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自于懂董,作者懂你的董。
隨著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投入使用,“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概念屢屢被網路各大平臺、各大公校教研組、各個培訓機構掛在嘴邊。
但是,占到網絡所有資料99%+兩個版本如下:
以四年級上冊為例
這樣的內容質量,讓人不忍嘆氣……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中,關于語文的“課程目標與內容”有如下要求: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4.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優(yōu)秀詩文240篇(段)。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其中關于“學段目標和內容”的具體建議又分別從“識字寫字與拼音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綜合性學習”和“語法修辭知識”六部分進行詳細指導。
因此便可以確定的說,小學語文教學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角度做目標拆分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上圖所示的拆分方法和內容一定是以偏概全了。
以小學一年級下冊為例,我粗略地根據課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相關參考資料,對一年級下冊進行了教學目標和內容的拆分,1.0版本如下圖示:
根據上表,可以看到:
一年級下冊共8個單元,2個識字單元(8課),6個課文單元(21)課,另有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快樂讀書吧等內容,具有以下特點:
1.內涵:注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與傳播。
2.梯度: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3.選文:營養(yǎng)與趣味并重,文質兼美
4.彈性:注重開放性和彈性,增強適應性。注重實踐活動和學科聯(lián)系。
單就集中識字部分,就可以看到“字理識字”、“同類事物列舉識字”、“趣味知識、活動設計中識字”和“傳統(tǒng)蒙學識字”等形式。
以上內容為1.0的粗陋版本,還會繼續(xù)優(yōu)化,歡迎各位讀者討論、指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