是一個智者。作為如此,圣人既達到最廣大的地方,也深入到最細(xì)微的處所;他既位于高明,也處于中庸??梢?,圣人與天地同體,和萬物合一,而貫通一切。
《中庸》在論述君子之道的時候,不僅闡釋了其一般本性,而且也說明了其具體的規(guī)定。君子對于道的認(rèn)識和實踐并非一種神秘的玄虛的經(jīng)驗,而是就在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就在與他人的交往之中。《中庸》將君子之道分成了五達道,三達德。“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五達道是五種普遍的人際之間的關(guān)系,分別包括了國家、家庭和朋友幾個層面。在這些關(guān)系中,關(guān)系方之間實際上存在差異和等級序列。一般而言,關(guān)系方的前者是規(guī)定者,而后者是被規(guī)定者。但如何實現(xiàn)這五達道?關(guān)鍵是關(guān)系中的每一方都遵守這個關(guān)系的既有的約束,而成為其自身。正如一般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這就是說,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父就是父,子就是子。每一個人都按照其本性去作為。
三達德是在實行五達道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三種普遍的德性:智慧、仁愛和勇敢。
這三達德是人性最主要方面的德性,不僅為中國思想所突顯,而且也為一般人類思想所強調(diào)。但《中庸》所說的三達德主要是人在現(xiàn)實生活、尤其是人倫關(guān)系中所要求的美德。因此,我們可以說,知就是知人,愛就是愛人,而勇也是勇于去做一個君子,而不是做一個小人。
《中庸》在五達道和三達德之外,還陳述了治理天下國家的九經(jīng)。“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yuǎn)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yuǎn)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這是一個從修身、經(jīng)治人、到治天下國家的過程。它由己及人,由近到遠(yuǎn),由小到大,具有明顯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但其中修身是根本。這在于修身就是修道,就是走在君子之道上。
二、中庸
《中庸》探討了道的一般本性,但它認(rèn)為其一般本性不是其他什么,而就是中庸自身。因此,道就是中庸之道。
但在日常語言中,中庸常被誤解。它一般被認(rèn)為是一種沒有是非判斷的折中的態(tài)度,或者是一種平常的和平庸的狀態(tài)??傊?,中庸的日常用法并不具備積極的意義,而只有消極的意義。當(dāng)人們要確定一種是非判斷的時候,他正是要放棄中庸;當(dāng)人們要成為卓越和優(yōu)秀的時候,他正是要突破中庸。
與日常語言的用法不同,儒家思想對于中或者中庸賦予了特別的內(nèi)涵。最早儒家注重了中或者中庸的方法一起收進屋里論意義,認(rèn)為它是擺脫了左右偏見,是一種不偏不倚把握事物本身的方法。但孔子則把中庸看成了德的顯現(xiàn),而且不是一般的德,而是至德,因此就是道自身的本性。在上述基礎(chǔ)上,《中庸》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庸之道,在本體和方法兩個方面均予以了闡釋。一方面,中庸是道自身的根本本性,它貫穿天道和人道;另一方面,中庸是人存在于世的方法,它規(guī)定并指導(dǎo)了人們的生活、思想和言說。
