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籠小火,一只土風箱,外加些零碎物件,這便是記憶中補鍋匠的全部家當了。補鍋匠一般是不用沿街吆喝的,只肖于街頭巷尾尋一處避風的地方拉起風箱燒起火,生意便會不斷的找上門來??囱a鍋匠補鍋是我等兒時的一大愛好,每每見了在風箱的呼啦聲中燃起熊熊烈火的補鍋攤便邁不動腳步。叼著葉子煙桿的補鍋師傅倒也不煩攤子處圍了一圈小屁孩,有時還會讓我們輪流去拉風箱,那似乎便是一種了不得的榮耀了,使出吃奶的力氣端的是拉的十分賣勁。師傅高興了便會再掏出幾個洋芋在火洞里焐上,焐的香噴噴面暄暄的每人掰上一塊,享受啊,實在是享受!
凡有人拿了鍋來補,補鍋匠便會舉起鍋仔細地端詳,然后掄起小錘把有漏洞或裂縫的地方一陣猛敲,米粒大的漏洞立時變成了杯口大小,補鍋匠稱這叫“貪口”,只有這樣才能把有隱患的地方都一并補上。敲好了貪口,補鍋匠便會仔細敲碎些鐵片放進火中的坩堝里,同時把風箱拉得更歡,少頃,坩堝里的鐵片融成了晶瑩的鐵水。尋一塊鐵片加工得大小適中后置于貪口,再舀上一小勺鐵水放在小鐵板上朝貪口連縫處一塞,再用布條捆成的塞子沾了水朝另一面凸出的鐵水一撲,“嗤”的一聲,煙氣四溢,一個補丁便完成了。補鍋的行話稱為“一叫,”補鍋的工價便是按“叫”支付的。以前是五分到一毛錢一叫,小洞三五叫,大洞一二十叫不等,算算價也就是幾毛塊把錢的事,比置辦一口新鍋便宜多了,這也是補鍋匠這一行當?shù)摹帮埧凇彼?。當然,也有那不地道的補鍋匠,故意把貪口敲得很大,好多收幾叫的工價。來補鍋的人大抵是看不出來的,即便是看出來了,也只是笑笑,并不十分的計較。
一年之中補鍋匠風光十足的日子是在正月里耍龍燈的時候,真龍現(xiàn)云水,舞龍出煙花。煙花在以前是稀罕物,市井莊戶人家是玩不起的,補鍋匠的鐵水便成了替代物。每值舞龍之夜,補鍋匠們沿街便早早的生了火,風箱拉得山響,一街的熊熊烈火看著便教人興奮不已,舞龍隊過時便會有人急急跑到補鍋攤前,扔些分幣毛鈔,補鍋匠便把熔好的鐵水舀出朝空中一拋,出錢者拿定一塊木板狠狠一打,鐵水四濺,星火漫天,絲毫不亞于煙花的效果。有技術高超者還能打出諸多的花樣來,那便會贏得十分熱烈的陣陣喝彩,當然也有穿了化纖面料衣服被鐵水燙得周身砂眼的發(fā)出幾聲笑罵,結(jié)果肯定又會招來又一輪想鐵水花襲擊……熏臘肉、放炮竹、打鐵水花,這幾樣東西把兒時的年味涂抹得厚實而又多彩。
多少年未曾看見補鍋攤上熊熊的烈火了,更欠戀那土風箱呼呼啦啦的聲音,生活日漸寬裕的人們大多是不會再拿破鍋去補了,就連前幾年還常見的沿街換鋁銻鍋底的匠人也日漸少見了,補鍋這一手藝注定已成為一種堆滿了塵埃的記憶,但那熊熊的烈火卻分明映證著一種曾經(jīng)而又踏實的生活激情。
來源/畢節(jié)日報 作者/強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