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 不知道”是今天我們最常用的口語之一,可是在古代卻不是這么說的,因為那時候常常是用單音節(jié)字,例如《論語》就記載著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表明孔子時代是用“知”與“不知”來表示的。那么,“知”與“不知”是怎么變成了“知道”、“ 不知道”的呢?
道,是中國古人一直在追求的自然存在的規(guī)律。從漢字結(jié)構(gòu)上看,“道”,從辵(辶chuò )從首,首指頭,意思是說:頭帶領(lǐng)身體的走向。 “知道”代表著智慧與圣明,而“不知道”則意味著愚昧與無知?!暗馈弊钤绯霈F(xiàn)的記載是在《詩經(jīng)》的詞句中:行道遲遲,載渴載饑(《詩經(jīng)·小雅·采薇》);行道遲遲,中心有違(《詩經(jīng)·國風·邶風·谷風》);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詩經(jīng)·國風·秦風·蒹葭》);顧瞻周道,中心怛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詩經(jīng)·國風·檜風·匪風》);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經(jīng)·小雅·谷風之什·大東》)。這里的“道”是特指“周道”,正如《前漢·董仲舒?zhèn)鳌匪f:“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就是周天子下令修建的官道。
《詩經(jīng)·國風·齊風·載驅(qū)》有:“魯?shù)烙惺帯钡木渥?,這里的“道”一般解析都將其解釋為:魯國的道路,把這句話解讀為:魯國的道路寬又平。高行之先生認為,如此解釋大為不妥。這首詩描寫的是齊文姜匆匆忙忙返回齊國的情景,暗指齊文姜回齊國與其同父異母的哥哥齊襄公偷情相會的事情。詩中先寫“魯?shù)馈保又鑼扆R文姜,顯然是有深長意味的。筆者認為,“魯?shù)烙惺帯逼鋵嵤窃谥S刺魯國允許齊文姜回國與其兄長幽會的做法是在放縱其不檢點的行為,因此,此處的“蕩”應(yīng)該是“放縱”的意思,而此處的“道”,則是指“方法,做法或途徑”。
文獻中最早出現(xiàn)“知道”大概當屬《管子·戒》:“聞一言以貫萬物,謂之知道?!薄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中也有“知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合于數(shù)術(shù)……。而據(jù)傳《論語》原本有名為“知道”的一篇,可惜早已失傳。不過,在南昌西漢?;韬钅钩鐾恋闹窈喼?,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失傳已久的《論語·知道》篇,從而證實了“知道”篇的真實存在。不過,這里說的“知道”與我們今天說的“知道”意思并不相同,它其實并不是一個詞,而是兩個字代表了兩個意思——知,知曉;道,自然規(guī)律或規(guī)則,因此,并不是今天我們口語所說的“知道”。
以今天我們口語“知道”“不知道”的意思來看,這兩個詞表達的意思應(yīng)該是同時為人們所接受的。那么,“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的呢?沒有任何的史料和文獻記載。筆者在研究《中庸》的時候無意之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
我們知道,《中庸》從漢代就開始有人研究,其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吨杏埂返谖逭拢骸暗榔洳恍幸臃颉?,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這是孔子發(fā)出的感慨:道大概行不通了?。。ǖ来蟾挪槐粚嵭辛税。。┮虼税堰@句話當作一句感嘆句,并解釋說這反映了孔子當時的悲傷和無奈。
根據(jù)筆者的研究,這句話被曲解了。因為如此解析有兩個解不開的矛盾:如果孔子真的認為“道大概行不通了啊!”根據(jù)他所倡導的“中庸之道”,他就不會逆天命而為,把一生都花費在教學傳道上。而事實卻恰恰相反,這說明這種解讀可能與孔子想表達的意思相反。這是第一個矛盾之處??鬃右幌蛞跃拥臉藴室笞约旱难孕校鶕?jù)中庸之道也就是君子之道的要求,孔子是因為世人不奉行中庸之道而悲傷和無奈的。事實上,孔子一生都致力于宣揚中庸之道,這是因為他堅信只要讓人們了解了中庸之道,那么人們就一定會奉行。這是第二個矛盾之處。因此,傳統(tǒng)上對這句話的解析是有問題的。
聯(lián)系《中庸》上下文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孔子認為:中庸之道,普通男女雖然不賢能,但也可以做到(原文: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然而,現(xiàn)實卻是民鮮能久矣!為什么呢?孔子認為,這是由于人們不知“道”而造成的,而普通男女是可以通過教育讓他們知“道”的(原文: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因此,通過教學,讓人們知“道”就成為孔子一生的奮斗目標。事實上,孔子也正是這么做的。其,在文言文中是語氣詞,“其……矣夫”表示比較強烈的語氣,意思是:“怎么……了呢?”因此,這句話應(yīng)該解讀為:
道怎么就不被奉行了呢?
然而,如此解讀也有問題:只有疑問沒有答案,意思是不完整的,似乎這里只說了半句話。而這,正是這句看似無關(guān)緊要話卻獨占一章的要旨所在:就是要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
試想,如果在課堂上老師問學生:道怎么不被奉行了呢?今天的學生們肯定會回答:不知道?。∵@與古人當年讀到《中庸》這一章時的情緒和反應(yīng)完全一致!而其本意卻是:不知“道”。
我們知道,古代教學的方法是先生先教著誦讀,然后學生背誦,然后才是先生講解。書“讀百遍”,“而義自見”(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肅傳》)。可以想見,當學生們讀到這個沒有答案的疑問句時,是多么的迷惑和好奇。可以想見,學生們最初的迷惑和好奇變成理解后的恍然大悟,是一種什么樣的興奮與有趣!學生們是多么地希望將這一快樂與人分享!
知“道”是對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的稱贊和賞識,而不知“道”又有這么一個有趣的典故,同時,與“知”、“不知”相比,“知道、不知道”更適合于口語,于是,“知道”、“不知道”作為一件趣聞就逐漸流傳開了。
《易經(jīng)》中有:“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鮮矣”(《易·系辭上》),這里明確指出了上面那句問話的答案是:不知“道”!也合理地解釋了孔子一生致力于教學傳道的原因。
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神話小說先河的東晉史學家干寶,在《搜神記》卷十五中有:“娥語曰:‘伯文 ,我一日誤為所召,今得遣歸,既不知道,不能獨行,為我得一伴否?’”這里的 “知道”意思是“認識道路”,因此,并不是一個詞,與我們今天口語的意思也不一樣。但是,我們從這里可以看出“道”已經(jīng)被老百姓所熟知和接受,用來泛指一切道路了。
唐詩:“山僧見我衣裳窄,知道新從戰(zhàn)地來”(楊汝士《建節(jié)后偶作》)說明,到唐朝的時候,“知道”與“不知道”一詞已經(jīng)在民間廣為人知了。
《中庸》在我國的影響之大自不必說。單獨作為一章,卻一直沒有引起人們注意的這句話,原來就是“知道”與“不知道”成為口語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源頭!
這個秘密竟然隱藏了兩千多年。
聯(lián)系客服