但中庸就其自身而言究竟有什么含義?中一般指中央、中心、中間等。這往往會被理解為與邊緣相對的核心。如果對事物區(qū)分為核心和邊緣,那么這不免落入了二元論的窠臼。但中庸的中并非如此,所謂的中是正中或中正。中意味著,它不是事物之外,而是事物自身。當(dāng)一個事物如其自身的本性存在的時候,它就是中。同時,當(dāng)人們對一個事物如其自身而把握的時候,這也是中,而且具體化為切中。在我們分析了中的意義之后,還要分析庸的意義。雖然庸一般和平庸相關(guān),甚至還會關(guān)聯(lián)到庸俗,但這并非是庸的本意。庸真正的意義是平常的和普遍的。正是如此,它才變形為可能成為平庸的和庸俗的。庸的普遍性不僅是空間意義上的,遍及天人,而且是時間意義上的,而成為永久。于是,庸就是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結(jié)合。這種普遍性和永恒性不是其它什么事物的特性,而就是中的本性。于是,中和庸是相互規(guī)定的。中是庸的中,庸是中的庸。按照對于中和庸的如此理解,無論是就它們各自分別而言,還是就所謂中庸之道的而言,就是指事物自身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的道。
因此,中庸首先要理解為事物的本體。所謂本體就是事物自身存在的根本,它使一個事物作為一個事物成為可能。中既然是正中和中正,那么它就是事物自身的根本。于是,中就是本體。
中庸作為本體具體表現(xiàn)為天地萬物的本體,而且表現(xiàn)為一個實現(xiàn)的順序和過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是指事物中正的本性,和是指各種事物本性自身與其他事物本性之間的和諧共存,致中和是指達到了中正和諧的境界。當(dāng)中庸之道實現(xiàn)的時候,也就是事物實現(xiàn)自身本性的時候。由此,天是天,地是地,萬物是萬物。各得其所,各是其所是。
既然中庸作為天地萬物的本體,那么它也作為人的本體。何謂人的本體?對于《中庸》來說,人的本體就是人的人性。但人的人性的最直接的顯現(xiàn)之處就是人心。因此,我們幾乎可以說,人性就是人心,人心就是人性。那么,中庸如何表現(xiàn)為人性和人心的呢?《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這里需要非常詳盡的分析。
喜怒哀樂是人的基本情感,是人心對于人和事最基本的顯現(xiàn)形態(tài)。但當(dāng)喜怒哀樂還未發(fā)的時候,人的心靈就無所謂喜怒哀樂。一個未發(fā)之心,它是虛靜的、空靈的和透明的。心除了它自身之外,就沒有任何東西,沒有任何雜念。但正是一個沒有污染的心才是純粹的,是其自身。一顆保持于自身的心是中正的,也就是合于其本性的,是合于大道的。
但一個已發(fā)之心就有所謂喜怒哀樂。當(dāng)人們處于喜怒哀樂的情態(tài)之中的時候,人的情感就意象性地指向了所意向的人和事,為人物所喜怒,為人物所哀樂。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是和的,只有當(dāng)它們合于它自身的度的時候,它才是和的。所謂的中節(jié)就是其中事物的節(jié)度。一方面,喜怒哀樂各自要合于自身的本性,該喜怒就喜怒,該哀樂就哀樂;另一方面喜怒哀樂要保持一個度。它要各自恪守自己的邊界,喜怒就是喜怒,哀樂就是哀樂。這就是所謂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惟有如此,喜怒哀樂才能中節(jié),才能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其次要理解為把握事物的方法。雖然中庸之道作為事物的本性貫穿于天道和人道,但它只有在人的現(xiàn)實生活中成為人們把握事物的方法的時候,它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然而,中庸之道卻是非常難以貫徹的。這在于,人們一般難以認(rèn)識它的非凡意義,也很難依此而為人處世。可以說,中庸之道,其路曲折而多艱。是否遵循中庸之道也就成為了區(qū)分君子和小人的一個標(biāo)志。“君子中庸,小人反,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君子之道就是中庸之道,而小人之道就是反中庸之道。
那么,中庸之道和反中庸之道的差別究竟立在何處呢?《中庸》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中庸之道就是中道,而反中庸之道便是過和不及。
