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育兒十法中,其中有一個就是“脾胃要溫”,要給寶寶脾胃以溫暖,就如媽媽要給孩子陽光般溫暖呵護一樣。
養(yǎng)孩子,最重要就是養(yǎng)好脾胃,這個是第一原則,如果孩子脾胃受傷,我們即便買下全世界最珍貴的營養(yǎng),也無濟于事,因為這些營養(yǎng)沒辦法被脾胃消化吸收,只會變成垃圾排出體外,或者變成痰濕滯留在體內,折磨孩子。
食物如何變成氣血?
因為所有的食物進入身體后,都要進入關鍵的地方——胃,由胃進行粗加工——把大顆粒轉化為小顆粒食物,由難吸收變成易吸收,這個過程我們叫“腐熟”,然后由脾進行二次加工——把食物運化成水谷精微——氣血,輸送到全身。
如果脾胃受傷了,工作能力下降了,那么食物就沒辦法變成——氣血。
現(xiàn)在很多孩子鼻炎、過敏體質、易生病、長期便秘等問題,根源往往是脾胃受傷了,大家就納悶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孩子,怎么會把脾胃受傷了?
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孩子的脾胃與成年人不一樣的,他的脾胃非常嬌嫩,就如剛剛破土而出的種子,經不起太大的風雨,如果飲食不符合脾胃的特性,脾胃就受傷了。
脾的喜好
脾喜歡溫暖,害怕寒冷,如果孩子吃多生冷寒涼食物,或用多寒涼藥材,自然會受傷,特別是脾陽受傷。
有人早上起來,就從冰箱里拿出水果和牛奶、面包、酸奶給孩子吃,從冰箱里剛拿出的食物,帶著寒氣,這種寒涼之氣,一下就阻遏了孩子的生發(fā)之氣和陽氣,一是會影響他長身體、長個子,另外寒氣堵在他的胃里邊,導致脾胃升降失常,就容易發(fā)燒、嘔吐、腹瀉、咳嗽,如果時間久了,胃里寒氣重,孩子就容易吃飯嘔吐、一著涼就嘔吐或拉肚子。
早上陽氣升發(fā),孩子就是靠著這股升發(fā)之氣長高長壯,所以早上要吃溫暖的食物,不要吃冷食。
什么是生冷寒涼食物?
生冷寒涼的食物,不僅僅是溫度低的食物,如冰淇淋、冰沙等,還包含性味寒涼的食物,比如螃蟹、苦瓜、海蠣、花蛤、菊花、火龍果、西瓜等。
特別是水果,雖然是好東西,但是即便是熱性的水果,如龍眼、荔枝,也屬于生冷范圍,所以一定要適量吃,特別是剛加輔食的寶寶,要注意水果的量,每天吃半根香蕉或半個蘋果,對于大多數(shù)一周歲內中國寶寶來說,是過量了。具體可以看這篇《水果的“小陰謀”》
除了要少吃生冷寒涼食物之外,當孩子上火時候,要分清虛火還是實火,不要隨意給孩子喝涼茶,涼茶里面的寒性藥材偏性比食物大,傷害起來力度更大。
另外在家不要自己隨便給孩子用藥,特別是小兒七星茶、猴棗散等一類寒涼藥,用對則治療疾病,用錯則大大傷害脾胃,切記要遵醫(yī)囑服用。
保護好孩子脾胃,除了少吃生冷寒涼食物之外,不要給孩子吃撐吃膩,“多吃是?!边@句話已經過時了。
首先讓脾胃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遇到孩子積食了,不要動不動就吃消食藥材,遇到大便問題,也不要動不動就吃益生菌。
我們中國人常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脾胃也一樣,遇到問題,我們第一時間要讓身體學會自我調理,如果經常借助外力幫忙,脾胃就偷懶了,工作能力也下降了,只有身體自我調整不過來了,才迫不得已借助外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