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思想認為,人要想修煉成仙,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內丹修煉,另一種是服用外丹。而兩者兼修當然更好了,東漢時期出了一位大才名叫魏伯陽,他撰寫了一部煉丹大作《周易參同契》,被稱為丹經(jīng)之祖,萬古丹經(jīng)王。后來的煉丹理論實踐著作基本上是參考此書而成。那在《周易參同契》中,是怎樣煉丹的呢?
本書托易象而論修丹,以乾坤為鼎器,陰陽為堤防,水火為化機,五行為輔助,系統(tǒng)地論述了煉丹的方法原理。
煉丹的原理
魏伯陽撰寫的這部書名為何要前綴“周易”呢?東晉《抱樸子》作者葛洪曾指出,這是“假借爻像以論做丹之意”,而參同契意思是與周易原理相通契合。作者意指煉丹之法是與周易原理相通的,不是我胡編亂造的。
全書有三個核心思想:大易、黃老、爐火。大易是漢代京房等象數(shù)派易學家,這一派的特色是將64卦納入8個純卦中,擅于災變預測。作者借大易思想構筑丹術的合理性;黃老思想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主張清靜無為,重視陰陽二氣的對立統(tǒng)一轉換。爐火是煉丹的方法論,涉及煉丹原料、程序、火候等。我們重點來談一下爐火的思想。
煉丹的原料
煉丹的設備通常生火的爐和放藥的鼎器,乾為鼎,坤為爐,乾坤相蕩而成丹。
而煉丹的原材料最主要的就是天然礦物朱砂(丹砂),呈紅色,其化學成分是硫化汞(HgS)。丹砂很容易進行化學反應,加熱后就可以分離成硫磺和液體的水銀(汞),再繼續(xù)加熱又可得到結晶體的丹砂。所以古人發(fā)現(xiàn)丹砂的神奇性后,反復拿來熱了又熱。由于能輕易地分離出液體的水銀,后來又逐步試驗了其他原材料,在水銀中加入金銀銅鉛等金屬。
朱砂
古人認為黃金不腐不朽,拿來煉成丹服用后,人體也能實現(xiàn)不腐。葛洪在他著的《抱樸子》里說:“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由于黃金成本太高,后來煉丹家就用銅來煉制人造黃金。我們今天看來,這簡直就是謬論了,而古人習慣以物喻物,將人之身體比作黃金之堅固。
我們現(xiàn)在擔心食物中含鉛量過高,而煉丹家將鉛拿來與汞合煉,圣城汞化鉛,《參同契》認為鉛汞是煉丹的根本。因為鉛是黑色,汞是白色,兩者一黑一白、一雌一雄、一陰一陽,兩者合煉,可產(chǎn)生千變萬化的丹藥。
汞
鉛礦
而古人對硫磺的認識是比較直觀的,顏色易辨,味道刺鼻,與水銀又容易化學反應生成硫化汞,還具有殺毒驅邪的功效,古人自然認為在煉丹過程中加入硫磺一定可以煉出神奇的仙丹來。
煉丹的火候
像炒菜一樣,火候是最難掌控的。煉丹一樣,藥物易知,火候難準。《參同契》里“乾坤”表示鼎爐,“坎離”表示原料,而剩下的60個卦都用來表示火候。60卦分布為30日,晝夜各一卦,這樣代表著一個月,而60個卦共有360爻,代表著360個時辰,比喻煉丹一個月的火候。
將易學思想架構到煉丹過程,古人確實太有想象力了。思想有一定合理性,可將金屬丹藥用到人體上,那相當于吃毒藥了,所以,明代以后,這種金屬丹藥就漸漸被人們拋棄,而草本丹藥就崛起了。
仙丹變毒丹
至于那些服用丹藥的實驗活體們,反而加速了死亡的腳步,道士服用死亡的會被說成成仙了,而那些皇帝服用死亡的,就被道教說成修煉不夠。據(jù)史料佐證,唐代的太宗、憲宗、穆宗、武宗和宣宗5位皇帝就因為吃仙丹早死。太宗50歲,憲宗42歲,穆宗30歲,武宗也只32歲,唐宣宗49歲。這可能跟唐朝皇室信仰道教有很大關系。
道教人士雖然沒煉成他們夢想中的仙丹,但在煉丹過程中加深了對礦物質的分解合成認識,這算是古人最早開始注意到化學現(xiàn)象吧!而《周易參同契》由于大篇幅地描述化學反應現(xiàn)象,在上世紀30年代還被翻譯成英文發(fā)行國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