過和不及作為對于事物性質(zhì)的判斷是基于對事物在一種關(guān)系之中并作出比較以后才得出的。一個事物作為一個事物有它存在的邊界。正是在這個邊界之中,一個事物才能夠作為一個事物。中意味著事物立于自身的邊界之中。而過則超過了事物的邊界,走出了自身之外。因此,一個事物便不再是事物自身,而是成為了另外一個事物。不及則相反。它尚未達到事物自身的邊界,而還沒有觸及其自身??梢哉f,它還沒有成為該事物,只是事物的相關(guān)物。在這樣的意義上,過和不及都沒有切中事物。雖然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狀態(tài),但在沒有成為事物自身的意義上,它們則是完全一致的。于是人們說,過猶不及。
過和不及的反中庸之道有它的具體表現(xiàn)。一方面是認(rèn)識性,另一方面是行為性的。就認(rèn)識性而言,有聰明和愚蠢。這里的聰明太過,而愚蠢則不及。它們要么看過了事物的本性,要么沒有看到事物的本性。就行為性而言,有賢良和不肖。這里的賢良太過,而不肖則不及。它們要么作得太夠,要么作得不夠。總之,這里的智與愚、賢和不肖都不遵守中道,因此,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者和仁者,也就不是君子。
但君子所遵循的中庸之道則在認(rèn)識和行為上始終和事物的本性保持一致。既非過,也非不及,而是依于中道。這就是說,如事物的本性那樣去認(rèn)識,也如事情的本性那樣去行為。如此所為的中庸之道雖然只是簡明之道,卻是天下至高無上的大道。
三、誠
道既表現(xiàn)為中庸之道,也表現(xiàn)為誠明之道。當(dāng)?shù)朗堑雷陨淼臅r候,它就是中正的;當(dāng)它真實地顯現(xiàn)自身的時候,它就是誠明的。因此,道是既中庸也誠明的。
誠一般和人的心靈相關(guān),如誠心誠意、誠懇、誠實等。我們說一個人是誠實的,這意味著,他言行一致,他的語言是真實的,既表達了他的心聲,也吻合了他的行動。但就一個人的誠實而言,我們實際上還可以分出幾種具體形態(tài)。首先是他的語言。他說的是真話,而不是假話。其次是他的心靈。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真心,而不是假心。最后是他的行動。他是實實在在,而非弄虛作假。這些關(guān)于誠的語言意義雖然被普遍使用,但還不是《中庸》所說的誠的含義。
在《中庸》這里,誠是道的本性的規(guī)定。道是誠。這同時就是說,道不是不誠。但不誠意味著什么?不誠是虛假的。它不是事物自身本性的顯現(xiàn),相反是其遮蔽。作為一種假象,不誠看起來如此,事實上卻并非如此;看起來不是如此,事實上卻就是如此。因此,假象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與此相反,誠就是真實無妄。道就是它自己,而不是它之外的其他什么東西。當(dāng)?shù)雷陨淼拇嬖谑钦鎸嵉臅r候,它就給其他的誠或者真的形態(tài)提供了基礎(chǔ)。按照一般的觀點。如果思想表達了真實的道,那么它便是真理;如果語言說出了真實的道,那么它便是真話。如果人走在真實的道路上,那么他就是真人。
但道作為誠必須顯示出來,這就使誠和明建立了一個內(nèi)在的必然的關(guān)聯(lián)。如果道不明的話,那么它就是自身遮蔽和被遮蔽。所謂自身遮蔽,是指道自身不是萬物,因而具有不可感覺、不可言說的特性;所謂被遮蔽,是指道自身被萬物的各種現(xiàn)象所掩蓋或者代替。道的遮蔽甚至?xí)l(fā)展到這樣的極端情形,以至于天下無道。與此相反,但當(dāng)?shù)朗敲鞯臅r候,它就將自身展示出來了。明作為顯示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是道自身的顯明,它直接把自身昭示于天下,宣示給人,因此,是道明或者是誠明;另一種是人明白了道,覺悟了道,并將道說出來,因此,是明道和明誠。
于是,誠和明的關(guān)系便始終圍繞著道與人的關(guān)系。但在這樣的關(guān)系中,其相關(guān)者所處的地位是不一樣的。誠明是道自身向人的顯現(xiàn),因此是從道到人;相反,明誠是人對于道的顯明,因此是從人到道。誠和明的這兩種關(guān)系在事實上是意味著性與教的不同。“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當(dāng)自誠明的時候,是道自身的發(fā)生和作為,是本性的顯露;當(dāng)自明誠的時候,是人遵道而行,依道而為,是教化的結(jié)果。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甚至可以將“性與教”和“誠與明”同等設(shè)置。這就是說,性就是誠,教就是明。不僅如此,“性與教”和“誠與明”還可以相互闡釋。通過這種解釋行為,它們自身的意義就進一步解放和釋放出來。自誠明和自明誠的區(qū)別不僅表現(xiàn)在道與人的不同上,而且也體現(xiàn)在人本身的不同上。自誠明是圣人自然而然的行為。他完全從天性出發(fā),將自己的真實本性顯示出來。與此不同,自明誠是賢人學(xué)習(xí)、修養(yǎng)而成。他改變氣質(zhì),發(fā)明本心,由明德而后致誠。
《中庸》還根據(jù)天道和人道將誠的類型區(qū)分為誠者和誠之者。“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這種區(qū)分類似于自誠明和自明誠的區(qū)別。所謂誠者,是指誠自身,是道的本性自然的直接的顯示。與此不同,誠之者是指學(xué)習(xí)而獲得誠,而達到和獲得誠的特性。前者是先天的,后者是后天的;前者是不學(xué)而知而能的,后者是學(xué)后而知而能的。誠者和誠之者作為天道和人的道的區(qū)分既體現(xiàn)在天人的差異上,也體現(xiàn)在人自身的差異上。由此人區(qū)分為圣人和賢者。圣人代表了天道的本性,而賢人則代表了人道的本性。
但人如何作為一個誠之者?如何達到自明誠?這實際上是一個如何致誠的問題。對此,《中庸》有詳盡的論述。它將人始終將致誠落實到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也就是人我關(guān)系、人天關(guān)系之中。致誠的關(guān)鍵是從人自身出發(fā),也就是修身。“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從修身出發(fā),人要走向他人,并由此走向天地自然。于是,一方面,由人及天,另一方面,由天及人。人與天構(gòu)成了一個奇妙的循環(huán)。在這樣一個天人世界里,人的致誠活動還可以更加具體化?!吨杏埂氛f:“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xué),學(xué)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里所說的學(xué)、問、思、辯、行等,大致可以分為知和行兩個方面,也是人的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動。但與一般不同的是,《中庸》強調(diào)人的知行要徹底。這就是說,學(xué)問思辯要明晰,行為踐履要篤定。明晰是要窮盡事物的本性,把握它的真理,篤定是要貫穿事物的始終,達到它的圓滿。這也就是達到誠自身了。
《中庸》認(rèn)為,當(dāng)人達到誠的境界的時候,他是對于自己和萬物的完成。“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yuǎn),悠遠(yuǎn)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誠者是與道為一的人,因此是自己和萬物一體的人。他不僅完成了自己,而且也完成了萬物。但誠者的成物并非是去創(chuàng)造一個事物,而是讓事物成為一個事物,而實現(xiàn)其自身的本性。誠者所為如同天地,于是,他可以載物、覆物,并最終能成物。
誠者不僅成己成物,而且作為圣人實現(xiàn)了天人合一。“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誠者不僅把握了天地的真理,而且也實現(xiàn)天地的真理。因此,他雖然只是作為一個人,卻是如同天地一樣依自然天性而為。在這樣的意義上,誠者就是與天地并列的第三者。他不再是被天地所規(guī)定,而是和天地一起參與并推動萬物的化生。于是“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不僅如此,至誠如神,能夠知道事物的發(fā)展。“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至誠者能夠敏銳地發(fā)現(xiàn)天地人上的預(yù)兆,而洞曉事物自身所包括的秘密。但之所以至誠如神,并非因為其他,而是因為誠者心誠,而心誠則靈,靈則神矣。
注 釋:
[1]以下所引《中庸》見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